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急诊检验周转时间(TAT)建立初步质量规范。方法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联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临床检验中心同步开展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计划, 并通过已开发的室间质量评价系统在线回报结果, 收集2019—2021年实验室的基本信息、急诊各专业(生化、自动化免疫、三大常规和凝血)以及4个具体检验项目[血钾、肌钙蛋白I/T、白细胞计数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检验前和实验室内TAT质量指标数据, TAT回报指定月份的月中位数和月第90百分位数(P90)。计算回报实验室TAT[以M(Q1, Q3)表示], 并对2021年第2次结果进行分级(三级医院2 422家和二级医院5 088家)统计, 了解不同医院等级间检验前和实验室内TAT的差异。结果 2019—2021年回报实验室数分别为9 540、9 709和10 653家。各专业检验前TAT差异不大, 结果较为稳定, 月中位数分布约在15(10, 30)min, 月P90分布约在20(10, 30)min。各专业实验室内TAT月中位数分布结果显示, 自动化免疫≥生化>凝血>三大常规, 最近一次(20...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陕西省临床实验室检验标本周转时间(TAT),为实验室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实验室在线填报4个专业(生化、免疫、血尿粪常规、凝血)急诊和住院标本的检验前和实验室内TAT的第90百分位数;用Excel 2007和SPSS 17.0软件对回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数据比较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共发放调查表267份,实验室填报率91.0%;其中,完整填写标本TAT的实验室138家。4个专业急诊标本检验前TA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85%实验室集中在45 min内;4个专业住院标本检验前T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实验室集中在120 min内,血尿粪常规标本的TAT较免疫稍短;无论急诊还是住院标本,二级医院实验室的4个专业检验前TAT均小于三级医院(P0.05)。无论是急诊还是住院标本,4个专业的实验室内TA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粪常规标本最短,其次是凝血,生化和免疫标本最长;80%实验室的生化、免疫、血尿粪常规、凝血的急诊标本实验室内TAT依次集中在30~120 min、30~180 min、60 min、15~120 min;80%实验室的血尿粪常规和凝血的住院标本实验室内TAT分别集中在120 min和180 min内,而20%实验室的生化和免疫的住院标本实验室内TAT分别≥240 min和≥300 min;无论急诊还是住院标本,两个等级医院实验室内标本TAT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陕西省临床实验室检验标本TAT差异较大,部分实验室需要优化标本周转环节,缩短标本TAT。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我国临床检验血液项目全程周转时间(TAT)现状,分析全程TAT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网络平台向参加201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开展的全国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1 381家实验室发放调查表,要求各实验室统计收到通知后一周内的平诊、急诊血常规和凝血项目TAT相关信息,包括目标检验前、中、后及总TAT,一周检验前、中、后及总TAT中位数、第90百分位数(P_(90))和阈外值个数,计算各项指标的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和第75百分位数。将实验室根据医院等级、床位数、是否通过ISO 15189/CAP认可等因素分组,比较总TAT中位数和P_(90)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血液项目全程TAT回报率为50.11%。平诊和急诊血常规项目的检验前、中和总TAT中位数、P_(90)均低于相应凝血项目。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MS)连接的实验室TAT较短。结论血液项目TAT与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我国临床检验血液项目全程周转时间(TAT)现状,分析检验全程周转时间的影响因素,并为实验室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通过网络平台向参加2015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开展的全国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1381家实验室发放调查表,平诊和急诊血液项目以白细胞、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为代表,要求各实验室统计收到通知后一周内的TAT相关信息,包括目标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及总TAT,和一周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及总TAT中位数、第90百分位数(P90)和阈外值个数,计算各项指标的中位数、第25百分位数和第75百分位数。同时将实验室根据医院等级、床位数、是否通过ISO15189/CAP认可、标本运输方式、是否有标本前处理系统、LIS是否与HIS相连以及结果报告方式进行分组,比较总TAT中位数和P90有无差异。结果 血液项目全程TAT回报率为50.11%。多数实验室仅监测TAT均值,仅有少数实验室监测中位数、P90和阈外值率。在调查的平诊和急诊血液项目中,白细胞项目的检验前、检验中和总TAT中位数、P90均较其他凝血项目低。平诊项目检验前、中和总TAT中位数、P90都显著大于相应急诊项目,但两者检验后TAT中位数无显著差异。分组结果显示采用护士运输或机械管道运输、LIS与HIS连接和利用电脑报告检验结果与较短的TAT相关,是较好的实验室实践。结论 大多实验室对检验中TAT监测较为严格,但缺乏对检验前、后和总TAT的监测力度。监管机构应多鼓励实验室对检验全程TAT进行监测,开展相关培训。  相似文献   

5.
