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月梅  刘强  李向阳 《中国针灸》2012,32(5):459-463
目的:观察新型透皮吸收中药贴剂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治病机制,优化贴剂剂型.方法:将120例缓解期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药贴组、天灸组及西药纽,每组40例.药贴组以新型透皮吸收中药贴剂穴位贴敷,天灸组以本院传统天灸药饼穴位贴敷,两组均取肺俞、风门、大椎穴,每次贴6h,隔日1次;西药组用舒利迭吸入治疗,每次2吸,每天2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及疗程结束半年后观察比较各组临床症状积分、哮喘发作次数及无喘息症状天数,同时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各组血浆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GATA结合蛋白3基因(GATA-3 mRNA)、T-盒21基因(T- bet mRNA)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后,3组均能较好改善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均P<0.01),3组在总有效率及哮喘发作次数、无喘息症状天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结束随访半年后的远期疗效比较,药贴组总有效率为80.0%(32/40),天灸组为70.0%(28/40),均明显高于西药组的47.5% (19/40) (P<0.01,P<0.05),在控制哮喘发作次数及延长无喘息症状天数方面药贴组明显优于天灸组和西药组(P<0.05,P<0.01),治疗结束后3组IgE、IL-4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药贴组和天灸组尚能明显降低患者GATA-3 mRNA水平,提高患者T-bet mRNA水平(P<0.05,P<0.01),且药贴组在提高T-bet mRNA水平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和天灸组(P<0.01,P<0.05).结论:新型透皮吸收中药贴剂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疗效确切,其治病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及其特异性转录因子从而逆转Th1/Th2失衡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五虎汤对病毒诱发幼年SD哮喘大鼠肺组织初始CD4+T细胞转录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SV诱导,OVA致敏加激发制备大鼠哮喘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五虎汤高、中、低(4.752g/kg、2.376g/kg、1.188g/kg)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片,2.4mg/kg),哮喘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6组。治疗14d后,取肺组织,分别采用RT-PCR及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初始CD4+T细胞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Foxp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T-bet、Foxp3 mRNA及蛋白较正常对照组表达降低(P0.05),GATA-3、RORγt mRNA及蛋白较正常对照组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五虎汤干预后,高剂量组T-bet、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GATA-3、RORγt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中剂量组T-bet、Foxp3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GATA-3、RORγt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五虎汤通过抑制转录因子GATA-3、RORγt表达、促进转录因子T-bet、Foxp3表达,进一步调控Thl/Th2、Th17/Treg细胞平衡和免疫功能进而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五虎汤对病毒诱发幼年哮喘大鼠脾细胞悬液T-bet、GATA-3、RORγt、Foxp3 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SV诱导OVA致敏大鼠哮喘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成五虎汤高、中、低[4.752 g/(kg·d)、2.376 g/(kg·d)、1.188 g/(kg·d)]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片,2.4 mg/(kg·d))]、模型组。干预14 d后,取脾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脾细胞悬液中T-bet、GATA-3、RORγt、Foxp3 m 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脾组织T-bet、Foxp3m RNA表达低于空白组(P0.05),而GATA-3、RORγt m RNA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五虎汤高、中剂量组脾组织GATA-3、RORγt m RNA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或P0.05),而T-bet、Foxp3 m 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五虎汤能调控病毒诱发幼年哮喘大鼠脾组织转录因子T-bet、GATA-3、RORγt、Foxp3 m RNA的表达,调控Thl、Th2、Thl7、Treg细胞,重建免疫平衡,抑制哮喘气道炎症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ROR-γt与中性粒细胞哮喘、GATA-3和T-bet与嗜酸粒细胞哮喘的相关性及悬灸对他们的影响。