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部癌和胰头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壶腹周围癌是指胆胰壶腹周围2cm范围内的恶性肿瘤,包括壶腹部癌(胆总管末端壶腹癌和十二指肠乳头癌)、胰头癌及十二指肠降段的恶性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主要方式,但该手术对于壶腹部癌和胰头癌的疗效有所差别.将我院近7年收治病例的情况报道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提高胰头和壶腹部癌手术疗效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胰头和壶腹部癌手术疗效有关问题的探讨贾贵生,艾中立,史海安我院手术治疗胰头和壶腹部癌,现就其临床资料对如何提高疗效等有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我院1970年1月~1990年12月收治胰头癌55例,壶腹癌9例,共64例,男44例,女20例。年龄...  相似文献   

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及壶腹部癌(附9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提高胰头及壶腹部癌的疗效,总结9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治疗胰头及壶腹部癌的诊治经验。癌肿切除率为34.4%,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8.4%,手术死亡率为11.3%,术后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8.8%、43.1%和30.0%。认为要提高本病早期诊断率,必须对可疑高危病人提高警惕,首选B超检查,B超和ERCP两项联合检查可提高本病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金世龙  周月庆 《外科》1997,2(3):151-153
目的:了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和壶腹部癌的效果和影响病人生存的因素。方法:分析230例胰头和壶腹部癌的主要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并发症、手术死亡率,调查术后生存情况及影响病人长期生存的因素。结果:本组病人出现黄疸90.9%,腹痛56.1%。手术并发症72例(31.3%),死亡20例(8.7%)。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为46.7%,17.4%和52%。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切缘状态是影响病人术  相似文献   

5.
胰头癌、壶腹部癌、胆总管下端癌和慢性胰腺炎均可表现为胰头部肿块 ,术中确诊是决定手术方式的重要依据 ,一般认为 ,明确病理诊断为恶性后 ,才能施行根治性手术。本文就胰头部肿块的术中治疗策略作一探讨。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自 1990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 ,共 174例胰头部肿块病人在我院手术治疗。男 112例 ,女 62例 ,年龄 31~ 84岁 ,平均年龄 ( 62 .5± 11.5 )岁。其中胰头癌 81例 ,全胰癌 5例 ,壶腹癌 5 2例 ,胆管下端癌 15例 ,十二指肠乳头癌 10例 ,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2例 ,慢性胰腺炎 9例。2 .术中处理方法 :术中扪及胰头部肿块 …  相似文献   

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和壶腹部癌(2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和壶腹部癌的效果。我们分析了230例胰头和壶腹部癌的主要表现,辅助捡查,手术并发症.手术死亡率.调查术后生存情况及影响病人长期存活的因素。结果发现病人出现黄疸909%,腹痛56.1%,发热32.6%.白陶土样大便13.5%。B超、CT和ERCP检查准确率分别为68.3%、79.3%和66.6%。手术并发症72例(313%),手术死亡20例(87%)。手术并发症与出血量,营养状况,手术时间和手术操作有关系。术后1年,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46.9%.17.4%和5.2%,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切缘状态是影响病人术后生存的因素.而肿瘤分化程度和病人年龄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胰头和壶腹部癌临床表现有多样性,B超和CT等辅助捡查有局限性,手术有并发症和死亡率高的危险性,5年生存率低等特性.其手术治疗远近期效果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阴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的防治温州医学院外科教研组(325000)张启瑜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宋其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壶腹部癌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胰头壶腹部病变性质确诊不易,阴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时有发生。本院外科1981~1994年间共作...  相似文献   

8.
了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和壶腹部癌的效果和影响病人生存的因素。方法:分析230例胰头和壶腹部癌的主要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并发症、手术死亡率,调查术后生存情况及影响病人长期生存的因素。结果:本组病人出现黄疽90.9%,腹痛56.1%,发热32.6%,白陶土样大便13.5%。B超、CT和ERCP检查准确率分别为68.3%、79.3%和66.6%。手术并发症72例(31.3%),死亡20例(8.7%)。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为46.7%,17.4%和52%。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切缘状态是影响病人术后生存的因素,而肿瘤分化程度和病人年龄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结论:胰头和壶腹部癌临床表现有多样性,B超和CT等辅助检查有局限性,手术有高并发症,5年生存率低下,手术治疗远近期效果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和壶腹周围癌上海市金山县中心医院外科(201500)胡军,金庆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可切除胰头和壶腹周围癌的首选手术方式。近年来一些文献报告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有所降低,但仍偏高。我们自1977年1月~1991年12月,对37...  相似文献   

10.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胰管空肠吻合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胰头癌、总胆管下段癌、壶腹部及部分十二指肠恶性肿瘤首选的手术方法。近年来手术死亡率明显减少,但术后并发症仍然未见明显减少。本总结本院近15年来43例胰十二指肠手术的经验,并予报告。  相似文献   