张路    王薇  王治国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6,(2):144-148
目的 旨在调查实验室对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national center of clinical laboratory,NCCL)开展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活动的满意度,并尝试建立室间质评活动满意度综合评价模型。方法 向参加2012年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EQA活动的实验室发放网络或纸质调查表,调查参加实验室对室间质评活动的满意度。用SPSS 13.0和EXCEL统计EQA期间参加实验室对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各部门在三个方面的满意度,统计各评价要素的满意百分率,并统计52个计划在6个方面每个方面的满意率的中位数、均值及百分位数P2.5,P25,P75和P97.5,用主成分分析法及因子分析法建立常规生化室间质评活动满意度综合评价模型。结果 对各科室的工作质量评价满意率为84.4%~96.8%,个别部门的满意率较低。室间质评室具体质量评价工作统计中“室间质评周期”、“室间质评申请表及统计结果”和“质控品邮寄方式”的满意率分别为91.80%,92.40%和87.40%。临床实验室对52个室间质评计划项目的满意率较高,各项目关于“质控品质量”的满意率范围是79.10%~97.10%,“靶值确定方法的合理性”的满意率范围是81.00%~98.40%,“报表反馈的及时性”的满意率范围是83.5%~98.40%,“报表所含的信息量”的满意率范围是84.00%~98.20%,“质评统计分组方法”的满意率范围是81.40%~98.9%,“质评结果评价标准”的满意率范围是84.80%~98.2%。最后建立的常规生化室间质评满意度综合评价模型是:Y=0.178X1+0.258X2+0.321X3+0.244X4+0.152X5+0.157X6。结论 实验室对室间质评活动的满意率较高,实验室的很多建设性建议和意见得到落实,帮助改进服务质量。应该定期开展室间质评顾客满意度调查,收集实验室的观点,发现待改进方面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不断完善室间质评活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并分析急诊血凝标本的实验室周转时间(TAT)以及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方法,从而提高临检中心对临床的服务质量。方法应用实验室信息系统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临床检验中心2017年10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急诊血凝标本TAT的相关数据。统计关于标本申请到采样(T1)、采样到送出(T2)、送出到接收(T3)、采样到接收(T4)、接收到报告(T5)、采样到报告(T6)6个指标TAT的中位数和第90百分位数。以2h作为T4和T5的规定时间,4h作为T6的规定时间来计算标本的不及时率,对TAT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共纳入7 151份急诊血凝标本,用时最长的是T1的时间,其中位数为78min,第90百分位数为135min;用时最短的则是在实验室内标本T5的时间,其中位数为56min,第90百分位数为121min。肾脏科和肝脏科的T1时间长,而在急诊内科和重症监护病房用时较短。在时间上,4:00-5:59采集的标本用时最长,10:00-11:59及16:00-19:59签收的标本,其T5的TAT较长。在不同采样时间段急诊血凝的标本量与T4没有相关性,但是不同接收时间段急诊血凝标本量与T5呈强正相关关系。结论通过对急诊血凝TAT的数据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缩短标本的TAT时间。  相似文献   

7.
