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囊切除和胆总管探查术是临床上治疗胆管结石最常用的手术方式.由于胆道解剖结构具有特殊性,加之胆囊管和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炎症水肿,探查取石致胆管损伤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结石的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8月至2008年5月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总管I期缝合2例、T管引流28例,2例胆总管下端结石嵌顿网篮无法取出结石,其中1例术后病理证实为胆总管下端癌伴结石嵌顿,1例术后行胆道镜微波碎石治疗.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对患者创伤小、效果好、住院时间短,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胆管下端炎性狭窄,胆管结石,恶性胆道梗阻等胆管阻塞性疾病临床效果.方法: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者予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恶性胆道梗阻者,根据情况分别行鼻胆管引流术、塑料支架胆管内引流及金属支架胆管内引流术.结果:胆管下端炎性狭窄11例经乳头切开术后,症状和肝功能得到改善.胆道结石成功取石30例(93.3%).症状明显缓解.恶性胆道梗阻22例,分别予ENBD、ERBD、EMBE,术后患者肝功能、黄疸好转,术后生存7~35个月,平均11个月.结论: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治愈或改善胆管阻塞性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道镜结合新型取石钳处理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胆道镜结合新型取石钳处理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中54例顺利取出结石,术后1月拔管,其中1例出现胆漏,行ERCP+EST+ENBD痊愈。2例取石失败,其中1例因结石致密嵌顿,放弃取石,留置T管,术后1月行ERCP+EST+ENBD痊愈;另1例取石时导致胆总管下端后壁穿孔,行穿孔处修补+T管+后腹膜引流术,术后1月行ERCP+EST+ENBD痊愈。结论:胆总管下端结石致密嵌顿时无法打开取石篮,应用胆道镜结合新型取石钳取石有一定的技术优势,采用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正确轻柔的手法,是避免结石残留和胆道医源性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与胆源性胰腺炎相关的胆道结石的治疗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我院2005~2010年收治的46例胆源性胰腺炎的胆道结石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1例胆囊结石患者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另7例患者胰腺炎控制后予出院,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囊结石伴胆总管下端结石梗阻行十二指肠镜治疗成功取出胆总管下端结石8例,之后再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单纯胆总管下端结石梗阻6例,行十二指肠镜治疗均成功取出胆总管下端结石.随访1年以上均未有胰腺炎复发病例.结论:胆囊结石患者胰淀粉酶恢复或接近正常后实施微创手术治疗,胆总管有结石的患者,首选内镜治疗,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胆道术中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120例术中胆道造影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道造影正常者79例,异常者41例(占34.2%,其中胆总管或肝内胆管残留结石25例,胆总管下端狭窄12例,硬化性胆管炎1例.Caroli氏病2例,胆囊十二指肠瘘1例).结论 术中胆道造影能显示胆道通畅及狭窄、梗阻情况,能准确诊断胆道残留结石,为临床手术的推进提供重要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胆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术中利用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胆总管结石22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胆总管结石2例,胆总管扩张下端良性狭窄7例,壶腹部癌1例,3例阴性.结论: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胆道探查,是一可靠、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诊断率高的方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T管造影是胆道系统手术后经引流管注射造影剂,显示胆道系统,以便了解术后胆道内是否有结石、蛔虫、胆管狭窄及胆管是否通畅的一种常用方法.常规T管造影采用仰卧位摄影,胆道显影受诸多因素影响,漏诊率较高[1-3].为了提高T管造影的准确性,本研究探讨多体位T管造影对胆道,尤其是胆道下端显影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何晓安 《中外医疗》2010,29(31):88-88
目的分析与探讨术中硬质胆道镜治疗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术中应用硬质胆道镜治疗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无胆道出血、胆道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住院7~15d,平均住院11d,随诊5~24个月,平均12.3个月,无结石复发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术中硬质胆道镜治疗胆总管下端嵌顿性结石创伤小,定位精确,取石干净,避免了并发症发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胆管炎或胆总管结石病人胆道镜检查胆总管的术中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急性胆管炎或胆总管结石病人术中应用胆道镜检查胆总管的资料.结果:胆道镜检发现肝外胆管结石3例,及时取净,发现胆总管下端0.5cm赘生物1例,活检提示胆管癌,改作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病人痊愈出院.结论:胆总管探查术中手指或探条检查易遗漏结石,采用胆道镜检可以提高结石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胆总管术后T管引流,在证实胆道下端无梗阻后早期挟管,其胆汁丧失量与胆道污染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2.
