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医院儿科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状况,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2012年儿科住院患儿并发医院感染21例,感染率3.45%。2013年儿科住院患儿并发医院感染14例,感染率2.26%。与2012年相比,2013年住院患儿医院感染呈下降趋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3年1228例患儿医院感染共35例,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51.4%,其次是消化道和泌尿道。结论儿科病房院内感染护理干预重点放在控制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方面,只有高度重视预防院内感染工作,认真落实各项护理干预措施,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医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和探讨基层医院儿科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查找分析感染的原因,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1日-2010年1月1日儿科院内感染的疾病特点与院内感染发生率相关的因素.结果 9682例住院患儿中发生院内感染306例,感染率平均为3.16%.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98例占64.71%,下呼吸道感染38例占12. 42%,消化道感染70例占22.88%.院内感染患儿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增多,且以婴幼儿多见.结论 有针对性分类收治患儿,避免交叉感染,改善环境卫生,做好健康卫生宣传及医务人员的管理对减少儿科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宋海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72-72,107
目的探讨儿科住院患儿合并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7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260例患儿临床资料;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作为观察组,无医院感染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构成、是否实施侵袭性操作、预防应用抗生素、是否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260例患儿中发生医院感染90例,占7.14%;观察组患儿年龄小、实施侵袭性操作多、住ICU、预防抗生素比例高(P〈0.05),是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结论住院患儿合并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增强护理人员的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强病房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指征以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儿科病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情况,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及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3140例儿科住院患儿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96例,医院感染率为3.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消化道感染.结论提高儿科医护人员医院感染控制意识,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某二级综合医院儿科病房出院患儿院内感染临床特点,探讨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北京某二级综合医院儿科住院患儿1 89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出院患儿1 892例中,发生医院感染48例,感染率为2.54%,其中2012年感染率最高为3.37%,并呈下降趋势,2015年感染率最低为2.00%;感染部位中以上、下呼吸道及口腔黏膜感染为主,共占79.17%(38/48);随着抗生素使用种类数量增多,院内感染发生率增加,其中未使用抗生素院内感染发生率0.66%,3种及以上联用达7.14%;院内感染者住院天数、住院费、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无院内感染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与控制儿科院内感染,加强对感染患儿的有效预防及控制,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有效地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6.
陈萍 《华夏医学》2000,13(4):530-531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内易感因素不断增加,医院感染问题因之日益突出。为了解我院儿科患儿医院感染情况,探讨其预防控制管理措施,降低其感染发生率,对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在我院儿科及NICU住院的3423例患儿其中115例发生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分析如下。1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3423例儿科和NICU住院的儿科病历进行查阅并按统一表格登记。医院感染标准按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规定的诊断标准[1]。诊断依据由病历记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提供。2 结果2.1 医院感染率 我院3年住院患儿中发生…  相似文献   

7.
岳双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371-1372
目的加强基层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年来针对儿科医院感染采取的相应预防与控制措施。结果 2011年住院326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11例,感染率为3.37%;2012年住院390例患儿,发生医院感染6例,感染率为1.53%。结论加强儿科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特点,分析其原因,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医院2008-2009年5 583例住院病例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住院5 583例患儿中有160例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2.87%,漏报率为8.75%;发生感染部位最多为上呼吸道,化脓性脑膜炎院内感染发生率最高,不同月份感染率有所不同,8月份院内感染平均发生率最高。结论:儿科医院感染的发生与病种、季节、环境和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院 4年来收住肾病患儿 6 8例 ,对其中发生院内感染的 2 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本院 1 997~ 2 0 0 0年儿科收治的肾病患儿共 6 8例 ,其中男 47例 ,女 2 1例 ,年龄 2~ 1 3岁 ,平均住院天数 3 6天。 6 8例全部应用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 ,其中 2 6例发生医院内感染 ,均符合院内感染的诊断标准。2 结 果6 8例肾病患儿发生院内感染 2 6例 ,发生率为3 8.2 3 % ,因院内感染引起的肾病复发 4例 ,占肾病住院患儿 5 .88%。2 .1 肾病患儿院内感染种类及感染例次 上感 1 5例 ,支气管炎 2例 ,支气管肺炎 3例 ,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近二年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分析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1月2015例儿科住院患儿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发现医院感染61例,感染率为3.0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 50.81%,新生儿较普通儿童多,口腔感染有上升趋势. 