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伟  许晓华  李泉水  李沿江  王卫东  廖涛  孙雁 《医学争鸣》2003,24(13):1240-1242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指导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价值、方法:运用彩超对行PBMV的患进行术前术后检查,观察二尖瓣钙化程度及部位、开口形状、瓣口面积、二尖瓣返流(MR)程度、瓣下病变、左房左室大小、左房有无血栓.结果:91例PBMV术后患中,术后MR72例,其中MR新出现19例,MR加重8例、与术前对比,术后二尖瓣开放幅度、二尖瓣口面积、二尖瓣跨瓣压、二尖瓣压差半降时间较术前有明显改善趋势,左房内径、肺动脉内径较术前有缩小趋势.同时,术后左房压、右室压及肺动脉压也有下降趋势。结论:彩超能明确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的效果。影响:PBMV效果的因素较多,但二尖瓣钙化的程度、部位和瓣膜形态较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二尖瓣Carpentier-Edwards PhysioⅡ成形环在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估其治疗效果。方法 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接受二尖瓣膜成型手术治疗的18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其中8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者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分别在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采用经胸壁超声测量LA、LVEDD、LVEF,观察手术前后各项数值变化,评估该二尖瓣成形环的治疗疗效。结果 18例患者中男性8例,平均年龄(46±9)岁。其中Barlow氏病2例,退行性病变4例,其余12例为风湿性病变。18例患者中二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8例。共置入二尖瓣成形环18枚(Carpentier-Edwards PhysioⅡ),三尖瓣成形环8枚(Edwards MC3)。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12个月左房内径(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均明显缩小(P<0.05),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rpentier-Edwards PhysioⅡ成形环置入后较术前扩张的左房、左室舒张末内径均明显缩... 更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介入封堵合并重度功能性二尖瓣返流(MR)的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初步探讨伴重度MR的巨大PDA介入封堵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5月期间行介入封堵合并重度MR的大PDA患者6例.分别于PDA封堵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复查心脏超声,观察左室腔侧值、左室功能参数及二尖瓣返流面积变化.结果 6例术前诊断大PDA合并中重度MR患者均行PDA封堵术,仅2例术后造影显示微量残余分流,随访至术后3个月消失.全组无溶血、封堵器移位等严重并发症;封堵后肺动脉压较术前明显减小(P<0.01).术后1周心脏彩超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二尖瓣反流面积(MRA)均较封堵术前显著改善(P<0.01);术后1个月LVEDD、MRA、LVEF较术后1周有进一步改善(P<0.01);LVEDD在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介入封堵合并中重度功能性MR的PDA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经皮穿刺气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前后心电图Ptfv1的改变及其与疗效、血流动力学、二维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方法测定50例窦性心律时的风心二狭患者PBMV前后心电图Ptfv1、血流动力学和二维超声心动图参数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Ptfv1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前为-0.088±0.0466mm.s,术后为-0.051±0.032mm.s,P<0.001);PBMV术前后Ptfv1与术前术后的左房内径(LAR)及术后左房平均压力(MLAP)呈弱负直线相关(P<0.05),而与二尖瓣口面积(MVA),二尖瓣口跨瓣压(MPG),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及舒张末内径(LVS/LVD)、右室内径(RV)、搏出量(SV)无明显直线相关(P>0.05).结论心电图Ptfv1可作为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善的无创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形术(percutaneous balloon mitral valvuloplasty, PBMV)对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 MS)合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的近期临床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比较45例MS合并AF患者(AF组)和138例窦性心律患者(窦律组)PBMV手术前后的临床和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①AF组年龄大于窦律组[(40.6±8.4) vs (36.7±5.6)岁, P<0.05];AF组NYHA≥Ⅲ级(77.8% vs 48.6%, P<0.05)和瓣膜超声评分≥8(26.7% vs 8.7%, P<0.05)的人数显著高于窦律组;术前AF组存在更大的左房内径[(50.2±7.1) mm vs (45.4±5.2) mm, P<0.05]、更高的肺动脉收缩压[(90.6±20.3) mmHg vs (40.5±6.5) mmHg, P<0.05]和平均左房压[(33.4±6.7) mmHg vs (14.9±4.4) mmHg, P<0.05].②PBMV成功率AF组(88.9%)与窦律组(91.7%)相似,严重并发症AF组也与窦律组相似(9.4% vs 6.7%);术后二尖瓣口面积≥1.5 cm2者窦律组显著高于AF组(71.7% vs 53.3%, P<0.05);术后两组NYHA心功能明显改善,心功能恶化者AF组和窦律组相似(6.7% vs 5.8%),但术后NYHA≤Ⅱ级者窦律组显著高于AF组(81.2% vs 55.6%, P<0.05);③术后即刻两组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左房压均明显下降,AF组下降幅度更大,但窦律组术后的实际肺动脉压和左房压更低,AF组甚至到术后48 h肺动脉压也未降至正常.