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刺激天突穴救治危急病症的施术方法和应用范围.天突穴刺激方式分针刺与按压,针刺的关键是采用正确的进针术式和把握针刺深度、方向,按压的方法在于掌握施力的轻重和点按时间.针刺或按压天突穴适宜于救治哮喘气促、晕厥气逆、痰壅阻塞、呃逆噎膈、咽喉肿痛等急性病症.表明天突穴是祛痰急救的重要穴位,只要明辨其行气、降逆、豁痰的特性,根据不同病证类型配用适宜穴位,掌握正确安全的刺激方式,临证应用每可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2.
摘要:探讨国医大师石学敏“气海”理论的内涵、针刺人迎穴降压的机理及临证特点。“气海”理论对人体营卫气血脉等重要体系的相互关系进行了阐释,是针灸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石学敏教授指出气海失司是原发性高血压的根本病机,临证当“司气海,调血压”,针刺气海的“营运之输”人迎穴为主而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3.
人迎穴是针灸危险穴位,也是古今应用中争议较多的经穴之一。通过阐述人迎按压手法的溯源,并对人迎穴的解剖位置、按压人迎穴的功效和安全性给予探讨,指出按压人迎穴具有调理阴阳的作用,以阳气亢盛或阳气不虚衰、阴虚阳亢者宜之;同时强调人迎按摩法对于有严重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或心动过缓的患者应禁忌使用,使用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和身体状态。  相似文献   

4.
人迎穴是针灸危险穴位,也是古今应用中争议较多的经穴之一.通过阐述人迎按压手法的溯源,并对人迎穴的解剖位置、按压人迎穴的功效和安全性给予探讨,指出按压人迎穴具有调理阴阳的作用,以阳气亢盛或阳气不虚衰、阴虚阳亢者宜之;同时强调人迎按摩法对于有严重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或心动过缓的患者应禁忌使用,使用时应考虑患者的年龄因素和身体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解剖大鼠人迎穴的局部结构建立体表定位方法和针刺操作标准,并通过针刺降压效应进行验证。方法根据人体人迎穴的解剖特点,将Wistar大鼠麻醉后仰卧位固定,逐层解剖颈部人迎穴区,钝性分离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采用游标卡尺定位测量并数码拍照。统计学分析体表定位和穴位深度,确定针刺操作标准。分别取人迎穴和非穴针刺治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4星期后统计分析血压变化趋势。结果根据95%参考值范围,确定成年大鼠人迎穴体表定位为两侧下颌骨隅突连线下(8±0.3)mm,前正中线旁开(5.5±0.4)mm,左右各一;针刺操作标准为直刺(5.5±0.4)mm,慎行提插手法,以免伤及动脉;与非穴比较,针刺人迎穴降压效应明显(P0.05)。结论依据人体人迎穴的解剖特点确定了大鼠人迎穴体表定位标准,并通过此定位进行针刺治疗,证实了确切的降压效应。  相似文献   

6.
针刺人迎穴对高血压患者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针刺人迎穴治疗高血压病(EH)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例EH患者随机分为针刺人迎穴组40例、传统针刺组40例和口服卡托普利片组40例,通过对患者血压的测定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在治疗前后分别对3组患者的血清ET、NO、ET/NO进行检测。结果:针刺人迎穴治疗EH有效率达86.84%,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和西药组,经Ridit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针刺人迎穴治疗EH对血清ET、NO、ET/NO等血管活性物质的含量,疗前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针刺人迎穴治疗EH疗效肯定,而且能够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内分泌功能,为研究人迎穴治疗EH的作用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设针刺人迎穴为主并配合人中、内关、太冲为治疗组,与针刺风池夹脊穴组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3.21%,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治愈率46.43%,总有效率7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人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人迎穴考证及现代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人迎穴的最早出处、穴名释意、别名释意、古人定位、主治作用等的文献考证,简要阐明了人迎穴的名称来源、穴名含义、解剖部位、及临床治疗作用等。对该穴的现代标准化定位作了简要概括,并对该穴的具体操作方法、近代解剖层次结构等作了全面的阐述。通过对针刺人迎穴意外的报道,提示针刺该穴的方法和深度,并详细描述了该穴的现代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手法针刺人迎穴对高血压亚急症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亚急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捻转补法针刺人迎穴)、对照组(无手法针刺人迎穴),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至360min期间的血压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具有降压效果迅捷、稳定、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结论捻转补法针剌人迎穴可起到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亚急症的较佳效应。  相似文献   