自2000年8月 ̄2003年10月,对本院我们手术的20例胆总管下端附壁结石进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检及6例胆总管探查胆道镜检术后残留结石的患者进行胆道镜下取石,对胆总管下端附壁结石的原因、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6例患者,男性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胆道结石术后常规胆道镜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胆管结石术后的病人常规行纤维胆道镜检查,其结果与胆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12例术后造影检查无异常的病例中,发现小残石3例,华支睾肝吸虫1例,胆总管下端开口部炎性鼻肉1例,胆总管下端开口部松弛并返流2例。结论:胆道镜检查能发现胆道造影检查不能发现的病变,应作为胆道结石术后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有利于对病人的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观察135例梗阻性黄疸的病人,检查肝、胆、脾、胰及腹腔等部位,了解病因及梗阻部位及对周围脏器有无浸润.结果 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引起胆道梗阻46例,胰头癌引起胆道梗阻33例,胆管癌引起胆道梗阻19例,胆囊癌转移引起胆道梗阻11例,原发性肝癌转移胆管引起胆道梗阻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引起胆管扩张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状扩张引起胆道梗阻5例,胆道蛔虫合并胆道结石引起胆道梗阻3例,误诊3例.结论 B型超声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简便、快捷、准确,诊断准确率达96.7%.但病人肠胀气时会影响胆总管下端显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 LCBDE)中胆道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术中纤维胆道镜探查肝外胆管并取石或活检。结果27例患者均治愈,无胆漏、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胆管狭窄等并发症。术后6周后T型管造影未见结石残留,胆总管下端通畅,拔除T型管。其中1例术中胆道镜发现胆总管下端息肉样物,行活检,快速病理提示胆总管下端乳头状瘤伴重度不典型增生,更改术式,开腹行肿瘤局部切除胰胆管成型术,1例术后18个月复查B超发现胆总管再发结石,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胆道镜的应用,有效降低了胆道结石的残石率,提高了胆道肿瘤的诊断率,手术创伤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胆道结石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多数病例同时伴有感染和阻塞性黄疸,对临床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常需 X 线检查确诊。由于胆道阻塞,黄疸指数和胆红质都高,口服和静脉胆道造影都不适宜。血管造影(包括颈静脉插管或选择性动脉造影)及经皮肝穿刺,或用十二指肠镜插管,行胆道造影等,不仅技术复杂,且有一定痛苦和危险。而低张力十二指肠造影却安全易行,病员痛苦小,能观察到胆总管下端结石  相似文献   

17.
胆道金属支架主要适用于无手术根治机会的胰腺癌、胆管癌、壶服癌等引起的胆道梗阻患者.由于肿瘤浸润生长或压迫胆道而导致十二指肠乳头开口视野不清或解剖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放置金属支架的难度非常大,我们护士的配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邢安堂  吴放  陶勇博  张登陇 《海南医学》2006,17(12):24-25,2
目的 总结胆道再次手术的经验,探讨其原因、特点、处理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1993年7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102例胆道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道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是肝内外胆管结石残留或复发,占全组病例53.8%,其次为胆囊残留、胆管下端梗阻,胆总管囊肿,术后出血,胆漏.再次手术方式以胆肠吻合为主,或肝部分切除胆肠吻合.胆道再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1%.结论 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既有胆道疾患本身原因,又有医源性因素,术前术中详细的检查、合理的手术方案、细致的操作及术后合理的辅助治疗是减少胆道再次手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胆道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抗感染治疗是其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常是经验性用药,存在一定盲目性,导致临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疗效不佳.回顾性分析本院胆道疾病患者术中留取的胆汁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探讨胆道感染的特点,以指导抗菌药物在胆道疾病中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0.
黄鹏  王稳忠  谢春发 《华夏医学》2009,22(3):444-445
目的:分析术中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遇到问题和常见失败原因及其改进的可能性.方法:对62例曾经使用纤维胆道镜术中治疗胆道结石的病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62例患者中13例术后有胆道结石残留,残余结石率为20.97%其中术中已知结石残留5例.术后经T管造影证实有结石残留8例.8例中包括肝内胆管结石伴胆管开口狭窄,变异6例胆总管下段狭窄伴结石2例.结论:术中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时要注意有无胆道变异和病变胆管开口狭窄或胆总管下端节段性狭窄情况.使用纤维胆道镜时,术者要耐心细致,按顺序逐支逐段地检视对胆道应采用连续窥视的方法和导向钳夹法以避免主观和客观因素带来的术后结石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