1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胃吻合术替代胰空肠吻合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1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后采用胰胃吻合术替代胰空肠吻合术治疗消化道重建的病例,其中胰头癌5例,壶腹癌8例,无胰瘘,胆瘘及急,慢性胰腺炎的发生,无手术死亡,此方法简单安全,能预防胰瘘的发生,降低或无手术死亡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诊断技术的丰富和手术经验的积累.胰头切除术的手术死亡率已经大大降低,但是胰头切除后仍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本文就胰头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从1994年7月至2001年2月共有301例患者行胰头切除,其中慢性胰腺炎175例(58%),胰头癌69例(31%),壶腹部癌34例(11%),其他恶性肿瘤9例,14例为附近器官  相似文献   

13.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残胰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主要手术方法 ,该手术复杂、创伤大 ,残胰处理方法是否适当 ,与胰瘘的发生有相当重要关系。我院从 1 974年 1 2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共施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 64例 ,胰瘘发生 3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64例 ,男 5 0例 ,女 1 4例 ,男∶女 =3.5 7∶1。年龄 2 2~ 72岁 ,大于 60岁 1 3例。病理诊断为 :壶腹癌和乳头部癌 39例 ,胰头癌 1 3例 ,胆管下段癌5例 ,慢性胰腺炎 5例 ,十二指肠降段淋巴肉瘤 2例。1 .2 手术方法本组采用残胰空肠厌入法 5 4例 ,胰管空肠粘膜吻合法 9例 ,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如何减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及提高胰头及壶腹周围癌的疗效。方法:总结我院41例胰头及壶腹周围癌患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经验。结果:癌肿切除率为17.7%,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6.8%.手术死亡率为14.6%。而1990年后仅发生2例且无胆、胰瘘发生,亦无死亡。结论:应用胰肠、胆肠吻合口处双管减压引流,防止了术后胰、胆瘘的发生,是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对16例可切除胰头及壶腹周围癌行保留幽门的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术式相比,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不但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不顾病你术后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5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18.7%和31.2%,与传统方法相近,因此,对肿瘤较小的胰头及壶腹周围癌,宜首选保留幽门的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对16例可切除胰头及壶腹周围癌行保留幽门的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术式相比,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还改善了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5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18.7%和31.2%,与传统方法相近。因此,对肿瘤较小的胰头及壶腹周围癌,宜首选保留幽门的改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1981~1994年间我院外科共作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45例,其中术后确诊为胰头癌及壶腹部癌仅35例,其余10例为:慢性胰腺炎3例,胆总管下端结石梗阻2例,十二指肠胰腺异位2例,胆总管远端炎性狭窄1例,Oddi’s括约肌腺肌病和十二指肠降部胼胝性溃疡各1例。通过该10例的误诊分析,作者强调:①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对黄疸的发展规律及其伴随症状要作仔细分析鉴别;②全面收集临床资料,科学地对待和正确合理地选择影像学检查,避免单凭某一项检查结果作为临床诊断之唯一依据;③术中应逐步全面细致作胰头壶腹区探查,对可疑病变应作局部细针穿刺活检,务使诊断明确后选择手术方式,力争避免和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8.
胰头及壶腹周围肿块274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胰头、壶腹周围癌临床与病理的符合率,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研究临床诊断胰头、壶腹周围肿块274例,分3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163例,肿瘤未切除术组66例,内镜检查组45例.分析胰头癌、壶腹周围癌的临床与病理诊断,研究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符合率.结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8%(148/163),其中胰头癌符合率90%(63/70),壶腹部癌符合率为91.4%(85/93);早期胰头癌(T1N0M0)9例10.5%(9/85);肿瘤未切除组的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45.5%(30/66),其中胰头癌符合率为43.1%(22/51),壶腹部癌符合率53.3%(8/15);内镜检查组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42.2%(19/45).全组诊断不符合率为28.1%(77/274),主要为慢性胰腺炎、十二指肠黏膜慢性炎、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良性肿瘤等.结论 胰头、壶腹周围癌的临床诊断仍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临床联合应用多种检查方法可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切除治疗壶腹部周围癌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05年1月—2006年7月采用该术式治疗壶腹部周围癌15例,其中乳头癌6例,壶腹癌5例,胆总管下端癌4例。合并心肺疾患7例,糖尿病2例。切除范围:十二指肠降段,距胆胰管汇合部切除胰头1—2cm及胆总管至左右肝管汇合处下方。术中注意清扫区域淋巴结,行冰冻病理切片检查证实各切缘无肿瘤残存。结果全组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未出现胃瘫、十二指肠漏、胆漏或明显胰漏等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1例死于术后2个月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大出血,其余14例均存活。随访3—16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胆胰十二指肠结合部切除术是治疗壶腹部周围癌的一种新术式,比乳头局部切除术范围大,但是手术难度和创伤均较常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明显降低,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无论从临床表现还是从影像学来看,胰头癌与胰头局限性不典型胰腺炎都非常容易混淆,稍有疏忽不是延误了治疗就是进行了不必要的过大手术。本文报告1990年至1994年30例初诊为胰头癌的病例,经进一步检查明确其中12例为胰头局限性不典型的胰腺炎,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过大手术的体会。另有2例胰头癌误诊为胰腺炎而延误了治疗。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初诊为胰头癌的病例中,男24例,女6例。年龄27~80岁。人院前均有黄疽。黄疽持续时间,胰头癌组(n=18)为1~3周,胰头局限性不典型胰腺炎组(n=12)为3~10天。全部病例术前影像学检查均在胰头部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