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国产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了解国产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 作者对1981年3月~1991年3月期间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2例(52髋)患者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年(7~16年)。结果 Harris评分优良以上20髋(38.5%),中等15髋(28.8%),较差17髋(32.7%)。随访10年以内患者Harris评分平均为68.4分,10年以上平均为74.6分,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检验,P  相似文献   

2.
H/G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作者从1991年1月~1995年1月共施行H/G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3例37个关节。其中13例14个关节经过36~48个月,平均40个月随访。男7例,8个关节;女6例,6个关节。年龄28~72岁,平均52岁。根据Harris方法进行评分,术前平均58分,术后平均95分。全部关节无1例松动、下沉,无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优良率93%,大腿中段疼痛4个关节,发生率28.6%,翻修率0。其中10个关节进行大型CYBEX等动功能测试观察,术后12个月关节功能已恢复健侧功能的80%,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H/G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具有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髋臼和人工股骨柄生物学固定良好等特点,近期疗效满意,远期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文立成  李军  马忠泰 《中华外科杂志》2009,47(24):1888-1891
目的 对H/G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聚乙烯内杯的磨损及髋臼周围骨溶解的情况进行总结.方法 我院1991至1995年共进行58例(65髋)H/G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其中35例(40髋)获得10年以上随访.对这35例(40髋)患者获得随访的病例,采用计算机数字化方法测量髋臼聚乙烯内杯的二维线性磨损.结果 35例40髋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磨损范围2~8 mm,平均磨损为(0.32±0.31)mm/年.10髋聚乙烯磨损超过6 mm,髋臼假体周围的骨溶解严重,并伴有金属假体的移位,其中5髋聚乙烯内杯完伞磨透,金属股骨头与金属髋臼相接触;5髋聚乙烯内杯磨损严重伴明显骨溶解,内杯松动.2髋聚乙烯内杯脱位.共实施翻修手术12例,包括更换聚乙烯内杯和金属股骨头2例、金属闩杯翻修2例、全髋翻修8例.28髋在髋臼侧发现骨溶解,其中14髋股骨侧亦有骨溶解发生.结论 本组病例所观测到的H/G髋臼聚乙烯内杯的磨损程度超过文献所报道,而且由于磨损产生的大量磨屑,导致假体周围出现明显骨溶解,直接影响到假体的稳定.关节置换术后应定期随访,避免出现严重骨溶解后增加翻修手术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非骨水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大腿疼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和分析非骨水泥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大腿疼痛的发生情况。方法 :对 3 5例 40个H/G非骨水泥人工髋关节和 14例 15个HA非骨水泥人工髋关节 ,进行了 3 6~ 98个月 ,平均 6 5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 :H/G关节发生大腿疼痛 10例 11个关节 ,发生率为 2 7 5 %。HA关节没有 1个关节发生大腿疼痛。结论 :H /G非骨水泥人工髋关节术后大腿疼痛的发生率远高于HA非骨水泥人工髋关节。引起疼痛的原因可能与固定方式、髓腔占有率和假体柄远端的初期微动有关。对于持续性疼痛的病例应进行密切观察 ,有无中晚期松动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H/G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期随访结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H/G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期的随访结果。方法:对35例40髋H/G非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了6年-10年2个月,平均7.5年的随访。临床随访根据Harris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分,X线随访根据Amstutz的分区方法将股骨侧分为7个区,髋臼侧分为4个分区进行观察。结果:临床随访:Harris评分术后3年平均95分,5年平均89分,7.5年平均83分。Harris评分低于85分者6髋,其中4髋髋臼假体松动,1髋塑料内衬脱落,1髋负重疼痛。X线随访:股骨侧,股骨假体周围出现区域性透亮还25髋(62.5%),无出现全周透亮带的病例;髓腔骨骨化20髋(50.0%);假体远端骨皮质增厚18髋(45.0%);7区即股骨距处骨溶解10髋(25.0%);2髋出现7mm以内的假体下沉。髋臼侧,出现透亮带20髋(50.0%),其中区域性透亮带12髋,全周透亮带8髋,目前已有4髋施行了翻修手术;骨溶解7髋(17.5%),其中1区4髋,2区髋臼螺钉周围骨溶解3髋;骨吸收2髋(5.0%),为翻修术中植骨的病例;塑料内衬脱落1髋(2.5%)。结论:中期随访显示,临床及X线随访结果均较初期随访为差。松动关节明显增多,特别是在X线随访中,假体周围出现的异常骨反应明显高于初期随访所见。虽然目前大部分仅限于X线所见,临床上尚无症状,但应进行密切观察。此外,1髋因金属髋臼卡子松动导致塑料内衬脱落而行翻修术,此种情况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患者,女,42岁,于1年前高处坠落致右髋臼多发骨折、右股骨颈头下型骨折;骨牵引1个月后行髋臼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自体骨移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生物型股骨柄、骨水泥型髋臼),术后3个月患者未遵医嘱而弃拐行  相似文献   

