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鼻咽癌高发家系进行调查并检测其血清EBV-VCA-IgA抗体。方法:上门追踪随访进行家系调查,并用免疫酶标法进行血清EBV-VCA-IgA检测。结果:广西王氏家系鼻咽癌10例,喉癌1例。检测家系成员共105人,EBV-VCA-IgA阳性22人,阳性率21%;新发现鼻咽癌2例。结论:对鼻咽癌家系进行研究,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鼻咽癌病人,并为防治研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
3.
4.
鼻咽癌高发家系遗传学、EB病毒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鼻咽癌高发家系遗传因素、EB病毒感染在其病因学中的意义。方法:家系资料采用系谱分析及问卷调查,家系成员行外周血染色体脆性位点分析,免疫酶联法检测EB病毒VCA/IgA、EA/IgA。结果:患者一级亲属鼻咽癌检出率高达19.60%。家系成员与对照组染色体总畸变率分别为5.81%和4.93%(P>0.05),3p14、1p32、1q32等脆性位点表达率较高。家系成员EBVVCA/IgA阳性率为23.56%,显著高于人群(P<0.001)。结论:在鼻咽癌高发家系中,由血缘关系决定的遗传易感性和EB病毒感染是鼻咽癌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高发现场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山医科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八五”攻关专题项目“鼻咽癌高危人群、癌前病变的确立与阻断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了“九五”攻关专题项目“鼻咽癌高发现场综合防治研究”,已取得下列进展:一、对高发现场人群进行推康教育在高发现场开展以鼻咽癌发病危险因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有效筛查为主要内容,并通过电视、电台广播、防治小册子等多种方式宣传,提高了高发区人群对鼻咽癌防治意识和筛查依从性,使临床早诊率得到提高。二、高发现场人群监测高发现场除对原队列人群监测外,四台市、中山市均开展了医院就诊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梅州籍鼻咽癌高癌家系成员中EB病毒与鼻咽癌发病的价值。方法 对 11个鼻咽癌高癌家系患者的一级亲属成员 14 0人行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 ,与同期正常体检人员 373例EB病毒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高癌家系成员VCA/IgA阳性 5 7例 ,阳性率 4 0 .7% ;检出鼻咽癌 2例 (3.5 % ,2 / 5 7)。正常体检人员 ,VCA/IgA阳性 75例 ,阳性率 2 0 .1% ,未发现恶性肿瘤 (P <0 .0 0 1)。 结论 在鼻咽癌高癌家系成员中EB病毒阳性率明显高发 ,高滴度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追踪调查鼻咽癌(NPC)高发家系成员中新病例的发生情况,监测家系成员的EB病毒感染指标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与发病危险性之联系,以提高NPC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几率.方法:对16个鼻咽癌高发家系(其三代成员中至少出现过2例鼻咽癌病例)成员共416人进行连续36个月的追踪随访,并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EBV-VCA-IgA、EBV-EA-IgA.结果:高发家系成员EBV-VCA_IgA阳性率(滴度≥1:10为阳性)为26.44%(109/416),EBV-EA阳性率(滴度≥1:5为阳性)3.67%(15/416),均高于当地体检人群的相应数据,差异有显著性.在追踪调查的36个月中,共出现NPC新病例9例(Ⅰ期5例,Ⅱ期4例).结论:NPC高发家系成员中发生新病例的频率非常高;其发病危险性与其EBV-VCA-IgA和EBV-EA-IgA抗体的高阳性表达有密切关系;对NPC高发家系进行定期追踪监控,可提高三早率,最终可能提高NPC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追踪调查鼻咽癌(NPC)高发家系成员中新病例的发生情况,监测家系成员的EB病毒感染指标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与发病危险性之联系,以提高NPC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几率。