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低危初产妇行限制性会阴切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低危初产妇377例按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2例实行限制性会阴切开,同期接产的185例低危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行常规的会阴侧切(按原评估标准进行)。记录产时、产后产妇观察指标,产后半年电话随访,了解性生活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切开率、产后出血量低、会阴完整率高,产后半年恢复性生活时间短,发生性生活疼痛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限制性会阴切开术可明显降低会阴侧切率,降低会阴损伤程度,且能较快恢复性生活,减少产后性生活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初产妇分娩时行会阴侧切与限制性会阴切开两组不同方法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就诊该院行阴道分娩的初产妇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采取会阴侧切术进行分娩,对照组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采取限制性会阴切开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的身体检查结果与不同分娩方法对产妇盆底肌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的尿失禁、排尿困难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的伤口疼痛、性生活障碍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力正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初产妇采取会阴侧切术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大于限制性会阴切开分娩,且会阴侧切术产后的伤口疼痛、性生活障碍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胎头位自然分娩中,实行限制性会阴切开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124例为限制会阴切开组,助产士接产时对母儿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对具有明确会阴侧切适应证者实施会阴切开助产,对于无必要者则严格限制会阴切开。以常规会阴切开同等条件的产妇122例为常规组。比较两组会阴侧切率、会阴阴道裂伤情况、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限制组会阴切开率为20.97%,对照组为86.89%;会阴完整者限制组比常规组多。两组中均未出现Ⅲ度会阴裂伤;限制组产妇产后下床活动早,会阴部疼痛轻微,患者及家属满意。结论:限制性会阴切开可有效增加会阴完整率,减少产后会阴疼痛,产妇满意度较高且对新生儿出生评分影响不明显,临床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4.
5.
会阴侧切缝合术是产科助产中最常用的手术,会阴过紧或胎儿过大,估计分娩时会阴撕裂不可避免者,或母儿有病理情况急需结束分娩者,助产时常使用会阴侧切缝合术。以往会阴切开采用传统的切开间断缝合术,即用圆针、羊肠线缝合内层,用三角针细丝线缝合外层皮肤,5d拆线。我院自2001年起采用可吸收性羊肠线连续缝合会阴侧切切口以来,避免了丝线缝合后拆线前丝线的牵涉疼痛。而缝合切口因不必等待拆线,只要母婴情况允许随时可以出院,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提高了床位周转率,肠线排异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深受产妇的欢迎。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中限制性会阴切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300例为限制会阴切开组,接产医务人员对母儿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对具有明确会阴侧切适应证者实施会阴切开助产,对于无必要者则严格限制会阴切开,目的在于保持患者的会阴完整性。以常规会阴切开同等条件的产妇300例为常规组。结果:限制组会阴切开率为19.5%,会阴完整率13.6%,I 度裂伤56.2%,II 度裂伤11.7%,常规组会阴侧切率为100.0%;两组中均未出现Ⅲ度会阴裂伤;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限制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低于常规组,产妇产后下床活动早,会阴部疼痛轻微,患者及家属满意。结论:限制性会阴切开可有效增加会阴完整率,减少产后会阴疼痛,产妇满意度较高且对新生儿出生评分影响不明显,临床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术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会阴侧切缝合术是产科常见的手术,侧切口长约2.5~4.0cm,平均长约3.5cm,均为佳合医材生产的带针“00”号可吸收线包埋缝合,不用拆线.结果对133例产妇行会阴切开术,仅有1例发生伤口感染.结论在分娩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及时采用会阴侧切术,可以避免胎儿头部因长时间受压于会阴处而造成新生儿颅内血肿、头皮出血、新生儿窒息,同时也避免母亲由于会阴部受压时间过长而导致尿潴留、感染等,进一步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我院从2005年1月~2007年6月,对55例经阴道分娩产妇的会阴侧切口应用可吸收缝合线行皮内缝合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在分娩第二产程中为避免会阴及盆底严重损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头的压迫,缩短第二产程常用的手术.因此,为了使产妇获得好的愈后,减少产后并发症,2001-09~2002-08,我院对200例会阴侧切采用可吸收线缝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中,自然分娩的产妇在生产时大多都会接受会阴侧切手术。因此,什么是会阴侧切、做会阴侧切有什么好处、做会阴侧切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以及顺产时能否不做会阴侧切等问题就成为了准妈妈们担心的问题。为此,专家做出了以下解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联合会阴阻滞麻醉对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足月头位正常分娩初产妇分为两组各100例,实验组在产妇宫口开全后,等胎头刚拨露时行双侧会阴阻滞麻醉,助产士指导产妇呼吸哈气,在无保护会阴状态下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保护会阴的接生方法进行接产。结果两组第一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差异;实验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t=7.167,P=0.00),会阴侧切率低(χ^2=12.21,P=0.00),会阴完整率高(χ^2=9.89,P=0.00),Ⅰ度裂伤多于对照组(χ^2=4.08,P=0.043);实验组会阴疼痛不适感明显少于对照组(χ^2=22.86,P=0.000)。结论足月头位初产妇正常分娩中,无保护会阴接生联合会阴阻滞麻醉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损伤,明显减轻会阴疼痛不适感,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使分娩回归自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次会阴局部浸润麻醉在会阴侧切缝合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分次会阴局部浸润麻醉,对照组采用阴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指标为切口缝合时的疼痛程度、产后24 h会阴切口局部水肿情况及出院前会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缝合切口时的疼痛分级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24 h会阴切口局部水肿情况和出院前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次会阴局部浸润麻醉在会阴侧切缝合时的镇痛效果优于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且不增加对产妇的危害,不影响会阴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3.