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季节、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感染1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肾病综合征院内外感染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7~2003年在我院儿科住院并随访的133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33例中合并医院感染20例(15.04%)合并院外感染84例(63.16%),其中呼吸道感染占多数。住院时间超过3周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达40%(P<0.05),但院外感染率与年长儿相似(P>0.05)。医院感染与免疫球蛋白IgG下降有关(P<0.01),而乡村患儿并发院外感染较多(P<0.01)。结论: 肾病综合征患儿易合并院内外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的长短及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成正相关,而院外感染则与居住环境有关。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及改善居住环境可减少感染并发症,减少复发机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住院的11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探讨有效的控制措施。结果:医院感染以婴幼儿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医院感染发生率逐渐降低(P0.05)。医院感染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居多。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医院感染还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有关。结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病房管理,加强儿科病房环境质量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综合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2007~2008年儿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医院2007年1月~2008年11月2015例儿科住院患儿的病历进行系统的分析、对比、研究、总结。结果发现医院感染61例,感染率为3.0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50.81%,新生儿较普通儿童多,口腔感染有上升趋势。结论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年龄、季节、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有关。  相似文献   

14.
<正> 医院感染是目前许多医院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非常突出的问题,为了了解我院儿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情况,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对本院近年儿科住院患儿166例医院感染加以分析.1.临床资料1993~1997年间,儿科住院病人为1907例,男1284例,女623例,发生医院感染166例,男117例,女49例,各年龄组分布及医院感染发生率见表1.表1 医院感染有年龄组分布及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原因,探讨控制感染的对策。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6%,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中上呼吸道169例,占44.4%,下呼吸道138例,占36.2%,手术后切口感染47例,占12.3%,泌尿系统感染11例,占2.9%,胃肠道感染16例,占4.2%。结论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与住院环境、病人的免疫功能、侵入性操作、交叉感染、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黄金梅  焦若萍  邱霞  余小华 《中外医疗》2008,27(14):159-160
目的 调查综合性医院儿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原因,探讨对策.方法 对医院3年住院患儿7679例采取前瞻性监测和回顾性调查.结果 305 例患儿发生感染,医院感染率为3.97%,感染部位以消化道、呼吸道多见.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儿的基础病、年龄、住院时间长、不合理使用抗菌素有关.结论 医院感染与患儿的基础病、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抗菌素的应用密切相关,故因缩短住院日,合理应用抗菌素,加强消毒隔离和医院感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肾病综合征患儿合并院内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收集32例入住我院儿科合并感染的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患儿临床特征与医院内感染的关系.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医院内感染32例,感染率23.7%,其中呼吸道感染14例(43.8%)、胃肠道感染12例(37.5%),革兰阴性杆菌是主要的感染病菌(53.1%).胃肠道和呼吸道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发生部位.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与住院时间、血清IgG水平、血浆白蛋白、激素的使用及肾功能情况密切相关(P<0.05).结论 完善院内感染防控机制,加强病房监管、合理调配营养、增强抵抗力及激素的使用、减少入院时间,对减少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探讨脑瘫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84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院内感染患儿的感染部位、感染时间,免疫球蛋白和住院时问等因素,分析感染原因.结果 脑瘫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儿科患儿.提示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住院时间长、室内通风不畅、季节更换等可能是导致脑瘫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的主要因素.结论 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是降低脑瘫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探讨脑瘫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84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院内感染患儿的感染部位、感染时间、免疫球蛋白和住院时间等因素,分析感染原因。结果脑瘫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儿科患儿。提示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住院时间长、室内通风不畅、季节更换等可能是导致脑瘫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的主要因素。结论针对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措施,是降低脑瘫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研究其预防策略,为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1-12月1026例新生儿科住院患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监测NICU患儿1026例,发生医院感染23例,26例次,医院感染率2.24%、例次感染率2.53%、日感染发病率2.73‰,感染率与出生体重密切相关;感染部位以血液系统、下呼吸道为主,分别占26.92%,23.08%;呼吸机使用率和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2.61%和22.73‰。结论:通过目标性监测有利于分析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制定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