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评价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骨关节感染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市胸科医院脊柱外科2019年1月至12月临床确诊为骨关节感染的37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穿刺或手术途径获取感染病灶核心部位组织样本,分别对样本进行分枝杆菌、需氧菌和厌氧菌常规培养,结核分枝杆菌(MTB)-DNA扩增检...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技术在脊柱感染疾病中诊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和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46例疑似脊柱感染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26~77岁(50.4±15.7岁)。获取患者的血液和病灶组织或脓液标本(CT引导下穿刺活检21例,开放手术25例),行微生物培养、血清学检测、病理检查和mNGS检测后进行结果的比较分析。结果:46例标本均在48h内获得了mNGS结果,微生物培养、血清学检测、病理检查等传统实验室检测时间1~12d不等。经临床最终诊断共35例为脊柱感染,11例为非脊柱感染。35例脊柱感染患者中,化脓性细菌感染14例,结核感染5例,布鲁菌属感染4例,未明确病原微生物感染12例;11例非脊柱感染患者中,脊柱肿瘤3例,终板Modic改变4例,终板骨折1例,DISH病合并假关节1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假关节2例。通过mNGS检测发现了脆弱拟杆菌、微小微单胞菌、齿垢密螺旋体、贝纳柯克斯体等少见病原微生物。mNGS在种水平与临床最终诊断的一致性为82.61%(19/23),在属水平的一致性为95.65%(22/23)。微生物培养阳性率为42.86%(15/35),mNGS检测阳性率为94.29%(33/35),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mNGS检测的敏感度为91.43%,特异度为90.91%,阳性预测值96.97%,阴性预测值76.92%。结论: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检测病原微生物快速、高效、准确,在脊柱感染疾病的诊疗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技术辅助抗生素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1月~2017年4月28例腰椎间隙感染,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辅助抗生素治疗腰椎间隙感染15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及卧床保守治疗13例腰椎间隙感染,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3.6±1.3)周,明显短于对照组(7.1±0.7)周(t=-8.645,P=0.000);红细胞沉降率正常时间(4.4±1.7)周,显著短于对照组(9.8±1.1)周(t=-10.134,P=0.000);观察组C-反应蛋白转阴时间(3.6±1.3)周,显著短于对照组(8.2±0.9)周(t=-10.851,P=0.000)。观察组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末次随访疼痛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ODI和JOA评分组间、时间和组间与时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8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3.7月,观察组和治疗组末次随访改良MacNab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3.3%(14/15)、76.9%(10/13),差异无显著性(Z=-1.270,P=0.204)。结论椎间孔镜技术辅助抗生素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简便,创伤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布鲁菌脊柱炎诊治中的价值。方法 手术治疗36例布鲁菌性脊柱炎患者,收集术前血液标本和术中病灶区组织标本(髓核、软骨终板、黄韧带、纤维环),采用Giemsa染色、试管凝集试验(SAT)、血培养、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检测和mNGS评估不同组织样本。另选取30例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 静脉血的mNGS、SAT、多重PCR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核的mNGS与多重PCR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软骨终板、黄韧带和纤维环的mNGS检测阳性率均大于多重PCR检测阳性率(P<0.05)。髓核中多重PCR和mNGS检测阳性率均高于静脉血、软骨终板、黄韧带和纤维环(P<0.05)。敏感性、阴性预测值:mNGS均高于Giemsa染色、血培养和SAT(P<0.05);mNGS与多重PCR检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诊断一致性mNGS最好,多重PCR和SAT较好,Giemsa染色一般,血培养较差。结论 mNGS可以作为布鲁菌脊柱炎的有效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病原菌检测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由西安市红会医院关节外科收治的因PJI或无菌性松动(as...  相似文献   

