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对成骨细胞增殖和矿化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治疗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9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感染病中心完成。健康新生24h内的SD仔鼠3只。①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分别给以不同葡萄糖浓度的培养液,即正常浓度葡萄糖(5.5mmol/L)和高浓度葡萄糖(25.5mmol/L)。在高糖条件下分别加人胰岛素(10^-6mmol/L)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10^-7mmol/L)。所有实验分为四组:正常浓度葡萄糖组,高浓度葡萄糖组,高浓度葡萄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高浓度葡萄糖+胰岛素组。②MTT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③原子能吸收法检测钙离子吸收量和体外诱导骨结节的形成来评价成骨细胞的分化。结果:①MTT比色法显示连续培养5d,不同组吸光度值均成比例增加,与正常浓度葡萄糖相比,高浓度葡萄糖显著促进细胞的增殖,细胞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下调了高浓度葡萄糖导致的细胞增殖,除第1天以外,该两组细胞的生长率与正常浓度葡萄糖组的结果相似。②从第17天到第32天,各组的钙吸收量显著增加,但高糖组的钙吸收量明显低于其他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的钙吸收量高于胰岛素组,与正常浓度葡萄糖组的钙吸收量相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在第32天,高糖组的骨结节数明显低于其他组,而且多数细胞仍处于增殖阶段,钙化的细胞很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的骨结节数多于胰岛素组(P〈0.05),少于正常葡萄糖组(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但抑制细胞矿化可能直接导致了糖尿病性骨病的病理改变;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其矿化的促进作用可能是治疗糖尿病性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对新生大鼠颅骨成骨细胞葡萄糖载体-1(GLUT1)表达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和IGF-Ⅰ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新生SD仔鼠颅骨成骨细胞,分别给予不同葡萄糖浓度的培养液,即正常浓度葡萄糖(5.5mmol/L)和高浓度葡萄糖(25.5mmol/L)。在高糖条件下分别加入胰岛素(10-6mmol/L)和IGF-Ⅰ(10-7mmol/L)。RT-PCR检测GLUT1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检测GLUT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浓度葡萄糖组相比,高浓度葡萄糖使成骨细胞GLUT1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增加51%和35%。胰岛素和IGF-Ⅰ可以下调高糖条件下增加的GLUT1mRNA和蛋白表达,其表达水平与正常浓度葡萄糖条件下的表达水平相似。结论:胰岛素和IGF-Ⅰ纠正了高浓度葡萄糖引起的成骨细胞GLUT1表达的改变可能是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对成骨细胞增殖和矿化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治疗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9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感染病中心完成.健康新生24 h内的SD仔鼠3只.①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分别给以不同葡萄糖浓度的培养液,即正常浓度葡萄糖(5.5 mmol/L)和高浓度葡萄糖(25.5 mmol/L).在高糖条件下分别加入胰岛素(10-6 mmol/L)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10-7 mmol/L).所有实验分为四组正常浓度葡萄糖组,高浓度葡萄糖组,高浓度葡萄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高浓度葡萄糖+胰岛素组.②MTT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③原子能吸收法检测钙离子吸收量和体外诱导骨结节的形成来评价成骨细胞的分化.结果①MTT比色法显示连续培养5 d,不同组吸光度值均成比例增加,与正常浓度葡萄糖相比,高浓度葡萄糖显著促进细胞的增殖,细胞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下调了高浓度葡萄糖导致的细胞增殖,除第1天以外,该两组细胞的生长率与正常浓度葡萄糖组的结果相似.②从第17天到第32天,各组的钙吸收量显著增加,但高糖组的钙吸收量明显低于其他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的钙吸收量高于胰岛素组,与正常浓度葡萄糖组的钙吸收量相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在第32天,高糖组的骨结节数明显低于其他组,而且多数细胞仍处于增殖阶段,钙化的细胞很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组的骨结节数多于胰岛素组(P<0.05),少于正常葡萄糖组(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但抑制细胞矿化可能直接导致了糖尿病性骨病的病理改变;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其矿化的促进作用可能是治疗糖尿病性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在高浓度葡萄糖条件下对成骨细胞增殖和矿化的影响,探讨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治疗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7/2005-09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感染病中心完成。健康新生24h内的SD仔鼠3只。①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颅骨成骨细胞,分别给以不同葡萄糖浓度的培养液,即正常浓度葡萄糖(5.5mmol/L)和高浓度葡萄糖(25.5mmol/L)。在高糖条件下分别加入胰岛素(10-6mmol/L)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10-7mmol/L)。所有实验分为四组:正常浓度葡萄糖组,高浓度葡萄糖组,高浓度葡萄糖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组,高浓度葡萄糖 胰岛素组。②MTT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③原子能吸收法检测钙离子吸收量和体外诱导骨结节的形成来评价成骨细胞的分化。结果:①MTT比色法显示连续培养5d,不同组吸光度值均成比例增加,与正常浓度葡萄糖相比,高浓度葡萄糖显著促进细胞的增殖,细胞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组。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下调了高浓度葡萄糖导致的细胞增殖,除第1天以外,该两组细胞的生长率与正常浓度葡萄糖组的结果相似。