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序贯疗法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临床预后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阿托伐他汀序贯治疗组(观察组)80例,常规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对照组)76例,观察组入院给予阿托伐他汀80mg顿服,PCI术前2h再次顿服阿托伐他汀40rag,术后继续服用阿托伐他汀40mg/d,1个月之后减为阿托伐他汀20mg/d;对照组阿托伐他汀Z0mg/次,1次/d,观察PCI治疗前后血脂、hs—CRP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PCI术前、后TC、LDL—C、TG及hs—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降低更明显(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续贯疗法可以进一步强化调脂,降低hs—CRP水平,降低不良事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蔡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1):1610-161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6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阿斯匹林、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疗程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和记录心绞痛发生的次数、心电图的改变,同时检测血脂和血清hs—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次数减少,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明显改善;治疗组血脂和hs—CR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明显降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 hs-CRP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UAP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心绞痛药物治疗,常规组加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组加用阿托伐他汀和舒血宁注射液,治疗4周,观察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2.31%)高于常规组(78.85%)(P<0.05);治疗前两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清hs-CRP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改善,且联合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 P<0.05)。结论采用舒血宁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UAP,可显著提高疗效,改善心肌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脂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91例TIA患者,随机分为TIA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48例和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他汀治疗组,20mg/d)43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及血清hs—CRP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C、LDL—C、TG、血清hs—CRP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TIA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时能减轻TIA患者的全身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脂联素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对照组加用血脂康胶囊,6个月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血脂各项指标水平均得到改善,但是观察组患者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达标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5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脂联素(8.53±2.18)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2.25)mg/L(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8.58±2.42)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82±2.73)mg/L(尸〈O.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改善冠心病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血清中脂联素含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郝建光 《中国医药科学》2014,(11):69-70,107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7、15d后,治疗组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30d,治疗组LDL—C及Tc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较大剂量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hs—CRP及血脂水平,对于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改变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Pwv、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PWV、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hs—CR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PWV、血脂及hs—CRP,减轻炎性反应,有利于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疗效.方法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30例)予以常规治疗但不用降脂药物;B组(30例)为2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C组为40mg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0例);3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2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结果9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就诊时的血清高敏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0.05),B、C组治疗2周后血清高敏CRP较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以C组作用更明显。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RP水平增高,早期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可使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获益更大。  相似文献   

9.
焦玲 《河南医药信息》2010,(9):39-40,42
目的评价早期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2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常规吸氧、应用硝酸酯类、B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传统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病例在发病24h之内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以后每晚10mg睡前口服;氯吡格雷75mg早晨1次顿服,连用6个月,入院24h及治疗后8周抽空腹静脉血测定TC、LDL—C、HDL—C、hs—CRP,同时观察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TC、LDL—C、hs—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及心源性猝死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血脂及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UAP患者共60例,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吸氧、β受体阻断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ACEI、低分子肝素、肠溶阿斯匹林,伴有其他疾病者对症处理。观察组同时予瑞舒伐他汀钙片20mg,每日1次,睡前口服,疗程8周。对照组予辛伐他汀作对照,辛伐他汀40mg,每晚一次口服,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Tc、TG、LDL、HDL、hs—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8周后无效7例,有效率仅76.7%,观察组治疗8周后无效3例,有效率达90.0%,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L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而HDL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s—CRP比较差异不显著,治疗后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s—CRP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水平,及降低hs—CRP水平,提高疗效,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炎性因子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9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40 mg,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炎性因子及心功能变化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P<0.05);2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序贯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序贯疗法,比较预后情况、血脂和血清hs-CRP、MMP-3、AngⅡ、PCⅢ改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血脂和血清hs-CRP、MMP-3、AngⅡ、PCⅢ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序贯疗法可明显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来本院就诊的15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75例患者选用辛伐他汀片进行治疗,观察组75例患者选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IMT、血脂、斑块面积变化,综合分析.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出现颈动脉IMT变薄、斑块面积变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变化更加明显(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缩小患者的斑块面积,有效调节血脂,预防卒中的复发.  相似文献   

14.
张旭  孙振学  吕豪 《河北医药》2012,34(2):175-176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白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照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测定治疗前后血脂、IL-6及hs-CRP的变化.结果 对照治疗组及治疗组在治疗后血脂、IL-6及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对照治疗组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血脂下降与IL-6及hs-CRP下降无相关性(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脂、IL-6及hs-CRP水平,20 mg优于10 mg,其抗炎作用不依赖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0%、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效果明显优于阿司匹林,是临床防治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血脂水平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74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麝香保心丸,45 m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血脂及血清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68%、94.59%,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胸痛发作时间显著缩短,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和总胆固醇(T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血脂指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Hcy、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脂及血清Hcy、hs-CRP水平,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心功能水平、血脂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IVST、LVDD、LVEF等心功能水平及hs-CRP水平均明显改善,研究组TG、LDL、TC等血脂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IVST和LVDD明显降低,LVEF明显提高;TG、LDL、TC水平均明显降低;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水平、血脂水平以及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刘小红 《上海医药》2016,(13):40-43
目的:观察和评估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西药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血清IL-6、hs-CRP,血脂水平和E-选择素,SICAM-1、SVCAM-1等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片、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6.00%(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IL-6、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6、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TG、TC、LD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水平(TG、TC、L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E-选择素,SICAM-1、SVCAM-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选择素,SICAM-1、SVCAM-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西药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IL-6、hs-CRP水平,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亦能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和E-选择素,SICAM-1、SVCAM-1水平,减轻内皮细胞的损坏,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逆转血管重塑,保护血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阿托伐他汀的应用效果。方法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血脂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TC)(4.8±0.4)mmol/L、甘油三酯(TG)(2.4±0.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0.5)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5.7±0.2)、(3.9±0.9)、(4.2±0.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8±0.6)mmol/L高于对照组的(1.1±0.5)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应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血脂指标水平,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hs-CRP、MMP-9和TGF-β1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辛伐他汀40 mg·d^-1口服,对照组加用辛伐他汀20 mg·d^-1口服,治疗6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hs-CRP、MMP-9、TGF-β1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LDL-C、MMP-9以及hs-CRP浓度均显著下降(P〈0.05),而治疗前后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DL-C、MMP-9以及hs-CR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DL-C的达标率及强化达标率为93.33%,66.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33.33%,P〈0.05)。结论 服用辛伐他汀6个月能够降低血脂和炎症因子水平,且强化降脂治疗方案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