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惠民 《山东医药》1995,35(3):37-38
目前我国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显著高于发达国家。据统计,城市心血管病住院患者中,风心病占6.13%,仅次于冠心病(21.29%)和高血压(15.62%)。估测15岁以上人群中约有风心病210万人,其中有73.5万人需要施行各类手术,按每年住院风心病患者中1/4适于手术,约有2.2万例需行瓣膜替换术。我国每年新增加风心患者约4.4万人,其中1万人需手术。风湿性瓣膜病中以二尖瓣病变为最常见,单纯主动脉瓣病变较少见而常需行瓣膜替换术。本文主要阐述二尖瓣病变的外科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2.
急性风湿热     
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仍是5~24岁年龄组中死亡的主要原因,此外,它们也使该组中许多人成为慢性病患者。 20年前在一些较发达国家中,新发生的病例和严重的急性风湿热均有急剧下降,在过去几年中,半数以上的急性风湿热未见并发心炎的证据。目前本病又有重新增长之势。1928~1943年城市中5~15岁儿童急性风湿热发病率约为110/10万,至1962年下降为50/10万,嗣后还有进一步下降。1920~1934年风心病在学龄儿童中的流行率为4.5‰,1948~1950年是1.5‰,以后也有进一步的下降。1941~1943二百万美国人中有2.4%因风心病不能服兵役,至1962年则仅有0.9%因此病不能服役。近年来,因风心病住院的病人数已有所下降,但下降最显著的是那些既往有急性风湿热病史的病例,而无急性风湿热病史的风心病住院患者数  相似文献   

3.
我国风湿性心脏病研究的主要成就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20年来高血压病、冠心病已成为我国人群中的主要心血管疾病,曾在五、六十年代占重要地位的风湿热和风湿性心脏病,其发病率、住院率目前已经明显下降。但在华南,西南一些地区,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仍然高于华北地区。现将近20年来国内对本病的研究作一简要回顾。一、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的发病情况由于多数风心病病人的病程是隐匿进行的,临床典型急性初发风湿热病例已罕见,故在人群中主要是将已有心脏瓣膜疾患的病例进行调查并作为本病的流行病学,另一方法是统计历年因本病住院的住院率,…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代以来,由于风心病发病率下降和早期得到内外科治疗,其严重并发症已不多见,但临床上仍可以遇到复杂严重的并发症。现报道风心病联合瓣膜损害并发心房颤动及心、脑、肾和下肢动脉栓塞1例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测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发病中的意义,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9例风心病、6例非风心病瓣膜标本的浸润淋巴细胞表型和穿孔素进行了检测.结果:1.风心瓣膜的浸润细胞中,发现有CD4+细胞5例,CD8+细胞7例,CD16+细胞5例,非风心瓣膜仅1例有少量的CD4+细胞;2.穿孔素仅见于有CD8+和/或CD16+细胞浸润的7例风心瓣膜中.结果初步表明,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可能是风心病发病的主要机理之一,穿孔素则可能是CD8+和CD16+等效应细胞释放的、致瓣膜损伤的主要效应分子.  相似文献   

6.
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o heart disease)简称风心病,是由风湿性炎症过程所致的瓣膜损害。心脏四个瓣膜受累情况与其所承受负荷有关,一般以二尖瓣病变最常见,主动脉瓣病变较少见。妊娠并发心脏病是产科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重视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的治疗和监测,对孕妇及胎儿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妊娠合并心脏病根据其症状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妊娠心悸”的范畴,中医将其分为虚实两类证型。虚证包括心气虚、心阳虚、气血虚;实证则主要为心血瘀阻。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医治疗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在临床上取得一定疗效,现将中铁十七局医院2000年-2005年收治的3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功能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科7年来收治3842例病人,其中房颤553例(占14.4%)。风心病房颤最常见,占73.6%;其次是高心病、特发性房颤,分别占8.3%和7.0%。不同年龄组房颤病因构成差别显著:低龄组(<40岁)94.6%房颤为风心病;中龄组(40~60岁)风心病房颤占74.6%,高心病及扩张型心肌病分别占5.4%和5.0%;老年组(>60岁)高心病、冠心病房颤比重增加,分别占35.2%和11.4%,风心病房颤下降为26.1%。提示年龄因素对房颤病因预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女性心脏病患者合并妊娠是产科常见病症之一。患者年龄多在20~40岁,以风心病、先心病多见。前者心脏瓣膜多受损于青少年期,后者则自动存在。高血区性心脏病多属该病的早期。近年来,由于心脏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发现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妊娠者较前增多,弥漫性心肌炎合并妊娠也日益引起临床关注。现将心脏病合并妊娠的处理简述如下。 一、心脏病患者孕前心脏负荷妊娠能力的判断 心血管专业医生应参照以下几点对心脏病患者孕前心脏负荷能力进行综合判断,即心脏病性质、  相似文献   

