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罐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万学文 《中国针灸》2005,25(8):551-552
目的:寻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疗法.方法:将针罐组(32例)采用针刺和拔罐结合治疗,针刺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进行观察治疗40天.结果:针罐组临床缓解率62.5%,针刺组临床缓解率33.3%,经χ2检验,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针罐组总有效率93.8%,优于针刺组的83.3%(P<0.01).随访1年后复发率分别为3.3%与24.0%(P<0.01).结论:针罐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优于针刺组,且疗程短,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齐刺、温针、刺络拔罐和火针疗法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齐刺组、温针组、刺络拔罐组和火针组各30例,分别采用齐刺、温针、刺络拔罐及火针疗法治疗。每2~3天治疗1次,治疗5次为1疗程。比较4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评定4组疗效。结果:温针组脱落1例,余3组均全部完成观察。4组患者治疗后VAS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4种疗法均可以改善患者疼痛程度;4组患者治疗后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齐刺组VAS与温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刺络拔罐组VAS分别与齐刺组、温针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火针组VAS分别与齐刺组、温针组、刺络拔罐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火针组疗效优于齐刺组、温针组和刺络拔罐组,刺络拔罐组疗效优于针刺组及温针组。火针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优于齐刺组、温针组和刺络拔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刺络拔罐组总有效率优于齐刺组、温针组(P0.01),愈显率与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齐刺组总有效率优于温针组(P0.05)。结论:火针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疗效优于齐刺、温针、刺络拔罐疗法,刺络拔罐疗法疗效优于齐刺和温针疗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蒙医拔罐放血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直接拔罐疗法,治疗组采用拔罐放血疗法。规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5%,对照组愈显率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蒙医拔罐放血疗法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腰部活动,治疗腰肌劳损具有疗程短,见效快,疗程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超微针刀扇形斜刺法结合拔罐与常规针刺疗法结合拔罐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软组织损伤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选取痛性结节点行超微针刀结合拔罐治疗,1次/d,16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穴取肾俞、大肠俞、阿是穴、承山等穴行针刺结合拔罐治疗,1次/d,16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参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DI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VAS疼痛评分、ODI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6%,对照组为66.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微针刀扇形斜刺法结合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患者功能障碍,简单易行,疗效突出,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结合拔罐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微针刀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超微针刀组(治疗组)与常规针刺组(对照组)各30例,主要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和VAS评分.结果:两组愈显率分别为76.7%和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以及2疗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微针刀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在即时镇痛效应及持续性镇痛效应等方面均优于常规针刺组,并能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相关症状、体征和日常生活动作均能得到持续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改良温针疗法治疗软组织损害性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软组织损害性颈肩腰腿痛患者188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改良温针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温针疗法、银质针疗法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疼痛缓解程度,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对软组织损害性颈肩腰腿痛治疗前后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疼痛的缓解,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温针疗法治疗软组织损害性颈肩腰腿痛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以针刀疗法和运动疗法为对照,来观察针刀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针刀组30例,运动组30例,针刀结合运动组30例,疗程为2个月.采用量表评定的膝关节Lequesne评分法、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法(VAS)在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①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针刀组、运动组、针刀结合运动组治疗后的疗效均优于治疗前(P<0.05);②Lequesne评分显示,治疗后的疗效针刀结合运动组优于运动组,运动组优于针刀组(P<0.05);③VAS评分显示,治疗后的疗效针刀结合运动组优于针刀组,针刀组优于运动组(P<0.05).结论:针刀疗法、运动疗法和针刀结合运动疗法三种疗法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均有很好的疗效.在综合功能恢复方面,运动疗法优于针刀疗法;在单纯的疼痛症状治疗上,针刀疗法较运动疗法效果佳.综合疗效显示针刀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针刀疗法和运动疗法,疗效全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杨氏絮刺拔罐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予杨氏絮刺拔罐疗法,对照组予常规针刺疗法。两组疗程均为5周,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颈部疼痛VAS积分、NPQ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0%、84.8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疼痛VAS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疼痛VAS积分及积分差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NPQ积分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NPQ积分及积分差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杨氏絮刺拔罐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缓解颈部疼痛及不适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颈四针"的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针刀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每组30例。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VAS和JOA评分比较。结果:两组组内治疗疗效明显(P<0.01);针刀治疗组疗效优于针刺治疗组(P<0.05)。结论:"颈四针"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具有疗程短、见效快、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特点,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改良温针疗法治疗软组织损害性颈肩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软组织损害性颈肩腰腿痛患者210例,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改良温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银质针疗法治疗,观察2组疼痛缓解程度,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疼痛缓解程度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改良温针疗法治疗软组织损害性颈肩腰腿痛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刮痧拔罐联合中频电治疗颈肩筋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颈肩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刮痧拔罐联合中频电刺激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针刺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在改善压痛、疼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其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刮痧拔罐联合中频电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2.
