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山楂叶总黄酮活血化瘀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山楂叶总黄酮(HawthornLeavesFlavonoids,HLF)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体内血栓形成、血小板聚集、微循环、血液流变学测定等方法。结果:HLF可显著抑制大鼠血栓形成,抑制ADP诱导的小鼠血小板体外聚集,显著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状态,降低大鼠血液粘度。结论:HLF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2.
WH505体内抗血栓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WH505(丹参和山楂的提取物)对动物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用大鼠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和小鼠静脉注射胶原蛋白-肾上腺素造成血栓形成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术考察WH505对人血小板经凝血酶诱导的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结果 WH505可明显抑制大鼠颈总动脉-颈外静永血液旁路血栓形成,抑制率为15%~41%;使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小鼠瘫痪的恢复率显著提高,恢复率为64.3%~  相似文献   

3.
水蛭醇提物的抗血栓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水蛭醇提物的抗血栓作用。方法:采用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和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的方法。观察水蛭醇提物的抗血栓作用;采用荧光偏振技术观察水蛭醇提物对红细胞膜脂和血小板膜脂流动性的影响。结果:水蛭醇提物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和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提高红细胞膜和血小板膜流动性。结论:水蛭醇提物有抗血栓作用,其机理与其提高红细胞膜脂和血小板膜脂流动性有关。水蛭素为抗血栓成分,水蛭的药理作用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蓝萼甲素的抗血栓作用。方法:考察蓝萼甲素对SD大鼠的血小板聚集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浆中TXB2、6-Keto-PGF1α以及NO和ET含量的影响,通过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实验、ADP-肾上腺素诱发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实验、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实验、大鼠离体动脉条的舒张实验,研究蓝萼甲素的抗血栓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结果 :蓝萼甲素浓度依赖性降低ADP以及凝血酶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瘀模型大鼠血浆中TXB2含量,显著升高血浆中6-KetoPGF1α含量,升高血浆中NO的含量,降低血浆中ET含量;蓝萼甲素对大鼠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有抑制作用,对ADP-肾上腺素混合溶液诱导的小鼠血栓性偏瘫形成有保护作用;显著降低急性血瘀模型大鼠的全血及血浆黏度,蓝萼甲素依赖内皮细胞发挥舒张血管作用,而且与NO合成通路密切相关。结论:蓝萼甲素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降低全血及血浆黏度,舒张血管,从而发挥抗血栓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同川芎对血管平滑肌收缩影响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川芎对血管平滑肌收缩影响的对比研究,以探讨川芎的药材因品种、产地差异对药效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动脉条法、离体兔耳灌流法来研究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川芎的药效学的差异。结果:不同川芎显著地抑制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大鼠胸主动脉条收缩,显著地抑制离体兔耳灌流量。道地药材四川灌县产川芎(cx-3-1组)抑制去甲肾上腺素所致大鼠胸主动脉条收缩,抑制离体兔耳灌流量作用明显大于其他川芎,九江产川芎(CX-2-1、CX-2-2)和市场劣质川芎的作用最差,当年与去年川芎比较,各组均有一定的差异。结论:本研究为探讨川芎的药材因品种、产地差异对药效产生的影响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WH505体内抗血栓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WH5 0 5 (丹参和山楂的提取物 )对动物体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用大鼠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和小鼠静脉注射胶原蛋白一肾上腺素造成血栓形成模型 ;采用流式细胞术考察WH5 0 5对人血小板经凝血酶诱导的P—选择素表达的影响。结果 WH5 0 5可明显抑制大鼠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血栓形成 ,抑制率为 15 %~ 41% ;使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小鼠瘫痪的恢复率显著提高 ,恢复率为 6 4.3%~ 84.6 % ,阳性对照组为 80 %。人血小板经凝血酶刺激后 ,血小板表面表达P -选择素明显增加 ,用不同浓度WH5 0 5与血小板预孵 ,则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血小板P -选择素的表达。结论 WH5 0 5对血小板性血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 ,该作用可能与抑制血小板P -选择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糖瘀消胶囊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 以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复加冰水浴的方法制备大鼠的血瘀证模型,观察糖瘀消胶囊对模型大鼠血液变性的影响.