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膜分离技术澄清中药药酒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无机陶瓷膜微滤技术对中药药酒的澄清效果。方法:用0.2μm陶瓷微滤膜装置对以黄芪为主要原料的中药药酒进行了微滤,对微滤前后的液体进行了对比分析,考察了运行参数对膜通量的影响。结果:药酒在微滤前为浑浊液体,微滤后为黄褐色澄清透明液体,其余成份未发生变化。结论:无机陶瓷膜可提高中药药酒澄清效果。  相似文献   

2.
陶瓷膜澄清糖渴清水提液的膜清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樊文玲  林瑛  郭立玮 《中草药》2008,39(3):369-371
目的 研究孔径为0.2 μm的Al2O3陶瓷膜微滤澄清糖渴清复方水提液过程中的过滤阻力分布,在其指导下得到行之有效的膜清洗方法,从而丰富中药领域陶瓷膜清洗技术理论.方法 以Darcy-Poiseuille定律为过滤模型,确定过滤阻力分布,同时采用高分辨扫描电镜(SEM)对污染膜表面和断面进行微观分析.结果 糖渴清复方的膜阻力主要集中在沉积层和浓差极化层,分别占总阻力的52.5%和34.4%,膜本身的阻力和堵孔阻力在总阻力所占的份额很小,分别为8.8%和4.3%.该结论与SEM图结果一致.污染膜依次经自来水低压清洗和超声清洗,膜通量恢复率为95%.方法 重现性好.结论 根据过程中过滤阻力分布的不同,从而选用合适的清洗和再生方法,得到的结论对今后的工业化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ZrO2无机陶瓷膜精制黄芪水提液的污染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无机陶瓷膜微滤黄芪水提液的污染机制,寻找有效的膜污染防治手段。方法:通过对不同孔径的氧化锆膜在膜微滤过程中的阻力分布、高分子去除率、物理化学参数变化等的测定,分析污染物的存在状态或位置以及形成规律,同时采用反冲、超声2种物理手段强化膜过程,从而探索膜污染的防治方法。结果:0.2μm ZrO2微滤黄芪水提液时污染度较高,达44.9%;堵孔阻力和浓差极化阻力是主要的过滤阻力,表面沉积阻力随膜孔径的减小而增大;微滤后药液浊度显著降低,pH和黏度变化均较小,0.2μm ZrO2膜对电导率的降低作用略高于0.05μm ZrO2膜管。0.2,0.05μm ZrO2膜均对果胶的去除作用最为显著。超声强化膜过程手段更适用于本体系,其通量提高率达41.7%。结论:优化膜过程工艺参数,采用适当膜污染防治手段可以减少膜的污染,使膜的性能有较大恢复,提高滤过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0.2μm ZrO2陶瓷膜微滤中药水提液过程中的膜污染机理。方法以金银花、麦冬、当归水提液为研究对象,进行膜通量测定,根据Darcy-Poiseuille定律这一过滤模型确定过滤阻力分布情况,水提液的物理化学参数,高分子含量测定,水提液粒径分析。结果①膜阻力主要集中在表面沉积层,浓差极化层阻力起了次要作用,膜本身的阻力及膜孔内部污染阻力所占比例比较小;②通过高分子测定对膜污染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知膜污染物中分子为淀粉、鞣质、果胶和蛋白质、果胶含量直接影响膜通量;③水提液粒径小于10μm的颗粒影响通量的大小。结论研究微滤过程中的膜污染机理对于采用减缓膜通量减少的措施及寻找有效的膜再生方法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董洁  郭立玮  袁媛 《中草药》2005,36(12):1794-1797
目的研究无机陶瓷膜滤过中药水提液的污染机制,为进行膜污染的防治研究和膜分离技术在中药领域的产业化进行探索。方法采用氧化铝陶瓷微滤膜对清络通痹水提液进行滤过澄清,考察了不同孔径的氧化铝膜对该体系的适用性,通过扫描电镜对膜面切片污染物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膜过程中滤过阻力的测定,分析污染物的存在形态、位置与形成规律。结果对于清络痹水提液,0.2μm孔径的氧化铝膜较为适用,有较高的稳定通量和成分保留率,同时污染较轻;3种孔径的氧化铝膜,膜自身阻力和孔堵塞阻力在总阻力中所占比例较小,浓差极化阻力和表面沉积阻力等可逆阻力为主要阻力。结论优化膜过程工艺参数,采用适当预处理方法和清洗方法可以减少膜的污染,使膜的性能有较大恢复。  相似文献   

6.
