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对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精细动作的影响.方法:将5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针刺,对照组采用八邪穴针刺,两组均同时配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并进行传统体针常规针刺,10d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d,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Lindmark及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Lindmark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两组评分差值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刺法能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手精细动作障碍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舒筋法联合传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恢复期偏瘫患者手精细动作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恢复期偏瘫伴手精细动作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舒筋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偏瘫患者手Lindmark评分、运动协调能力评分、感觉功能评分、手关节活动度及BI评分。结果:2组手Lindmark评分、运动协调能力评分、感觉功能评分、手关节活动度及B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结论:益气活血舒筋法联合传统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手部运动障碍,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活络柔筋汤内服和熏洗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恢复的改善作用。方法:83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针灸组41组和观察组42例。针灸组采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针灸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络柔筋汤内服和熏洗。两组疗程均为6周。进行治疗前后平衡功能偏瘫恢复(Lindmark)评分表、标准12级偏瘫功能评估(Brunnstrom)手运动功能评定表、手总主动活动度(TAM)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Barthel,BI)指数评估量表。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2.86%,优于针灸组的73.17%(P<0.05);治疗后观察组Lindmark评分量表手运动协调能力、感觉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针灸组(P<0.01);两组治疗后Brunnstrom手运动功能明显好转,观察组的改善优于针灸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AM的改善优于针灸组(P<0.05);两组治疗后BI指数分级明显好转,观察组的改善优于针灸组(P<0.05)。结论: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络柔筋汤内服和熏洗改善了手的运动能力、感觉能力和手腕关节活动度,减轻了病残程度,促进了手功能恢复,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两者联合使用起到良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电针联合康复机械手对卒中后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1例卒中后偏瘫手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机械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电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上田敏手功能评分、手指关节活动度、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级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FMA-UE评分、上田敏手功能评分、手指关节活动度以及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UE评分、上田敏手功能评分、手指关节活动度以及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级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联合康复机械手可显著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手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机械手治疗。  相似文献   

5.
张颖颖 《上海针灸杂志》2013,(12):1008-1009
目的观察针刺手厥阴经穴对脑卒中手软瘫期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手功能软瘫期患者(Brunnstrom分级Ⅰ级)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予针刺手厥阴经穴,当患肢手渡过软瘫期,功能恢复达到Brunnstrom分级Ⅱ级以上(包括Ⅱ级)时,改取上肢阳经穴针刺;对照组予针刺手阳明经穴,疗程20 d,治疗前后分别予患手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患手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手功能评分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于手功能障碍软瘫期针刺手厥阴经穴能改善手运动功能且疗效优于针刺手阳明经穴。  相似文献   

6.
《山东中医杂志》2016,(1):38-40
目的 :观察针刺改善脑卒中后手指拘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手指拘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肌张力评定、手运动障碍运动功能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痉挛状态Ashworth分级评定,运动协调能力、感觉功能及Lindmark总分及Bathel指数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手运动协调能力、Lindmark总分、Bathel指数分级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P0.05)。结论:脑卒中后手指拘挛患者接受针刺治疗配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手功能障碍,改善痉挛状态,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经筋刺法对偏瘫痉挛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偏瘫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筋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2组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后休息2天,5天为1疗程,治疗3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上、下肢Brunnstrom分级治疗前后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上肢Brunnstrom分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下肢Brunnstrom分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上肢Brunnstrom分级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下肢Brunnstrom分级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上、下肢简式Fugl-Meyer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上、下肢简式Fugl-Meyer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上肢简式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下肢简式Fugl-Meyer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筋刺法可以改善中风偏瘫痉挛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且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电针腕背四穴治疗中风后腕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外关、肩贞、曲池、手三里、合谷为主治疗,治疗组给予阳溪、中泉、阳池、阳谷四穴电针治疗,1次/d,6 d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 d,连续治疗观察4个疗程,以FMA评分、Lindmark评分、Brunnstrom偏瘫手运动功能等级、ADL评分进行效果评判。结果:治疗后两组均可改善FMA评分、Lindmark评分、Brunnstrom偏瘫手运动功能等级、AD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26/30),高于对照组63.33%(19/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腕背四穴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手腕部的运动、感觉功能,改善患者的偏瘫状态、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巨刺针法治疗中风恢复期手功能障碍3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宇  吴中朝  栗新 《中医杂志》2012,53(20):1746-1749
