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健康中国”背景下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人才建设比较薄弱的突出现状,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与现实需求,提出了一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成长途径的“能力优先平台多元项目驱动产教融合”多元要素协同培养体系,并从培养目标、平台建设、实践环节、协同育人等方面对该体系进行阐述,以期为深化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内涵建设提供...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为例,通过从第一课堂的相关课程群设置,到第二课堂的各类竞赛、专题培训以及“科学商店”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探索中医药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建设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健康时代"到来,中医药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契机,同时新时代背景也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现有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中培养出的专业人才存在着传统文化底蕴不深、中医经典学习不足、现代科技手段及研究方法掌握不够、临床实践能力薄弱等诸多问题。结合当前时代背景以及人才培养新要求,对如何深度构建中医药人才培养新体系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并提出了"传统文化+中医思维+现代科技与人文知识+临床能力+N"五位一体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医学的创新发展需要学科交叉研究予以推动,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构建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是目前中医药振兴发展的趋势。中医学术类研究生教育作为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现有培养模式在制度规划、专业建设及培养环节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其培养模式改革亟待推进。将学科交叉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构建以新目标定位、新课程体系、新教研平台、新教学团队为核心的中医学术类研究生“学科交叉、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对推动中医药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挥中医药文化特色优势,构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中医药“三全育人”体系,是中医药院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文章详述了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紧紧围绕“文化育人”这条主线,深入剖析文化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建设“组织+管理”育人阵地和“文化+课程+实践+网络”育人工程,最终构建了独具中医特色的“三全育人”体系,实现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6.
建设中医中药强省,是广东省委省政府的伟大构想,成败关键在人才。文章在审视国际、我国和广东省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广东中医中药强省,必须按照“珠联、南优、北进、外拓”的思路,实施中医药名校、中医药学术帅才、名中医薪传百千万、“西学中”人才培养、中医药“走出去”等5项工程。落实到广州中医药大学,就是发挥5大优势,从4方面入手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努力构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全球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目前中医药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任务、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从建立相关法规、加强顶层设计,加强中青年领军人才培养、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强化管理与考核、培养团队精神和完善支持与保障措施五个方面去加快建设中医药科技创新团队,促进中医药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重大中医药科技成果的产出。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新时代人才发展战略,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中医院校学生创新创业面临的问题。根据现实情况,阐述了中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模式转变:第一要创新传统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科教结合、临床带教综合模式和人工智能联合医案教学),第二要开展“互联网+”人才培养模式,旨在深化中医药教育改革,加强学科渗透,培养符合时代特征的、素质全面的中医药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医药信息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构建"中医药信息研究+校内实训+企业实习+就业定制"一体化的"3+1"中医药信息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企业化实训平台、工程化实验平台、创新型实验平台等多元化的中医药信息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实践平台,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多层次、实用型中医药信息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人才在中医药振兴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不仅是中医师人才评价的核心制度,也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机制。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中,需要进一步完善医教协同机制,以医师资格考试为核心,构建包括医学教育、临床实践与资格考试在内的“医教考协同”体系。通过医师资格考试综合改革,充分发挥资格考试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支承作用,引导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和医教协同,以及在毕业后医学教育和人才配备执业中的动平衡作用,构建以医师资格考试制度为轴心的医教考协同创新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1.
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在我国正式实施,这对以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文章针对当前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现状、特点,对比了中医药人才培养传统的师承教育模式与以院校教育为特点的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现代模式的现状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分析了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改革中医教育体系、突出实践教学地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探讨,旨在为培养适应新形势下高等中医药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19年2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三大科学前沿问题”和“三大工程技术难题”对中药学专业的原创性要求,结合作者团队中医药超分子“气析”理论的研究成果和湖南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情况,对目前中药专业硕、博士研究生的人才模式培养及方案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主要不足,并根据亟需解决中医药现代化所面临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工程技术难题的创新要求,提出中药专业创新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改革方向,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学位课题研究等培养方案调整措施;以促进现有中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不断创新和改革,形成能满足中药原创性要求的创新型研究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关系到能否彰显职业教育特色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特殊性的关键.文章以福建省中医药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抽样调查、个别访谈和问题分析为背景,结合中医药职业院校的实际情况,针对中医药学科的特殊性和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加强中医药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是提升中医药院校科研水平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主要围绕团队发展中的科学研究模式、人才培养、知识结构、管理模式、评价体系等5方面内容进行阐释,结合团队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普通中医药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总结归纳为"临床-基础-临床"的科学化探究模式、"传帮带"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模式、自我管理的学习型团队模式、公正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5.
张重州 《光明中医》2022,(12):2247-2251
为了改变高职中医专业学生厌学,毕业生实践技能差,不能适应临床岗位需求,难以就业现象。分析学情,由现象到本质,深刻剖析现行“2+1”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现状。从制度上创新,改革优化“2+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行“1+0.5+0.5+1”人才培养模式,增加0.5年见习时间,注重临床实践技能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和现代学徒制,为高职中医人才成长提供制度保障,提高中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造就高级实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6.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和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要求,结合中医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药专业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校企共同修订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进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与素质教育体系建设,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共培专业教学团队、共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注重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六融八共"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对全国中医药高职院校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水平专业群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认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针对现阶段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现状,从课程体系、课育体系、内容设计、教学策略等多个方面对中医学专业群课程进行结构重塑:重构专业群“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体系;构建四位一体课育体系;重组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课程内容;优化课程教学策略设计。打造体现“系统性、全面性、职业性、动力性”四个特征的高职中医药特色“金课”,推进中医学高水平专业群高质量建设,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医医院是展示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场所,承载着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历史重任,担当着推广中医药文化首要职责。多年来,十堰市中医医院把传承、推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放在重要地位,作为首要任务,围绕核心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体系、环境形象体系三大体系,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着力打造以中医药特色为主体的文化“精品工程”,促进了人才队伍、专科建设、服务水平、医院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获得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荣誉。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拔尖计划2.0”中药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保持和发展“医药圆融重传承,药教协同求创新”的培养特色,由前期摸索逐步走向模式变革,力求培养面向中医药传承创新与中医药产业升级的新型人才。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为例,从基地建设基本路线、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期望本研究能为中医药院校中药学拔尖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医传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中医优秀人才,我院开展了中医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改革工作。以“厚基础,重素质,强能力,求创新”为培养原则,着重围绕解决中医学术传承、学术科研能力和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和中医师承教育的优势,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中医学术,提高科研能力。在理论研究中,积极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医传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观念,构建教学体系,创新培养机制等理论问题。在实践探索中,全面推进中医传统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建设和管理工作,使实践研究工作具有针对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