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一种骨碎补习用品的生药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勇  毛志坚  张雯洁  赵强 《中药材》2000,23(6):322-324
中国药典中骨碎补项下收载的品种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而在云南省则习用多种植物。本文对其中的川滇槲蕨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鉴定,为利用和鉴别川滇槲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骨碎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Sm.的干燥根茎;分布于中南、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地区;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因该药材疗效确切,对其研究甚多,现将近十年的研究情况概述如下。 1 基源研究及品种鉴定 骨碎补的药用记载甚早,商品来源也多。200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仅指槲蕨一种,1990年版《中国药典》及此前版本收载为槲蕨和中华槲蕨[D.baronii (Christ) Diels]。 1.1 本草收载的骨碎补的原植物考证 据考证[1],…  相似文献   

3.
陈曦  庞文学 《中药材》2012,(11):1769-1772
目的:对中华槲蕨根茎进行生药鉴定,并与易混品骨碎补和光叶槲蕨进行比较。方法:药材性状描述,横切面、粉末及鳞片表面观显微观察。结果:详尽描述了中华槲蕨根茎的生药学特性,找出与其他两个易混品主要区别点是:本品根茎表面鳞片易脱落;鳞片柄基部着生于根茎表皮稍凸起处,鳞片柄侧面观多由2列扁平细胞呈筒状排列;鳞片体基部表面观不规则波状皱褶,其横切面不整齐;脱落的鳞片常带有盾状着生的鳞片柄;鳞片体边缘2~4列细胞并生的毛状物多弯曲或呈钩状,末端尖锐或钝圆。结论:中华槲蕨生药学特性及其与两种易混品的不同,为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骨碎补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茎,具有补骨强肾、续伤止痛的功能,常用于治疗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等症,是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而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常发现有中华槲蕨、光叶槲蕨、崖姜、大叶骨碎补混充骨碎补供药用,给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带来了困难,现将骨碎补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特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骨碎补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军  王振海 《中药材》1999,22(5):263-266
中药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茎,始载于《本草拾遗》,为历代常用中药,具补肾、活血、止血、续伤之功用。本文就骨碎补在本草学、鉴定学、化学、炮制学、药理学及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骨碎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骨碎补薄层鉴别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碎补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中国药典》1995年版骨碎补项下规定其植物来源为檞厥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茎,其鉴别项下制定有薄层鉴别。笔者在进行了大量的骨碎补薄层鉴别实验后,对《中国药典》1995年版所列薄层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缩短了鉴定时间。具体实验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中华槲蕨、石莲姜槲蕨、崖姜、光亮密网蕨以及骨碎补科植物大叶骨碎补、海州骨碎补等的根茎。亦名胡狲姜、猴姜(《本草拾遗》),过山龙(《植物名实图考》)等。味苦,性温。入肝、肾经。功能:补肾、活血、止血。主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内服:煎汤,10~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主要成分:槲蕨根茎含淀粉16.4%、葡萄糖5.37%,亦含柚皮甙。从石莲姜槲蕨中分离出了四种化合物:石莲姜素、4-O-β-D-吡喃葡萄糖基咖啡酸、胡萝卜甙和蔗糖。  相似文献   

