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痛的疗效。方法将42例确诊为头面部急性带状疱疹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普瑞巴林组和联合组,每组21例。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 VAS 评分)、睡眠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联合组治疗后 VAS 评分明显低于普瑞巴林组,联合组治疗后睡眠均明显高于普瑞巴林组。结论联合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加疱疹区皮内注射对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及对后遗神经痛的预防作用。方法 65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神经阻滞加疱疹区皮内注射(治疗组)和单纯药物(对照组)。结果经治疗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VAS、SIS(睡眠影响指数)均数差异比较(P<0.05)。皮损愈合后3个月随访治疗组后遗痛发生率为2.7%,对照组14.3%。结论神经阻滞加疱疹区皮内注射疗效明显,对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口服普瑞巴林联合医用臭氧椎旁阻滞及疱疹区皮内注射治疗老年患者躯干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病程超过3个月的躯干部PHN老年患者49例,随机分为口服普瑞巴林组(A组,n=26)和口服普瑞巴林联合医用臭氧椎旁阻滞及疱疹区皮内注射组(B组,n=23)。治疗前,治疗后2、4 d,1、2、4、6、8周对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评分,观察不良反应。通过VAS及患者满意度评定疗效,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VAS及睡眠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与A组比较,B组患者治疗后2、4 d,1周VAS降低更明显,治疗后2 d睡眠评分低于A组(P<0.05);B组显效率(69.6%)明显高于A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普瑞巴林联合医用臭氧椎旁阻滞及疱疹区皮内注射治疗PHN能缩短起效时间,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梁皓  涂艳  孙午  金磊 《江西医药》2006,41(2):67-68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带状疱疹后遗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维生素B12维生素B1联合消炎痛治疗;B组采用神经阻滞联合微波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d,3d,7d,14d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疼痛和睡眠程度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1),B组患者的止痛效果和睡眠质量明显优于A组。结论神经阻滞联合微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显著而安全。  相似文献   

5.
<正>本院疼痛科2012年8月至2014年5月采用药物治疗、皮损区皮内注射、神经阻滞联合心理治疗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49例,临床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PHN患者49例,均为疼痛持续时间短于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其中男性23例,女性26例,年龄35~81岁,中位年龄64岁;发病部位头面部6例、胸背腹部31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普瑞巴林组(B组),两组患者均行神经阻滞,B组加服普瑞巴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QS)和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第2周~第10周,VAS和QS显著下降(P<0.01)。普瑞巴林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没有区别。结论普瑞巴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神经阻滞效果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黄丸在急性头面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口服西黄丸+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阿昔洛韦抗病毒+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3周VAS评分和麻木感、烧灼感、皮肤刺瘁等神经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疼痛均明显减轻,两组间无差异,但治疗组神经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西黄丸配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头面部带状疱疹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费用低廉、药源丰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郭瑞云 《江西医药》2021,56(10):1687-1688,1709
目的 分析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及椎旁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PHN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以及实验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神经妥乐平及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实验组基于对照组予以体外冲击波疗法,统计对比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症状改善状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较对照组75.00%(30/40)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麻木例数、痛觉过敏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少于对照组,SF-36评分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神经妥乐平及椎旁神经阻滞治疗PHN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郭瑞云 《江西医药》2021,56(10):1687-1688,1709
目的 分析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及椎旁神经阻滞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PHN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以及实验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神经妥乐平及椎旁神经阻滞治疗,实验组基于对照组予以体外冲击波疗法,统计对比两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症状改善状况.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较对照组75.00%(30/40)高(P<0.05);治疗后实验组麻木例数、痛觉过敏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少于对照组,SF-36评分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神经妥乐平及椎旁神经阻滞治疗PHN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1,34(10):1533-1534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联合中药塌敷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9年12月某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仅接受神经阻滞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塌敷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VAS评分、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以及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治疗过程中,神经阻滞联合传统中药塌敷疗法的效果优于单一治疗的效果,可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徐汝玺 《江苏医药》2012,38(14):1693-1694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37例,根据受损部位不同给予相应的神经阻滞,并联合药物进行综合治疗。于治疗后的第1、2、3、4周进行视觉模拟(VAS)和睡眠质量(QS)评分。结果治疗后1、2、3和4周VAS评分分别为(4.68±1.69)分、(3.13±0.53)分、(2.06±0.41)分和(1.10±0.58)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7.92±1.32)分(P<0.05);治疗后1、2、3和4周的QS评分分别为(1.50±0.52)分、(0.89±0.45)分、(0.74±0.37)分和(0.55±0.24)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3.15±0.68)分(P<0.05)。结论药物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好,能迅速解除疼痛,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周天恒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127-128,131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2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 d后,两组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7 d镇痛药使用总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疱疹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效果显著,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肖鸿智 《中国当代医药》2013,(2):91+93-91,93
目的研究自控硬膜外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均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使用常规硬膜外阻滞镇痛和自控硬膜外阻滞镇痛,连续治疗10d,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疼痛评分(VAS)并统计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VAS分值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疗效也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控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带状疱疹神经痛镇痛作用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片仔癀软膏联合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商丘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92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6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伐昔洛韦片,0.3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涂抹复方片仔癀软膏,取适量涂抹于患处,3次/d。两组患者均进行10 d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DLQI评分、PSQI评分、VAS评分,及血清疼痛物质P(SP)、前列腺素E2(PGE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生长因子诱导蛋白(VGF)、β-内啡肽(β-EP)和神经降压素(NT)水平。结果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DLQI评分、PSQI评分和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DLQI评分、PSQI评分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SP、PGE2、CGRP、VGF水平均显著下降,而β-EP、NT水平均升高(P<0.05)。治疗组SP、PGE2、CGRP、VGF、β-EP和NT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片仔癀软膏联合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改善机体疼痛介质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撒俊鹏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1956-1957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注射液合用特定电磁波治疗器(TDP)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方法:将83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3例.两组均进行TDP照射治疗,治疗组加用更昔洛韦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痛疼减轻程度、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后遗神经痛数量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更昔洛韦注射液联合TDP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万乃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磷酸阿糖腺苷与万乃洛韦联合治疗组,单磷酸阿糖腺苷200m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7天,同时口服万乃洛韦,每次300mg,每日2次,连服10天;对照组口服万乃洛韦,每次300mg,每日2次,连服10天.结果 单磷酸阿糖腺苷与万乃洛韦联合治疗组在止疱、止痛、结痂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万乃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起效快,能有效缩短病程、降低后遗神经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联合伐昔洛韦片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给予薄芝糖肽注射液每次10mg,每天1次;口服伐昔洛韦片每次0.3g,每天2次;对照组55例仅给予口服伐昔洛韦片每次0.3g,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疼痛减轻、消逝时间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7%、72.7%,观察组疼痛减轻、消逝时间短于对照组。PHN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薄芝糖肽联合伐昔洛韦片能有效治疗带状疱疹。缩短PHN时间,降低PHN的发生率,且疗效优于单用伐昔洛韦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伐昔洛韦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2组均给予伐昔洛韦片治疗,治疗组加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皮疹消退及疼痛缓解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6%高于对照组的6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均降低,且治疗组下降值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昔洛韦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恩再适联合抗病毒药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4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0例和恩再适组20例,2组患者均使用阿昔洛韦、VitB1、VitB12等基础治疗,恩再适组加用恩再适10.8单位/天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2组患者带状疱疹病情进展情况,疼痛改善情况和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恩再适组疼痛症状减轻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治疗带状疱疹时合用恩再适可减轻疼痛,缩短疼痛时间,并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但对带状疱疹水疱的持续时间和结痂时间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