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纤维蛋白载体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陈克明  王艳宁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2):68-70,I001
目的:探讨以纤维蛋白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载本修复节段性骨缺损。材料和方法:于36只新西兰白兔两侧桡骨干处造成1.5cm缺损,采用四种方法进行处理:A组,植入25mg BMP与人纤维蛋白制成的复合物;B组,植入单纯25mgBMP:C组,植入单纯纤维蛋白;D组,留作空白对照,术后不同时间进行放射学,组织学和放射性核素显像检查。结果:A组骨缺损区在成骨活跃程度,骨再生量和再生髓腔结构等方面均显著优于B组  相似文献   

2.
优选、优化载体是BMP临床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研究表明肌肉中的间充质细胞是骨骼外对BMP反应最为敏感的组织细胞[1]。为了了解带血供肌瓣复合纤维蛋白粘合剂(Fibrinsealant,FS)能否作为BMP载体,本文旨在从组织学观察带血供肌瓣中植入 FS/BMP复合物的变化规律。 材料与方法 一、动物模型的建立 新西兰大白兔10只,体重1.5~2.5 kg,雌雄不限,由第一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用戊巴比妥钠(30 mg/kg)麻醉,双前肢脱毛,仰卧位固定。前肢内侧切口,制成双前肢中下段12mm桡…  相似文献   

3.
活性锻烧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按1:20的重量比例,与煅烧异种松质骨(TrueBoneCeramic,TBC)组成活性煅烧骨(BMP/TBC复合物)经动物实验揭示该复合体具有良好的填充修复骨缺损的能力,临床应用53例病人,48例随访8个月~3.5年,平均18.6月,均取得满意疗效,作者认为自制煅烧骨是理想的载体。活性煅烧骨(BMP/TBC复合物)具有高效  相似文献   

4.
把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按1∶20的重量比例,与煅烧异种松质骨(TrueBoneCeramic,TBC)组成活性煅烧骨(BMP/TBC复合物),经动物实验揭示该复合体具有良好的填充修复骨缺损的能力,临床应用53例病人,48例随访8个月~3.5年,平均18.6月,均取得满意疗效。作者认为自制煅烧骨是理想的载体。活性煅烧骨(BMP/TBC复合物)具有高效的诱导成骨能力,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来源丰富,易于大量加工贮存,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载体与人骨形态发生蛋白(hBMP)活性的关系并为今后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资料,本实验用小样本观察了bDDBM.rDDBM、hDDBM、Colla.I、HAP.Ca3(PO4)2六种载体、大样本观察了六种载体中的三种(hDDBM、rDDBM、C(PO4)和第七种BMP载体与hBMP诱导成骨的关系。发现,无BMP活性、脱矿物质的人脱矿骨基质(hDDBM)与hBMP的复合物具有最佳活性。hDDBM在扫描电镜下具有多孔结构,其平均孔径为127±34m。结果显示,无BMP活性、脱矿物质的骨基质(DDBM)的性能不仅与DDBM的孔径大小有关,而且与基质中纤维样物质的含量有关。此外,还发现在对BMP进行活性检验时,如采用将BMP和载体的复合物注入小鼠小腿三头肌内的方法,可使对BMP的活性检验更为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6.
异种植骨局部细胞因子表达与诱导成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征  胡蕴玉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11):686-688,I004
目的:观察异种骨移植局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基在表达对BMP诱导成骨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牛松质骨制备成不同抗原性载体,并与牛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复合,植入小鼠股部肌袋,于术后5,10和20天取材,制备石蜡切片,采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的方法,定位定性检测植骨局部TNF-α和IL-6mRNA表达。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及组织成骨量图像分析,确定BM  相似文献   

7.
骨形态形成蛋白修复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骨形态形成骨蛋白用于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探讨应用方法,观察修复效果。在51只成年兔股骨的髌髁关节面上制造5mm×10mm的骨软骨缺损,深3-5mm。缺损内分别填充骨形态形成蛋白和纤维蛋白粘合剂复合物,BMP,FS,植入物均用自体游离骨膜覆盖,并设单独骨膜覆盖缺损组和空白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胃蛋白酶消化牛腱胶原的提取纯化以及作为BMP的载体复合后注射入小鼠肌肉。术后7天组织学检查可见异位成骨,并有新生血管,胶原部分吸收。28天时软骨被吸收并被有红骨髓的正常骨组织替代,大部分胶原被吸收。未见排斥反应。钙含量测定显示成骨量大于单纯植入BMP组。单纯注射胶原组未见成骨。实验结果表明牛腱胶原经胃蛋白酶消化等提取纯化处理后,抗原性很弱,对部分纯化的BMP有助溶助悬作用,吸收快,利于成骨,是BMP的一种良好缓释载体。该种胶原与BMP的复合物具有较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β-磷酸三钙(β-TCP)和骨形态发生蛋白(MBP)的复合物(β-TCP/BMP)诱导成骨的作用。方法 在理化性质检测和生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小鼠体内诱导成骨的实验,评价该材料的骨诱导能力。结果 多孔β-TCP钙磷比为1.5,平均孔径为400μm,平均气孔率为42.3%,抗压强度为0.826MPa(1MPa=7777.8mmHg),在生理盐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溶血、急性毒性和致热检测  相似文献   

10.
聚乳酸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载体修复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聚乳酸(polyldac acid,PLA)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on 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载体的可行性及观察其诱导成骨能力。方法 手术造成日本大耳白兔左尺骨中上段12mm骨缺损实验模型。随机分为实验。对照及空白组,实验组植入以PLA为载体的BMP10mg、对照组植入以牛松质骨基质为载体的BMP10mg、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术后摄X线片观察各组不同时相骨缺损修复情况,并于术后第4、8、12周观察各组缺损内组织学变化。图像分析骨小梁的生成量。结果 实验修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无论是骨连接发生时间还是骨成熟时间,实验组均较对照组提前2周左右,同期骨生成量也明显多于对照组,而空白组缺损内主要形成纤维组织。结论 PLA可以作为BMP的载体修复骨缺损,它比异种松质骨基质载体的成骨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