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9年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为开展流感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福田区2009年流感暴发疫情处理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64起暴发疫情累计发病475例,平均罹患率为15.72%;疫情集中在中小学内,全年出现两个流行高峰,上半年以A型和B型流感病毒为主,下半年以新型甲型H1N1流感为主。结论学校是易发生传染病暴发的场所,及时报告疫情、有效落实控制措施对于控制疫情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最近、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疾病暴发”简报中对马尔堡病毒病(Marburg virus disease,MVD)疫情在非洲的暴发流行进行了连续报道;疾病流行是无国界的,目前非洲的疫情暴发很有可能蔓延到其他各大洲,因此MVD的防治工作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3.
吉林省1989~2004年布鲁氏菌病暴发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在吉林省流行较久,危害严重,经多年防治,于1988年达到控制区标准。1988年经卫生部、农业部验收合格,从而吉林省在全国率先达到布病控制区标准。近年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局部地区疫情回升,出现多个人、畜间布病暴发点,人间发病率很高,据2004年统计,全省发病人数居全国第6位。为了进一步强化防制措施,有效地控制暴发,防止疫情继续肆虐提供依据,现将本省多年来布病暴发情况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几起发生于学校的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周萍  刘梅军 《医学动物防制》2006,22(11):815-816
学校及托幼机构由于人群密集,接触频繁,极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而传染病疫情的及时发现、报告与处理以及预防控制措施落实是否到位等因素则是疫情能否及时控制的关键所在。笔者就今年发生于我市六所学校的6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报告、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并引发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风疹疫情暴发及流行的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对都匀市2013年4月发病的风疹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在2013年4月28日,黔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发现9例风疹病例,其发病率为2.07%。这9例患者均来自都匀市江州镇某小学。导致风疹疫情在该小学暴发流行的原因在于该校未及时隔离感染疫情的学生及该校学生未按时接种风疹疫苗。结论:这是一起由校内病例引起并在人群中传播的风疹疫情。未及时隔离感染疫情的学生是导致疫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因此,疾病防控中心应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按时为重点人群接种疫苗,这是防止风疹疫情流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掌握手足口病暴发疫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探究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处置的措施。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理论和方法,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样本采集,核实诊断,确定引发暴发疫情的原因,针对传染病流行3个环节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结果:平川区一起手足口病暴发疫情发生后,平川区疾控中心及时派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人员进入现场调查核实,收集流行病学资料和数据,综合分析判断疫情性质。根据发病患儿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此次疫情为手足口病暴发,采取预防控制措施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结论: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传播途径复杂,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在托幼机构中容易引起暴发流行;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学校及幼托机构落实晨午检制度,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保持校舍开窗通风是预防手足口病等传播的有效手段;疫情发生后快速进入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核实诊断、分析确定引发疫情的原因是处置暴发疫情的关键;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是有效控制传染病流行的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罗城县是甲型副伤寒老疫区,探讨该县甲型副伤寒暴发流行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流行原因,为今后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结果本次疫情确诊病例120例,主要分布在县城区3所中学,以内宿生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0.83%(85/120),3所中学内宿生罹患率:罗城高中1.83%,罗城中学1.96%,民族中学2.73%;病例集中分布在10~19岁年龄段;此次疫情较为复杂,其中3所学校疫情由自备水和生活接触2种传播途径共同作用引起;由于干预措施得力,疫情迅速扑灭。结论建立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技术体系对预防和控制伤寒、副伤寒疫情的暴发有重要意义,开展常规疫情监测,加强对市政供水单位的管理,关注学校的自备水源卫生和饮食卫生管理对防止学校副伤寒的暴发流行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2003年春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发生了SARS暴发流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上下一心,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取得了防治。“非典”的阶段性重大胜利。面对传染病疫情,我们怎样采取预防措施呢?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此次流感疫情暴发的原因和特点。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和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结果 居住当地的村民1020人中发病89人,罹患率8.73%。病例主要分布在地理位置偏僻但相对集中的村组,病毒分离、核酸检测(RT-PCR法)证实为乙型(B型)流感病毒。结论 此次流感暴发疫情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农村地区亦应加强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兰州市麻疹疫情流行的基本情况,探讨流行因素以及防控策略。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麻疹疫情资料。结果 兰州市1998—2005年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8.3/10万,无死亡病例。流行形式为暴发和散发同时存在,分布在4个县区,麻疹暴发呈隔年流行趋势。流行高峰为3—4月,发病以6—10岁人群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1.85%,职业以小学生为主,占66.67%。结论 引起传播和流行的危险因素一直存在,有必要加强麻疹的有关监测和预防控制措施,及时排除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干扰,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防止麻疹疫情在学校等人群聚集性场所中流行。  相似文献   

11.