曾蓉  王薇  王治国 《临床检验杂志》2012,30(11):922-923
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我国临床实验室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回报时间(TAT)的现状。 方法:对1 299家室间质评用户发放调查问卷,采集常规和急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和肌钙蛋白I(TnI)的TAT,对其进行分析。 结果:有478家实验室回报结果。CK-MB、Mb、TnI的门诊TAT中位数分别为121、92.5和97 min,急诊TAT分别为45、45和45 min,门、急诊T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诊检验中工作日CK-MB、Mb和TnT的TAT大于非工作日,尤以星期二的TAT最长。急诊TAT在一周中没有明显变化趋势(P>0.05)。 结论:实验室应与临床共同协商出合适的TAT目标值,并努力达成目标,更好地协助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摘要: 报告周转时间(turnaround time,TAT)是衡量临床实验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影响患者和临床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对TAT的定义、监测指标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了改进措施,包括应用促凝剂/分离胶采血管、优化标本采集与运输流程、合理应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等。建议实验室设定合适的TAT目标值,参与临床实验室TAT的室间质评计划。另外,实验室应重视急诊报告TAT,为急诊患者赢取更多的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质量指标的监控,探索品管圈(QCC)在改进急诊凝血项目检验中周转时间(TAT)的应用。方法应用QCC活动,分析该院急诊凝血检验项目检验中TAT的状况,找出不及时原因,制订改进措施并判断效果。结果 QCC活动后,2018年与2017年的急诊凝血检验项目标本TAT比较,中位数从40min下降至34min,90分位数从64 min下降至53 min,阈外值从13.56%下降至2.11%,已达到拟定的目标值。结论 QCC活动对缩短急诊凝血项目检验标本TAT有实际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急诊血常规标本周转时间(TAT),为缩短TAT提供方向。方法利用实验室信息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7年2月13-26日检验科急诊血常规标本TAT相关数据。使用EXCEL计算标本申请到采集、采集到送达、送达到签收、签收到检验、检验到报告、送达到报告和采集到报告的时间。并且分别以2、1、3h作为采集到送达、送达到报告、采集到报告的规定时间计算不及时率。对不同临床科室标本申请到采集时间,不同采集时间段采集到送达时间,以及不同送达时间段签收到报告TAT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共纳入住院急诊血常规标本6 691份,其中247份标本复片。申请到采集TAT最长(P50:601min,P90:1 244min),送达到报告TAT则最短(未复片P50:36min,P90:81min;复片P50:68min,P90:144min)。送达检验科的标本若无需复片,75%能在1h内报告,但是超过一半的需复片标本无法在1h内报告。器官移植、血液科和肿瘤科室申请到采集时间较长,而产科、感染科和心血管内科则较短。18:00到次日03:59采集的标本采集到送达不及时率较高,而08:00-09:59采集的标本不及时率较低。不管标本是否需要复检,06:00-07:29以及17:00-17:59送达检验科的急诊标本TAT延时的情况都较其他时段更为常见。结论检验科不应只着眼于自己控制范围内的实验室内TAT,还应关注检验前和检验后TAT,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反馈,以便全面监控检验全过程,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自动审核软件系统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进行自动审核,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检验报告时间。方法根据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ISO15189对临床检验行业的要求和佛山市中医院检验医学中心的需求建立自动审核规则,并修改检验信息系统,实现生化结果判断,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执行自动审核时将判断通过的标本发出报告。对检验中心门诊组从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的门诊流水线的所有生化检验标本进行验证,统计标本和检验项目的自动审核通过率,自动审核的标本周转时间(TAT)中位数。结果建立自动审核软件系统后,近半年的生化检验项目的通过率在69.00%~74.00%,标本的通过率维持在87.40%左右,自动审核的TAT中位数从50.15min降至44.70min,审核人员从2人减少为1人。结论建立自动审核软件系统可以用于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自动审核,可以明显缩短TAT,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地区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基本情况和15项质量指标,初步了解上海地区临床实验室现状,为进一步改进上海地区临床实验室质量及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发放调查表收集临床实验室基本情况和15项质量指标信息。