方法:对16个鼻咽癌高发家系(其三代成员中至少出现过2例鼻咽癌病例)成员共416人进行连续36个月的追踪随访,并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EBV-VCA-IgA、EBV-EA-IgA。结果:高发家系成员EBV-VCA_IgA阳性率(滴度≥1∶10为阳性)为26.44%(109/416),EBV-EA阳性率(滴度≥1∶5为阳性)3.67%(15/416),均高于当地体检人群的相应数据,差异有显著性。在追踪调查的36个月中,共出现NPC新病例9例(Ⅰ期5例,Ⅱ期4例)。结论:NPC高发家系成员中发生新病例的频率非常高;其发病危险性与其EBV-VCA-IgA和EBV-EA-IgA抗体的高阳性表达有密切关系;对NPC高发家系进行定期追踪监控,可提高三早率,最终可能提高NPC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血清唾液酸测定在鼻咽癌检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是鼻咽癌高发区,其发病率位于各种恶性肿瘤发生率的首位。血清唾液酸总量(TSA)检测在肿瘤的早期发现、诊断和监测治疗疗效、癌的转移、复发及预后等方面已有许多报道,但在鼻咽癌专项研究报告较少。本研究目的是进行TSA检测,试图寻找一种特异、简便、适合大批量人群进行鼻咽癌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并用作监测疗效、预测复发和预后判断的指标。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98例鼻咽癌均选自本校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研究所,经临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各类型鼻咽癌患者,临床分期参见1988年长沙会议编写的《鼻咽癌诊治规范》。非…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有鼻咽癌家族史个体血清中EB病毒EBNA、EBZta抗体水平的分析,了解该人群患鼻咽癌的风险情况.方法:选择鼻咽癌患者41例,有鼻咽癌家族史的非患者43例,正常人群90例,用ELISA检测血清EBZta IgG和EBNA1 IgA抗体;结果:有鼻咽癌家族史个体的EBZta IgG和EBNA1 IgA两抗体水平与正常人群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t=1.085,t=0.014,P〉0.05),与鼻咽癌患者比较显示低于鼻咽癌患者组(t=9.789和t=8.836,P〈0.001);以rOD值高于阳性临界值为阳性,有鼻咽癌家族史个体血清EBZta IgG阳性比例高于正常人对照组(Х^2=11.34,P〈0.01).而EBNA1 IgA阳性比例两人群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Х^2=1.304,P〉0.05)。结论:有鼻咽癌家族史个体其EB病毒被再激活的频率增高,反映该人群患鼻咽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群要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咽癌高癌家系成员的EB病毒VCA-IgA抗体水平。方法:用免疫酶法分别检测高癌家系成员共416人和自然人群874人的VCA-IgA抗体。结果:高癌家系成员的VCA-IgA阳性率为26.44%(110/416),明显高于自然人群的4.23%(37/874)。结论:鼻咽癌高癌家系成员中的高EB病毒感染率与鼻咽癌的高发病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是指鼻咽粘膜上皮发生的癌肿,大多为低分化鳞癌,其恶性度高,发病部位隐蔽,特别是在咽隐窝和鼻咽顶部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因而难以早期发现,误诊误治率较高.在确诊的鼻咽癌中,大多为中晚期,治疗后,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长期徘徊在50%~60%左右[1,2].对鼻咽癌进行早期诊断以便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一直是鼻咽癌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14.
