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灯盏花素注射液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201例经临床和头颅CT扫描确认为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灯盏花素治疗组(104例)和脉络宁注射液对照组(97例),两组均于治疗一个疗程后详查症状及体征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2%),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是治疗脑梗塞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60例,基本痊愈22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10例,无变化5例,恶化5例;对照组60例,基本痊愈18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11例,无变化17例,恶化5例。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931,P=0.0150)。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其效果优于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3.
4.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8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脑梗死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近两年来我们应用精制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患者 83例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患者恢复期短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轻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 对象与方法1 .1对象 1 67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83例 ,对照组 84例 ,所有病例均为颈内动脉系统梗死 ,均在发病 48h内入院 ,符合全国第 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并经 CT或 MRI确诊 ,不伴发其他系统严重并发症。 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见表 1。2组各项配对因素经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 (…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方法灯盏花素注射液40mg加入250m15%GS或0.9%NS中静滴,每天1次,15天为一疗程。结果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总有效率达97.4%,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纤维蛋白原,对比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改善肢体血液循环,促进疮口愈合;降低血液黏稠度,降低纤维蛋白原,对抗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6.
魏文琦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8):135-136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76例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8例急性脑梗死随即分成两组,治疗组静脉滴注灯盏花素、胞二磷胆碱,口服阿司匹林,对照组静脉滴注丹参、胞二磷胆碱、口服阿司匹林,14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著进步43例(58.11%),总有效率为93.24%;对照组显著进步29例(39.19%),总有效率为81.0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间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是治疗急性脑梗塞有较好疗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9.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宗贵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7):54-54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6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20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结果心绞痛缓解情况: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的83.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95%高于对照组的6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注射用灯盏花素对急性面神经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急性面神经炎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组均常规肌肉注射维生素B1及B12,治疗组在常规肌肉注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灯盏花素;对照组在常规肌肉注射基础上,口服醋酸泼尼松片,2组用药均为1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House-Brackmann(H-B)分级评定,并监测不良反应。所得结果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治疗前H-B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7d及28d的H-B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28d的H-B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7d的H-B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7d的H-B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28d的H-B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用灯盏花素对于急性面神经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注射液促进脑出血急性期病人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脑出血急性期病人被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在与对照组采用相同的常规治疗和功能康复运动疗法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每日1次,每次20mg,连用14天。采有Fugle-Meyer积分法和Barthel指数评分法评价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的减轻程度及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是脑出血急性期的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6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与治疗组(80例)。2组均进行一般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血栓通注射剂450mg,bid治疗;治疗组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15mL,qd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学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情况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静滴,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参数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有效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状况,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与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7月~2011年12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3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与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治疗,均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血糖(FBG)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UAER、BUN、Scr、FBG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UAER、BUN、Scr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度头昏1例,观察组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与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可显著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8.
19.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复方甘草酸苷及甘草酸二铵治疗43例慢性乙型肝炎 ,随机分组 ,治疗组 (复方甘草酸苷 )21例 ,对照组 (甘草酸二铵 )22例 ,用药12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变化及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在总胆红素、ALT、AST的改善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5) ,而副作用治疗组则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其他肝损安全、有效 ,其临床应用效果略优于甘草酸二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