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定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胃动素浓度,及下食管括约肌压力,以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液体灌注体外传感器法测定2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血浆VIP及胃动素浓度。  相似文献   

2.
电针刺(EA)足三里对胃肠运动具有调节作用。我们以往的研究发现,EA足三里能增加健康大鼠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本研究进一步观察并比较不同频率针刺足三里对反流性食管炎(RE)猫的食管动力及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探讨电针刺对食管运动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并发胃食管反流病(GERD)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近年研究表明糖尿病胃肠激素紊乱对食管运动有调节作用,其在GER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胃肠激素(MTL、GAS、SP、胰高血糖素、VIP、SS、CCK等)与糖尿病并发GERD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运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28例反流性食管炎为住院及门诊患者,男17例,女11例,年龄25岁~58岁.诊断标准:①具有反流性食管炎烧心等典型症状,抑酸治疗,症状可缓解.②所有患者皆作电子内镜检查,镜下有不同程度食管炎症,同时排除了胃十二指肠溃疡及糜烂性胃炎③无典型症状者,24h食管pH监测提示有病理性酸反流、④经有关检查排除肝胆胰疾病⑤排除责门失弛缓症及肠易激综合征等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排除糖尿病,结缔组织等疾病引起的继发运动功能障碍.无腹部外伤手术史正常对照组10例,选择标准为2a内无任何胃肠道肝…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血管活性肠肽与反流性食管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及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esophagitis,RE)系胃肠动力性疾病 ,胃肠神经和胃肠激素在其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认为 ,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与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 ,VIP)作为肠神经系统中非肾上腺能非胆碱能 (nonadrenergic ,noncholinergic ,NANC)神经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 ,广泛分布于消化系。主要以神经分泌方式在…  相似文献   

6.
反流性食管炎是食管下段正常复层鳞状粘膜被柱状粘膜所取代的一种状态,其发病机理与抗反流的防卫机制下降及反流物对食管粘膜攻击作用加强有关,本研究选用全胃肠道动力剂和制酸剂分组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以观察其疗效。  相似文献   

7.
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已被证实是胃食管反流发生的最主要机制,这一发现使得人们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并为其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此文就其定义、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不同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1996~2004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因反酸、胃灼热感等反流症状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57例,按照内镜下食管黏膜有无破损分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组和反流性食管炎组,比较两组的一般情况、反流症状、是否合并H.pylori(Hp)感染,以及食管动力测定和食管胃24hpH监测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烟酒嗜好等一般情况及合并Hp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组不典型反流症状(胸骨后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反流性食管炎组。两组患者都存在病理性酸反流,但两组患者之间酸和(或)碱反流比较无差异。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食管体部各段蠕动波峰值明显高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卧位胃酸分泌高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结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不典型反流症状发生率更高。在两组发病机制异同上,反流的强弱并非主要因素,重要的是食管防御机制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过性下食管括约肌松弛已被证实是胃食管反流发生的最主要机制,这一发现使得人们对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并为其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此文就其定义、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由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不全等多因素造成的后果,食管黏膜暴露与胃酸反流被认为是造成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糜烂性食管炎及其他GERD并发症更多见于老年患者.对于反流症状是否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增多仍存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GERD患者年龄、反流症状和食管糜烂程度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