宋忠兴  唐志书  刘红波  崔春利 《中草药》2015,46(12):1774-1778
目的探究陶瓷膜微滤决明子Cassia Semen水提液影响膜通量(J)和膜污染阻力(R_f)的因素。方法以决明子水提液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以R_f和J的综合加权评分为评价指标,优化无机陶瓷膜微滤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膜微滤过程中4个主要工艺参数与R_f和J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最佳膜微滤工艺条件:无机陶瓷膜孔径为0.2μm、料液质量浓度50.0 g/L、跨膜压差0.1 MPa、膜面流速3.32 m/s;微滤膜孔径对R_f和J的影响具有显著性。结论工艺条件对决明子水提液膜微滤过程中的J和R_f具有重要的影响;4种工艺参数对膜微滤过程R_f与J的影响主次顺序为膜孔径跨膜压差料液质量浓度膜面流速。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0.2μmAl2O3陶瓷膜微滤杞菊地黄复方水提液过程中膜污染机理进行研究,并寻找有效的膜清洗方法。方法以杞菊地黄复方水提液为研究对象,根据Darcy-Poiseuille定律这一过滤模型确定过滤阻力分布情况,同时对污染膜表面和截面进行高分辨扫描电镜观测。结果①对于本体系,膜阻力主要集中在表面沉积层,膜本身的阻力及浓差极化层阻力起了次要作用,膜孔内部污染阻力所占比例最小,并且,这与通过对SEM图像的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大致相吻合。②本体系采用了超声、NaOH溶液清洗、HCl溶液清洗、NaOH溶液清洗的清洗步骤,膜的渗透通量基本可以完全恢复。结论根据膜污染机理的不同,可选用适用的清洗和再生方法,对工业化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小儿清热利肺口服液制备的可行性.方法 以药材的水提液、未加糖浆的总混药液和加入糖浆的总混药液为研究对象,以浊度作为药液澄清度的考察指标,并以绿原酸与盐酸麻黄碱的保留率、鞣质和固形物的清除率以及膜通鼍变化为指标评价膜滤工艺.结果 微滤可显著改善药液的澄清度;陶瓷膜滤过效率高于振动膜滤过.结论 陶瓷膜微滤适合中药提取液大批量生产连续滤过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清络通痹复方水提液(青风藤等)的最佳精制技术.方法:采用陶瓷膜微滤、超滤、醇沉、离心、絮凝、大L树脂吸附6种技术精制清络通痹复方水提液.以性状、青藤碱损失率和杂质除去率为指标,对各技术精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6种技术均能使药液澄明度显著提高;除杂率以树脂法最高,达80%以上,陶瓷膜微滤除杂率为21.7%,小于醇沉和超滤,但高于絮凝澄清和高速离心;青藤碱损失率以AB-8树脂法最低(6.39%),而85%乙醇沉淀法最高(58.44%).陶瓷膜微滤法损失率为15.31%,小于超滤、醇沉、高速离心和絮凝.树脂吸附液的色谱图与煎煮液色谱图差别较大,但陶瓷膜微滤等其他5种精制液的色谱图与煎煮液色谱图差别较小.结论:陶瓷膜微滤具有除杂率适中,有效成分损失少,工艺简单等优点,是清络通痹复方水提液的最佳精制技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无机陶瓷膜在黄芪水提液精制过程中,不同孔径的膜对膜过程的影响,进行膜过程优化设计.