结论 PBMV仅能使AF患者获得部分临床和血液动力学改善,PBMV疗效较差的原因可能与AF患者并存多种异常有关,AF本身不影响PBMV成功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合并二尖瓣返流(MR)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20例AMI患者,住院期间行超声心动检查观察二尖瓣返流情况,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并观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 MR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均显著高于无MR组(P<0.01),LVEF显著低于无MR组(P 结论 AMI后合并MR者,心力衰竭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心源性病死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并发二尖瓣关闭不全(MR)的原因,方法:对226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经PBMV术后发生中,重度MR患者手术前的超声心动图与临床情况,与术后无MR或轻度MRI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明显MR患者的术前超声积分,心功能年龄显著高轻或无MR者。结论:术前高超声积分是预测PBMV术后发生MR的重要指标,心功能减退和年龄她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冠心病(CAD)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7例CAD伴IMR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中度返流18例,重度9例。2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二尖瓣成形术(MVP),其中2例同时行Dor’s手术;另5例行CABG 二尖瓣置换术。术中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共6例,均为射血分数<0.40患者。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其余25例均痊愈出院。随访6~60个月,术后早期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房舒张末内径均较术前显著缩小(P<0.05),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均为Ⅰ~Ⅱ级。结论CAD伴中度以上IMR应同时手术处理二尖瓣关闭不全,CABG MVP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行二尖瓣成形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该院行二尖瓣成形术的120例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资料。观察对比术前与术后3个月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结果术后3个月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低于术前(P 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术前(P 0.05)。结论二尖瓣成形术在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中具有满意的应用效果,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冠心病(CAD)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7例CAD伴IMR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中度返流18例,重度9例.2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二尖瓣成形术(MVP),其中2例同时行Dor's手术;另5例行CABG+二尖瓣置换术.术中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共6例,均为射血分数<0.40患者.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2例,其余25例均痊愈出院.随访6~60个月,术后早期超声心动图示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房舒张末内径均较术前显著缩小(P<0.05),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均为Ⅰ~Ⅱ级.结论 CAD伴中度以上IMR应同时手术处理二尖瓣关闭不全,CABG+MVP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Inoue法对336例风湿性MS患者行PBMV。结果术后左房平均压由3.06±1.04kPa降至1.87±0.77kPa,二尖瓣跨瓣压差由2.11±0.21kPa降至0.8±0.08kPa,二尖瓣口面积由0.96±0.32cm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经皮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行胸前超声心动图(TTE)检查,对二尖瓣病变行Wilkin法评分(16分制),合并心房纤颤(AF)患者,再行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查,评分≤11分入选.手术采用改良Inove法,术前、后48~72 h分别测定二尖瓣口面积(MVA)、二尖瓣口跨瓣压差(MVPG)、左房内径(LAD)、二尖瓣返流(MR),术中测左房压力(LAP).AF者术后口服乙胺碘呋酮基础上电复律.结果术后MLAP及MVPG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均<0.01),MVA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而LAD在手术前后无显著变化(WT5"BX P).结论PBMV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有效而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二尖瓣狭窄 (MS)伴心房颤动 (AF)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成型术 (PBMV)及术后即刻电复律成功率与安全性。方法  5 8例MS伴AF患者均行胸前超声心动图 (TTE)及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 ,用Wilkin’s法评分 ,术前、术中、术后测定血流动力学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改变 ,术后 32例患者在口服胺碘达隆基础上给予同步电复律。结果  5 8例MS伴AF患者行PBMV均取得良好的血液动力学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改变 ,平均左房压力 (MLAP)、二尖瓣跨瓣压差 (MVPG)在术后有显著的降低 (P <0 .0 0 1) ,二尖瓣口面积 (MVA)较术前明显增加 (P<0 .0 0 1) ,左房内经 (LAD)术后也较术前有显著缩小 (P <0 .0 5 )。PBMV术后电复律即刻成功率为 90 .6 %(2 9/32 ) ,平均随访 2 .1年维持率 84.33%。结论 MS伴AF患者行PBMV术效果良好 ,术后电转复律即刻成功率高 ,随访维持率良好 ,心功能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4.