我国学校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疫情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玫 《中国热带医学》2006,6(3):515-517
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是学校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一,其中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引起的暴发事件占了很大的比例。其发生往往与学校不良的卫生设施和条件以及学生不良的卫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是容易发生疫情的重要地方,具有社会性和相对独立性等特点,一是传染源可经学生、老师、物品(包括食品)以及从业人员等传入,二是由于易感人群密集、场所拥挤、卫生条件和设施不良等可造成病原的传播扩散,三是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自身免疫功能低,较易感染和传播疾病,正是以上这些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了该病的暴发疫情易于在学校发生和流行。为了解我国各地学校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疫情发生的特点及趋势,为制订该病的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现就近年来我国各地学校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的概况作一综述如下。 1 学校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疫情的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4-2010年某部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暴发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0年某部传染病暴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某部2004-2010年共出现传染病疫情29起,其中呼吸道传染病23起,主要病种为流感样疾病、水痘、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疹等;消化道传染病4起,主要病种为细菌性痢疾;自然疫源性疾病1起,病种为流行性出血热。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近年有增多趋势,主要发生在冬春季。结论部队要根据执行任务特点和传染病流行规律,采取综合措施防控传染病暴发疫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南昌市2011—2022年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的流行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为防控学校流感暴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南昌市2011—2022年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现场流调相关资料和呼吸道样本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分析。结果 共收集南昌市2011—2022年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142起,累计报告发病数2 880例,患病率为1.89%。共采集呼吸道样本1 263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总检出率为58.91%。2017—2019年暴发疫情数占比最高,2011—2013年最低,疫情主要发生在11月至次年3月(占79.58%),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场所分布主要以小学为主,占暴发疫情总数的70.42%(100/142);2011—2022年各型流感病毒均有检出,每年有2种及以上型别的流感病毒流行,暴发流行的优势毒株总体呈现以甲型流感病毒H1N1、甲型流感病毒H3N2和乙型流感病毒BV交替流行的趋势。2011—2019年南昌市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呈持续上升趋势,2020—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南昌地区采取多种非药物防控措施进行管控新冠疫情,各种学校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数量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大连市甲型肝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现状和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其流行规律和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大连市1984—2007年间发生的34起暴发疫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1984—2007年,大连市共发生34起甲肝暴发疫情,暴发原因以经水传播为主,共有19起,占55.88%,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占有一定比例,占26.47%;疫点分布主要以学校、乡镇街道、外资企业(独资和合资)及工厂为主,分别发生12起、10起和9起,占暴发疫情总数的35.29%、29.41%和26.47%;年龄分布以15~40岁年龄段为主,职业分布涉及学生、外企员工、犯人及幼儿。结论大连市甲肝暴发疫情流行强度较大;发生原因发生变化,经水传播途径所占的比例大幅度下降,而生活接触为传播途径所占的比例则大幅度上升;高发年龄有后移趋势;高发人群发生转移,流动人口发病比例增加。采取以免疫预防为主的综合性防制策略,控制甲肝暴发疫情发生是今后甲肝防制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对临泽县城关中学发生麻疹暴发流行启动麻疹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处理。具体措施:立即隔离传染源,开展“讲卫生、防麻疹”爱国卫生活动,开展健康教育,应急接种麻疹疫苗,建立校园免疫屏障。结果:麻疹疫情完全得到控制,无新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8-2010年流感暴发疫情特点,为开展流感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福田区2008-2010年流感暴发疫情处理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8-2010年福田区共报告发生流感(疑似流感)暴发疫情100起,累计报告病例795例,其中甲型H1N1流感28起,A型流感18起,B型流感40起.平均罹患率为4.52%.首例发病至报告间隔时间平均为3.78 d.流感暴发疫情时间分布全年呈现两个发病高峰(3-6月和9月),甲型H1N1、A型和B型流感病毒全年交替出现,9月流感活动高峰期的优势毒株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暴发疫情主要集中在小学,共报告63起,发病数521例,占发病总数的65.53%.结论 学校是易发生传染病暴发的场所,应重点加强学校卫生工作,预防控制流感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龙岗区龙岗镇2001年细菌性痢疾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钱嘉 《中国热带医学》2003,3(2):252-253
目的 分析龙岗镇2001年痢疾暴发流行的因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龙岗镇2001年细菌性痢疾疫和防治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人主要是在工厂工作的青壮年(65.6%),暂住人员占95.3%;发病以四月和八月最多(70.3%);病人主分布在新生、龙岗、爱联3个村(71.9%)。3宗痢疾暴发疫情均为食物型。结论 该镇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主要与暂住、流动人口大量聚集、该镇工厂食堂存在着许多卫生问题有关,防治措施关键是抓好工厂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和卫生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2003年传染病暴发疫情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大传染病疫情是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传染病暴发和流行。传染病暴发疫情常突然发生,短时间内出现较多的病例,对人群的健康损害严重,易引起社会的关注,如不及时发现和控制,常导致疫情的扩散和蔓延,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引起社会的恐慌。为掌握湖南省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发生规律,为制定科学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我们收集了湖南省2003年报告的所有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道芬 《中国热带医学》2014,(12):1543-1544
目的分析荆门市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和防治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血吸虫病疫情资料,分析荆门市血吸虫病病情、螺情变化趋势。结果 2013年,全市血吸虫病人群感染率为0.16%,耕牛感染率为0,钉螺面积1 681.87万m2,未发现感染性钉螺。结论荆门市血吸虫病处于低度小范围流行,但疫情重新暴发流行的基础条件仍然存在,要加强重点地区人畜传染源的清查,加大钉螺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灵武市传染病暴发疫情流行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暴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2011年报告的传染病暴发疫情资料,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发生43起暴发疫情,发病381例,罹患率0.87%,死亡1例。疫情主要发生在学校并以小学及托幼机构为主,病种以水痘、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为主,两个小高峰集中在3~6月和10~12月份。结论小学与幼儿园是各种暴发疫情发生的高发场所,控制传染源、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提高防病意识,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暴发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