牛晓明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19(1):25-26
目的:探讨Miles术腹部、会阴部切口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对行Miles术切除的距肛缘6cm以下的直肠癌和肛管癌共53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切口Ⅰ期缝合感染3例,会阴部切口Ⅰ期缝合感染5例,两切口均感染2例,经换药治疗痊愈。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手术操作、术后合理的切口保护,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思想上和经济上的负担,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直肠癌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后会阴侧切切口裂开的常见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通过本院32例会阴切口裂开回顾分析.就其中切口裂开的各种原因进行统计,从而找出会阴切口裂开的主要原因.结果缝合技术、裂伤程度,会阴及阴道炎症、产程的延长是使产后会阴裂开的主要原因,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重视对这方面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直肠癌Mile’s手术会阴切口一期缝合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ile’s手术会阴切口一期缝合的效果及影响愈合的因素。方法:观察58例Mile’s手术会阴切口一期缝合的愈合状况,分析影响愈合的因素。结果:58例患者中52例术中会阴切口一期缝合,术后切口裂开1例,局部愈合不良4例;另6例术中行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术后一次性取出纱布,仍行伤口一期缝合,愈合良好。结论:Mile’s手术会阴切口一期缝合较传统的会阴切口敞开愈合的方法缩短了住院时间,避免了术后长期换药,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影响愈合的因素主要有切口感染或污染、切口内引流不畅等。骶前静脉丛出血术中行纱布填塞,取出纱后再行一期缝合,仍可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和传统接生法对会阴裂伤程度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在该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照组行传统的托肛接生法。以产妇会阴裂伤程度、产程疼痛、产后2 h出血量、第2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妇满意率等作为临床指标,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完整和Ⅰ度裂伤比率为17.6%和48.5%,高于对照组,而Ⅱ度裂伤和Ⅲ度裂伤比率为33.8%和0,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产程疼痛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产妇满意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是一种操作简便、会阴部位保护效果良好,安全性较好,可显著减少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伤痛,受到产妇的欢迎,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合理性持续改进应用及可行性,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利用信息系统对抗菌药物使用现状进行分析,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制定干预计划,通过检查及时总结,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反馈和处罚。结果运用PDCA循环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各项控制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抗菌药物使用率由84.0%降到61.2%,1类切口预防用药率由95%降到39.5%.手术预防用药时机合理性由25%上升到100%,持续改进达到预期目标。结论PDCA循环用于医院抗菌药物持续改进中效果明显,可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推拿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在其教学中要求理论讲授与实际操作并举,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临床特长,采取适当的引导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在让学生充分领会手法要领的同时,重点结合临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开展表麻下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手术在复明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7年7月为复明工程收治白内障患者共计200例(200眼)为治疗组,施行表麻下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者198例(198眼)。结果:本组病人随访,术后1周,矫正视力≥0.5者171眼,占85.5%;≤0.5者29眼,占14.5%。后囊膜破裂玻璃体溢出4眼(2%),明显角膜基质水肿19眼(9.5%),暂时性高眼压2眼(1%),前房出血2眼(1%),未见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基层医院完全可开展表麻下小切口无缝线现代白内障手术,达到治盲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烧伤膏治疗和护理会阴烧伤可促进创面愈合。方法: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都采用创面清洁护理,大小便护理,心理和伦理护理,中药治疗组给予烧伤膏治疗护理。结果:中药组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结论:中药烧伤膏能有效促进会阴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