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4℃、-20℃、-80℃不同温度下血清标本反复冻融对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采集多份静脉血制备血清,混合制备成血清标准物质,测得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为初始水平,取出12份血清随机分配到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冻存,每个温度条件下4份血清。反复冻融5次,分别与相应的初始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各个温度条件下,反复冻融4次及以上时,其结果与初始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初始水平相比,冻融使得检测结果升高。结论反复冻融对血清标本中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有较大影响,在保存标本时,应该分装冻存,且避免反复冻融检测,以免影响结果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监测分析,探讨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对健康成长的影响。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353名不同年龄段儿童25-羟基维生素D进行测试,并观察夏秋季节和冬春季节25-羟基维生素D测试结果的变化水平,并选择23例佝偻病患儿为研究组,330例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冬春季节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夏秋季节;23例佝偻病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明显低于330例健康儿童;0~1岁婴幼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较其他年龄段儿童明显为低,所有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测定是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直接可靠指标,儿童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多伴有锌、铁缺乏,治疗的同时要注意补锌补铁。 相似文献
3.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0):1767-1768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地区妊娠妇女25-羟基维生素D[25-(OH)D]营养状况,为临床指导孕妇合理预防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前保健的孕妇1154例(早孕136例,中孕846例,晚孕172例)为研究对象。用电化学发光法免疫分析技术检测其血清25-(OH)D水平,评估维生素D营养状况。结果早、中、晚孕组妊娠妇女25-(OH)D含量分别为:46.2±12.39、40.72±12.5、46.85±13.92 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率分别为59.56%、81.91%、6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乏或不足率分别为93.38%、94.8%、94.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圳市龙岗地区不同妊娠期妇女普遍存在25-(OH)D缺乏或不足,临床医生应给予科学合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昆明地区儿童血清 25羟基维生素 D [25(OH)D]水平及维生素 D营养状态,为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 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6年 11月 ~2019年 10月体检儿童 0~ 14岁 6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LC-MS/MS)法检测血清 25(OH)D水平,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及季节儿童血清 25(OH)D水平及营养状态。结果 600例 0~ 14岁儿童血清 25(OH)D水平为 27.44±8.82 ng/ml。血清 25(OH)D缺乏率为 19.33%(116/600),不足率为 47.67%(286/600),充足率为 33.00%(198/600)。女童的缺乏率( 24.83%)高于男童( 14.33%),儿童血清 25(OH)D的缺乏、不足和充足率在不同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784,P<0.01)。6~ 14岁儿童血清 25(OH)D缺乏率高于 0~ 1岁、1~ 3岁和3~6岁儿童( 46.81% vs 5.88%,5.86%和 19.53%),血清 25(OH)D的缺乏、不足和充足率在不同年龄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88.515,P<0.01)。夏、冬季的儿童血清 25(OH)D缺乏率高于春、秋季( 22.00%,27.50% vs 12.80%,11.43%),不同季节血清 25(OH)D的缺乏、不足和充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492,P<0.05)。结论 昆明地区 0~ 14岁儿童血清 25(OH)D营养状况欠佳,应加强维生素 D健康宣传工作,提高儿童血清 25(OH)D的监测,特别关注 3~ 14岁阶段儿童维生素 D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25-羟基维生素D是一种有神经活性的类固醇激素,主要作用是预防骨质疏松和调节钙代谢,其缺乏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及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近年随研究深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脑部疾病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其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本文就25-羟基维生素D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同时测定血清中25-OH VD2和25-OH VD3的方法.方法 采用蛋白沉淀(PPT)和液液萃取(LLE)相结合的方法对待测的人血清样本进行前处理,然后取样本提取液用LC-M...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儿童的血压水平及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12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儿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25-(OH)D浓度,并完善眼底、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肾功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血及尿β_2-微球蛋白检查,作为评估眼底、心脏、肾脏损伤的指标。根据血压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高血压Ⅰ期组(89例)和Ⅱ期组(36例);根据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将研究对象分为靶器官损害组(71例)和无靶器官损害组(54例),观察血清25-(OH)D浓度与高血压儿童血压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Ⅰ期组与高血压Ⅱ期组血清25-(OH) D浓度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05,P=0.956)。