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DNA拓扑异构酶 (topoisomerase ,TOPO )是一种基本的核酶 ,催化超螺旋结构的双链 DNA中某一条链的断裂和再接反应 ,从而改变 DNA的拓扑学状态 ,参与细胞DNA的复制和转录。TOPO 抑制剂是一类以 TOPO 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 ,肿瘤细胞对 TOPO 抑制剂的耐药机制是复杂多样的 ,其中最主要的是 TOPO 基因突变和 TOPO 表达水平下降以及 TOPO 酶活性降低。笔者就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作一文献综述。1  TOPO 及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人的 TOPO 是由 2 0号染色体上单拷贝基因编码的、分子量为 10 0 k Da的蛋白质。TOPO 催化 DN…  相似文献   

2.
以拓扑异构酶Ⅱ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庆锷  李玛琳 《医学综述》2004,10(9):527-529
DNA拓扑异构酶(ToPo)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中,是通过改变DNA的α值而影响其拓扑结构,引起拓扑异构反应的酶。拓扑异构酶可分为两类:类型Ⅰ的酶(包括.ToPoⅠ,ToPoⅢ)能使DNA的一条链发生断裂和再连接,反应无需供给能量;类型Ⅱ的酶(即指ToPoⅡ,ToPoⅣ)能使DNA的两条链同时发生断裂和再连接,当它引入超螺旋时需要由ATP供给能量:。  相似文献   

3.
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Topo)是70年代发现的一种能催化DNA拓扑异构体相互变换,调节DNA三维结构的核酶。其作用是通过两个连续的转酯化反应,断开和连接DNA主链的磷酸二酯键,介导DNA单链或双链的瞬时断裂和再连接,使DNA的拓扑结构发生变化,与有丝分裂期超螺旋染色质或染色体的组装与分组装、基因组复制、  相似文献   

4.
有两种酶叫做拓扑异构酶1和拓扑异构酶2.这些酶的名称是由于它们在催化DNA的局部结构异构体之间的转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起。它们帮助松开和过度卷曲DNA,使DNA缠绕成环、打结和再解开结,而且它们可以起到旋轴的作用,以便在DNA被RNA聚合酶转录时减少扭转应力.DNA拓扑异构酶阻止DNA的双螺旋在必须分成两股时缠结在一起不能解开。它们能够在一股链(拓扑异构酶1)或在两股链(拓扑异构酶2)上制造一个缺口,允许一股链或两股链通过这个缺口,然后  相似文献   

5.
DNA拓扑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细胞核内,能调节核酸空间结构动态变化,是控制核酸生理功能的关键酶。其参与DNA的重组、修复、转录及复制过程。本文就拓扑异构酶的结构,功能,生物学特性进行综述。1DNA拓扑异构现象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遗传物质DNA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DNA分子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构成DNA的一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构成其二级结构;真核生物DNA分子很大,  相似文献   

6.
1端粒与端粒 酶端粒是位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是由染色体末端DNA和末端结合蛋白形成的复合体,在稳定染色体结构、防止染色体末端融合、免受细胞间核酸酶的降解、保护染色体结构基因和控制细胞生长寿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正常的人体细胞,端粒末端随周期性复制逐渐缩短,一般每经过一个细胞周期端粒DNA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咽癌组织中DNA拓扑异构酶(TOPO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5例鼻咽癌组织中TOPOⅡ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5例鼻咽癌组织中TOPOⅡ阳性表达52例(94.5%)。与患者的性别、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分型无关。结论检测TOPOⅡ对制定鼻咽癌化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冬季分离的霍乱弧菌与非冬季分离的霍乱弧菌在染色体基因组织构上的差异。染色体酶切位点的差异与菌株生物学性状及变异的关系。方法 采用10%SDS裂解细菌,酚和氯仿抽提染色体及纯化。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BamHI、HindIII、EcoRI和PstI进行染色体DNA酶切。结果 冬季分离的与非冬季分离的霍乱弧菌标本染色体DNA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酶切图谱基本一致。流行菌株与非流行菌株染色体DNA酶切图谱差异较大,酶谱明显不同。结论 冬季分离的霍乱弧菌标本与非冬季分离的霍乱弧菌标本生物学性状上的差异不能反映细菌染色体基因组上的差异。流行菌株与非流行菌株在细菌染色体基因结构组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食管癌的表达,初步探讨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原发性食管癌103例,其中鳞状细胞癌100例,腺癌3例和癌周正常黏膜组织32例TOPOⅡ的表达。结果:TOPOⅡ在食管癌的表达明显高于癌周组织,癌周鳞状上皮基细胞可见少数核阳性表达。鳞状细胞癌高于腺癌的表达。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与TOPOⅡ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TOPOⅡ在食管癌周的表达早于食管癌分生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变化,可能成为食管癌发生的早期标志物。TOPOⅡ食管癌表达低,符合其比食管鳞状细胞预后差,对放疗、化疗不敏感的事实。TOPOⅡ在高中分化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表达低分化者,提示食管癌高分化者对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化疗药敏感、预后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研究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雌激素(ER)、孕激素受体(PR)和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方法检测166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C-erbB-2和DNA TOPOⅡ的表达,以及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166例乳腺癌中,ER、PR、c-erbB-2和DNA 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9%(121/166)、63.2%(105/166)、50.0%(83/166)和44.6%(74/166)。癌组织中c-erbB-2、TOPOⅡ表达率较癌旁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升高(P<0.05),ER、PR在≥50岁患者的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50岁者,c-erbB-2在肿瘤>2cm的乳腺癌患者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2cm者(P<0.05),ER、PR、c-erbB-2和TOPOⅡ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P<0.05),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与ER和PR的表达之间呈负相关(P<0.05),C-erbB-2阳性率表达与TOPOⅡ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c-erb-B2和TOPOⅡ参与了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两者具有协同性。  相似文献   

