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鼻咽纤维血管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我院21例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鼻侧切开肿瘤切除5例,Fergusson切口肿瘤切除2例,经硬腭径路肿瘤切除15例。1例术后1年复发,再次经硬腭径路肿瘤切除。22次手术中术前行及未行IADSA和栓塞术的各11次。结果:术前未行和行IADSA和栓塞术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和输血量分别为1136ml、836ml和677ml、400ml(P<0.05);Sessions分期和Chandler分期与术中出血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7和0.570,可见Sessions分期更切合实际。4例复发的患者经瘤体注射鱼肝油酸钠后肿瘤消失。结果说明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手术采取何径路要根据肿瘤侵犯范围而定,术前IADSA加动脉内栓塞可大大减少术中出血;Sessions分期比Chandler分期更合理;复发的肿瘤可行瘤体内注射鱼肝油酸钠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血管融合成像技术辅助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采用神经导航血管融合成像技术辅助显微外科治疗的31例累及矢状窦的脑膜瘤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切除程度:Simpson 1级切除16 例(51.61%);Simpson 2级10 例(32.26%);Simpson 3级4例(12.91%);Simpson 4级1例(3.22%)。肢体麻木无力改善12例,2例无改善,2例加重;2例头痛症状持续,余5例症状消失;2例癫痫症状完全缓解,余1例需持续口服抗癫痫药物控制;体检发现肿瘤的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术后病检示Simpson 1级切除患者病理分级均为WHO分级I级;Simpson 2级切除中,2例为WHO分级II级,余8例为WHO分级I级;Simpson 3级切除中,3例为WHO分级II级,1例为WHO分级III级;Simpson 4级切除的1例为WHO分级III级;15例未达到Simpson 1级切除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放射治疗。随访3~3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5.6个月,复发1 例,为WHO分级II级,予以再次手术治疗,术后已随访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对肿瘤及肿瘤基底部硬膜全切,术后有较低复发率,神经导航血管融合成像技术可指导术前手术计划、切口范围,为掌握肿瘤基底部矢状窦特征,术中处理矢状窦附着处肿瘤提供积极的参考依据,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联合进路手术切除巨大颈静脉球体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巨大颈静脉球体瘤手术进路及治疗经验。方法:6例巨大颈静脉球体瘤,4例经三种不同联合进路手术治疗,其中3例术前行DSA检查及选择性血管栓塞术,1例术后残灶接受了辅助性放射治疗。结果:4例手术患者中,1例于术后4年因脑溢血死亡,但MRI及CT复查肿瘤未见复发;1例于术后4个复发;1例部分切除术后残灶于放疗后6个月复查无变化。结论:巨大颈静脉球体瘤联合进路术式有利完全切除肿瘤,而术前配合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6例颅中窝-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分别采用了:①耳后“C”形切口,颞骨次全切除进路与高位颈侧切开联合进路行颅中窝-侧颅底和腮腺区肿瘤切除6例;②颞侧舌形切口,颅中窝进路颅内外肿瘤切除4例;③颞-耳-下颌骨外旋进路行咽旁、颞下窝、颅中窝肿瘤切除6例。其中13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结果 16例中11例术后存活3年以上,5例术后3年内死亡。按寿命表法统计,3年生存率为69%。结论 本组所采用的三种手术方式,能较好地暴露颅内外病变,并进行肿瘤切除。对颅底区晚期恶性肿瘤采用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等积极措施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经鼻内镜筛窦纸板进路眶内手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筛窦纸板进路手术治疗眶内各种疾病的可行性并确立临床处理的基本原则。方法 经鼻内镜进路眶内手术10例:眶内异物取出术4例,球后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1例,眶内侵犯或转移的恶性肿瘤切除术5例。结果 眶内异物取出术3例,1例失败;球后海绵状血管瘤1例完整切除;鼻咽癌眶内转移1例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后随访4年无复发,视力恢复至0.6;其他眶内恶性肿瘤4例,手术后随访1-4年健在。10例手术后1例视力损伤,9例均保留原有视力,其中3例失明病例中2例视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结论 位于神经内侧的某些占位性病变可以经鼻内镜筛窦纸板进路完成。当代先进的放射治疗技术对眶内恶性肿瘤的保守性手术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显微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21例采用经典的翼点入路,4例经眶上翼点入路。肿瘤全切16例,次全切5例,部分切除4例。术前视力明显减退的11例病人术后5例明显好转,4例无改善,2例恶化。术后2例不全偏瘫,2例动眼神经麻痹,无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6年,全切的肿瘤未见复发,近全切和部分切除的肿瘤3例肿瘤无变化,6例肿瘤增大。结论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全切效果好,肿瘤是否全切,取决于肿瘤的大小、质地、与周围组织的粘连程度,手术治疗应在保护神经血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颅中窝 侧颅底沟通性晚期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16例颅中窝 侧颅底沟通性恶性肿瘤分别采用了 :①耳后“C”形切口 ,颞骨次全切除进路与高位颈侧切开联合进路行颅中窝 侧颅底和腮腺区肿瘤切除 6例 ;②颞侧舌形切口 ,颅中窝进路颅内外肿瘤切除 4例 ;③颞 耳 下颌骨外旋进路行咽旁、颞下窝、颅中窝肿瘤切除 6例。其中 13例术后进行放射治疗。结果16例中 11例术后存活 3年以上 ,5例术后 3年内死亡。按寿命表法统计 ,3年生存率为 6 9%。结论本组所采用的三种手术方式 ,能较好地暴露颅内外病变 ,并进行肿瘤切除。对颅底区晚期恶性肿瘤采用手术及术后放射治疗等积极措施可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增斌  马敬等 《耳鼻咽喉》2002,9(3):144-147