方法:将75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各15只,包括A组(正常组)、B组(中性粒模型组)、C组(中性粒悬灸组)、D组(嗜酸粒模型组)、E组(嗜酸粒悬灸组),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检测ROR-γt、GATA-3、T-bet蛋白及基因的表达。结果:中性粒模型组以高表达ROR-γt(显著高于嗜酸粒模型组),而嗜酸粒模型组以高表达GATA-3和T-bet(显著高于中性粒模型组);悬灸后悬灸组与相对应模型组比较各转录因子表达皆有非常显著性降低。结论:中性粒细胞哮喘以ROR-γt转录因子的高表达为主,而嗜酸粒细胞哮喘以GATA-3、T-bet的高表达为主,而悬灸可以调节ROR-γt、GATA-3、T-bet的表达,从而降低哮喘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杨仁旭  代平  彭波  荆阳  贾晓鑫 《中医杂志》2012,53(21):1847-1851
目的 观察麻杏芎葶合剂对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各16只;麻杏芎葶合剂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各17只.采用卵白蛋白溶液皮下注射和超声雾化器激发建立哮喘大鼠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7天后处死,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分子杂交(ISH)法检测肺组织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及NGF mRNA水平;采用免疫组化学法检测肺组织蛋白激酶C(PKC)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转录因子T-bet mRNA,GATA-3 mRNA;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支气管周围水肿减轻,气道上皮损伤减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低剂量组T-bet mRNA、GATA-3 mRNA及T-bet mRNA/GATA-3 mRNA比值明显下降(P<0.01);低、中、高剂量组及地塞米松组NGF mRNA和NGF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低、中、高剂量组CGRP表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低、中、高剂量组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低剂量组IFN-γ/IL-4比值明显下降(P<0.05或P<0.01). 结论 麻杏芎葶合剂能够减少炎性细胞在肺组织中的浸润,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反应,缓解哮喘病情.  相似文献   

6.
三拗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Th1,Th2转录调节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慧  马融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9):1324-1326
目的:重点探讨三拗汤对哮喘大鼠Th1/Th2细胞的调节作用,并深入研究其对转录因子GATA-3和T-bet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以鸡卵清蛋白腹腔注射并雾化吸入复制大鼠哮喘模型,分别以不同剂量三拗汤及地塞米松灌服,检测用药前后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IL-4和IFN-γ含量;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T-bet和GATA-3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中药中剂量组大鼠BALF中IL-4水平较其他组明显减低,IFN-γ水平升高,IL-4/IFN-γ较哮喘组明显减小,肺组织GATA-3和T-bet转录因子mRNA表达水平分别与IL-4及IFN-γ变化水平相一致.结论:中药三拗汤可能通过对哮喘大鼠Th1/Th2细胞转录因子的调节作用,达到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豚鼠血清中白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含量以及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穴位敷贴对过敏性哮喘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穴位组、非穴位组、阳性对照组(氨茶碱组),每组6只。以卵清白蛋白致敏激发法建立哮喘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豚鼠血清中IL-4、IFN-γ含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T-bet和GATA-3 mRNA的表达。结果:穴位组与非穴位组IL-4血清含量、GATA-3 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IFN-γ含量、T-bet 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非穴位组血清IL-4、IFN-γ含量,T-bet mRNA和GATA-3 mRNA的表达与穴位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敷贴可以通过调节转录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变Th0细胞分化方向,影响特征性细胞因子的分泌,纠正Th1/Th2比例失衡,这是穴位敷贴控制哮喘气道炎症的一种可能的机制,且药物敷贴于穴位处较之非穴位处能够发挥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bet、GATA-3、Foxp3及STAT-6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作用,研究三伏天灸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免疫调节机理。