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学生中异常性心理倾向的发生率和分布特点.方法使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状况问卷进行无记名式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各异常性心理倾向的发生率分别为恋物癖倾向男生9.12%和女生4.39%、异装癖倾向男生10.03%和女生6.12%、同性恋倾向男生7.31%和女生4.00%、易性别倾向男生8.69%和女生7.95%、露阴癖倾向男生10.52%和女生5.53%、摩擦癖倾向男生17.09%和女生6.81%、窥阴癖倾向男生18.99%和女生5.33%,且大2学生高于其他年级学生、独生子女高于多子女、富裕家庭学生高于贫困和一般家庭学生、父母教育方式专制的学生高于民主和一般的学生,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农村学生高于县城和城市学生,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大学生中异常性心理倾向的发生率很高,且有普遍化和上升的趋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生中异常性心理倾向的发生率和分布特点。方法使用自编的大学生心理状况问卷进行无记名式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各异常性心理倾向的发生率分别为恋物癖倾向男生9. 12%和女生4. 39%、异装癖倾向男生10. 03%和女生6. 12%、同性恋倾向男生7. 31%和女生4. 00%、易性别倾向男生8. 69%和女生7. 95%、露阴癖倾向男生10. 52%和女生5. 53%、摩擦癖倾向男生17. 09%和女生6. 81%、窥阴癖倾向男生18. 99%和女生5. 33%,且大2学生高于其他年级学生、独生子女高于多子女、富裕家庭学生高于贫困和一般家庭学生、父母教育方式专制的学生高于民主和一般的学生,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农村学生高于县城和城市学生,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大学生中异常性心理倾向的发生率很高,且有普遍化和上升的趋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夏祖英 《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9):1202-1202
通过观察了解我校大学生,发现群体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以挫折性为多。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某些相应对策,有利于教育工作因材施教,对大学生心理问题及时引导与矫正。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6例大学生心理异常的表现,其中以焦虑、抑郁、情绪不稳等为主,通过采用心理治疗,积极引导、心理疏泄,使大学生心理异常得以恢复,由此可见在大学生中有必要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以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本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目标性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SAS 和 SDS 得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目标性心理护理组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目标性心理护理组 SAS 和 SDS 得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性心理护理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得分均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在5因子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病治疗期间患者实施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子宫全切除术患者的性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全切除术对患者性心理的影响及有关的护理对策.方法:以60例子宫全切除患者为对象,采用住院期间心理治疗的形式,了解其及配偶对子宫全切除术与性心理的看法,并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心理干预.结果: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心理问题,通过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性心理得以调整.结论:对子宫全切除患者实施多种形式的心理干预能消除患者的性心理障碍,利于手术后性生活的恢复和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7.
异常心理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及康复整个过程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急诊重症病人异常心理对治疗和护理的影响更大。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为救治急诊重症病人提供了现代化的医护手段,同时重症监护病人各阶段出现的心理反应又给临床护理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现对我院2003年10月-2004年10月间收治的162例急诊重症病人的异常心理反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时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心理危机干预则是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对有心理危机的个体或群体进行的一种短期的帮助行为。其目的是及时对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将要发生危险的对象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它不同于一般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其突出特点是及时、迅速。 相似文献
9.
抽动障碍是儿童和少年时期常见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程特征分为3种类型,即暂时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性抽动、抽动秽语综合征.笔者通过对125例抽动障碍患儿行为和情绪异常的发生和治疗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对抽动障碍患儿进行及早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民族学院医科、文理科学生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调查过程中采取无记名问卷方式,分别进行了有关性心理、性生理以及对性知识需求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以山区农村土家族、苗族学生为主要生源(64.5%)的大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十分贫乏,早恋、手淫、性冲动行为发生率普遍较高,其中部分学生因此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性焦虑和迷惘,还有不少学生对首次遗精和月经初潮感到害怕。因此被调者有93.15%的人迫切需要获得性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王周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9(5)
目的:对心理障碍大学生进行综合干预,评价其效果。方法:采用自评量表(SCL-90)对本科新生进行入学心理普查,将有效测试总分≥200分的部分自愿采用综合干预的同学作为实验组进行6个月的效果观察。结果:①实验组各种心理症状减轻或消失(P<0.01);②实验组休学、住院及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其它事件发生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采用综合干预能使各种心身症状减轻或消失的时间缩短;减少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各种危机事件,它优于单一使用支持性心理疗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调研灾后医科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采用团体辅导、放松训练、课程讲授、学生活动等多种方式对在校医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并总结出医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加强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剖析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身心疲惫状态,压力过大;部分大学生适应能力较差,大学环境的适应不良,缺乏应对心理危机方面的知识;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存在缺陷。识别和评估大学生心理危机,提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预防和干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和研究开展性教育的意义。方法发放“性健康教育评价调查问卷”进行测评。结果实验组接近90%的同学都普遍地掌握了有关性的科学知识,了解了性心理、性重理健康的常识,对性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了明确的认识,同时性道德、性法律意识亦有明确提升;但对性的责任与义务则缺乏必要的认知。两组都认为有必要开设性健康教育课。结论应该从大学生性伦理教育、性道德教育、性教育方式等方面着手,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伦理学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伦理学的视角,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出现的一系列伦理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评判和把握,本着“人本”、“和谐”理念,从合理的工作目标、原则、内容、途径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伦理对策,以期正确处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伦理问题,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医学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焦虑行为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吉林省某医学院校2011-2013级本科生中患有焦虑症的6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300例及对照组300例。在干预治疗前和干预治疗2个月后评测SAS及HAMA分值差异,并对干预作出评价。结果:两组干预后与干预前SAS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SAS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干预后与干预前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α=0.05水平上选出“个性特点”、“学业压力”及“家庭教养方式”等3个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结论:.医学院校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焦虑行为进行心理干预,可以降低其焦虑行为,缓解其焦虑症状,促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团体辅导对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方法以心理健康测查表(PHI)任意2项得分≥70分为筛选标准,筛查出5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17名自愿参加团体辅导的学生为实验组,接受为期8周的团体辅导;其余40名未参加团体辅导的学生为对照组,参加活动前后分别填写心理健康测查表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结果实验组学生在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PHI量表显示,其抑郁、焦虑、疑心、病态人格、脱离现实5个分量表分有明显的降低,辅导前后得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16-PF显示,其稳定性、世故性、自律性的得分增高,而怀疑性、忧虑性、紧张性、独立性4个因子得分降低,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16-PF次元因素中,在适应与焦虑型、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型、心理健康及专业有成就4个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的变化(P〈0.01),而对照组学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团体辅导对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素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