靶器官损害组血清25-(OH) D浓度明显低于无靶器官损害组,差异有显著性(t=3. 631,P=0. 000)。血清25-(OH) D浓度与不同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25-(OH)D浓度与肾损害具有负相关性(r=-0.273,P=0.002),其中,血清25-(OH)D浓度与尿微量白蛋白具有负相关性(r=-0. 221,P=0.013)。结论儿童原发性高血压血清25-(OH) D浓度与靶器官损害具有相关性,其中血清25-(OH) D浓度与肾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为临床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2014年1~12月本院儿科保健门诊体检的学龄前健康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共180例。结果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25(OH)D平均水平为(32.69±14.30)ng/mL。不同性别间25(OH)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血清25(OH)D水平在1~2岁达峰值,随着年龄的增长,25(OH)D水平逐渐下降,各年龄组25(OH)D水平以及25(OH)D缺乏和不足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季节25(OH)D缺乏和不足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夏季25(OH)D缺乏和不足患病率低于春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地区学龄前儿童25(OH)D缺乏和不足患病率较高,其中以3~6岁儿童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重庆市开州地区0~6 岁儿童25- 羟基维生素D[25-(OH)D] 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因25-(OH)
D 缺乏或不足引起的相关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 486 例0~6 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进行25-(OH)D 检测,从性别、年龄、季节方面分析25-(OH)D 水平,并对可能引起其缺乏或不足的相关危险因素
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1 486 例0~6 岁儿童血清25- (OH)D缺乏率为21.6%(321/1 486),不足率为29.54%(439/1
486),充足率为48.86%(726/1 486),男女儿童间25-(OH)D 缺乏、不足和充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72,
P >0.05);3~6 岁儿童25-(OH)D 水平显著低于<1 岁、1~2 岁和2~3 岁儿童(26.18±7.52 ng/ml vs 29.66±8.88 ng/
ml,31.36±9.83 ng/ml and 30.84±8.24 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 =19.529,P <0.01),不同年龄段的儿童25-
(OH)D 缺乏率、不足率和充足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730,P <0.01);夏、秋季儿童25-(OH)D 水平高于春、
冬季(33.11±9.29 ng/ml,32.73±9.46 ng/ml vs 27.28±8.82 ng/ml,26.51±7.23 ng/ml),不同季节的25-(OH)D 缺乏
率、不足率和充足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795,P <0.01 )。单因素分析显示:单独母乳喂养、未规律服用维生
素D 制剂、挑食或厌食、户外活动时间< 2h/ 天、父母文化程度低、反复腹泻是引起受检儿童25-(OH)D 缺乏或
不足的影响因素(χ2=5.823,25.758,10.531,5.666,6.973,4.707,均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挑食或厌食、反
复腹泻是引起0~6 岁受检儿童25-(OH)D 缺乏或不足的独立危险因素(χ2=85.690,6.392,均P <0.05)。结论 开州
地区0~6 岁儿童25-(OH)D 缺乏或不足的情况较为严重,应在春、冬季和儿童在3~6 岁阶段进行维生素D 制剂补充;
加强儿保教育,纠正引起儿童25-(OH)D 缺乏或不足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煤矿工人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血清水平,对鲁南地区煤矿工人维生素D营养及骨质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以鲁南地区从事井下工作10年以上的煤矿职工为研究对象(全部为男性),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定量法检测血清25-OH-D的水平.结果 鲁南地区煤矿职工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44.64±32.65nmol/L(均数±标准差),如以25-OH-D<50nmol/L作为维生素D 缺乏的标准,则其发生率为74.22%;经分组比较,上述指标没有随年龄增长而呈有规律的波动.结论 鲁南地区井下煤矿职工的血清25-OH-D水平较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5);维生素D营养状况稍差,有可能较易发生骨折(有骨折史者达22.76%).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该地区各年龄段儿童25-羟基维生素D[25-(OH)D]分布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儿保科体检的6958例0~14岁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0~<3岁77例,3~<5岁1587例,5~<7岁1731例,5~<7岁1595例,9~<11岁1069例,11~14岁899例;男童4026例(57.86%),女童2932例(42.14%);记录来院的体检日期,按照气象部门季节划分,将体检日期在2019年3-5月的划分为春季(1662例),体检日期在2019年6-8月的划分为夏季(2795例),体检日期在2019年9-11月的划分为秋季(1289例),体检日期在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的划分为冬季(1212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25-(OH)D水平.结果 6958例0~14岁儿童25-(OH)D的缺乏率为15.90%,不足率为52.10%,充足率为32.01%.5~<7岁、7~<9岁、9~<11岁、11~14岁儿童的25-(O H)D水平低于0~<3岁、3~<5岁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的儿童25-(OH)D缺乏率、不足率和充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夏季、秋季儿童25-(OH)D水平明显高于冬季,不同季节25-(OH)D缺乏率、不足率和充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加强0~14岁儿童25-(OH)D水平监测,25-(OH)D水平不足的儿童应即时补充25-(OH)D及加强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14.