方法 以黄芪水提液为研究对象,测定了4种不同孔径膜及不同操作参数下膜通量的变化、有效成分含量及固形物含量等.结果 对于本体系,孔径为50 nm的氧化铝膜渗透通量最大,固形物去除率高;合适的操作压差为0.15~0.20 MPa,操作温度60℃左右,膜面流速3 m/s;微滤过程中,分次加入适量水洗,当微滤液收率达到原药液的100%以上时,有效成分转移率达82%,即可结束微滤.结论 采用50nm的氧化铝膜对黄芪水提液进行微滤,在适当操作条件下可取得较好精制效果,为陶瓷膜分离用于中药精制领域的共性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优化黄连解毒汤膜分离前的预处理方式,该文以黄连解毒汤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预处理方式调节溶液环境及物料流变特征,分别考察不同溶液环境对膜通量、共性高分子物质去除率、指标性成分透过率等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絮凝时的膜通量最高,指标性成分透过率高(>94.8%),共性高分子物质截留率较高;减压抽滤和调节pH为9时次之;调节pH和絮凝时指标性成分透过率相对较高,膜污染的主要因素为膜堵塞阻力。综合各项指标,以絮凝的预处理效果最佳,调节pH为9时次之。  相似文献   

12.
李博  张连军  郭立玮  付廷明 《中草药》2013,44(22):3147-3153
目的 优化中药水提液膜分离前的预处理方式。方法 以黄连解毒汤水提液中4种共性高分子物质和小分子药效物质(小檗碱、栀子苷)组成的综合模拟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预处理方式调节溶液环境,分别考察不同溶液环境对膜通量、共性高分子物质去除率、小分子药效物质透过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调节pH值对膜通量的改善较为明显,共性高分子物质截留率较高;调节pH值和离子强度(加入0.05 mol/L NaCl)时小分子药效物质透过率相对理想。研究发现,膜堵塞阻力是膜污染的主要因素。结论 综合各项指标,黄连解毒汤以调节离子强度和调节pH值为6.5时的预处理效果较为理想;对于中药水提液的膜分离前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黄连解毒汤模拟体系的超滤膜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以黄连解毒汤模拟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中药水提液超滤过程污染机制,为中药膜分离技术应用系统的优化设计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系统模拟的方法,以超滤膜过程中通量变化、膜污染度、成分截留率、小分子物质吸附速率和吸附量等为指标,研究黄连解毒汤复方中小分子药效物质和共性高分子物质的超滤行为及相互影响.结果:黄连解毒汤模拟体系中,小檗碱和栀子苷PS5K超滤膜透过率在90%以上,淀粉、果胶、蛋白质3种高分子物质的截留率为100%;但模拟溶液中由于高分子物质的存在造成小檗碱和栀子苷的膜透过率大大降低,膜污染和膜通量衰减加剧;小檗碱和栀子苷的膜吸附行为也因为高分子物质的存在而发生了改变.结论:黄连解毒汤复方溶液中,高分子物质的存在是造成超滤膜污染和药效物质损失的主要因素,其中主要污染物是淀粉和果胶.  相似文献   

14.
