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病人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63例血液透析合并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透析、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透析、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3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病人行为方式的改变和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干预组病人3个月后生活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血液透析病人高血压治疗效果,改善病人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避免或缓解了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本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康耐尔医学指数健康问卷设计的糖尿病知1只问卷,对95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代谢控制指标、生活满意度进行干预前后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糖尿病知识讲座、个体针对性治疗、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并发症防治、足部护理、心理卫生指导等社区护理干预。结果 持续干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知识总评分、糖尿病代谢指标、对生活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01)。结论 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的良性转归,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治疗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出院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研究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施加任何影响。1年后采用住院患者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癫痫疗效标准及自制治疗依从性标准于随访结束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P〉0.05);干预后研究组的疾病不确定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12,P〈0.01);随访结束研究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药物自我管理能力、对药物的满意程度、症状监控形式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2.07、60.00、16.57、24.75、23.83,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癫痫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疾病的反复,降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联合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联合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71例和对照组65例。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护士-家庭-社会联合干预措施,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分别于治疗6个月后应用Mofisky—Green测评表,评价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状况。结果:干预组治疗后药物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治疗后血糖达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士-家庭-社会联合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有利于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床旁CRRT 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SAP患者87例,均实施床旁CRRT治疗,根据其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况,观察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差异显著( 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76.19%( 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S A P患者床旁CRRT治疗中应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较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社区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62)和对照组(n=64)。对干预组实施为期12个月的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和运动量化干预、药物治疗等,对照组为传统糖尿病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自行编制的糖尿病相关问卷进行效果评定,并对血糖、血脂等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综合干预一年后干预组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不良生活方式纠正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下降幅度明显低于干预后的对照组(P〈0.05)。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社区基础上开展糖尿病综合干预,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了不良生活方式,降低糖尿病危险因素,并显著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系统化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口服喹硫平治疗,并接受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系统化护理干预。观察3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干预效果,随访1a统计复发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随访1 a末,研究组复发率为9.4%,对照组为30.0%,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独生子女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专业合作型康复护理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促进患者康复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病情稳定后出院的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居家自我管理方法,研究组实施多专业合作护理干预,定期给予治疗、护理、心理以及营养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干预前后,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定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前SSRS,SCL-90和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社会支持总分为(47.56±7.32)分,高于对照组(41.21±6.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P〈0.01);SCL-90总分研究组为(120.24±21.54)分,低于对照组(143.18±32.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P〈0.01);研究组其他SSRS分量表评分和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专业合作型康复护理模式干预能提高社区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对身心康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口服利培酮治疗,并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第1个月、3个月、6个月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及自制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对两组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治疗1个月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阳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治疗3个月末起,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问比较,研究组治疗1个月末起,阳性症状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3个月末起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因子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干预前两组服药依从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1个月末起研究组主动服药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1个月、6个月末拒绝服药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3个月末起研究组被动配合服药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癫瘸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方法将住院治疗的136例癫瘸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出院后1年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出院3个月、6个月、1年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1年后,研究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Ol或P〈0.05)。结论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癫痫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足月妊娠羊水过少产妇188例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51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8例和对照组73例,研究组在药物治疗及出院宣教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由护师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到患者家中进行饮食指导、心理辅导和肢体功能训练。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及出院宣教,患者自行康复训练。结果:研究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生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的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增加患者的生活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35例上海市罗店社区的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干预组246例和对照组289例。干预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社区防治模式进行干预。同时对2组患者采用降压药物治疗。观察2组患者干预后满意度、药物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控制水平等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药物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SBP、DBP控制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加了患者的高血压控制效果,是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可行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朱玉芬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1):3772-377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72名脑卒中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另外给予综合性护理。在入院时和3个月后进行脑卒中抑郁水平、生活方式政变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抑郁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脑卒中患者抑郁水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老年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5个月。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定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干预5个月末研究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其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我社区糖尿病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社区咨询,观察组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糖尿病病情改善情况及患者对疾病认知度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认知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对于社区糖尿病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和满意度,值得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提高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胃癌行胃部分切除术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出院前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评价平均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综合提升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08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一般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制定康复计划,实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了解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并将两组进行生活质量情况对比。结果:干预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干预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脑卒中致残率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提高患者自主锻炼的积极性,降低患者致残发生率,改善了预后,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57例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并对其饮食、运动、用药、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以及血糖监测等进行干预,观察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值均有明显降低(P〈0.05),并且对糖尿病的认知得分明显提高(P〈0.01)。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均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6mo。于综合护理干预前及干预6mo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两组测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评分,综合护理干预后两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一般病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下降(P〈0.01),但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0.05)。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综合护理干预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及总体生活质量因子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1~0.05),但研究组较对照组提高更显著(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控制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5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46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糖尿病护理干预,对照组39例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b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及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代谢控制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对照组无明显下降,干预前后代谢控制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良好的代谢控制指标,从而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