目的:探讨源于翼突鼻咽纤维血管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意义。方法:采用硬腭-唇龈联合进路,切除上颌结节部和部分上颌窦后外侧壁,暴露翼突内外板,将翼突与肿瘤整块切除。结果;5例随访,5年1例,3年,2年各2例,均无复发。结论:切除肿瘤附着的翼突,防止肿瘤术后复发和术中出血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颅眶沟通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切除和眶顶重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颅眶沟通性脑膜瘤的诊断、手术及预后。方法 收集我科 1 996年 1月~2 0 0 3年 7月入院的 32例颅眶沟通瘤病人中经病理确诊为脑膜瘤的 1 4例病人资料 ,就其临床表现、影像学变化、手术操作、病理特点和预后等方面予以总结和分析。结果 采用额下或额颞侧方入路 ,单纯硬膜外切除 9例 ,联合硬膜外、硬膜下切除 5例。全切 1 1例 ,大部切除 3例。随访 8例 ,3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5例未行放射治疗 ;复发 3例 ,均未行术后放疗。结论 颅眶沟通性脑膜瘤可以侵犯颅眶结合部许多重要解剖结构 ,且有复发倾向 ;本病治疗应强调充分暴露、彻底切除、骨性重建和术后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0.
小脑脑桥角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小脑脑桥角(CPA)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CPA脑膜瘤,根据影像学特征及肿瘤生长方式分为3种类型:Ⅰ型肿瘤基底位于内听道附近者(包括向天幕下生长者)12例;Ⅱ型肿瘤基底在CPA和岩尖向中上斜坡及中颅窝延伸者12例;Ⅲ型肿瘤基底在颈静脉孔附近主要向枕骨大孔延伸者3例。Ⅰ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Ⅱ型采用颞枕开颅乙状窦前入路;Ⅲ型采用枕下开颅远外侧入路。结果:按脑膜瘤切除Kabayashi法分级:Ⅰ级4例,Ⅱ级6例,Ⅲ-ⅣA级7例。2例于术后2周内因脑干缺血、水肿或肺部感染死亡。20例随访(平均3.8年),19例恢复良好。2例肿瘤复发,行伽玛刀治疗。结论:Ⅰ型经CPA开颅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除容易,主要注意保护面神经和听神经;Ⅱ型采用颞枕开颅乙状窦前入路肿瘤全切除可能性大;Ⅲ型采用枕下开颅远外侧入路肿瘤暴露佳,但要注意后组脑神经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经鼻小柱-鼻中隔-蝶窦入路切除大型和巨型垂体腺瘤132例的临床经验,探讨治疗大型和巨型垂体腺瘤的有效方法。方法鼻小柱切开是采用(左)鼻内中隔切口为基础,鼻小柱切开,增加侧斜切口或两侧鼻前庭小柱切开上翻法,后经鼻中隔-蝶窦,打开蝶窦,开窗近圆形直径1~1.5 cm,中线处凿开鞍底,探查并切除鞍内肿瘤。结果132例中行包膜内全切除42例(31.8%),其余行次全切除或大部分切除。术后症状改善者118例(89.4%);术后部分病例出现暂时性尿崩症、鼻腔渗血、脑脊液鼻漏和垂体功能低下等,经对症治疗而好转。结论对于大型和巨型垂体腺瘤,绝大多数病人因蝶窦气化条件良好,同时垂体瘤大多质地为稀软性,便于吸除而可采用经蝶窦手术治疗获得良好效果。而此切口具有径路短、出血少、不需要填塞纱条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 ,探讨鼻咽血管纤维瘤的发生病理、复发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 1 982~1 998年我科收治的 2 8例鼻咽血管纤维瘤病人的诊治和随访情况资料。结果  2 8例中 2 4例行经腭手术 ,2例行鼻侧切开 ,另 2例行经腭及齿槽经路。 9例术后复发 ,3例有颅内肿瘤侵犯 ,其中 1例肿瘤发生自然消退 ,1例因颅内广泛侵犯 ,未再手术 ,现带瘤生存。经腭部入路的手术切口适当予以延长 ,去除翼板 ,扩大手术野 ,可提高手术疗效。结论 肿瘤的复发为病灶本身未彻底切尽、残余肿瘤再生而致 ,手术中视野的充分暴露是彻底切除肿瘤和防止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鼻腔鼻窦间叶组织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鼻腔鼻窦间叶组织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总结诊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16例鼻腔鼻窦间叶组织恶性肿瘤,15例行手术广泛切除,1例在鼻内镜下切除上颌窦肿瘤和部分鼻腔外侧壁;14例在术后接受放疗和化疗。结果骨肉瘤2例,软骨肉瘤3例,横纹肌肉瘤和血管肉瘤各4例,恶性血管外皮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纤维肉瘤各1例。12例随访完整,生存期最短2个月,最长8年。4例在治疗后2年内、5例在治疗后第2~5年期间因肿瘤复发死亡,3例超过5年存活期。结论鼻腔鼻窦间叶组织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切片结合免疫组化可确诊,手术加放疗和化疗为基本的治疗模式,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区哑铃型肿瘤的手术入路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4例颈静脉孔区哑铃型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可以安全切除哑铃型颈静脉孔区肿瘤。术中应注意保护好后组颅神经。  相似文献   

15.