7.
髋臼缺损重建及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寻找全髋置换术髋臼缺损处理的方法。并对骨水泥和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观察比较。方法:采用切下的股骨头,保留软骨修成帽状,软骨面位于腹腔侧,然后将臼和骨水泥与重髋臼相嵌。同时组同济髋晨骨水泥,而骨水泥固定股骨干假体,另一组采用骨不泥全髋关节置换。结果:进行临床和放射学随访。随访时间为1 ̄3.5年。发现非骨水泥组16例优良率为94%,采用骨水泥置换组16例优良率为95.6%。随访期间两者均未  相似文献   

8.
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国人对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的反应,及其有关的临床资料。方法:自1993年6月-1997年12月我院共置换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86例106个髋关节。结果:经过36-90个月,平均56个月的随访观察,根据Harris评分方法进行评分,术前平均52分,术后平均97分,优良率为94%。结论:非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是我国青壮年患者和二次翻修患者的理想替代物。  相似文献   

9.
双能X线骨密度仪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髋关节置换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外科技术。但从长远来看,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量丢失和假体松动仍是目前无法有效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双能X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骨密度仪出现之前,采用拍摄平片来判定假体周围骨质疏松情况的缺点是不能早期发现骨量丢失,通常在骨量丢失20%~30%时X线平片才有变化,另外平片不能对假体骨量丢失行定量分析,限制术后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中、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对52例患者(54髋)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其中骨水泥组20例(20髋),非骨水泥组32例(34髋)。术后随访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自主功能恢复Parker评分,并观察术后死亡率、假体翻修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骨水泥型组相比,非骨水泥型组术中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骨水泥组1例患者住院时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非骨水泥组有3例住院时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水泥组置换后3个月,14例患者可独立行走,5例需助步器辅助行走,1例仅能活动(卧床活动);非骨水泥组23例患者可独立行走,9例需助步器辅助行走。置换后1年,在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和患者自主功能恢复Parker评分方面,两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置换后3年,骨水泥组有4例翻修(均为假体松动),翻修率20%。而非骨水泥组仅有3例翻修(均为假体松动),翻修率9.37%,但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另外,随访期间骨水泥组有1例患者死亡。结论应用非骨水泥假体可明显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时间和失血量。随访期内骨水泥型和非骨水泥型双动头假体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66,自引:0,他引:66  
目的了解、评价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价值和选择。方法从1990年1月~1996年12月住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病例中,选择年龄、性别、随访时间均相仿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54例,全髋置换术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两种术式的住院时间相仿,早期并发症均较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中、远期并发症、再手术率较高,全髋置换组手术创伤。假体费用较大,随访功能优良率较高。结论全髋置换术适合于55岁以上、有移位的头下型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合高龄或全身情况较差者。  相似文献   

12.
难治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原因,探讨难治性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8月~2006年4月行难治性人工髋关节翻修术25例(25髋),其中伴有窦道感染6例,严重髋臼骨缺损12例,严重股骨骨质缺损及骨折7例。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其特点。结果本组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无感染、假体脱位及松动等并发症发生。随访4个月~4年,平均27个月。1例死亡,14例对手术结果满意。依据Harris评价标准结果平均得分为95.2分。结论①感染的髋关节手术不宜单纯清创,应取出原关节行一期或二期翻修术,万古霉素骨水泥在翻修术中有利于感染的控制;②植骨以自体颗粒骨植骨较好,建议大块植骨时应辅以颗粒骨,并尽量选用钉板系统固定;③手术难度大,术前准备要求细心、全面,以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制定多个预案,手术中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种意外。  相似文献   

13.
髋臼骨折后的全髋关节置换初步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治疗失败后全髋关节置换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地总结分析本院近三年来 10例髋臼骨折后行全髋关节置换病例髋臼重建的方法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10例髋臼骨折后行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术后髋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 ,Harris评分较术前提高 44分。结论 髋臼骨折后全髋关节置换重建髋关节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及内衬分离的原因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及内衬分离的原因和防治。方法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0例,2例术后发生脱位,1例内衬脱落。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结果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2例股骨头脱位手法复位,1例行内衬翻新手术,术后随访Harris评分84.3分。结论术中假体位置不当、髋部软组织松弛为术后脱位及内衬分离的主要原因;另外,手术入路、假体选择、髋臼缘骨赘和骨水泥均可导致术后脱位。术后肌肉和关节囊重新恢复张力之前,使用牵引或外展架是正确选择。反复脱位和内衬分离须翻新手术。  相似文献   