汤涌  戴剑  黄进  吴晓馗  杨明智 《黑龙江医学》2006,30(10):731-733
目的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伴返流的疗效。方法采用Inoue球囊对5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返流的患者进行PBMV治疗,比较术前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术后左心房平均压、肺动脉压力、心功能NYHA分级分别比手术前减少了50·9%、20·8%、21·3%(P<0·05);二尖瓣口面积、EF值分别比手术前增加了119·5%、9·8%(P<0·05);左心房最大直径、左心室最大直径分别比手术前减少了2·1%和1·2%(P>0·05);二尖瓣返流和手术前比较并没有增加。结论PBMV是治疗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的有效安全方法,并且不增加二尖瓣返流。  相似文献   

15.
探讨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对N-心钠素(N-AN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分泌的 影响。方法:研究了24例二尖瓣狭窄(MS)患者PBMV前后血浆N-ANP和CGRP浓度的变化,两者的相关性,并研 究了N-ANP与平均二尖瓣跨瓣压差(MMPG)、二尖瓣口面积(MVA)、左房内径(LAD)及血流动力学参数作相关分 析。结果:患者术前血浆N-AN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显著下降(与术前比较,P<0.001),但仍高于 对照组(P<0.001);而CGRP水平则呈相反变化,N-ANP与CGRP的血浆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4725,P< 0.05)。血浆N-ANP改变量(△N-ANP)与MMPG改变量(△MMPG,r=0.6770,P<0.005)、LAD的改变量(△LAD,r= 0.4704,P<0.025)及平均左房压改变量(△MLAP,r<=0.7272,P<0.005)均呈正相关,与MVA的改变量(△MVA)呈 负相关(r=-0.6451,P<0.005)。结论:N-ANP和CGRP在MS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中起重要作用,测定N-ANP 和CGRP变化有可能作为判定NS狭窄程度及P?  相似文献   

16.
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的球囊扩张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患者安全接受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的方法。方法:对二尖瓣狭窄合并左心房血栓的29例患者,给予正规的华法林抗凝治疗3~12个月,然后再施行PBMV。结果:华法林抗凝治疗后有24例患者的左心房血栓消失,23例患者的血栓消失的时间是6个月以内:5例患者的血栓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并呈现高强度回声。对血栓消失的24例患者及缩小机化的5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PBMV;所有患者  相似文献   

17.
用国产改良Inoue橡胶尼龙球囊导管单囊法,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66例。术后心功能改善64例(96.6%),二尖瓣口面积平均增大73.68%,平均左房压下降48.16%,跨瓣压差降低64.63%,左房舒张内径缩小10.36%。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是治疗风心二尖瓣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本组采用改良Ross法穿刺房间隔,操作方便,可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技术操作中的几个问题及处理对策。方法:采用国产单球囊导管对4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进行PBMV。结果:4例患均获成功,血流动力学均明显好转。结论:PBMV技术操作中有关几个问题的处理对策是提高手术效果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伴轻度反流(MR)的二尖瓣狭窄(MS)患者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PBMV)术后及长期疗效。方法:采用改良Inoue方法,自 1993年 5月~2001年 12月对MS合并轻度MR的 41例患者行PBMV治疗,并进行超声心动图和临床心功能评价。结果:二尖瓣口面积(MVA)由 (1. 15±0. 25)cm2增至 (1. 88±0. 32)cm2 (P<0. 001);二尖瓣跨瓣压差(MVG)由(19. 3±5. 2)mmHg降至(7. 6±3. 2)mmHg(P<0. 001 );左心房内径(LAD)由 (4. 78±0. 63)cm减小到(4. 21±0. 48)cm (P<0. 001 );心功能由(2. 56±0. 50)级改善至 (1. 54±0. 60)级 (P<0. 001) ; 左室内径(LVD)无明显变化(P>0. 05 ), 22例二尖瓣反流减轻或消失, 15例二尖瓣反流维持不变, 4例二尖瓣反流加重,无患者行急诊或择期二尖瓣置换术。41例患者随访时间 9 ~112个月,平均 ( 90±24 )个月,MVA、MVG、MLAP、LAD、LVD和心功能与术后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 05) , 1例于术后 15个月时死亡, 4例再狭窄,再狭窄率为 9. 76%。结论:选择好病例,把握球囊扩张尺度,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轻度反流患者PBMV近、远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