②从第17天到第32天,各组的钙吸收量显著增加,但高糖组的钙吸收量明显低于其他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组的钙吸收量高于胰岛素组,与正常浓度葡萄糖组的钙吸收量相比没有明显差别(P>0.05)。在第32天,高糖组的骨结节数明显低于其他组,而且多数细胞仍处于增殖阶段,钙化的细胞很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组的骨结节数多于胰岛素组(P<0.05),少于正常葡萄糖组(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刺激成骨细胞增殖但抑制细胞矿化可能直接导致了糖尿病性骨病的病理改变;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其矿化的促进作用可能是治疗糖尿病性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骨形成的调节因子,具有促进有丝分裂、促进成骨等作用.由骨细胞所产生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介导的骨骼重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作用后,小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和碱性磷酸酶的表达.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中分别加入25,50,100及200 μg/L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于培养的第1,2,3,4,5天用Cell Counting Kit-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增殖周期和凋亡率;于培养的第3,6,9天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质量浓度在25~200 μg/L时,对小鼠成骨细胞的增殖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且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效应.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质量浓度在200 μg/L时,能明显提高细胞S期所占的比例.说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加速细胞的增殖活动,以保证参与骨改建的成骨细胞数量而促进骨组织再生.同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25~200 μg/L时,能显著提高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促进成骨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6.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方法:向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中加入25μg/L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别于培养的第1,2,3,4,5天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于培养的第3,6,9天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培养第3天提取总RNA,采用Real-timeRT-PCR检测Wnt-3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β-catenin 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25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而且明显增加成骨细胞中Wnt-3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β-catenin mRNA的表达(P〈0.05)。说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Wnt信号通路参与了该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7.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小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RNA的表达。方法:向体外培养的小鼠成骨细胞中加入25μg/L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分别于培养的第1,2,3,4,5天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率;于培养的第3,6,9天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细胞培养第3天提取总RNA,采用Real-timeRT-PCR检测Wnt-3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β-catenin 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25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能够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而且明显增加成骨细胞中Wnt-3a、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β-catenin mRNA的表达(P<0.05)。说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能够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Wnt信号通路参与了该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8.
背景:航天飞行、长期卧床等低重力负荷状态会引起骨吸收和骨形成的代谢紊乱,导致骨质疏松。有研究显示降钙素有直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可增加成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的表达。目的:观察降钙素和体外模拟失重状态对成骨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二次酶消化法提取新生SD大鼠颅骨的成骨细胞,凝胶化形成成骨细胞海藻酸钠微包囊后进行实验。实验分为正常重力组、模拟失重组、模拟失重+降钙素(10,40,80IU/L)组。将细胞置于模拟失重三维回转培养器中培养72h后,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碱性磷酸酶活性;采用RT-PCR方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碱性磷酸酶、骨钙素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正常重力组比较,模拟失重组细胞增殖率及培养基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钙素、碱性磷酸酶mRNA表达减少,凋亡增多;与模拟失重组比较,模拟失重+降钙素组细胞增殖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钙素、碱性磷酸酶mRNA表达均有所增加,但无剂量依赖关系。说明降钙素可通过上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mRNA表达改善模拟失重条件下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9.
