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早期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自1992年以来对50例下肢痉挛患者施行L2-S1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术后早期出现严重并发症2例,占4%,包括喉头水肿和神经元性膀胱。其他并发症有双下肢乏力20例、皮肤感觉异常15例、伤口愈合不良1例、皮下积液2例、不明原因腹痛4例、短暂性尿潴留2例等。SPR是创伤性较大的手术,应严格适应症的选择,抓好术前、术中和术后各环节,才能减少或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成人脑外伤后肢体痉挛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成人脑外伤后肢体痉挛的效果。方法:将支配痉挛上肢的C5=T1和支配痉挛下肢的L2-S1脊神经后发束,义测阈值后将值较低的神经束切断,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0例随方忻,痉挛解除率90%,功能改善率80%。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较有效地治疗成人脑外伤后肢体痉挛。  相似文献   

3.
脊神经后根小范围选择性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道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加内收肌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珠临床效果。方法 对18例以下肢痉挛为主要症状的脑瘫施行SPR术及内收肌切断术。结果 通过术后2年以上随访,症状较轻的8例中,有6例能单腿站立,症状较重的10例中,有6例能在室内脱手行走。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内收肌切断术加SPR手术治疗痉挛性脑瘫,不但缩小了SPR在脊柱上的手术范围,而且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3年随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3年随访分析朱庆棠,劳镇国,朱家恺,刘小林,程钢为进一步观察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的疗效和并发症,对我科1993年3月-1996年5月间接受SPR治疗的96例痉挛性脑性瘫痪(SPR)患者近3年随访观察,其...  相似文献   

5.
脑瘫合并足部畸形的一期SPR及足矫形治疗郑久生1贺学军1陈良龙1郑权1近3年来对42例痉挛性脑瘫做了颈段及腰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简称SPR术)。手术中曾发现3例伴跟腱严重挛缩病例,经腰段SPR手术后下肢痉挛虽得到彻底缓解,但跟腱挛缩不能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临床应用及随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临床应用及随访分析洪曼杰,杨力军,关权生,冯振华,郭洲,巫培康在参与肌体痉挛的神经环路中,脊神经后根起主导作用的Ia纤维是导致痉挛的祸根。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其目的就是部分切断来自肌梭的Ia纤维,有效地阻断脊髓反射中...  相似文献   

7.
改良椎管显露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治疗儿童脑瘫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改良椎管显露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治疗儿童脑瘫王吉波张守亮石宗义程建高张建军赵亮修先伦罗明玉⒇1978年意大利学者Fasano〔1〕采用电刺激法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脑瘫痉挛,1990年徐林〔2〕首先在我国采用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  相似文献   

8.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手术方法,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方法广泛查阅近期有关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文献,综述其解除痉挛的机理,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方法,术后肌张力的变化及并发症。结果SPR选择性地切断肌梭传入神经的Ⅰα纤维,阻断骨髓γ反射环路,降低肌张力,解除肌痉挛。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与适应证的选择有密切关系。脊神经切除比例小于50%者效果良好。结论SPR是解除痉挛性脑瘫患儿肢体痉挛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改良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十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改进的方法,以期减少手术创伤和对脊柱后柱的破坏,减少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方法 利用磁共振定位,切除一个半椎板,在圆锥部马尾发出处鉴别分离出L2 ̄S1神经后根,根据电刺激阈值选择性切断部分神经小束,以缓解小儿痉挛性脑瘫人的痉挛状态。手术的关键在于对脊神经后根的节段鉴别。 结果 术后随访4 ̄6个月,单纯痉挛型9例病人肌张力均下降、交叉腿解除,关节活动度增  相似文献   

10.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远期随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Q  Hou T  Zhang C  Nian S  Wu Y  Yang X  Gu X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11):674-676
目的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经过SPR术后4年以上随访的26例以下肢痉挛为主要症状的脑瘫患者的痉挛解除和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测定、分析。结果9例轻度患者中,有7例能单腿站立;12例中度患者中,有7例能在室内脱手行走;5例重度患者中,有3例能单手扶持下行走。本组26例中有3例分别出现骨盆倾斜、脊柱侧凸、前凸加重等并发症。结论SPR手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重视术前、后的功能训练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临床应用。方法:对经过SPR手术的58例患术后情况进行分析。:SPR手术对解除肌痉挛、降低异常的肌张力效果显,但术后的下肢乏力和脊柱不稳不容忽视。结论:SPR手术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有效方法,但应配合术后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2.
脑瘫多种手术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痉挛性脑瘫病人采用肌腱延长、畸形骨矫形和神经选择性部分切断等不同手术的治疗效果,探讨单一或多种手术组合治疗痉挛性脑瘫病人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提高脑瘫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应用传统的软组织松解延长手术、截骨手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脊神经后根选择性切断逆向吻合术,以及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等手术,对642例年龄在10个月~37岁的脑瘫病人采用不同的手术组合治疗,随访6个月~4年,平均18个月。[结果]传统的软组织松解延长手术仍然是痉挛性脑瘫病人肢体矫形的主要手术,传统的软组织手术虽然不能降低高肌张力,但可矫正固定性挛缩和畸形。能降低肌张力的决定性手术是在神经部位手术,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和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早期有部分的肌张力下降,由于降低了肌张力,使关节活动度和肢体控制能力增强,功能明显好转。[结论]手术前仔细分类,严格掌握各种术式的适应证,充分了解不同手术的潜在并发症,采用各种术式互补可提高手术治疗的综合效果,减少痉挛和畸形复发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加强功能训练也是治疗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脑性瘫痪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时期神经系统伤残的临床综合征,其严重影响患儿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国内外学者将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应用于痉挛型脑瘫或伴有肢体痉挛的混合型脑瘫的治疗中已有很长的历史。其改善脑瘫患者下肢痉挛疗效确切,且极少出现复发现象。术后脑瘫患者结合康复治疗后,其肌力较前明显提高,关节活动度在术后即可出现明显改善,且中长期随访未见反弹,患者整体步态得到长期明显改善。笔者认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在改善脑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方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但必须遵循术前选择合适的病例,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及时有效康复治疗的原则,才能使其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甲襞微循环的变化。方法 :用国产XG -8多媒体多功能微循环检测仪 ,观测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SPR)治疗脑瘫手术前后微循环的变化。结果 :手术后患儿甲襞微循环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能改善肢体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5.
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介绍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的适应证,切除比例和对软组织手术的看法。方法:采用颈后路切断颈神经后根和软组织矫形术治疗8例上肢痉挛性脑瘫。结果:随访8个月至3年,患者异常增高的上肢肌张力,明显缓解,功能改善满意。结论:选择性颈神经后根切断术和软组织矫形术能有效地治疗痉挛性脑瘫  相似文献   

16.
SPR手术中椎板后移回植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脑瘫中维护脊椎后柱结构稳定的新方法。方法在SPR手术中采用椎板后移回植术治疗痉挛性脑瘫46例。结果34例随访6个月~2年4个月,优良率971%。结论椎板后移回植是维护脊椎后柱稳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脊髓圆锥部选择性脊神经前、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脊髓圆锥部选择性脊神经前,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的疗效。方法1994-1998年在脊髓圆锥部进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同时进行选择脊神经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28例。并选10例双下肢痉挛性脑瘫患者作同体两侧肢体不同方法治疗对照,右侧行SPR+SAR手术,左侧仅行SPR手术。结果脊髓圆锥部手术较腰骶部传统术式具有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捷,手术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按刘小林疗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