6.
器官移植已成为多种终末期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器官移植受者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使得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以病原学培养、免疫学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为代表的传统微生物检测方法被广泛用于感染检测,但存在耗时长、需预先假定病原体等问题。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由于具有病原体检出率高、对病原谱检测全面的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领域的感染防控。本文就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在实体器官移植感染防控上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移植相关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9):1820-1822
[目的]探讨椎间隙感染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椎间隙感染患者实施椎间孔镜手术,清除感染病变组织,生理盐水灌洗,应用抗生素。[结果]9例患者椎间孔镜术后均无复发。疼痛明显减轻,CRP等指标下降。[结论]椎间孔镜技术能有效治疗椎间隙感染,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病原学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胰腺外科连续收治的18例怀疑感染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病例,同时采血进行mNGS和常规微生物培养,对比这2种病原学检测方法的检验效能。结果 全组病死率为16.7%(3/18)。住院期间确诊IPN 11例(11/18,61.1%)。血mNGS诊断IPN的灵敏度高于血培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0.0% vs. 9.0%,P=0.003),而两者的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4% vs. 57.1%,P>0.1)。血mNGS平均检测耗时较血培养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70±1.44) h vs.(115.23±8.79)h,P<0.01]。血mNGS检测费用仅占平均住院总费用的1.3%。结论 mNGS在IPN的早期病原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且耗时较短,性价比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微生物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可在无先验信息或临床倾向性情况下对病原体进行检测,高效、精准地弥补了传统病原学检测方法的不足。本文介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动物溃疡伯杰氏菌患者治疗及预后,探讨mNGS对于少见、罕见及新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对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混合感染者诊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扬州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同时行肺泡灌洗液mNGS技术和传统病原检测的84例肺炎患者的基本资料、细菌培养以及mNGS检测结果、抗菌药物应用等。根据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诊断标准和mNGS检测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定植菌组(25例)、单一感染组(29例)和混合感染组(30例)。炎性指标、辛普森菌群多样性指数(SDI)、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使用强度、费用和总药费为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ANOVA检验分析;患者年龄分布、基础疾病、发热时间分布、不同临床疗效和治疗转归占比均采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入组的84例患者传统病原和mNGS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均为阳性,其中25例鲍曼不动杆菌定植和59例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65.4(62,68)]岁。mNGS检测中,30例[50.85%(30/59)]检出混合感染;传统病原检测中,3例[5.08%(3/59)]检出混合感染,显著低于mNGS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667、P<0.001)。mNGS检出混合感染居前3位的病原体分别为人疱疹病毒(7例)、肺炎链球菌(5例)和耶氏肺孢子虫(5例)。定植菌组、单一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患者SDI分别为(0.77±0.11)、(0.38±0.16)和(0.34±0.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5.411、P<0.001)。单一感染组与混合感染组患者白细胞计数(t=2.211、P=0.031)、中性粒细胞比率(t=2.068、P=0.043)、C-反应蛋白(t=2.024、P=0.048)、抗菌药物费用(t=2.279、P=0.026)、抗菌药物使用强度(t=2.161、P=0.035)、住院天数(t=2.664、P=0.010)、总药费(t=2.397、P=0.020)和体温降至正常时间(t=-2.178、P=0.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一感染组患者治疗显效率高于混合感染组(82.76%vs.56.67%,χ^(2)=4.735、P=0.047)。结论肺泡灌洗液mNGS技术在检测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混合感染方面优势明显,能够辅助临床优选抗菌药物,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06—2018-01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22例腰椎间隙感染,置入椎间孔镜后将椎间隙及椎管内病变组织清除干净,出现神经根症状者需探查松解神经根,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出现明显脓液者需放置引流管引流48 h。术后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待细菌培养结果回报后更改为敏感抗生素继续治疗6~8周。结果 22例术后腰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随访2年腰椎间隙感染未复发。16例病变组织培养出细菌,阳性率为72.7%。术后第3天腰部疼痛VAS评分下降至(3.20±0.78)分,ODI指数下降至(15.30±6.22)%,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个月红细胞沉降率下降至(25.80±8.65)mm/h,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至(3.30±0.54)mg/dL,降钙素原下降至(1.80±0.35)μg/L,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隙感染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术后感染复发率低,并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1):1042-1044
[目的]评价椎间孔镜技术翻修腰椎融合术后椎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椎间孔镜技术翻修腰椎融合术后椎间隙感染患者10例,术后1 d、1个月、3个月时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检测血沉、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末次随访时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血沉、CRP均较术前降低(P<0.05);末次随访的ODI指数低于术前(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 Nab标准疗效评价优良率为90.00%。[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翻修腰椎融合术后腰椎间隙感染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有时发热的原因难以查明,致使疾病的诊治陷于困难。本文报道一例晚期T细胞淋巴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原发疾病不能解释的发热伴皮肤损害,使用各种传统的检测方法均未能找到发热原因,经验性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也未能使发热缓解。后经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为利什曼原虫病,该患者经过对因治疗后症状缓解。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7年8月~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32例老年FBSS患者,男19例,女13例,年龄(71.12±4.26)岁;手术节段:L3-47例,L4-517例,L5-S18例;...  相似文献   

17.
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BEIS(broad easy immediate surgery)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采用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21例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70~85岁,平均74.3岁。记录术前、术后1、12个月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统计分析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差异。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0~130 min,平均110 min。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18个月。术前、术后1、12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8.47±1.23、1.78±0.72、0.68±0.32,术前、术后1、12个月的ODI评分分别为32.48±10.03、19.53±3.55、5.15±1.02,术后2个时间点随访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12个月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疗效,优14例,良5例,可2例。术后出现下肢感觉异常1例,给予保守治疗,术后3周恢复。1例肺气肿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控制。无椎体或椎间隙感染、血管及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但技术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严重的椎间孔狭窄,经椎间孔入路操作困难,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后可能并发神经激惹及术后感觉异常。  相似文献   

18.
<正>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属于脊柱微创外科中的内窥镜辅助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1-2]、局麻下操作等优点。目前临床最常采用的椎间孔镜技术是YESS技术和TESSYS技术[3],最初治疗的疾病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即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discectomy,PELD)[4]。之后,随着临床的广泛开展,一方面应用范围从LDH扩展到神经根管狭窄、椎间盘源性腰痛、腰椎不稳等,另一方面神经根损伤、术后椎间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治疗腰椎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治疗37例腰椎椎间隙感染患者,术中取病灶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和病理检查.手术前后采用疼痛VAS评分评估患者腰腿痛情况,采用JOA评分评估疗效.结果 术后病灶标本细菌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18例,铜绿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方法 2017年3月~2019年1月,本科收治单节段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患者35例,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行侧隐窝及神经根减压.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腿痛VAS评分及腰椎Oswe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