颅-面联合径路前颅底区肿瘤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完整切除侵及前颅底区肿瘤,提高治愈率.方法采用颅-面联合径路,其中单用带血管蒂帽状腱膜-颅骨膜瓣4例,帽状腱膜-颅骨膜瓣加肋骨片或钛网板各2例修补颅底.8例未做颅底重建.结果肿瘤全切16例,无1例手术死亡、长期脑脊液漏或/和颅内感染,5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存活3~5年;3例存活1~2年;均未见肿瘤复发.另4例在2年内分别死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4例良性肿瘤患者术后随诊1~7年未见复发.结论颅-面联合径路前颅底区肿瘤切除术,具有术野大、显露清楚、安全可靠,有利于肿瘤整块切除.硬脑膜修补和颅底重建,可有效地防止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下颌骨截骨在咽旁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颞下、咽旁肿瘤切除的最佳下颌截骨方式。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3年12 月间采用下颌骨截骨方式切除侵及咽旁颞下区肿瘤21例的临床资料,经下颌升支垂直截骨11例,下颌颏孔前截骨7例,下颌角区截骨1例,下颌正中截骨2例。结果下颌骨截骨更适应于咽旁间隙的巨大肿瘤以及浸润性生长的恶性肿瘤的整块切除,各种截骨方式各具特点。结论下颌骨截骨方式的选择以肿瘤性质、部位、大小为标准,充分暴露瘤体为原则,在下颌骨各截骨方式中,经颏孔前下颌截骨与经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是处置侵入咽旁、颞下区的肿瘤的较好手术进路。  相似文献   

17.
蝶岩斜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初步总结蝶岩斜区肿瘤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蝶岩斜区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法、手术结果。结果:脑膜瘤5例,表皮样囊肿3例,复发性三叉神经鞘瘤1例。肿瘤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死于下丘脑功能衰竭1例;术后面瘫3例,尿崩3例,脑脊液漏并颅内感染1例。随访4例,随访时间6个月~4年;其中脑膜瘤3例,复发性三叉神经鞘瘤1例,影像学上未见肿瘤复发,恢复工作能力。结论:只要熟悉手术入路,掌握手术技巧,应用显微技术,蝶岩斜区肿瘤的手术治疗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小儿喉尖锐湿疣诊治中几个临床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小儿喉尖锐湿疣(ILCA)诊治中的几个临床问题及ILCA与小儿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病(JORRP)的关系。方法 结合文献复习,回顾分析1994年3月-2001年3月诊治的38例ILCA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ILCA患儿平均初诊时间1.5岁,平均手术次数5.6次,平均手术间隔期2.2个月;在213次手术中,各种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5%。目前,缓解15例,正在随访的9例,失访9例,死亡5例,手术加有治疗目的的气管切开(延长手术间隔期)和手术加中药两种治疗方式效果较好。结论 ILCA和JORRP存在广泛的共性。应视为同一开(延长手术间隔期)和手术加中药两种治疗方式效果较好。结论 ILCA和JORRP存在广泛的共性。应视为同一疾病,ILCA的治疗仍是一个临床难题,应尽量避免用气管切开术来缓解ILCA病灶所引起的喉阻塞,手术加有治疗目的的气管切开和手术加中药治疗两种治疗方式值得进一步发展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6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36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经鼻内镜下切除,包括术前病情评估,术后随访。结果随访2~7年,2例复发,无恶变病例。结论术前鼻内镜、CT、MRI检查,可以确定病变范围,根据病变范围决定手术方式,经鼻内镜可以彻底切除Ⅰ、Ⅱ、Ⅲ期病变;Ⅳ期病变仍需行传统鼻侧切开。  相似文献   

20.
颈静脉孔神经鞘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神经鞘瘤的手术入路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颈静脉孔神经鞘瘤24例,其中颅内型(A型):肿瘤主体位于桥小脑角(12例);骨内型(B型):肿瘤主体位于颈静脉孔内,向颅内生长(5例);颅外型(C型):肿瘤主体位于颅外,并向颈静脉孔生长(1例);混合型(D型):肿瘤由颈静脉孔向颅内外生长,呈哑铃型(6例)。A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B型采用远外侧入路,C型和D型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