11.
从大肠杆菌清亮裂解液直接抽提的质粒pBR322DNA可被凝胶电泳分成五条明显的区带。电镜分析表明,pBR322单体超螺旋DNA及由超螺旋单体组成的连环寡聚体或多聚体;pBR322DNA的松弛型单体及其连环聚合体;松弛型的。BR322环状二聚体DNA和由它组成的连环聚合体各组成这种质粒DNA凝胶电泳的第Ⅰ、Ⅱ、Ⅲ区带。这个事实证明DNA的连环聚合体有着特殊的电泳行为。电镜和电泳的分析表明体内的pBR322DNA存在着一类独特的但是重要的拓扑异构体——“花型结构”DNA。电镜资料还显示可能是由DNA链的交叉(半连环)联系的多股双链DNA组成的复合链的存在。本文对大肠杆菌染色体DNA的折迭过程与两类DNA拓扑异构酶的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组织DNA TOP0Ⅱα、p53的表达与化疗耐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P53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l例未经抗肿瘤治疗的原发乳腺癌和18例术后经化疗复治的乳腺癌组织中TOPOⅡα、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TOPOⅡα在原发乳腺癌中阳性率为42%,阳性率与肿瘤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关(P<0.05,其中组织分级P<0.01);术后经化疗复治乳腺癌中阳性率为17%,与原发癌相比显著降低(P<0.05);突变型P53在原发乳腺癌与化疗复治乳腺癌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P53蛋白表达与TOPOⅡα无相关性(P>0.05)。结论 TOPOⅡα表达可作为反映肿瘤增殖和恶性度的指标。TOPOⅡα参与化疗耐药性形成。免疫组化检测TOPOⅡα表达对于是否选TOPOH抑制剂化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p53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化疗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1例未经抗肿瘤治疗的原发乳腺癌和18例术后经化疗复治的乳腺癌组织中TOPOⅡα、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TOPOⅡα在原发乳腺癌中阳性率为42%,阳性率与肿瘤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有关(P<0.05,其中组织分级P<0.01);术后经化疗复治乳腺癌中阳性率为17%,与原发癌相比显著降低(P<0.05);突变型p53在原发乳腺癌与化疗复治乳腺癌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p53蛋白表达与TOPOⅡα无相关性(P>0.05).结论 TOPOⅡα表达可作为反映肿瘤增殖和恶性度的指标.TOPOⅡα参与化疗耐药性形成.免疫组化检测TOPOⅡα表达对于是否选TOPOⅡ抑制剂化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MDR)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л)和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45例肾细胞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肾组织中P-gp、GST-л和TOPO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90%的正常肾组织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膜和/胞质有P-gp表达;P-gp、GST-л和TOPOⅡ蛋白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71.1%和31.1%.P-gp、GST-л和TOPOⅡ阳性表达与肾细胞癌组织学分型、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及有无脉管浸润转移均无关(P>0.05);②两种MDR基因产物的共表达率为51.1%,两种或两种以上MDR基因产物的共表达率为71.1%,均明显高于单独基因的表达率15.6%(P-gp)和8.9%(TOPOⅡ).GST-л表达均伴有P-gp和/或TOPOⅡ的表达;P-gp表达和GST-л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1).TOPOⅡ表达与P-gp、GST-л表达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P-gp、GST-л蛋白高表达和TOPOⅡ蛋白低表达在肾细胞癌的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多基因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术后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5.