8.
骨碎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nze)J.Sm.)的干燥根茎,具有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等功效。目前关于其鉴定、炮制、化学、药理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进展。对这些方面的现代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骨碎补生品和炮制品真伪质量快速检定方法。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收集到的18批商品进行鉴定分析。结果商品中除正品骨碎补(Drynaria fortunei)外,还有习用品中华槲蕨(Drynaria sinica)、大叶骨碎补(Davallia formosana)和掺伪品团叶槲蕨(Drynaria bonii)、栎叶槲蕨(Drynaria quercifolia)、光叶槲蕨(Drynaria propinqua)及未知掺伪品。结论生品可通过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综合分析进行真伪检定,炮制品除大叶骨碎补性状与正品差异较大外,其余品种通过性状鉴别难度较大,但可通过薄层色谱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是否含有柚皮苷来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10.
中药占斯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志民  曹林林 《陕西中医》1994,15(7):324-325
占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疮科用药之一,早在梁代就已失传。本文初步考证结果认为,古代之占斯就是唐代以后的骨碎补,即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ze.)J.Sm.和华槲蕨D.baronii(Christ)Diels的干燥根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中药骨碎补与其混伪品普通凤丫蕨进行对照鉴别,以期为中药骨碎补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从基源鉴别、性状鉴别、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鉴别四个方面对骨碎补和普通凤丫蕨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骨碎补和普通凤丫蕨在基源植物的叶型、叶柄,根状茎的断面特征,维管束数目与排列方式,鳞片着生方式及是否有锯齿,标识成分柚皮苷含量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骨碎补是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Kurlze)J.Sm的干燥根茎。药性苦、温。归肝、肾经。用于治疗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骨质疏松,外治斑秃、白癜风。骨碎补治疗骨科痰患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含骨碎补的中药成方制剂多为丸剂;其中骨碎补多以生药粉入药;生品和烫制品入药较多;骨碎补质量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通过对骨碎补在中药复方制剂中应用情况的分析,来综合开发利用骨碎补及含骨碎补制荆。所以我们应从发展中医药理论的角度结合临床为出发点,加强骨碎补在复方制剂中的综合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13.
陈学松  张涛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0):847-849
侧柏叶的传统炮制方法有生用、醋炒、盐水炒和蒸制等[1]。文献多以其主要成分鞣质、挥发油、总黄酮类作为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2],用色谱法测定侧柏叶各种炮制品的含量目前未见报道。《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侧柏叶的含量测定项以槲皮苷为测定指标,炮制品仅收载侧柏炭[3]。本实验采用HPLC测定侧柏叶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槲皮苷的含量变化,为探讨其炮制机制提供更具体的参考依据。1仪器及材料岛津LC-10Atvp高效液相色谱仪,AND GR-2....  相似文献   

14.
不少药用植物都喜生长在岩石上,《本草纲目》把这一类草本植物称为石草类,骨碎补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水龙骨科植物槲蕨或中华槲蕨的根茎,附生在山林石壁上或树上,有崖姜、爬岩姜之别名;由于根的样子粗壮扭曲,略似猴形,皮色犹如生姜,因此也称猴姜。据说它曾治愈过唐明皇宠妃的骨折伤痛,唐明皇遂赐给了一个骨碎补的美名,一直沿用到今。  相似文献   

15.
骨碎补,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味苦,性温,无毒,归肾、肝经。功效补肾强骨,续伤止痛,主治。肾虚腰痛脚弱,耳鸣耳聋,牙齿松动,久泻,跌仆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用法用量:煎服10~15g;外用鲜品适量。笔者在跟随王焕禄老中医出门诊时,治疗一位眩晕、耳鸣患者,应用含骨碎补中药煎剂后,患者出现严重水样泻,骨碎补减量应用则水样泻明显减轻,停用骨碎补则水样泻停止,  相似文献   

16.
侧柏叶不同炮制品中槲皮苷与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槲皮苷、槲皮素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炮制方法 对侧柏叶止血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槲皮苷、槲皮素的含量,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2%磷酸溶液(38:10:52);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结果 不同炮制品中槲皮苷、槲皮素的含量有显著差异,槲皮苷的含量以生品最高,炭品最低;槲皮素的含量变化为:炒炭品﹥炒焦品,其它炮制品未检出槲皮素.结论 随着炮制温度的升高,槲皮苷的含量逐渐减少;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推测与炭品中槲皮苷部分分解生成槲皮素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盐关黄柏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伟珍  毛淑杰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2):1595-1597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檗PheUodendron 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为清热泻火常用中药,中医除用生品外,还用炮制品.中药黄柏传统炮制方法虽然有几种,但主要以盐炙为主,全国各省市临床应用也基本是盐炙黄柏最多.2005年版<中国药典>及<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均将盐炙黄柏作为法定的黄柏炮制方法.目前对盐炙黄柏的炮制工艺研究报道较多[1,3],对其质量标准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8.
HPLC测定侧柏叶颗粒中槲皮苷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侧柏叶颗粒饮片为柏科植物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L.)Franco的干燥枝梢及叶经加工炮制后经提取浓缩而成的配方颗粒.具有凉血止血、生发乌发等功效.临床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血热脱发、须发早白等症状.本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侧柏叶颗粒饮片中槲皮苷的含量进行测定,有利于质量控制,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干姜历史来源献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干姜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2000版及其他权威性文献均将其来源确定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cinaie Rose.的干燥根茎.对于其来源问题自古以来就有争议,因为药用干姜质地丰满,而生姜晒干或晾干后干瘪,与药用干姜又全然不同.  相似文献   

20.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 Eucommia ulmoidesolio 的干燥村皮,《中国药典》90版对其炮制规定为盐灸法,《吉林省中药炮制标准》86版规定为炒杜仲炭法。近几年,有些地方或一些不法商贩在炮制杜仲过程中掺入一些杂质或不按炮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