EB病毒IgG-EA抗体测定在鼻咽癌筛查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EB病毒早期抗原(EA)IgG抗体测定在鼻咽癌筛查中的价值。材料和方法:依序列测定方法,用免疫酶染色法对从6257份血清筛查后获得的,IgA/VCA滴度≥1:80的158例血清再进行EBVIgG/E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和IgA/EA抗体免疫酶染色法测定。同时对上述158例血清阳性者进行鼻咽光纤镜和病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比较单项阳性与双项检查阳性血清间鼻咽癌的检出率(阳性预示值)。结果:在这158例阳性血清者中检出鼻咽癌12例。三组阳性血清诊断鼻咽癌的预示值分别是,第一组(IgA/VCA≥1:80)为7.6%(12/158),第2组(IgA/VCZ≥1:80+IgA/EA≥1:5)为18.2%(8/44),第3组(lgA/VCA≥1:8和lgG/EAOD值≥0.18)为15.9%(11/69)。第一组的阳性预示值最低(P<0.05),其余两组间无差异P>005)。第3组检出的11例鼻咽癌包括了第2组中所有的8例鼻咽癌和另外3例IgA/EA阴性鼻咽癌。结论:从序列测定获得的双项阳性血清中筛查到的鼻咽癌比率高于单项lgA/VCA阳性血清。用IgG/EA与IgA/VCA组合测定的双项阳性血清比用IgA/EA与IgA/VCA组合测定的双项阳性血清能查出更多的鼻咽癌,因此该组合更适合于鼻咽癌筛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血清EB病毒壳抗原免疫球蛋白A(VCA-IgA)、EB病毒早期抗原-D-IgA抗体(EA-D-IgA)、EA-D-IgG联合检测对于鼻咽癌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6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鼻咽癌患者(鼻咽癌组)及60例良性鼻咽疾病患者(良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VCA-IgA、EA-D-IgA、EA-D-IgG,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阳性率,并计算相关诊断学效能指标。结果鼻咽癌组血清VCA-IgA、EA-D-IgA、EA-D-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67%、50.00%、83.33%,均显著高于良性组的10.00%、5.00%、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VCA-IgA鉴别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为81.67%,特异度为86.67%;EA-D-IgA鉴别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为48.33%,特异度为91.67%;EA-D-IgG鉴别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8.33%;血清VCA-IgA+EA-D-IgA+EA-D-IgG鉴别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为95.00%,特异度为96.67%。结论鼻咽癌患者血清VCA-IgA+EA-D-IgA+EA-D-IgG联合检测对于提高鼻咽癌诊断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咽癌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况,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不良情绪反应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鼻咽癌患者50人,患者家属50人,通过问卷调查方式,独立填写贝克焦虑自评量表( BAI)、贝克抑郁问卷(BDI)、压力知觉量表(PSS - C)、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 - 90).结果:鼻咽癌患者抑郁程度比家属高(P<0.05),而家属的焦虑得分比患者高(P<0.05).两组患者PSS -C量表得分家属组高于患者组,但没有统计学差异.SCL - 90结果表明鼻咽癌患者的躯体化症状、抑郁、恐怖及精神病症状明显高于家属组(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及其家属存在焦虑、抑郁、压力等各方面心理问题,但个体间心理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应对他们提供相应的医疗、情感等支持.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患者血清可溶性Fas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患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6例NPC患者(NPC组)和21例正常健康者(对照组)血清中sFas的含量,并比较NPC组中不同病期患者的sFas变化及与EBV-VCA-IgA的关系。结果:NPC组血清sFas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伴随临床分期的进展,而明显升高(P<0.01);EBV-VCA-IgA阳性的NPC患者血清sFas含量明显高于EBV-VCA-IgA阴性患者(P<0.01)。结论:sFas与鼻咽癌免疫逃逸有关,可作为鼻咽癌一种新的肿瘤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鼻咽癌患者及其配偶和子女的血清中EB病毒IgA/VCA抗体水平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鼻咽癌患者家属患鼻咽癌的风险情况.方法:选择鼻咽癌患者及其配偶和子女各317例,同一地区正常人群413例,用免疫酶法检测血清中EB病毒IgA/VCA抗体.结果:鼻咽癌组、配偶组、子女组及对照组的IgA/VCA抗体阳性率分别97.2%、14.2%、19.9%及3.1%,鼻咽癌组显著高于其它3组,配偶组和子女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经Ridit分析显示,鼻咽癌组、配偶组、子女组与对照组的平均Ridit值分别为0.860、0.404、0.424及0.356.鼻咽癌组的IgA/VCA抗体滴度水平显著高于其它3组,配偶组和子女组的IgA/VCA抗体滴度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鼻咽癌患者的配偶与子女IgA/VCA阳性感染的OR值分别为5.09和7.63.配偶组与子女组的IgA/VCA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B病毒感染IgA/VCA抗体阳性具有家族聚集性,鼻咽癌患者的配偶及子女EB病毒被再激活的机会要比正常人高,对该高危人群应结合临床密切随访及观察.以便早期发现鼻咽癌.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