10.
头针配合人迎穴注治疗癫痫失神发作4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江峰  高曌 《陕西中医》2001,22(1):43-44
目的:探索治疗癫痫失神发作的新疗法。方法:针刺头部刺激带(胸 腔区、制痫区)配合人迎穴注地西泮治疗癫痫失神发作45例,同期 用丙戌酸钠治疗35例对照。结果:头针配合人迎穴注组总有效率 82.2%,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57.1%(P<0.05)。提示:头针配合 人迎穴注治疗该病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1.
从人迎穴的定位、针刺深度、针刺注意事项论述人迎穴的应用。指出:人迎穴治疗机制与其所处解剖位置有关,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应在将来的临床应用中进一步拓宽该穴的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较佳疗法。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穴取阳白、四白、迎香为主)、人迎针刺组(人迎穴为主针刺)以及术针组(人迎穴为主针刺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每组40例。每天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面神经直接刺激诱发电位(ENoG)潜伏期和波幅,以及瞬目反射(BR)的R1值、R2值,并评定临床总疗效。结果:3组治疗均能显著缩短ENoG潜伏期,且诱发电位波幅显著升高;治疗后术针组ENoG潜伏期较常规针刺组显著降低(P<0.05),人迎针刺组诱发电位波幅较其他两组升高(均P<0.05);各组治疗后R1、R2值显著缩短,人迎针刺组和术针组治疗前后R1差值、R2差值均显著大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且术针组R1差值显著大于人迎针刺组(P<0.05);术针组临床愈显率为87.5%(35/40),优于人迎针刺组的77.5%(31/40),且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的65.0%(26/40)(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比较,人迎针刺组和术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更优,且术针组较人迎针刺组能更好地恢复受损面神经的早发反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改良针刺单/双侧人迎穴和常规针刺单/双侧人迎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差异,以及对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尾加压素Ⅱ(UⅡ)浓度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改良针刺双侧组、改良针刺单侧组、常规针刺双侧组、常规针刺单侧组,每组40例。改良针刺双侧组采用改良针刺双侧人迎穴方法,改良针刺单侧组采用改良针刺单侧人迎穴方法,常规针刺双侧组采用常规针刺双侧人迎穴方法,常规针刺单侧组采用常规针刺单侧人迎穴方法。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6 d为一疗程,间隔休息1 d,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和血浆NPY、UⅡ浓度,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改良针刺双侧组临床疗效[90.0%(36/40)]优于改良针刺单侧组[80.0%(32/40)]、常规针刺双侧组[77.5%(31/40)]、常规针刺单侧组[65.0%(26/40)均P0.05];治疗后各组VA、BA的Vs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改良针刺双侧组高于其他组(均P0.01);治疗后各组ESCV评分均明显增加(均P0.01),且改良针刺双侧组ESCV评分及改善指数均高于其他组(P0.05,P0.01);治疗后各组血浆NPY、UⅡ浓度均明显下降(均P0.01),且改良针刺双侧组血浆NPY、UⅡ浓度低于其他组(均P0.01)。结论:改良针刺双侧人迎穴可有效调节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大脑循环,优于单侧人迎穴。  相似文献   

14.
人迎穴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芳 《山西中医》2009,25(5):45-46
介绍人迎穴的定位、针刺深度、针刺注意事项,针刺人迎穴治疗慢性咽炎、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中风后遗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较佳疗法.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穴取阳白、四白、迎香为主)、人迎针刺组(人迎穴为主)以及术针组(人迎穴为主针刺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每组40例.每天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面神经直接刺激诱发电位(ENoG)潜伏期和波幅,以及瞬目反射(BR)的R1值、R2值,并评定临床总疗效.结果:3组治疗均能显著缩短ENoG潜伏期,且诱发电位波幅显著升高;治疗后术针组ENoG潜伏期较常规针刺组显著降低(P<0.05),人迎针刺组诱发电位波幅较其他两组升高(均P<0.05);各组治疗后R1、R2值显著缩短,人迎针刺组和术针组治疗前后R1差值、R2差值均显著大于常规针刺组(均P<0.05),且术针组R1差值显著大于人迎针刺组(P<0.05);术针组临床愈显率为87.5%(35/40),优于人迎针刺组的77.5%(31/40),且显著高于常规针刺组的65.0%(26/40,P<0.05).结论:与常规针刺比较,人迎针刺组和术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更优,且术针组较人迎针刺组能更好地恢复受损面神经的早发反射功能.  相似文献   

16.
黄鼎坚教授在多年的针灸临证中,博采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经络诊察方法:循经查因、第二掌骨全息和手诊法、耳穴诊察、足底反射区按压诊察、背俞穴和原穴诊察、目诊等综合应用于针灸临证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技术,探究针刺人迎穴对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脑功能区葡萄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只SHR大鼠(BP≥140 mm Hg)测量血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人迎组、非穴针灸组,每组10只;以10只同等体质量的WKY大鼠作为对照组。人迎组和非穴针灸组针刺30 min,模型组和对照组不进行干预,然后使用PET-CT扫描采集大鼠脑功能图像,得到的图像用SPM8处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人迎组大鼠被灭活的脑区有小脑、初级视觉皮层、次级视觉皮质和穹窿下器官等部位;被激活的脑区有嗅球、小脑、第Ⅳ脑室、蓝斑核、前庭内侧核、下丘脑外侧核。针刺人迎穴对于提升大脑葡萄糖代谢的作用比非穴针灸更明显。结论:针刺人迎穴能显著降低SHR的血压,针刺人迎穴并不是特异性的激活特定脑区,而是对SHR病理状态下正负激活的多个脑区发挥双向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迎穴的针刺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人迎穴定位、针刺深度、针刺注意事项指出人迎穴治疗机制与其所处解剖位置有关,在临床应用中,该穴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运用新的治疗手段可加强该穴的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索近年来有关人迎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文献,分析了解其临床与实验研究进展情况。方法通过计算机逐一检索相关医学文献数据库,包括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科技信息数据库、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英文库包括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筛选纳入自建库至2016年1月有关针刺人迎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临床研究进展方面,分析人迎穴组方针刺降压、人迎穴单穴针刺降压及人迎穴非针刺降压的疗效,以及相关实验研究进展。结论明确目前研究之优势与不足,为今后更深入的临床、实验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人迎穴改良针刺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人迎穴改良针刺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人迎穴常规针刺法治疗,14天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浓度和FS-CSA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迎穴改良针刺法能够快速有效的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