韦华生 《华夏医学》2005,18(4):679-680
拓朴异构酶(Topoisomerace,TOPO)是参与DNA调整、转录、复制、修复的重要工具酶.TOPO蛋白的含量、活性、功能改变与卵巢癌耐药发生有重要的关系,其作用于相关信号传导通路的上游。TOPO-Ⅱ表达增高的卵巢癌预后较差,而TOPO-Ⅱ抑制剂可提高卵巢癌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连续消毒中大肠杆菌O 157∶H 7对消毒剂抗力的变化及抗力与质粒pO 157、染色体DNA的关系。方法用四种消毒剂连续消毒5株大肠杆菌O 157∶H 7 50代,对比消毒前后试验菌对四种消毒剂的抗力、pO 157酶切图谱和染色体DNA酶切图谱。结果连续消毒50代后,试验菌对二氯异氢尿酸钠、碘伏、季铵盐的抗力增加,对洗必泰的抗力不变。经二氯异氢尿酸钠、季铵盐消毒后的pO 157酶切图谱和原始菌不同,经碘伏、洗必泰消毒后的pO 157酶切图谱与原始菌相同;经二氯异氢尿酸钠、碘伏、季铵盐消毒后细菌染色体DNA X baⅠPFGE酶切图谱均发生条带数目和位置的改变;经洗必泰消毒后细菌染色体DNA X baⅠPFGE酶切图谱不变。结论连续消毒会使试验菌对二氯异氢尿酸钠、碘伏、季铵盐的抗力增加。对二氯异氢尿酸钠、季铵盐抵抗力增加的原因可能与质粒pO 157和染色体DNA的结构改变有关;抵抗碘伏的基因则位于染色体DNA上,对碘伏抗力增加与染色体DNA结构改变有关而与质粒pO 157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z66抗体诱导z66抗原阳性伤寒沙门菌鞭毛抗原表达改变后染色体结构。方法 利用脉冲凝胶电泳(PFGE)结合XbaI消化,对伤寒沙门菌标准菌株Ty2,z66抗原阳性株GIFU10007及z66抗体诱变j抗原阳性株GIFU10007-j的染色体DN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GIFU10007-j染色体DNA有两个XbaI片段与GIFU10007不同,总体染色体减少约250kb;与Ty2相比,GIFU10007染色体DNA有13个相同及7个不同的XbaI片段,总体染色体大小接近。结论 z66抗体诱导伤寒沙门菌鞭毛抗原表达转变后的染色体DNA发生了局部结构缺损;伤寒沙门菌z66鞭毛抗原阳性及诱变阴性株与单相标准菌株Ty2间在染色体DNA结构上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的抗菌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是新型化学合成的抗菌药.喹诺酮类抗菌药与其它抗菌药作用点不同,它们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靶.细菌的双股DNA扭曲成为袢状或螺旋状(称为超螺旋),使DNA形成超螺旋的酶称为DNA回旋酶,喹诺酮类妨碍此种酶,进一步造成染色体的不可逆损害,而使细菌细胞不再分裂,它们对细菌显示选择性毒性[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拓扑异构酶(TOPOⅡ)、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肺耐药蛋白(LR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主要耐药指标P—gp、TOPOⅡ、GST-Ⅱ、LRP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P-gp、TOPOⅡ、GST-π、LR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55%、65%、80%,P-gp、TOPOⅡ、GST-Ⅱ、LR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LRP、GST-π、TOPOⅡ、LRP对乳癌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对预后的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们企图通过抑制DNA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s)治疗癌症。美国盖恩斯维尔市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模拟系统制造独一无二的抗酶药物,使这种巳放弃的治疗方法重新受到重视。在美国癌症学会年会上Warren E Ross说,他的研究组研究了已知的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的结构研究表明,此制剂首先与DNA结合,然后捕捉此种酶。他们发现,酶浓度愈高,抑制剂作用愈强。在药物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