目的 比较巨刺针法与传统患侧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84例缺血性中风手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取健侧手阳溪、阳谷、合谷、后溪,行针时配合患侧手腕关节的运动;对照组取患侧手相同穴位.两组每次均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1次,每穴行针1min.每周各治疗3次,隔日1次.总疗程共8周.根据改良的Ashworth分级量表评定法、Fugl-Meyer评价量表、Lindmark运动功能评定法、Barthel指数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障碍手肌张力分级、手平衡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和临床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Ashworth分级量表评分、Fugl-Meyer运动平衡评分、Lindmark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在肌张力Ashworth分级量表评分、Fugl-Meyer运动评分、Lindmark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巨刺针法可有效促进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手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改善手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申时针刺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申时针刺)和对照组(非申时针刺),每组25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和申时(下午3~5时)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和非申时针刺治疗。观察两组CSS评分、BI指数评分及FMA评分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CSS评分均下降(P0.01),BI指数评分、FMA评分均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申时和非申时针刺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秦勇  许文杰  杨慰  曹云虹 《河北中医》2016,(7):1060-1063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卒中后中重度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2例卒中后中重度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早期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46例予康复训练,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针刺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2 d,共治疗6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肢体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BI)指数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2组治疗后肢体Fugl-Meyer评分、BI指数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肢体Fugl-Meyer评分、BI指数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中重度偏瘫,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陈玲 《河南中医》2012,32(10):1304-130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Ⅰ-Ⅱ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和对照组30例(采用针灸结合传统推拿),于治疗前、治疗后7d及治疗后14 d分别进行简式Fugl - Meye运动功能评测(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①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7d后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偏瘫BrunnstromⅠ - Ⅱ期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智能机器手在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中的疗效。方法:将3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例)和对照组(18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智能机器手进行康复训练,疗程均为8周,并采用Lindmark评分、Barthel指数(BI)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indmark评分及BI均显著提高(P〈0.05),且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智能机器手能提高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名病例平均划分成常规针刺组(对照组)与通督调神针刺组(观察组)。所有病例全部以康复治疗为前提。同时,对治疗后两组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差异采用BBS、FMB、BI评分进行评定与对比。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BBS(38.63±6.44、29.33±6.94)、FMB(10.83±2.10、7.97±1.69)和BI(58.17±7.48、48.67±6.29)评分均较治疗前BBS(15.40±4.16、14.83±3.81)、FMB(4.00±1.02、3.60±1.00)、BI(25.17±4.45、26.83±5.49)评分升高(P 0.01);观察组治疗后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升高(P 0.01)。结论:从脑卒中后平衡功能障碍改善及其生活能力提高角度来看,常规针刺法的治疗效果不及通督调神针刺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针灸》2009,29(9):689
目的:为"靳三针"疗法治疗中风提供可靠证据.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RCT)的方法,将180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靳三针组(90例)和常规针刺组(90例).两组均进行神经内科基础治疗,靳三针组采用靳三针疗法,穴取颞三针、足三针、手三针等穴;常规针刺组采用传统针刺法,穴取曲池、环跳、伏兔等,均予针刺治疗,治疗5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认知功能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FCA评分、MMSE评分、BI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P<0.05);治疗后两组FCA评分、MMSE评分、BI指数评分比较,靳三针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常规针刺组(P<0.01,P%0.05).靳三针组总有效率为85.4%,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0.0%,靳三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靳三针疗法针刺治疗对中风偏瘫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明显改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疗程满2个月后将两组治疗前后BI指数和FMA积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I指数和FMA积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这两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现代康复技术结合分期针刺改善中风偏瘫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偏瘫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行现代康复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现代康复疗法加分期针刺治疗,根据Brunnstrom分期法、Fugl-meyer(FMA)评分法于治疗前、治疗90天后评定并记录患者的运动功能状态,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上、下肢Brunnstrom分期得到改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下肢Brunnstrom分期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明显提高;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康复技术结合分期针刺可显著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在南疆地区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采取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加予醒脑开窍针刺法,对照组加予传统针刺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对病情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量表(B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之72.50%(P 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BI评分均有所上升(P 0.01),观察组两项分值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南疆地区,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三阳穴联合抗痉挛牵张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运用抗痉挛牵张技术治疗,观察组同时针刺三阳穴,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以治疗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肌张力、手功能、生活能力。结果:肌张力、手功能、生活能力评分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三阳穴结合抗痉挛牵张技术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活络柔筋汤内服和熏洗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手功能障碍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活络柔筋汤内服和熏洗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平衡功能偏瘫恢复(Lindmark)评分、Brunnstrom手运动功能分级、改良Ashworth肌力评定量表评分及Fugl-meyer评价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统计2组近期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筋肉拘急、屈伸不利、腰膝酸软、舌质红、脉沉细积分和改良Ashworth肌力评定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运动协调功能、感觉功能及Fugl-meyer评价量表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Brunnstrom手运动功能分级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Brunnstrom手运动功能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络柔筋汤内服和熏洗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手功能障碍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体征,促进肢体活动功能恢复,改善肌力水平,并有助于降低手功能缺陷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