同时,以微循环显微观察该药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结果糖瘀消胶囊能明显降低血瘀证模型大鼠的全血粘度.小鼠耳廓微循环实验表明,糖瘀消胶囊高、中、低剂量能增加正常小鼠耳廓微动脉、微静脉的管径,加快微循环的血流速度.结论 糖瘀消胶囊具有显著的活化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全蝎纯化液对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1)采用结扎家兔两侧颈外静脉血栓模型.(2)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小鼠体内血栓形成和血块溶解实验,观察全蝎纯化液的抗血栓作用.结果 全蝎纯化液能明显减轻家兔静脉血栓重量,与盐水组相比较(P<0.01),全蝎纯化液抑制率分别为66.6%、50.5%.对胶原蛋白-肾上腺素诱导的小鼠体内血栓所致死亡有显著保护作用,保护率分别为64.7%、47.1%.具有明显血凝块形成的抑制作用.结论 全蝎纯化液具有明显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凝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多角度观察盆腔炎颗粒活缸化瘀作用。方法:采用血小板聚集、血液黏度及微循环测定等方法,检测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结果:盆腔炎颗粒可明显降低人鼠血液黏度,显著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状态,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结论:盆腔炎颗粒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可显著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复方赤芍丹参丸(CSD)的抗炎、通经止痛的作用。方法:采用冰乙酸致扭体、二甲苯致耳肿胀、塑料管致大鼠子宫炎及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耳廓微循环等实验方法。结果:灌胃给予CSD对冰乙酸所致小鼠炎症性疼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塑料管所致大鼠子宫肿胀,能明显促进小鼠耳廓微循环。结论:复方赤芍丹参丸具有较好的抗炎、通经止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身痛逐淤汤活血化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身痛逐淤汤活血化淤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廓微循环实验、小鼠凝血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测定、大鼠血液黏度测定方法,验证身痛逐淤汤对血淤证的作用影响。结果:身痛逐淤汤组较对照组小鼠微动脉和微静脉管径均增大,凝血时间及凝血酶时间均显著延长,可显著降低大鼠微血管和微循环血管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结论:身痛逐淤汤具有较好的活血化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消渴清对Streptoyocin诱发糖尿病大鼠的疗效。方法 模型大鼠随机分组,灌胃法给药,给药结束后采作血糖、CHO、TG、HDL-C、LDL-C和血液流变学测定以及耳廓微循环检测,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消渴清高、中、低剂量组均使血糖、LDL-C有非常显著的降低,对TG无影响,高、中剂量组明显降低CHO,提高HDL-C。消渴清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大鼠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红细胞刚化指数,可使耳廓微循环血液流速显著加快,输入输出管径比增大。结论 消渴清可使糖尿病大鼠血糖降低,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改善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乳舒对试验动物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腹腔注射。肾上腺素造成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模型及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加冰水浸泡造成急性血瘀模型法。结果:乳舒低、中、高3个剂量组均能使小鼠微血管细动脉、细静脉管径增大;乳舒低、中、高3个剂量组能降低造模大鼠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低切)和血浆粘度。结论:乳舒可扩张微血管,降低血液粘度,具有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降糖中药1号的作用机理,为临床提供科学的用药依据.方法取健康小鼠,随机分组,每组11~12只.设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模型组、中药大剂量组、中药小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每天1次,每次0.65 mL.取血,离心,检测血糖、SOD含量和用显微视像循环仪测定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变化.结果降糖中药1号能明显降低高血糖小鼠的血糖,同时,加快小鼠耳廓小动脉的血流速度,提高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论降糖中药1号对小鼠的血糖、微循环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单体Rb1、Re及Rg1对肾上腺素所致小鼠耳微 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人参皂苷单体Rb1组、人参皂苷单体Re组及人参皂苷单体Rg1组。