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通过黄花蒿多倍体诱导研究,探讨解决黄花蒿资源紧张及产量较低问题。方法:以秋水仙素诱导产生黄花蒿多倍体,并对黄花蒿多倍体进行鉴定,通过HPLC对青蒿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以0.05%的秋水仙素处理叶芽时,其诱导率为24%,死亡率为6.7%。30 d后,二倍体黄花蒿气孔长为(23.3±4.66)μm,多倍体黄花蒿气孔长为(40.4±4.66)μm。多倍体中的叶绿体含量比二倍体叶绿体高31.6%。30 d后,多倍体的生物生长量为二倍体生物生长量的1.25倍。在显微镜观察中,多倍体中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36,观察到的多倍体染色体数率为91%。通过HPLC检测表明:二倍体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为2.10‰,多倍体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为2.17‰。结论:诱导的多倍体与二倍体中青蒿素含量没有显著差异,但同一生长期内诱导的多倍体生物量比二倍体高出20%。  相似文献   

2.
HPLC-ELSD法测定黄花蒿提取物中青蒿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HPLC-ELSD法对黄花蒿提取物中青蒿素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ELSD法。色谱柱:Inerts il ODS-3(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9∶31,用三氟醋酸调pH至3);体积流量:1.0 mL/m in;检测器漂移管温度:45℃;载气体积流量:1.0 L/m in;分流:开;柱温:25℃。结果青蒿素在0.589 3~5.893 5m g/mL时面积的常用对数值与其质量浓度的常用对数值线性关系良好(r=0.98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71%(RSD为0.42%,n=6)。结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可作为黄花蒿提取物中青蒿素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锌锰硼对黄花蒿产量和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对黄花蒿干叶产量和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收获期测定产量,取样测定青蒿素含量.结果:本试验中喷施0.1%~0.5%的锰肥和喷施0.1%~0.5%的锌肥对提高黄花蒿干叶产量和青蒿素含量有一定作用.结论:施用适宜浓度的锰、锌对黄花蒿干叶产量和青蒿素含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漆小雪  韦霄  陈宗游  王熊军  蒋运生 《中草药》2011,42(12):2541-2544
目的 通过对黄花蒿干物质的积累及青蒿素与N、P、K量的动态变化研究,了解黄花蒿植株N、P、K的需求比例以及干物质的积累及N、P、K量和青蒿素量之间的关系,为肥料的合理配施提供参考.方法 以桂93001号黄花蒿为观测对象,定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其生物量和根、茎、叶、花中的N、P、K以及叶片和花的青蒿素量.结果 黄花蒿7月中旬前干物质积累量最少,青蒿素的积累量最大,8月中旬到9月底干物质积累量较大,9月底叶片的青蒿素量达到最低;黄花蒿植株N、P、K积累量较多的时期主要在其生长前期,其中N、K是黄花蒿需要较多的营养元素,N、P、K在植株体内分配的比例为1:0.12:0.76,每生产100 kg黄花蒿需要N19.6~28.2、P2.0~3.4、K13.6~17.3kg.结论 施肥的重要时期主要放在生长前期,而肥料应以N、K肥为主,配施适量的P肥,根据目标产量和土壤N、P、K量确定其施肥量.  相似文献   