功能性的维生素D主要包括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维生素D除了具有传统意义上的骨骼效应,它还有着广泛的非骨骼效应,与心血管疾病、免疫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密切相关。25-羟基维生素D(25OHD)测定是衡量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最佳指标。根据测定原理不同,目前25OHD的测定方法可分为多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具有特异性强、准确性高的特点,被认为是评价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金标准"测定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国部分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了解年龄、性别、季节和地区对维生素D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自不同经纬度的广州、上海、北京、长春和兰州的社区体检老年人群(60岁以上)共计10696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2(25OHD 2)、25-羟基维生素D 3(25OHD 3),二者之和即为25OHD水平,按照年龄、性别、季节和地区分别进行分组分析。结果10696例60岁以上老年人群血清25OHD水平为(18.84±7.48)ng/mL,维生素D缺乏者59.99%,不足者32.28%,充足者仅7.72%,过量者无。维生素D缺乏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80岁以上老人组高达68.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04,P<0.05);不同性别维生素D营养状况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72,P<0.05);不同季节比较,夏季缺乏率最低,为35.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666,P<0.05);不同地区比较,广州地区缺乏率最低,为16.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08.145,P<0.05)。同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季节组维生素D营养情况比较,发现广州地区夏季缺乏率最低,为6.67%,兰州冬季缺乏率最高,达84.57%。结论60岁以上老年人群总体25OHD水平普遍偏低,维生素D水平处于严重缺乏状态,季节和纬度对维生素D的分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D,25-OH-VD)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水平对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病程转归的预警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T2DM患者116例作为病例组,对照组为2013年在我院门诊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比较两组的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血脂、血压、25-OH-VD及OC等生理指标。分析病例组25-OH-VD和OC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进一步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25-OH-VD和OC水平与血脂、血压、BMI、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空腹胰岛素(fast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肌酐(creatinine,CR)、尿酸(uric acid,UA)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artery intimal medial thickness,CA-IM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年龄、血压、BMI和血脂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病例组25-OH-VD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13.91±7.13)ng/mL vs(30.35±19.7)ng/mL,P=0.000],病例组OC也低于对照组[(4.02±1.66)ng/mL vs(6.62±1.68)ng/mL,P=0.000]。病例组中,肾病患者的25-OH-VD水平明显低于尿微量白蛋白(urine microalbumin,U-MA)正常者[(10.33±3.46)ng/mL vs(16.45±7.95)ng/mL,P=0.000],而两者之间O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1±1.67)ng/mL vs(4.09±1.67)ng/mL,P=0.558]。T2DM患者的25-OH-VD水平与BMI、血脂、血压、FBG、HbA1c、FINS、HOMA-IR、CR、UA和CA-IMT均无明显相关性。T2DM患者的OC水平与FBG、HbA1c和HOMAIR负相关,而与FINS、CR和CA-IMF正相关,HbA1c和FBG是OC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清25-OH-VD和OC可作为T2DM病情进展的预警信号,25-OH-VD与糖尿病肾脏并发症的发生发展相关,OC则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进展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儿体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湖南省儿童医院2020年6—11月收治的69例CHB患儿作为CHB组,另外选择同期体检合格的74名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健康对照组和CHB组血清25(OH)D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 相似文献
19.
陈国萍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6)
目的:研究睡眠障碍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情况,以为儿童睡眠障碍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至12月罗定市妇幼保建院的30例睡眠障碍患儿为观察组,同时期的3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并比较观察组不同病程及睡眠时间者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病程较长及睡眠时间较短者的检测水平显著低于病程较短及睡眠时间较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睡眠障碍儿童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异常下降,且受到病程及睡眠时间的影响较大,提示儿童睡眠障碍应重视维生素D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西宁地区健康成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进行调查,并初步建立参考区间。方法选择西宁地区生活背景相似、年龄18~80岁的健康体检者1 834例(男872例、女9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并按性别分组进行统计分析。25-羟基维生素D的参考区间以95%(P_(2.5)~P_(97.5))的置信区间为准进行计算。结果西宁地区健康成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呈偏态分布。健康成年男性的参考区间为8.72~35.45ng/mL;健康成年女性的参考区间为6.30~31.16ng/mL;男与女之间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西宁地区人群的实际情况,初步建立了不同性别健康成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的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