除对照组外,各组按10 mg•kg-1•d-1腹腔注射给药一次,对照组腹腔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4 d,末次给药30 min时将小鼠固定于微循环观测分析系统显微镜下,观测小鼠正常及腹腔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 mg•kg-1)10、20和30 min时小鼠耳廓微血管的管径、血流速度及毛细血管交叉网开放数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人参皂苷单体Re组及Rg1组小鼠在腹腔注射盐酸肾上腺素(10、20和30 min)小鼠耳廓微血管管径均明显扩张(P<0.05 或 P<0.01),微血管血流速度均明显加快(P<0.05 或 P<0.01),微血管交叉网开放数目均明显增加(P<0.05);Re组与Rg1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人参皂苷Rb1组对肾上腺素所致微循环障碍无显著影响。结论:人参皂苷单体Re及Rg1对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微循环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在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模型中对H亚型微血管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多糖联合甲泼尼龙法复制SONFH模型。将5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银杏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银杏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予0.88、0.43、0.21 mL/kg银杏叶提取物溶液尾静脉注射,空白组和模型组分别予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4周时Micro-CT断层扫描和HE染色观察股骨头外形、骨小梁结构及囊性变情况;治疗8周后,采用HE染色观察检测股骨头软骨表面光滑度和骨小梁密度,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检测股骨头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和内皮黏蛋白(Emcn)表达。结果 4周后Micro-CT断层扫描可见大鼠股骨头变形,骨小梁稀疏;HE染色结果可见骨小梁稀疏、断裂、股骨头坏死,Micro-CT断层扫描与HE染色结果一致,表明大鼠SONFH模型复制成功。8周后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银杏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及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股骨头坏死,但银杏叶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骨小梁相对密集,股骨头坏死减少。各组大鼠CD31及Emcn阳性率比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痤疮机理,了解痤疮颗粒的主要药理作用.方法选择昆明种小鼠和Wistar大鼠,分别进行体外抑菌、体内抗菌、对小鼠耳壳急性渗出性炎症的影响,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对大鼠腹腔白细胞游走的影响,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和对去卵巢雌性小鼠子宫重量的影响实验.结果痤疮颗粒对5种47株临床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丙酸痤疮杆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力;痤疮颗粒对腹腔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存活率为70%;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壳急性渗出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对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有一定抑制作用;对羟甲基纤维素(CMC)引起的炎症渗出液中白细胞数量抑制率为62.65%;不同时间扩张小鼠耳廓细动脉和细静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或P<0.05;对去卵巢雌性小鼠子宫重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痤疮颗粒具有明显抑菌、抗炎、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该作用与本药凉血解毒、燥湿清热、活血消肿功效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银杏叶片对老龄小鼠微循环、血流动力学及耐缺氧能力的影响。方法老龄小鼠8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银杏叶片50 mg.kg-1、100 mg.kg-1、200 mg.kg-1剂量组,每组20只,各组小鼠每日灌胃1次,连续7 d。结果银杏叶片200 mg.kg-1组能改善微动脉管径、微静脉管径、毛细血管开放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00 mg.kg-1和200 mg.kg-1组小鼠断尾血流量、喘气次数及喘气持续时间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P<0.01)。结论银杏叶片具有改善老龄小鼠微循环、增加血流量、提高耐缺氧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复元活血汤部分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复元活血汤进行药理学研究。方法 :采用多种疼痛、炎症动物模型 ,观察复元活血汤抗炎及镇痛作用 ;采用微循环实验 ,观察复元活血汤对微循环的影响。结果 :复元活血汤可不同程度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 ,延长扭体潜伏期 ,减少扭体次数 ;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 ,降低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 ;扩张小鼠耳廓微动脉和微静脉。结论 :复元活血汤有镇痛、抗炎及改善微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计算机图象定量测量方法,对在高压氧中毒后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定量测量.结果表明,高压氧中毒后小鼠耳廓毛细血管开放数目减少,毛细血管密度降低.细动脉、细静脉管径减小,血流速度变慢,有红细胞聚集现象.这些变化可能是氧自由基对组织细胞的毒性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