5.
黄花蒿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郑丽屏  王剑文  谭仁祥 《中草药》2007,38(4):602-605
目的研究青蒿素高产的黄花蒿植株的遗传多样性特征。方法结合青蒿素量的测定,应用RAPD技术对10个产地黄花蒿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发现RAPD多态位点为53.6%,证明在黄花蒿野生群体中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UPGMA分析表明:在黄花蒿中可能至少存在具有遗传分化的4个分支,黄花蒿遗传分化与青蒿素量的变化及地理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黄花蒿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这些遗传分化是黄花蒿种质资源筛选的关键,是青蒿素“高量育种”和生物技术开发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黄花蒿不同组织中挥发油及青蒿素的含量差异,为该药材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提取挥发油。利用HPLC测定黄花蒿叶、花、根、子及茎中青蒿素的含量,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甲醇(40∶60),检测波长260 nm,流速0.8 m L·min-1。结果:黄花蒿植株各组织挥发油含量排序为花叶子根茎,青蒿素含量排序为花子叶根茎。青蒿素在1.025×10-3~1.025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1.0),平均回收率100.34%,RSD 2.3%。结论:挥发油和青蒿素在黄花蒿不同组织中分布差异较大,两者均以花中含量为最高。青蒿素HPLC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和稳定性较好,方法可靠,适用于黄花蒿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7.
黄花蒿超临界CO2提取物中青蒿素含量的RP—HPLC测定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黄晓芬  李莹 《中药材》1998,21(6):303-304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从黄花蒿中革取青蒿素粗(简称提取物)。用RP-HPLC法对提取物中青蒿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本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8.
Phytomedicine.-2006,13(7).-487~493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主要活性成分为青蒿素,含量较低,而其中的某些黄酮类化合物可促进青蒿素与血晶素的反应,增强青蒿素的抗疟性。作者提出HPLC-DAD-MS方法,可同时定性、定量分析青蒿素和黄酮类化合物。试验样品为市售及选育2个品种  相似文献   

9.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3):275-278目的:探讨微量元素对黄花蒿干叶产量和青蒿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田间试验,收获期测定产量,取样测定青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
黄花蒿优质种质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5  
钟国跃  周华蓉  凌云  胡鸣  赵萍萍 《中草药》1998,29(4):264-267
黄花蒿资源品质(青蒿素含量)具有显著的生态地域性,可能是黄花蒿的不同生态型之间的生理生化特性上的差异的表现。作者从植物生态学的角度,对华中地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区山峡武陵山地所属的川东南、鄂西、湘西及黔东北各地进行了黄花蒿的生态环境调查及青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实验区域内黄花蒿的青蒿素含量普遍较高,平均在4.847‰~8.853‰之间,最高可达10.221‰,说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对黄花蒿中青蒿素成分的生物合成与转化有利。  相似文献   

11.
低温诱导黄花蒿中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低温处理对黄花蒿中青蒿素及其他萜类合成通路的影响。方法以4℃为胁迫条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蒿素量;硫酸钛沉淀法和N,N-二甲基-对-亚硝基苯胺漂白反应分别检测黄花蒿叶片过氧化氢(H2O2)和单线态氧(1O2)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分析青蒿素合成途径及竞争途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结果 4℃处理4 h后黄花蒿叶片中1O2和H2O2量升高,并伴随着青蒿素量和CAT活性逐步提高,4、24、48 h后青蒿素量分别提高20%、65%、80%;4℃处理24 h后,青蒿素合成相关基因(HMGR、FPS、ADS、CYP71AV1、CPR和DBR2)的表达普遍上调,其中ADS基因的表达提高16倍;而青蒿素合成竞争途径酶(β-石竹烯合酶)基因(CS)表达则下调近20倍。结论低温刺激可能通过产生高浓度活性氧(ROS)促进青蒿素合成前体转化,上调青蒿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并抑制竞争途径基因表达等途径促进青蒿素合成。  相似文献   

12.
青蒿叶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制定青蒿叶药材的质量标准,为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了显微鉴别法、薄层色谱法、HPLC、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及浸出物测定法。结果 根据10个不同产地青蒿叶测定结果,确定青蒿素含量不低于0.1%,东莨菪内酯含量不低于0.1%,含水分不高于11%,总灰分不高于11%,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2%,95%乙醇冷浸出物不低于7%。结论 建立了青蒿叶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3.
播种期对黄花蒿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黄花蒿播种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测定不同播种期的叶片及种子产量,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播种期对叶片产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对种子产量的影响极显著。结论以收获叶片为目的时适宜播种期为2月中旬至4月中旬,以收获种子为目的时最佳播种期为2月中旬以前。  相似文献   