调查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进行整理,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13项以率表示的质量指标转换为西格玛(σ)度量值进行评价,并与全国质量指标所反映的总体质量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实验室间比对率总体水平为3σ,其余指标总体水平均达到最低可接受水平(3σ)。13项以率表示的质量指标σ水平均高于全国同期。急诊检验前标本周转时间(TAT)控制在15~50 min,常规检验前标本TAT为70~80 min;实验室内平均标本TAT免疫专业最长,分别为常规检验492 min和急诊检验223 min。结论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实验室间比对率等指标有待改进。临床实验室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实验室信息系统(LIS)性能,保障数据采集的简便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标本周转时间(turnaround time,TAT)是临床实验室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该文总结了临床实验室TAT相关文献,重点阐述了TAT的定义、度量、期望值和改进方法。TAT是从申请试验到报告结果的时间(该时间可根据临床实验室实际情况调整),度量指标包括中位数、90%完成时间和阈外值率。对于可接受TAT,临床医生目前尚无一致同意的结果,临床实验室可将常规试验的90%完成时间(从标本登记到结果报告)60 min设定为最初TAT目标。改进TAT的方法包括使用气动传输系统、引入新的自动化设备、在急诊科中使用卫星实验室、用计算机临床申请输入系统、使用血浆或全血标本、仪器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联接和结果自动确认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获得ISO 15189认可医学实验室检验前质量指标结果,了解国内临床实验室检验前过程的质量水平。方法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联合31个省级临床检验中心同步开展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计划,并通过已开发的Clinet-EQA系统下发调查表,收集2016—2019年获得ISO 15189认可医学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和检验前质量指标数据,并按照专业类别、信息化建设水平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2019年,除了血培养污染率和标本溶血率外,所有通过ISO 15189认可医学实验室的所有检验前质量指标都达到3σ的最低可接受标准。其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溶血率、抗凝标本凝集率以及血培养污染率在4σ以上水平的实验室分别为99.67%、99.51%、100%、97.11%、96.75%和38.74%,急诊标本和住院标本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的分布分别为50 min内和10~100 min。结论我国通过ISO 15189认可实验室检验前质量表现较好,但实验室仍需关注血培养污染率、抗凝标本凝集率和标本溶血率。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 2019—2021 年全国 15 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结果,了解我国实验室质量水平,探索影响实 验室误差的因素,并为 15 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建立初步质量规范提供参考。 方法 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联合 31 个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临床检验中心同步开展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计划,并通过已开发的 Clinet?EQA 系 统在线回报结果,收集 2019—2021 年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和临床检验质量指标数据,统计分析全国参加实验室 15 项临床检验 质量指标结果,同时用西格玛度量评价实验室质量水平。 为探讨不同医院等级、信息化建设水平对质量指标结果的影响,按 照分类要素(专业、医院等级、信息化建设水平)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其中 9 项指标(4 项标本可接受性指标、3 项检验报告指标 和 2 项周转时间指标)分专业进行统计分析;13 项指标(除外周转时间) 按照不同医院等级分为 5 组,根据医院信息系统 (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衡量参加实验室的信息建设水平,根据 HIS 和 LIS 的存在与否,将参加实验室分为 4 组进行统 计分析。 结果 2019—2021 年,全国共有 7 322 家实验室连续参加质量指标室间质量评价计划。 其中 9 项指标(4 项标本可 接受性指标、3 项检验报告指标、血培养污染率和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所有年份的结果均达到 3σ 水平以上;危急值通报率 和危急值通报及时率所有年份的结果均达到 6σ 水平;室内质量控制项目开展率和实验室间比对率相对较差,所有年份的结 果均低于 3σ 水平;4 项标本可接受性指标中位数近 3 年呈逐年下降,实验室差错率有所降低。 