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PEEK椎间融合器加椎弓根内固定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全椎板减压、椎弓根器械复位固定、椎体间放入PEEK融合器植骨融合。结果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54个月,40例植骨获得椎体间融合,融合时间6~24个月,融合率97.6%。临床疗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17例,良21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2.7%。结论PEEK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是一种较为实用的融合方式,避免了取自体髂骨带来的问题,在生物力学上保持腰椎生理前凸、提高腰椎生物力学功能,对恢复脊柱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路应用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和椎体融合器(PEEK)经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后路全椎板减压,GSS经椎弓根内固定并对滑脱椎体行复位固定,椎间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结果随访12~36个月,临床优良率92.0%。12个月复查X线片均显示椎体间骨性融合。结论GSS椎弓根螺钉系统能有效撑开提拉滑脱椎体,复位满意,固定力强,并为彻底减压提供有效空间。采用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能有效提高植骨融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单侧经椎间孔后路椎间融合与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单侧经椎间孔后路椎间融合与 TENOR脊柱内固定系统 ,以提高复位效果及植骨愈合率 ,维持脊柱的持久稳定。结果 全部病例经3~ 16个月 ,平均 9个月的随访 ,2~ 3个月可见骨痂生长 ,6个月达椎间融合 ,钛网椎间融合器无移位、无下沉 ,内固定系统无松动、断裂 ,患者症状与体征恢复满意。结论 TENOR内固定系统直接复位滑椎 ,并获得即刻稳定 ;提高融合率 ,钛网融合器对椎体的前中柱有支撑作用 ,恢复椎间高度 ,维持腰椎的生理弧度 ,促进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4.
腰椎后是融合和BAK椎体间融合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证明BAK椎体间融合优于后外侧融合。方法 腰椎滑脱26例采用Steffee钢板和后外侧融合与腰椎滑脱16例采用Silhouetle脊柱棒系统对腰椎滑脱复位固定和BAK椎间植骨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比较它们的融合、复位和临床结果。结果 后外侧融合26例随诊6-36个月,临床融合率80.8%(21/26),滑脱复位率61%(16/26),临床疗效:优9例,良9例,可3例,差5例,优良率69%。BAK椎体间融合16例患者随诊6-20个月。临床融合率为93.7%(15/16),滑脱复位率为87.5%(14/16),临床疗效:优9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结论 对腰椎滑脱的复位固定,Silhouetle脊柱棒系统较Steffee钢板有较多优点,与后外侧融合比较,BAK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隙后,椎体界面间固定,椎间隙无塌陷,无植骨吸收,能增大和维持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间接扩大侧隐窝和恢复脊柱生理曲度,有较大的植骨床,有利于植骨融合,使患者早期下床。近期随访结果表明,Silhouetle脊柱棒系统固定和BAK椎间植骨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Steffee钢板固定和后外侧融合。  相似文献   

5.
腰椎后外侧融合和BAK椎体间融合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证明BAK椎体间融合优于后外侧融合。方法 腰椎滑脱 2 6例采用Steffee钢板和后外侧融合与腰椎滑脱 16例采用Silhouetle脊柱棒系统对腰椎滑脱复位固定和BAK椎间植骨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 ,比较它们的融合、复位和临床结果。结果 后外侧融合 2 6例随诊 6~ 36个月 ,临床融合率 80 8% (2 1/ 2 6 ) ,滑脱复位率 6 1% (16 / 2 6 ) ,临床疗效 :优 9例 ,良 9例 ,可 3例 ,差 5例 ,优良率 6 9%。BAK椎体间融合 16例患者随诊 6~ 2 0个月。临床融合率为 93 7% (15 / 16 ) ,滑脱复位率为87 5 % (14/ 16 ) ,临床疗效 :优 9例 ,良 5例 ,可 2例 ,优良率 90 %。结论 对腰椎滑脱的复位固定 ,Silhouetle脊柱棒系统较Steffee钢板有较多优点 ,与后外侧融合比较 ,BAK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隙后 ,椎体界面间固定 ,椎间隙无塌陷 ,无植骨吸收 ,能增大和维持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 ,间接扩大侧隐窝和恢复脊柱生理曲度 ,有较大的植骨床 ,有利于植骨融合 ,使患者早期下床。近期随访结果表明 ,Silhouetle脊柱棒系统固定和BAK椎间植骨融合器椎间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Steffee钢板固定和后外侧融合。  相似文献   

6.