背景:航天飞行、长期卧床等低重力负荷状态会引起骨吸收和骨形成的代谢紊乱,导致骨质疏松.有研究显示降钙素有直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并可增加成骨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mRNA的表达.目的:观察降钙素和体外模拟失重状态对成骨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二次酶消化法提取新生SD大鼠颅骨的成骨细胞,凝胶化形成成骨细胞海藻酸钠微包囊后进行实验.实验分为正常重力组、模拟失重组、模拟失重+降钙素(10,40,80 IU/L)组.将细胞置于模拟失重三维回转培养器中培养72 h后,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碱性磷酸酶活性;采用RT-PCR 方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碱性磷酸酶、骨钙素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正常重力组比较,模拟失重组细胞增殖率及培养基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降低(P < 0.0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钙素、碱性磷酸酶mRNA表达减少,凋亡增多;与模拟失重组比较,模拟失重+降钙素组细胞增殖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骨钙素、碱性磷酸酶mRNA表达均有所增加,但无剂量依赖关系.说明降钙素可通过上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mRNA表达改善模拟失重条件下成骨细胞的增殖与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0.
沈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11):878-880
运动对骨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运动是影响骨量的主要积极因素。章晓霜等的研究表明,中等强度运动通过主要抑制去卵巢后骨吸收和骨形成,但抑制骨吸收的作用更明显,且增加了骨矿的沉积作用,最终使骨形成大于骨吸收,可减少去卵巢大鼠胫骨骨丢失,减轻骨质疏松的程度。也有研究表明,慢跑、跳舞等运动锻炼可通过抑制骨转换而防治绝经后骨质丢失。同时,运动也是影响骨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的主要作用之一是通过生长素介质(somatomedin,SMs)间接刺激软骨生长,在青少年时期促进长骨生长,是众多促生长因子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是一种重要的SMs。它们在骨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运动促进骨生长发育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与有运动诱导的GH、IGF-1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中药骨康在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明确,但其具体作用途径尚不清晰。目的:假设中药骨康通过调节核内结合因子 a1 水平,控制其下游基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骨保护素表达,起到调控成骨细胞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新生 24 h 内的 SD 乳鼠用于成骨细胞的分离培养。成年 SD 雌性大鼠用于制备药物血清,随机分为正常血清组和中药骨康组。2 组大鼠按体表面积的方法给予中药骨康方的提取药物和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 1周。最后一次用药后 2 h 行心脏采血,分离血清。原代培养并传至第 3 代经碱性磷酸酶鉴定取得的大鼠成骨细胞,消化计数铺板并分为 2 组,以上述血清处理 72 h,MTT 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率,ELISA 方法检测碱性磷酸酶分泌量并以相应吸光度值进行纠正,运用 RT-PCR 检测 2 组成骨细胞核内结合因子α1 及其下游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骨保护素 mRNA 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中药骨康组成骨细胞骨保护素和核内结合因子 a1 mRNA 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血清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蛋白和 mRNA 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血清组(P 〈 0.01)。实验结果证实,中药骨康可通过影响核内结合因子 a1 表达,调控其下游基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和骨保护蛋白表达和分泌,进而发挥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成骨细胞中含量丰富,与骨密度有密切关系.目的:观察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碱性磷酸酶合成的影响.方法:不同质量浓度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噻唑蓝法测定活细胞数量;肿瘤坏死因子α单独或与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共同刺激成骨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采用对硝基酚磷酸盐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一定剂量的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能明显增加大鼠成骨细胞数量(P < 0.05),在质量浓度为0.1~100 μg/L时,成骨细胞数量的增加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肿瘤坏死因子α在0.1~100 μg/L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成骨细胞凋亡(P < 0.05),并使S期细胞减少(P < 0.05),而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对成骨细胞的促凋亡作用(P < 0.05);与对照组相比,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刺激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明显增高(P < 0.05).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大鼠成骨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且能明显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大鼠成骨细胞凋亡,提示增加成骨细胞数量可能是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促进骨形成的机制之一;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能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合成,提示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有可能促进骨基质的合成和钙化. 相似文献
13.