14.
黄花蒿Artemisia annua又名青蒿,是中国传统中药,其有效成分青蒿素是一种含过氧桥基团结构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是一种能有效抗疟的药物。很多理化因子例如盐分、水分、光照、植物激素等均能诱导黄花蒿中次生代谢产物青蒿素的合成,温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生长因素对青蒿素的合成也有极大地影响。该文旨在研究高温诱导对黄花蒿中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将黄花蒿幼苗放置在25,40℃条件下,分别在0,3,12,36 h后取样,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各个样品中的青蒿素含量;提取样品的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并且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分析青蒿素合成途径及竞争途经关键酶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40℃处理3,12,36 h后,青蒿素质量分数分别提高20%,42%,68%;FDS,ALDH1,CYP71AV1和ADS的表达量分别上调4. 3,3. 3,2. 5,1. 9倍,SQS和BPS的表达量下调了37%和90%。综上,高温可以通过促进青蒿素合成途径合成酶基因表达量,并且抑制青蒿素竞争途径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从而促进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相似文献   

15.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青蒿素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何春茂  梁忠云 《中草药》1999,30(7):497-499
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植物黄花蒿进行进取研究,考察了萃取压力,温度及时间对青蒿素收率的影响。萃取产物经简单的分析后得到纯度≥95%青蒿素产品,经TLC、IR、MS^HNMR和^13CNMR分析确认。  相似文献   

16.
An in vitro micropropagation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clone Artemisia annua L. plants from axenic seedlings or field grown plants selected on the basis of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Clones were maintained in culture by continuous transfer every 4–6 week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various clones in the field as well as their contents of artemisinin and related sesquiterpenes were compared with selected field grown plants. An internally standardized reverse-phase HPLC method was developed for this evaluation. Artemisinic acid (III) was by far the major sesquiterpene for all clones tested, followed by arteannuin B (II) and then artemisinin (I). However, there was a high degree of variability between various clones for all sesquiterpenes tested. The high artemisinin producing clones are characterized as tall robust plants with long internodes, open branching, dense leaves and thick stems. Results from unorganized callus cultures initiated from the leaves of the corresponding clones did not indicate the formation of artemisinin or related sesquiterpenes in these cultures.  相似文献   

17.
不同海拔青蒿生长及青蒿素累积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青蒿在不同海拔的生长及青蒿素累积动态变化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青蒿植株高度、生物量及青蒿素的累积都有显著差异,海拔1000m以下的青蒿生长快,青蒿素含量及产量也高。青蒿素含量及产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与生育期日均温呈正相关,青蒿素产量与植株含水量呈正相关,青蒿素含量与植株含水量呈负相关。综合分析表明,海拔1000m以下适度高温、低湿环境有利于青蒿素的累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黄花蒿新品种选育和杂交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野生黄花蒿在间苗、补苗、除草、施肥、培土、防治病虫害和除杂去劣等技术环节的研究,提高野生黄花蒿的种子产量。结果平均每hm产黄花蒿种子31.95kg以上。结论本试验可解决黄花蒿品种人工栽培的用种需求。  相似文献   

19.
湖南雪峰山地区野生黄花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华卫  王定勇  李晓蒙 《中药材》2006,29(6):562-564
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湖南雪峰山地区野生黄花蒿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黄花蒿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归一法测定其百分含量。共鉴定出45个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0%。从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可知,湖南雪峰山地区野生黄花蒿品种优良,有开发的潜力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不同海拔青蒿生长及青蒿素累积的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青蒿在不同海拔的生长及青蒿素累积动态变化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青蒿植株高度、生物量及青蒿素的累积都有显著差异,海拔1000m以下的青蒿生长快,青蒿素含量及产量也高.青蒿素含量及产量与海拔高度呈负相关,与生育期日均温呈正相关,青蒿素产量与植株含水量呈正相关,青蒿素含量与植株含水量呈负相关.综合分析表明,海拔1000m以下适度高温、低湿环境有利于青蒿素的累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