螺旋式椎体融合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应用自行研制的螺旋式椎体融合器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以防止因植骨愈合不良而造成的手术失败。方法:1991年3月~1996年5月应用螺旋式椎体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疗腰椎不稳33例。其中双侧椎弓断裂伴腰椎滑脱14例,一侧椎弓断裂(无滑脱)伴腰椎间盘突出3例,退变性脊柱滑脱16例。结果:经1~5年随访,本组病例全部骨性愈合,症状基本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技术操作简便、骨愈合坚固、能早期下床活动、安全可靠,对保持脊柱长期稳定、巩固疗效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单纯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不稳症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评价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在治疗下腰椎不稳症中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腰椎不稳的患者行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加单纯后路或前路椎体间自体髂骨骨融合术,其不稳节分别在L3,4,L4,5和L5S1。手术指征以临床症状,体征为主,结合与临床相一致的影像学检查。结果:27例患者随访10-44个月平均21.9个月,本组除1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性的神经根牵拉症状外,其余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恶化,病情均获不同程度减轻,随访期间椎体间植骨骨性愈合,无椎间高度及复位丢失,无其它远期并发症出现。结论:椎弓根内固定加后路单纯椎体间植骨融合,能提供稳定的生物力学环境,促进椎体间植骨融合,骨性愈合率高,固定牢靠,且经济费用较后路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器等有所降低,适用于治疗腰椎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腰椎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椎体间融合技术由于其具有脊柱生理弧度恢复好、植骨融合率高的特点成为目前手术治疗腰椎不稳的主要技术。尽管国内外脊柱外科医师在治疗腰椎不稳时采用了诸如后外侧植骨融合(posterolateral fusion,PLF)技术、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技术、后路经椎间孔植骨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技术以及前路椎体间植骨融合(anterior lurebar interbody fusion,ALIF)技术等不同的植骨融合技术,但PLIF技术因具有同一切口一次完成神经减压、滑脱椎体复位固定及椎体间植骨融合3个手术步骤的优点,成为目前临床上最常采用的手术方式。本文就PLIF技术的手术方法、植骨融合技术、椎间融合器的应用、手术疗效及并发症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双柱形髂骨块椎体间融合与SF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后路椎体间双柱形髂骨块植骨融合和SF椎弓根螺钉系统在腰椎滑脱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SF系统对滑脱椎体撑开提拉复位,以椎间后外两侧环锯形开槽并放置柱状髂骨块行椎间植骨融合.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6~28个月,原腰腿痛症状消失,无一例并发症,恢复轻体力劳动,效果满意。结论 双柱形髂骨块椎体间融合与SF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固定坚强,植骨融合率高,符合脊柱生物力学要求,是一种有效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膨胀式椎体间融合器(B-twin)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和手术技术。方法16例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和腰椎滑脱的患者采用膨胀式椎体间融合器(B-twin)联合椎弓根钉系统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症状即刻缓解,经随访4-29个月,平均13个月,椎体间融合率100%,采用Otani评定标准,优良率99%,无假关节形成、融合器移位、椎弓根钉松动或断裂等并发症。结论膨胀式椎体间融合器可撑开并维持椎间隙的高度,恢复脊柱生理曲度,利于椎体间植骨融合,对椎板,小关节的损伤较小,容易置人。联合椎弓根钉系统在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应用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颈椎带锁钢板在单节段颈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8,自引:2,他引:46  
目的探讨颈椎带锁钢板在单节段颈前路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 50例颈椎疾患患者施行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 AO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维持情况及有无内置物并发症。结果 46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 26个月。 45例获得牢固骨性融合,融合率为 97.8%;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未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滑脱或断裂等内置物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应用于单节段颈前路融合术可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并有效维持椎间高度,避免了由于椎间塌陷带来的继发性神经功能损害。只要掌握手术适应证,遵循手术操作原则,内置物并发症一般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13例腰椎滑税患者使用TFC治疗的临床分析,探讨其在腰椎滑税中的治疗作用。方法:13例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TFC植入。结果:所有病人原有症状均改善。本组随访12-24个月,平均14.5个月,优良率84.6%,融合率100%。结论:TFC能对腰椎滑脱患者治疗起到稳定脊柱,坚固骨融合,神经减压作用及易于护理和早期重返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纹异体骨椎间融合支架(allograft interbody fusion cage,AIFC)在颈椎前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1998年6月~2000年6月,采用AIFC行颈椎前路融合术90例,其中男35例,女55例,年龄37~72岁,平均47岁,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脊髓型颈椎病3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2例.采用颈前横行切口,C臂X线透视定位病变间隙,行环钻前路减压,AIFC植入融合固定.术后随访观察AIFC的融合率,椎间高度维持情况及有无并发症.结果76例获得良好随访,随访时间18个月~3年,平均26个月,术后3 d、1、3、6、9、12、18、24个月常规X线片检查,74例获得骨性融合,融合率为97.3%,椎间高度维持良好,AIFC无移位,2例成角畸形愈合,颈椎呈后凸畸形.结论AIFC具有良好的维持椎间高度功能,抗压缩、抗旋转,稳定性好,椎间融合率高,符合颈椎生物力学及临床要求.  相似文献   

14.