9.
骨保护素和骨唾液蛋白在风湿钙化二尖瓣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骨保护素和骨唾液蛋白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二尖瓣的表达。方法将手术切除的42枚二尖瓣分为风心病组24枚和非风心病组18枚,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骨保护素和骨唾液蛋白在两组的表达。结果风心病组的骨保护素(P<0.001)和骨唾液蛋白(P<0.001)均较非风心病组表达增高。结论在风心病瓣膜中,骨保护素和骨唾液蛋白均呈现高表达,表明风心病瓣膜钙化并非简单的钙盐沉积,很可能是成骨样骨形成。  相似文献   

10.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病率高,据国内统计资料,风湿性心脏病在成人心血管病中的比较发病率约为40%,在风湿性心脏病的尸检资料中,二尖瓣病变为100%、主动脉瓣为48.5%、三尖瓣为12.2%、肺动脉瓣为6.5%,各瓣膜受损的比较及发病率的差别,可能与瓣膜受的压力负荷不同有关。临床分析表明,二尖瓣狭窄最为常见,目前临床上对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引起的左心房扩大的常规检查仍为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本文对39例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左房扩大的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改变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1.
报告124例风心病的2DE 和 X 线检查结果,并与手术发现进行对比分析。提示2DE对风心病心瓣膜病损部位和程度的判断准确性较 X 线检查为高,是一种确定瓣膜病变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12.
尽管许多发达国家报告风心病已减少,并有清楚指标说明它已得到控制,但就世界范围来说,风心病仍是儿童与青年最常见的获得性心脏病,也是成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在印度、非洲、菲律宾、印尼、中美、中东等地风心病仍高度流行。风心病的治疗有两个趋势,其一是、心脏手术的范围与效果均增加,但这并未减少其死亡率与发病率;另一趋势是,预防与控制,这是减少流行的  相似文献   

13.
卅六年来心血管病种的变迁——21,99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0~1987年在我院内科住院病例中心血管病有明显增加趋势。其中风心病、心包炎等构成比显著下降,梅毒性心脏病已近消灭。高血压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等构成比上升,其中冠心病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由风湿热活动引起的链球菌感染导致的心脏瓣膜病,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或闭锁不全,导致全身供血不足或血液反流。风湿性心脏病初次发作并不会立即引起瓣膜开口改变,往往须要数年甚至十几年以上才会形成瓣膜开口变化,因此患病初期仅有自觉  相似文献   

15.
瓣膜移植已用于治疗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疾患。最近对儿童生物瓣移植的长期随访研究提示严重钙化可导致早期瓣膜功能障碍。本文介绍作者的儿童风心病二尖辨置换经验,以及对机械瓣和生物瓣置换病人长期随访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D8/17抗原是风湿热/风心病(RF/RHD)病人B淋巴细胞膜表面存在的标志性抗原,在心肌、骨骼肌和血管平滑肌等组织申亦有分布,并具有种族差异性。在多个国家大量的临床实践中证实,D8/17抗原在RF/RHD病人阳性率为80%~100%,而在正常人群中阳性率为10%~21%;且D8/17抗原在风湿活动期含量增加,活动控制后则含量下降。D8/17抗原在小舞蹈病及与链球菌感染相关的抽搐症、强迫综合征、孤独症等有高达80%~90%的阳性率。D8/17抗原本身的特征尚不清楚。本文详细阐述了其临床应用状况、特征、遗传方式,并提出了新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17.
感染性心内膜炎40例临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对象与资料4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IE)均为我院1991-06~1995-05住院确诊患者,年龄14岁~63岁。其基础心脏情况包括风心病占47.5%、先心病12.5%、人工瓣膜7.5%、二尖瓣脱垂22.5%、心脏无结构异常者10.0%。临床过程中表现...  相似文献   

18.
自从1961年Starr和Edwards倡用人造瓣膜替换术以来,血栓栓塞一直是瓣膜替换术后的主要危险。早期应用的瓣膜,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在25~30%以上,以后随着瓣膜的改进而逐步减少。1967年应用全包布-金属球瓣的人造瓣膜以后,血栓栓塞的发生率下降到5%以下。本文旨在对比分析抗凝期间出血的危险和停止抗凝以后血栓栓塞的危险。自1967年10月至1972年4月,作者对303例病人用全包布Starr-Edwards球瓣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硝苯吡啶诱发心绞痛6例,其中冠心病4例,风心病联合瓣膜病变、心衰2例。诱发心绞痛的机理:在应用该药后尤其是较大剂  相似文献   

20.
例1 女,40岁。心悸气短胸闷20年,伴左侧肢体偏瘫3个月,于1989年12月入院。诊断为风心病双瓣膜病变、房颤、心衰、脑梗塞伴左侧肢体偏瘫。血压16/8kPa(120/60mmHg)。超声示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瓣膜增厚钙化,后叶赘生物形成。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轻度狭窄,瓣膜钙化。X线胸片示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