刺络拔罐为主治疗头颈部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宋亚光  赵建春  袁慧 《中国针灸》2004,24(9):624-626
目的:对比刺络拔罐配合艾灸与西药治疗头颈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在大椎等穴以及出疱疹处运用梅花针刺络拔罐并配合艾灸等治疗;对照组35例采取静脉滴注阿昔洛韦及外用阿昔洛韦霜治疗.结果:7天后治疗组愈显率为85.7%,优于对照组的51.4%(P<0.01),且治疗组治疗3天后重、中度疼痛缓解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刺络拔罐疗法配合艾灸等治疗头颈部带状疱疹,止痛明显,疗效显著,见效快.  相似文献   

13.
李月红  俞婧  马玲  沈艳玲 《中医杂志》2013,54(3):222-224,227
目的 比较叩刺拔罐、火针疗法及口服西药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将90例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叩刺拔罐组、火针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甲钴胺片每次500 μg,布洛芬胶囊每次300 mg,均每日2次,疗程30天.叩刺拔罐组、火针组分别于阿是穴(病变皮损处)行叩刺拔罐、火针治疗,3天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休息4天后进行下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记录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检测各组患者患侧、健侧神经传导速度,并于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叩刺拔罐组总有效率为90.0%,火针组为93.3%,对照组为70.0%,叩刺拔罐组和火针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叩刺拔罐组和火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叩刺拔罐组及火针组在疼痛缓解程度、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叩刺拔罐组在疼痛缓解程度、疼痛缓解缓解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及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方面与火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叩刺拔罐及火针疗法对股外侧皮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口服西药,火针疗法、叩刺拔罐疗法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刺络拔罐与电针的镇痛疗效。方法选取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门诊患者,分为刺络拔罐加电针组(针罐组)和电针组,疗程以15 d为限,评比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值及两组疗法的显效率。结果针罐组和电针组均有效,而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效率分别是74.3%、40.0%,针罐组优于电针组(P<0.05)。结论刺络拔罐配合电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快速止痛的一项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经筋气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评价针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刀疗法,每周1次,共治疗2次;对照组30例采用牵引结合低频电治疗,每天1次,5次为1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疼痛改善情况,NDI指数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疼痛评分、N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NDI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NDI评分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96.67%和83.33%:两组总有效率分别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经筋气血理论指导下,针刀疗法可显著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肩部的疼痛等临床症状,其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局部走罐联合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肝素酶(HP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水平的变化。方法:将90 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走罐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30 例。常规治疗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 照射联合外用哈西奈德乳膏治疗,走罐组给予局部走罐联合刺血拔罐疗法治疗,联合治疗组同时采用上述2 组的治疗方案,3 组均治疗8 周。观察3 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HPA、VEGF 水平。结果:联合治疗组愈显率为86.67%,走罐组愈显率为56.67%,常规治疗组愈显率为63.33%。联合治疗组愈显率高于走罐组及常规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组愈显率与走罐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组血清HPA、VEGF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血清HPA、VEGF 水平均较走罐组及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常规治疗组HPA、VEGF 水平与走罐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走罐联合刺血拔罐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可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HPA、VEGF 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经筋微创疗法联合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评价经筋微创疗法治疗KOA的疗效。方法将KOA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胶囊、塞来昔布胶囊,治疗组在药物基础上加用经筋微创治疗,疗程均为4周,并选取针刀镜治疗1、4周时间点上观察两组患者直观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WOMAC评分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1、4周VAS评分、疼痛、僵硬程度、活动功能及WOMA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经筋微创疗法能快速缓解KOA患者的疼痛,僵硬及活动功能,提高整体疗效,经筋微创疗法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激痛点理论指导下针刀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麻木、疼痛和睡眠的改善情况。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刀组和电针组。每组30人,分别给予激痛点针刀治疗和常规体针加电针治疗,采用VAS麻木、疼痛积分和睡眠积分,观察治疗前后不同阶段症状体征变化。结果针刀组总有效率高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木、疼痛积分上,治疗后针刀组积分低于电针组,麻木、疼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积分上,治疗后电针组积分低于针刀组,睡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痛点针刀疗法在缓解疼痛、麻木方面优于针刺加电针疗法;针刺加电针疗法在改善睡眠方面效果优于激痛点针刀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平衡罐疗法治疗腰部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05例腰部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拔罐组与平衡罐组,分别采用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口服、拔罐与平衡罐治疗,观察治疗3周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与Oswestry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3组的疗效比较,平衡罐治疗组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两组之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衡罐治疗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与Oswestry指数与拔罐疗法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拔罐疗法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罐疗法是治疗腰部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针刀通过降低软组织张力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符合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60例受试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按照单盲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刀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安慰针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时对受试者进行VAS评分、NPQ评分、项部软组织张力及颈项部温度测量。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且治疗组远期疗效持久;两组治疗后VAS评分、NPQ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后和随访时治疗组VAS评分、NPQ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两组治疗后测试各部位软组织肌张力均显著降低( P <0.05),且治疗后和随访时治疗组在左测C4-5、双侧肩胛提肌软组织张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治疗后在双侧C4-5、C6-7、肩胛提肌部位温度均显著升高(P <0.05),对照组治疗后在左侧C4-5温度显著升高(P <0.05),且治疗后及随访时治疗组在双侧C4-5、C6-7、肩胛提肌部位的温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胸锁乳突肌温度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针刀疗法能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刀降低软组织张力后提升局部肤温,发挥温通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