椎弓根内固定一期前后路TFC椎体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Dong J  Wang J  Hu Y  Lu S  Zhang Y  Bi W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8):604-606,I034
目的 探讨采用椎弓根内固定及椎间融合技术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方法 腰椎滑脱患者26例,男14例,女12例;采RF及SOCON椎弓根内固定器,Ⅰ期行前路和后路植骨及TFC椎体融合治疗腰椎滑脱,其中,采用RF内固定 时行TFC椎体后路融合6例,采用SOCON同时加TFC椎体后路融合15例;余5例均行RF加Ⅰ期前路异体骨环加自体松质骨植骨融合。结果 本TFC椎体后路融合15例;余5例均行RF加Ⅰ期前路异  相似文献   

15.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胸、腰椎结核外科治疗中,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对清除结核病灶,对脊髓神经的减压及重建脊柱稳定性的重要性。方法对2000年10月~2004年6月共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46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38例,异体深冻骨植骨并胸、腰椎前路钛钢板内固定8例。结果经过平均18个月的随访,长达1~1.5年的抗结核治疗,44例患者结核治愈,植骨融合时间平均为5.2个月。术前截瘫、不全瘫或伴有神经症状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1例内固定松动、异体深冻骨植骨未融合;1例复发,但其异体深冻骨植骨块及内固定位置良好,经继续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结核治愈。结论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钛钢板内固定对胸、腰椎结核疗效肯定,异体深冻骨植骨存在融合慢或不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方法:75例患者,男45例,女30例;年龄42~64岁,平均51.6岁。病变累及1个椎节者29例,2个椎节者39例;3个椎节者7例。椎体次全切除提供向侧方低达椎弓根前内缘的减压骨槽,其底宽一般为18~20mm,使椎管前壁近乎完全敞开。直视下切除骨化的后纵韧带。强调牵引下植骨。按JOA评分和X线片,判定改善率和植骨区骨性融合。结果:75例中有68例获3个月~6年2个月(平均2年7个月)的随访。X线片示:切除1或2个椎节者,术后3~4个月植骨区骨性融合;而切除3个椎节者,5~6个月获骨性融合。优良率85.3%,改善率3.4%~91.3%,平均70.8%。3例并发短期C5或C6神经根麻痹,2例并发硬脊膜损伤,无脊髓和椎动脉等损伤并发症。结论:椎体次全切除术使椎管前壁近乎完全敞开,给切除骨化的后纵韧带提供足够大的视野条件,使减压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7.
DIAPASON系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DIAPASON系统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椎板减压、神经根松解、椎间植骨融合、DIAPASON系统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20例。手术节段:L4~5节段10例,L5~S1节段6例,L4~5合并L5~S1者4例。结果20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无感染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随访6~18个月,8例患者腰腿痛消失,11例症状改善,1例无变化。17例行走功能改善。3例有泌尿功能障碍的患者中2例症状改善,1例无改变。结论后路行椎管减压、神经根松解、应用DIAPASON系统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颈椎椎体间异体骨螺纹融合支架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以异体骨螺纹融合支架(allograftthreaded fusion cage,ATFC) 做颈椎椎体间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1996 年4 月用自行研制的ATFC 治疗颈椎间盘疾病18 例,21 个椎节。术后观察临床效果及手术并发症,并做X 线征评价。结果 手术18 例,获随访15 例,平均随访15 个月。临床疗效满意,无神经并发症发生。ATFC 无移位及骨折。术后3 个月动态摄X 线片,除1 个椎节未融合外,其他均获骨性融合。手术椎间隙无高度丢失或成角畸形。结论 作者认为同传统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相比,该手术优点在于:(1) 术中无需再取自体髂骨植骨,手术创伤小,时间短;(2) 椎间融合率高,可以达到近似自体髂骨植骨的融合率;(3) 支架置入牢靠,椎间稳定性好;(4)能有效维持椎间隙高度,减少椎间隙狭窄带来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328例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颈椎前路手术的并发症 ,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1 989年 5月~2 0 0 0年 3月颈椎前路手术 (减压 椎间融合术 ) 32 8例 ,其中颈椎病 1 75例 ,颈椎间盘突出症 97例 ,颈椎骨折、脱位 56例。结果 随访 6个月~ 1 1年 (平均 32个月 ) ,发生并发症 38例 ,其中喉上神经损伤 5例 ,喉返神经损伤 4例 ,植骨块部分滑出 5例 ,植骨不融合 1 9例 ,BAK沉降 3例 ,颈动脉窦综合征 1例 ,睡眠性窒息 1例。结论 熟悉颈椎前路手术解剖 ,操作轻柔 ,植骨、内固定合理 ,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切除高颈段椎管哑铃型肿瘤及椎管固定融合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高颈段椎管哑铃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ToyamaⅡ型6例,Ⅲ型4例,Ⅴ型1例。均行显微手术切除,其中远外侧入路3例,颈后正中入路8例。同时行椎管固定融合6例。结果本组全切10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病理学诊断为神经纤维瘤9例,脊膜瘤2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9例,改善2例,无感染及死亡病例。随访10例,平均时间27个月(3个月~3年),患者的症状和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颈椎不稳及后凸畸形。结论高颈段椎管哑铃型肿瘤显微手术切除并椎管固定融合能明显改善症状,安全性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