方法:将1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治疗组,选取18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和对照组样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T-bet、GATA-3、Foxp3和相关信号通路STAT-6的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FN-γ、IL-4水平。结果:经三伏天灸治疗后,支气管哮喘患者IFN-γ分泌降低,T-bet、GATA-3表达水平升高,STAT-6水平降低;治疗前后Foxp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伏天灸可下调STAT-6,上调T-bet、GATA-3,从而抑制Th2过度分泌,调节Th1/Th2比例平衡,在哮喘病程中起到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严鸿  方红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2):503-505
目的通过检测30例哮喘儿童T-betmRNA和/GATA-3mRNA的表达强度及上清液中IFN-γ、IL-4水平,评价T-bet/GATA-3的比率与Th1/Th2失衡的关系及哮喘发病机制,研究川芎嗪对儿童哮喘中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失衡的干预作用。方法抽取30例正常对照组、30例哮喘发作组儿童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分离出单核细胞,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IL-4、IFN-γ含量,RT-PCR法检测转录因子T-bet mRNA和GATA-3mRNA表达强度。结果哮喘组儿童IFN-γ/IL-4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川芎嗪干预组IFN-γ/IL-4比值明显高于哮喘(P<0.001),差异有显著性。哮喘组T-bet/GATG-3比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川芎嗪干预组T-bet/GATA-3比值高于哮喘组(P<0.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川芎嗪能通过上调儿童哮喘患者T-bet mRNA的表达强度,降低GA-TA-3mRNA表达水平,从而逆转Th1/Th2功能失衡,对儿童哮喘起到有效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单纯型和肾阳虚复合型2种不同变应性鼻炎模型,探讨小青龙汤对2种变应性鼻炎模型Th1/Th2失衡作用的异同。方法:将105只雄性豚鼠随机分7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A组),单纯模型对照组(B1组),小青龙汤干预单纯模型组(B2组),息斯敏干预单纯模型组(B3组),肾阳虚复合模型对照组(C1组),小青龙汤干预肾阳虚复合模型组(C2组),息斯敏干预肾阳虚复合模型组(C3组)。B1、B2、B3组进行单纯变应性鼻炎造模;C1、C2、C3组在单纯变应性鼻炎的模型上进行肾阳虚复合模型造模。造模成功后,模型组进行用药观察,记录各组局部过敏反应;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中IFN-γ、IL-4、IL-2和IL-10等细胞因子含量;荧光定量PCR法测脾组织中IFN-γmRNA、IL-4mRNA、T-bet mRNA、GATA-3 mRNA等转录因子的相对含量。结果:变应性鼻炎单纯模型和肾阳虚复合模型均出现IFN-γ降低(P0.01),IL-4升高(P0.01),IFN-γ/IL-4比值降低(P0.01),IFN-γmRNA降低(P0.01),IL-4 mRNA升高(P0.01),IFN-γmRNA/IL-4 mRNA比值降低(P0.01),T-bet mRNA降低(P0.01),但可使GATA-3 mRNA升高(P0.01),因而T-bet mRNA/GATA-3 mRNA比值也相对降低(P0.01)。小青龙汤可使单纯模型IFN-γ升高(P0.01),IL-4降低(P0.01),IFN-γ/IL-4比值升高(P0.01);升高IFN-γmRNA(P0.01),降低IL-4 mRNA(P0.01),使IFN-γmRNA/IL-4 mRNA比值升高(P0.01);使T-bet mRNA升高(P0.01),但可使GATA-3 mRNA降低(P0.01),从而使T-bet mRNA/GATA-3 mRNA比值也相对升高(P0.01)。小青龙汤可降低肾阳虚复合模型中IL-4的含量(P0.01),对IFN-γ作用不明显,升高IFN-γ/IL-4比值(P0.01);可使IFN-γmRNA升高(P0.01),但对IL-4 mRNA变化不大,IFN-γmRNA/IL-4 mRNA比值升高(P0.01);对T-bet mRNA作用不明显,但可使GATA-3 mRNA降低(P0.05),因而T-bet mRNA/GATA-3 mRNA比值也相对升高(P0.01)。结论:小青龙通过调节IFN-γ/IL-4比值、IFN-γmRNA/IL-4 mRNA比值和T-bet mRNA/GATA-3 mRNA比值,来调节Th1/Th2平衡,对单纯变应性鼻炎模型的过敏反应的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兔胆固醇逆转运中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PARγ)、B类Ⅰ型清道夫受体(SR-B 1)蛋白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促胆固醇逆转运抗AS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辛伐他汀组,每组10只。采用高胆固醇饲料配合丙基硫氧嘧啶喂养方式制备高脂血症合并AS兔模型。