溶液环境对中药模拟体系陶瓷膜微滤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溶液环境"对中药模拟体系陶瓷膜微滤过程的影响。方法:以大豆蛋白、小檗碱二元体系为考察对象,以膜通量、小檗碱透过率、蛋白质截留率为指标,考察不同溶液环境对于膜过程的影响。结果:大豆蛋白在1 g.L-1的质量浓度下,膜通量最小,小檗碱的透过率随浓度增加略有降低;pH 4时膜通量最大,蛋白质截留率达99%,且小檗碱的透过率达到60%以上。结论:通过优化中药水提液的溶液环境,可以有效提高膜分离的效率,对于以蛋白质为主要膜污染物的溶液体系,调节pH至蛋白质的等电点附近时,膜分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彭静  朱华旭  郭立玮  李博  茅向军 《中草药》2019,50(17):4051-4059
目的揭示有关中药提取物中果胶引起的膜污染复杂现象的机制,并探讨Hermia模型在研究中药污染机制方面的适应性。方法以中药提取液中的果胶、果胶和小分子药效物质(小檗碱)模拟溶液为研究对象,收集膜过程中通量数据,运用Hermia数学模型进行曲线拟合,分析污染机制。结果结合数学模型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果胶模拟溶液体系进行研究,发现膜表面滤饼层的形成是导致通量降低和膜污染的主要原因。结论 Hermia数学模型可作为分析中药提取液膜污染机制的方法,可为中药提取液超滤过程所引起的膜污染复杂现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活血通络水提液超滤工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减压抽滤、低速离心、高速离心、壳聚糖絮凝、活性炭脱色作为前处理方法对活血通络水提液膜过程中通量及膜污染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芍药苷转移率以及膜污染度等指标考察絮凝条件对膜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与其它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壳聚糖絮凝前处理法在指标性成分芍药苷的保留率上优于减压抽滤、低速离心、高速离心和活性炭脱色,且膜污染度最小,药液膜通量最大。结论壳聚糖絮凝法是活血通络水提液膜前处理的较适方案,最优絮凝工艺条件为:药液温度50℃,pH=5,1%醋酸壳聚糖用量30mL/L。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蛋白质在膜表面的吸附特性以及蛋白质存在的溶液环境对小檗碱膜透过行为的影响,以蛋白质、小檗碱为研究对象,配制模拟溶液,通过低场核磁共振技术、静态吸附实验以及膜分离实验探究蛋白质与陶瓷膜、小檗碱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以蛋白质静态吸附量、膜过程相对通量、蛋白质截留率、小檗碱透过率及两者的吸附率为评价指标,同时测定膜过程中膜污染阻力分布、过膜前后粒径分布变化及膜表面电镜扫描(SEM),研究蛋白质在陶瓷膜上的吸附特性及对小檗碱膜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膜对蛋白质具有吸附作用,且吸附模型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在模拟溶液的膜分离过程中,蛋白质是引起膜污染的主要因素,但在1 g·L~(-1)蛋白质的浓度下,蛋白质的存在对小檗碱的膜过程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银黄煎液多级膜分离物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其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银黄煎液及其五级膜截留液中黄芩苷等3个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和体外抑茵作用。方法:采用多级膜分离方法按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离银黄煎液,HPLC测定成分含量,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体外测试原液及各级分离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抑菌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4级、3级、5级、2级、原液、1级。结论:膜分离方法可分段分离抑菌活性物质;微滤后的银黄煎液各级膜分离物抑菌作用均比原液强。  相似文献   

19.
无机陶瓷膜精制槐米提取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姜淑  马银海  古昆 《中成药》2005,27(6):643-645
目的:对无机陶瓷膜微滤技术精制槐米提取液的效果进行初步评价.方法:用孔径为0.2 μm的无机陶瓷膜对槐米提取液进行微滤,对提取液微滤前后在总固体、性状、指标性成分、膜通量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槐米提取液微滤前为浑浊液体,微滤后为颜色变浅的澄明液体,其固体去除率为27.88%,有效成分转移率为78.26%,有效成分含量提高率为8.48%.结论:无机陶瓷膜微滤技术可提高槐米提取液的精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痹痛巴布剂中多元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痹痛巴布剂中多元复合透皮促进剂(MCPE).方法:采用Frans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试验,以单位面积累积释放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1%冰片(B0),1.5%氮酮(AZ),5%丙二醇(PG)及1%薄荷脑(MT)对痹痛巴布剂中桂皮醛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以透皮速率、外观及初黏力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U7(74)均匀设计法优化MCPE的配比.结果:1%MT,1% BO,5% PG及1.5%AZ对痹痛巴布剂中桂皮醛的透皮渗透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MCPE最佳BO-AZ-PG-MT配比为1.33%:1.90%:6.40%:1.30%.结论:优选的MCPE可明显提高痹痛巴布剂的透皮速率常数,同时对其外观质量及初黏力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