背景:人胰岛索样生长因子I在成骨细胞中含量丰富,与骨密度有密切关系。目的:观察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碱性磷酸酶合成的影响。方法:不同质量浓度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噻唑蓝法测定活细胞数量;肿瘤坏死因子a单独或与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共同刺激成骨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采用对硝基酚磷酸盐法测定细胞裂解液中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一定剂量的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能明显增加大鼠成骨细胞数量(P〈0.05),在质量浓度为0.1-100pg/L时,成骨细胞数量的增加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肿瘤坏死因子a在0.1-100pg/L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地促进成骨细胞凋亡(户〈0.05),并使S期细胞减少(尸〈0.05),而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a对成骨细胞的促凋亡作用(P〈0.05):与对照组相比,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刺激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明显增高(尸〈0.05)。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对大鼠成骨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且能明显抑制肿瘤坏死因子a诱导的大鼠成骨细胞凋亡,提示增加成骨细胞数量可能是重组人胰岛索样生长因子I促进骨形成的机制之一: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能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合成,提示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有可能促进骨基质的合成和钙化。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能诱导体外培养的破骨细胞凋亡的骨康含药血清对新生大鼠成骨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1/2003-06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①选用1d龄雌性SD大鼠3只,用于分离原代成骨细胞;6月龄SD雌性大鼠24只用于制备含药血清。②6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分别为骨康方组、罗盖全组和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骨康方由淫羊藿、补骨脂、黄芪、熟地、白芍等药物组成,为中药煎剂,含生药量1.43kg/L,按4.8g/kg生药灌胃,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0倍。罗盖全(活性维生素D3)按0.084μg/kg灌胃,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0倍。各组大鼠分别用上述物质灌胃,每次17.5mL/kg,2次/d,间隔5h,连续灌胃3d,最后1次灌胃后2h腹主动脉取血,离心获取含药血清。将传代的成骨细胞分别加入含药血清培养7d时,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剂量为30μg/L,分别于12和24h后取出长有成骨细胞的盖玻片,经吖啶橙染色,置Nikon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拍照。③成骨细胞的鉴定,包括形态学观察和碱性磷酸酶染色和矿化结节茜素红染色观察。结果:①在用空白血清培养7d的成骨细胞中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12h时可见到成骨细胞出现凋亡征象,24h时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②在用骨康血清和罗盖全血清培养7d的成骨细胞可部分对抗肿瘤坏死因子α所致的成骨细胞凋亡作用,中药骨康血清和罗盖全血清对成骨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相似。结论:①肿瘤坏死因子α可诱导成骨细胞凋亡。②用中药骨康含药血清培养7d的成骨细胞可部分对抗肿瘤坏死因子α对其的损伤,提示中药骨康可通过阻滞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成骨细胞凋亡,发挥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对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在青岛海慈医疗集团检验科完成。选择2005—02/03在青岛海慈医疗集团骨科住院的无其他疾患的骨折患者3例,年龄30~50岁,经患者知情同意后,取其髂骨松质骨,剪碎,Ⅳ型胶原酶消化后,将骨片贴于25cm^2培养瓶,加入MEM培养液约15d后,可见细胞游出,约25d达汇片,胰酶消化,按1&;#215;10^6个细胞接种培养后第2天,换含1g/L BSA MEM培养液继续培养24h后,加入10ng/L转化生长因子β干预培养0,3,6,12,24h,或在转化生长因子β作用峰值时,分别给予不同浓度(0,5,10,25ng/L)干预,抽提总RNA,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Northern blot法检测干预后成骨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与0ng/L对照组相比,5,10和25ng/L转化生长因子β干预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呈明显剂量依赖关系;10ng/L转化生长因子β干预6h时转化生长因子β上调作用达高峰(P〈0.01),然后下降,至24h时转化生长因子β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上调作用基本消失(P〉0.05)。②Northern blot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与0ng/L对照组相比,10和25ng/L转化生长因子β干预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但无明显剂量依赖关系(P〉0.05);10ng/L转化生长因子β干预6h时转化生长因子β上调作用达高峰(P〈0.01),然后下降,至24h时转化生长因子β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上调作用基本消失(P〉0.05)。结论:转化生长因子β可呈剂量依赖性上调人成骨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