按照分类要素统计分析结果显 示,11 项指标受医院等级和信息化水平的影响。 结论 15 项临床检验质量指标中大部分指标结果尚可,但有些质量指标结果 令人不满意,实验室应加强重点质量指标的监测,根据质量指标反馈的信息采取措施,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现有工作流程下急诊生化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探讨实验室内影响急诊生化检验TAT的因素,根据临床需要,优化工作流程,改进服务质量。方法记录临床科室急诊生化检验样本送实验室至检验结果回报临床过程中的一些时间点,分析样本构成、实验室接收急诊样本至上机分析(阶段一)、上机分析至检验结果回报(阶段二)的时间和总的TAT及影响各阶段时间的因素,通过问卷调查获得临床医生对实验室急诊生化检验TAT的满意度和期望值。结果急诊生化检验记录1063例中,样本构成前四位:心血管内科22.52%、急诊内科20.64%、ICU17.07%和内分泌科8.94%。急诊生化检验阶段一、阶段二和总的TAT3个时间段各自的中位数、第90百分位数分别为30min、66min,17min、36min及50min、90min。阶段一与TAT高度正相关(r=0.853,P〈0.001),阶段二与TAT相关性下降(r=0.549,P〈0.001)。临床医生对目前急诊生化检验TAT(≤120min)满意度占63.63%,90.91%的医生希望此时间能缩短到60min内。结论当前本实验室急诊生化检验TAT满足科室现行的规定要求,但未能很好满足临床的需要,急诊生化样本检验过程中第一阶段较长,但此阶段仍有改善空间,通过加强人力和岗位培训、优化工作流程、临床沟通、提高前处理阶段信息化程度等改进措施,可望把急诊生化检验结果TAT缩短到60min内,更好地为临床和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对于住院部急诊标本实验室样本周转时间(TAT)合格率的影响。方法分析影响实验室内TAT合格率主要原因,开展品管圈活动。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本科室住院部急诊标本TAT合格率为对照组,2014年7月至2015年4月本科室TAT合格率为观察组,以临床基础检验、血气分析、生化、免疫、常规凝血检测及免疫为组别,比较分析品管圈活动对于TAT合格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各专业组TAT合格率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QCC运用能力,工作积极性,工作愉悦感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质量活动开展,有效提高急诊标本TAT合格率及科室解决问题能力。品管圈是一种值得在实验室推广使用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关于加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9〕23 号)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试行)” 的第 12 项指标“省级室间质量评价临床检验项目参加率与合格率”,通过医院临床检验项目中参加和通过省级(本省份)临床 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现状,分析外部质量监测的情况,反映临床实验室检验的质量。 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可通过多 轮的数据核对和修正,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而对于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的提高,应通过选择适当的数据质控规则,以及不及格 结果分析等方面改进实验室的检测性能,以提高检测的有效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临床和患者不满意度较高的生化检验实验室内周转时间(TAT),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和临床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6月,统计西安市儿童医院生化检验TAT不合格率。2017年7-10月通过应用PDCA管理工具,购置生化流水线、采用分离胶采血管、人员宣贯培训,观察生化检验TAT在改进前后的变化。结果 2017年7-10月,生化检验TAT不合格率由40.0%下降为1.2%。TAT中位数和第90百分位数分别由224min和313min下降至105min和154min。应用PDCA前后TAT不合格率、TAT中位数、TAT第90百分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应用PDCA管理工具能够缩短TAT,提高检验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20.
《检验医学》2014,(4):318-318
<正>为持续改进上海市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检验质量,2014年1月9日在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召开了2014年分子生物学专业第一次质评会议。会议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2013年分子生物学专业的2次室间调查和2次飞行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为了考察各实验室检测结果的重复性、检测系统的线性范围以及调查品的稳定性,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的分子生物学室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