15.
髋部骨矿骨密度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在假体周围的髋骨骨矿量(BMC)骨密度(BMD)的改变规律。方法:采用DPX-L骨密度仪连续追踪调查5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3、6、12、24和36个月的髋骨假体周围的BMC和BMD,以术前、后健侧髋为对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术后3、6个月BMC和BMD均较术前下降(P≤0.05),患髋经12-24个月运动练习,BMC和BMD逐渐增加,至36个月时达到或接近健侧髋骨水平并获得稳定(P≤0.01)。结果显示BMC和BMD的改变与人工全髋关节的固定方式即骨水泥固定与生物型固定无明显关系(P<0.01)。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6个月内BMC和BMD呈不同程度下降,患髋经12-24个月运动练习,BMC和BMD逐渐增加,至36个月时达到健侧髋骨的水平并获得稳定,与固定方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髋屈曲挛缩畸形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8年7月至2005年9月对18例(36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平均随访3.2年,对手术前后疼痛、活动度、畸形矫正等进行了对比。结果:术后除6侧关节轻度疼痛外,其余关节均无疼痛。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1分改善为76分(配对t检验,P〈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屈曲挛缩畸形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等长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如何准确达到下肢等长。方法:1996年5月-2001年7月有88例(92侧)髋关节置换术,男52例。女36例。年龄40-96岁。平均62.5岁。其中有76例下肢术前不等长。下肢长短状态分为可变下肢长度与不可变下肢长度。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X线片模板测试及下肢长度测量。不可变下肢长度(即患肢长短固定。不发生变化)术中采用克氏针标记骨盆。股骨之间距离,置入假体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长度;可变下肢长度(即术前患肢长短随时可发生变化)靠“三要素”来衡量,结果:术前患肢缩短1-4cm的76例患者中,术后仅有6例患肢延长0.5-2cm。2例患肢缩短1cm和2cm;术前12例下肢等长患者中有2例患肢延长1.5cm和2cm。结论:术前模板测试及下肢长短准确测量,术中通过克氏针标记骨盆与股骨技术及“三要素”衡量。能准确达到下肢等长。可以预防下肢不等长。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Several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anteversion of acetabular components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have been described in the literature using plain radiographs or 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s. None of these have proved to be the gold standard. We aimed 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T and radiographic methods of calculation of acetabulum anteversion.MethodsCT scans of the pelvis, anteroposterior (AP) and cross-table lateral (CL) radiographs were obtained in 6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A two weeks after surgery. Anteversion was measured using Widmer method and Liaw method on AP radiographs, and the ischiolateral method on CL radiographs. Anteversion measured on the CT scan was taken as the reference anteversion and the above measurements were analysed for correlation with the measurements on CT scan.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CCs) were calculated for both intra- and interobserver reliability.ResultsMean acetabular version on CL radiographs was 53.1 ± 10.7. Mean version on AP radiographs by Widmer method was 21.4 ± 3.6 and by Liaw method was 20.3 ± 4.8. Mean version on CT scans was 26.02 ± 6.8. There wa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acetabular version on CT scans with the version on AP radiographs by Widmer method (r = 0.78, p < 0.001) and Liaw method (r = 0.87, p < 0.001). Good correlation was seen between the acetabular version on CL radiographs and CT scans (r = 0.91, p < 0.001). Also, a good correl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acetabular version measurements on CL radiographs and AP radiographs by Widmer method (r = 0.81, p < 0.001) or Liaw method (r = 0.70, p < 0.001). Excellent inter- and intraobserver reliability were seen for all the measurements.ConclusionsCalculation of acetabular component version on AP views as well as CL views of plain radiographs showed a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the version measurements on CT scans. Good correlations were observed between different techniques of measurement on radiographs. Therefore, all these measurements can be valid methods for assessment of anteversion.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告改良Watson-Jones单切口微创全髋置换术的可行性和初步疗效。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05年6月,采用改良Watson-Jones切口微创技术完成10例全髋置换术。结果:手术切口7.5~13cm(平均9cm),术中出血150-450cc(平均250cc),手术时间55-80min(平均65mm)。术后3例放置负压引流,24h平均引流量150cc(110~200cc)。平均随访17周(11~24周),本组病例未发生全身及局部并发症。结论:改良Watson-Jones单切口微创置换方法,通过肌肉间隙,单一入路完成全髋关节置换,不损伤肌肉,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是一项值得推荐的微创全髋置换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