隔药饼灸组予隔药饼灸处理,施灸穴位分为两组,第1组为"巨阙"与双侧"天枢""丰隆",第2组为双侧"心俞""肝俞""脾俞",两组穴位交替使用;辛伐他汀组将辛伐他汀粉(1.96mg·kg~(-1)·d~(-1))拌入第1口饲料;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4周。测定各组兔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肝脏PPARγ、SR-B 1蛋白表达量,RT-PCR法测定肝脏PPARγ、SR-B 1mRNA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浆TC、TG、LDL-C均升高(P0.01),HDL-C降低(P0.01),PPARγ、SR-B 1蛋白及mRNA表达均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及辛伐他汀组TC、TG、LDL-C均降低(P0.01),HDL-C均升高(P0.01),PPARγ、SR-B 1蛋白及mRNA表达均升高(P0.01,P0.05)。结论:隔药饼灸调节血脂抗AS的作用机制与增加肝脏中PPARγ的表达、诱导SR-B 1表达,从而促进胆固醇逆转运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AS)兔主动脉内皮细胞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及斑块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 mRNA(MMP-9 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隔药饼灸对兔AS的形成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5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及免疫损伤法建立兔AS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直接灸组、隔药饼灸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10只,治疗16周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S兔主动脉内皮细胞中PPARγ的蛋白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斑块中MMP-9 mRNA的表达。结果:隔药饼灸组、直接灸组和阿托伐他汀组PPARγ的蛋白表达和MMP-9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P<0.05);隔药饼灸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MMP-9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直接灸组(P<0.05,P<0.01),隔药饼灸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隔药饼灸可通过激活AS兔主动脉内皮细胞PPARγ的蛋白表达和抑制斑块中MMP-9 mRNA的表达,起到干预AS形成和稳定AS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邵氏五针法"对慢性哮喘大鼠Thl/Th2细胞失衡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通过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介素(IL)-5、γ干扰素(IFN-γ)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GATA结合蛋白3(GATA-3)、T盒子转录因子(T-bet)mRNA表达水平。结果:肺组织病理显示针刺组和艾灸组大鼠气道炎症较模型组明显减轻,针刺组和艾灸组大鼠血清中IL-5含量及肺组织中GATA-3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血清IFN-γ含量及肺组织T-bet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针刺和艾灸能降低哮喘大鼠气道炎症,抑制Th2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促进Thl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可能通过纠正Th1/Th2失衡,调控哮喘大鼠免疫功能,从而降低哮喘大鼠的气道高反应性及慢性炎症,达到防治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止哮平喘方对哮喘大鼠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EOS)凋亡及Fas,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1-2)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止哮平喘方影响哮喘大鼠肺组织EOS凋亡的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1 mg·kg-1·d-1)、止哮平喘方低、中、高剂量组(11,22,44 g·kg-1·d-1),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复制哮喘大鼠模型,共治疗14 d.取右中肺组织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切片,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肺组织EOS凋亡,原位杂交检测Fas,Bcl-2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EOS的数量较多,EOS凋亡减少,同时FasmRNA表达明显降低、Bcl-2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EOS凋亡增加,Fas mRNA表达增加、Bcl-2 mRNA表达降低(P<0.01或P<0.05).Fas mRNA表达与EOS凋亡呈正相关(P<0.01),Bcl-2 mRNA表达与EOS凋亡呈负相关(P<0.01).结论:止哮平喘方可促进肺组织Fas mRNA表达、抑制Bcl-2 mRNA的表达,促进肺组织EOS凋亡,减轻气道炎症,从而发挥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15.
姚红  童娟  王铮  张子谦  陈建雄 《针刺研究》2007,32(3):174-178
目的:探索穴位敷贴疗法对哮喘的治疗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6)、模型组(n=9)、地塞米松组(n=9)及穴位贴药组(n=9)。以卵蛋白致敏并诱发哮喘模型。地塞米松组在哮喘大鼠雾化后予以腹腔注射1 mg/kg地塞米松,同时在背部备皮予以空白药物敷贴;穴位贴药组在哮喘大鼠雾化后予以腹腔注射1 mg/kg的生理盐水,同时在背部备皮予以治疗药物敷贴。穴位取“大椎”“肺俞”“脾俞”“肾俞”穴。疗程结束24 h内取各组大鼠肺组织固定、HE染色,观察其炎症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比较各组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且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地塞米松组大鼠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0.05);穴位贴药组对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但对于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无明显作用(P>0.05)。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IL-4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而IFN-γ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地塞米松组及穴位贴药组大鼠肺组织中IL-4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地塞米松组IFN-γ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且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穴位贴药组IFN-γ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且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对IL-4、IFN-γ在哮喘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具有明确的影响,并对哮喘大鼠肺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以上影响对大鼠体内Th1/Th2的平衡可能起到了良性的调整作用,从而对哮喘的治疗产生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4只大鼠,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8只)和造模组(26只),采用改良的造模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丹那唑组,每组8只。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样本ICAM-1和PPAR-γ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丹那唑组大鼠的ICAM-1的表达显著上升(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和丹那唑组的ICAM-1的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丹那唑组PPAR-γ的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和丹那唑组的PPAR-γ的表达显著增强(均P0.05)。结论:隔药饼灸能抑制ICAM-1表达,促进PPAR-γ的表达,从而抑制子宫内膜细胞的黏附,阻止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拗芎葶合剂对哮喘大鼠肺组织转录因子T-bet,GATA-3及血浆中IFN-γ、IL-4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地塞米松组6组。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造模,其余5组大鼠用OVA加氢氧化铝腹腔注射,从第3周起各组分别用等量生理盐水、1%OVA溶液雾化激发,同时用等量生理盐水、不同浓度三拗芎葶合剂灌胃、地塞米松腹腔注射2周。4周后处死大鼠取右肺采用RT-PCR法测量肺组织转录因子T-betmRNA、GATA-3mRNA,取血浆用ELISA法测量IFN-γ、IL-4浓度。结果实验显示模型组GATA-3 mRNA、IL-4浓度明显升高。T-betmRNA、IFN-r浓度降低;空白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GATA-3 mRNA、IL-4浓度明显下降,T-betmRNA、IFN-γ浓度升高,以中药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效果明显。结论三拗芎葶合剂能够通过升高大鼠血浆IFN-r水平、肺组织中T-bet mRNA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并改善大鼠生存质量。本结论为宣肺逐瘀化痰法治疗哮喘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悬灸对中性粒细胞哮喘相关信号因子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与悬灸组,每组8只。用鼻腔滴入脂多糖、腹腔注射卵白蛋白及雾化吸入卵白蛋白引喘制备中性粒细胞哮喘模型。造模成功后,地塞米松组按0.5mg/kg予以腹腔注射地塞米松,悬灸组悬灸"肺俞""脾俞""肾俞""膻中",40min/次,均每日1次,共14d。治疗结束后,统计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白细胞计数与分类,流式细胞术检测脾及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 17)含量,酶联免疫法检测BALF中的白介素17(IL-17)含量,免疫组化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右肺下叶维甲酸相关孤儿受体γ的胸腺异构体(ROR-γt)蛋白的表达水平,real-time PCR法检测ROR-γt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气道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显著升高(P0.01),BALF中IL-17含量显著增高(P0.01),脾与外周血中Th 17含量显著增多(P0.01),肺组织中ROR-γt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地塞米松组与模型组比较,上述指标皆显著降低(P0.01);悬灸组与模型组比较,上述指标亦显著降低(P0.05,P0.01)。与悬灸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外周血Th 17含量更低(P0.05)。结论:悬灸可以通过抑制ROR-γt转录因子表达,下调炎性反应因子IL-17含量,降低气道内中性粒细胞水平,从而达到减轻中性粒细胞哮喘炎性反应的作用,其疗效与地塞米松相当。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观察穴位贴敷"咳喘宁"贴膏对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血清IgE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数字随机表分组法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内服"桂龙咳喘宁"对照组(C组)、内服"地塞米松"对照组(D组)、穴位贴敷"咳喘宁"高剂量治疗组(E组)、穴位贴敷"咳喘宁"低剂量治疗组(F组)6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用Elwood法造模.于诱喘前10h开始给药,并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血清IgE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IgE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各治疗组大鼠血清IgE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0.01).其中穴位贴敷"咳喘宁"贴膏能明显降低IgE含量,虽不及内服"地塞米松"组,但等同内服"桂龙咳喘宁"组.结论:"咳喘宁"贴膏能降低哮喘大鼠血清IgE水平,减轻免疫炎性反应,对哮喘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