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陈兴波 《吉林中医药》2012,32(11):1165-1166
王翘楚教授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天人相应"理论,倡导"脑主神明、肝主情志、心主血脉"的学术观点,临床上以"病中求证,证中求病"为指导原则,主张"从肝论治"[1],创制失眠症方(基本方组成:天麻、钩藤、葛根、川穹、柴胡、煅龙骨、生牡蛎、郁金、石菖蒲、赤芍、白芍、丹参、合欢皮等)[2].  相似文献   

3.
<正>肝主疏泄,主藏血,藏魂,在志为怒,喜条达恶抑郁。肝为将军之官,其气易升,其阳易亢,甚则气逆上冲,导致烦躁易怒、头昏、晕厥等症。外感、内伤诸因,导致肝的病变后,可出现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其中不乏为疑难病。基于辨证,从肝论治杂病是一条捷取疗效的途径[1-3]。笔者在学习整理著名中医家冉雪峰先生学术思想时发现,冉老尤擅从肝论治疑难病[4]。现将学习心得应用之临床取  相似文献   

4.
许良 《陕西中医》1998,19(12):550-551
<正> 眩晕,自古皆从风、痰、气、血、瘀、虚论治。而丹溪立“无痰不作眩”之说,并提出“治痰为主”的治疗原则,后代众崇之。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疾病谱发生了变化。吾师王翘楚教授,从医50年,学验俱丰,对眩晕不寐等内科杂病,颇有见解。王师据《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论点,结合临诊实践,提出了从肝论治,平肝活血辨证观点,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举案三则,以阐述之。  相似文献   

5.
正王翘楚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上海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擅长从肝治疗失眠,患者服中药后无西药依赖性,且能逐渐停减抗抑郁剂、镇静剂的使用。笔者有幸跟王老随诊,兹将他论治失眠经验作一介绍,列举验案5则如下,以飨同道。1肝亢不寐疏肝平肝案1.李某,女,47岁。2012年3月6日初诊。患者反复失眠2年余,时好时差,近1月来,因工作繁累,精神压力剧增,致失眠明显加重。卧床难寐,  相似文献   

6.
心脑血管病是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是目前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一杀手,故预防治疗尤为重要.据近年临床报道,中医从瘀论治心病者,逐年增多.王翘楚教授治心病主张从脏腑人手,调和气血,平肝益气.中医的一脏,涉及西医多脏器,而西医一脏之病,也涉及中医五脏之气血.故从平肝、柔肝、补肾着手,兼益气活血,以提高整体功能.现举心悸病案述之.  相似文献   

7.
张明明 《光明中医》2009,24(9):1774-1775
陈国权老师行医三十余载,治愈疑难病案甚多.年愈六十仍执教于湖北中医学院并临床专家门诊,口碑极佳.余仅将侍诊验案三则举例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8.
王翘楚教授从肝论治失眠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失眠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王翘楚教授潜心研究十余年,根据中医传统理论肝为阳脏、主升主动、其性刚、恶抑郁的特点,结合当今失眠症的诱发因素以精神心理因素为主、临床证候表现以肝木偏旺为多等特性,提出失眠症“从肝论治,以平为补”的新理念,平衡肝及相关脏腑之气血阴阳,治以平肝、舒肝、柔肝为主,在临床应用中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近十几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疾病谱的改变,失眠症的发病率急剧上升。失眠症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常见疾病。目前,西医虽有不少镇静安眠药,但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因而越来越多的患者求治于中医中药。我院全国名老中医王翘楚教授从肝论治失眠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有幸跟随王老临诊,现将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补中益气汤治疗痤疮、慢性前列腺炎、痔疮三则验案的理、法、方、药分析,阐述补中益气汤的作用机制,开拓了补中益气汤治疗疑难杂症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董新民 《江苏中医药》2009,41(11):37-38
汪履秋教授(1919—1999),江苏兴化人.悬壶临证六十载。博学兼蓄,通古晓今。早年研究中医经典.反复吟诵,造诣极深。时遇典型脉案.每多诵背经典原文.竞能一字不差,令人钦佩。汪老师1946年即在上海闸北存心堂坐堂行医.1955年考入江苏省中医学校,因医理精到,经验丰富,翌年即人江苏省中医院内科工作,临证善用经方.治疗杂病疗效卓著.尤对风湿类疑难杂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学生曾随师抄方学习3年.朝朝暮暮。获益良多。今年是恩师诞辰90周年,逝世10周年,学生不揣愚钝.整理汪老诊治杂病验案3则.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13.
崔应麟教授精专内科杂病,临床中不囿时方、经方之成见,常将二方同炉共冶,知守善变,每以小方轻药愈沉疴顽疾,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4.
仲景勤求古训,科学地提出了以六经辨伤寒,从脏腑论杂病的辨治原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鲜明的特色,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兹将仲景治疗杂病的原则归纳与分析如下,以希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家父曹向平 ( 1 91 6-  )系江苏省首批名老中医 ,原为南通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 ,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从事教学、临床 60余载。诊病注重辨证施治 ,调节整体。兹举验案数则 ,谨供同道参考。1 皮痹 (硬皮病 )陈某 ,女 ,41岁。 1 995年 1 0月 2 7日初诊。双侧肩背部皮肤板硬不适 6年余 ,伴两手指发紧僵硬。肩部皮肤呈深褐色 ,触之如革 ,无法用手指捏起。查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 ,抗核抗体阳性。血清白蛋白 2 8g/ L,球蛋白 38g/ L ,血沉 65mm/ h。皮肤科诊为后期硬皮病。患者曾多方求医 ,内服中西药物 ,并加用针灸、火罐等 ,…  相似文献   

16.
何任(1921-),男,浙江杭州人。出生于中医世家,1941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历任浙江中医学院院长、浙江省中医学会会长、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编审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成果评审委员等职。现为浙江中医学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全国中医药学会顾问、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浙江省名中医馆馆长、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我国著名的中医教育家、临床家,对张仲景学说研究造诣精深,主要医学论著有《何任医论选》、《湛园医话》、《金匮要略新解》、《金匮通俗讲话》、《金匮要略百家医案评…  相似文献   

17.
余随导师李守朝教授临证以来,亲历其治疗慢性疾病时,每可使重症减轻,轻症向愈,受益匪浅.兹摘录临证治验数则,以窥一斑.  相似文献   

18.
马鸿斌教授乃甘肃省名中医,师从李可、刘宝厚、曹玉山等国内著名中医专家[1],从事肾病临床工作近三十载,马教授平素诊病强调四诊合参,但临床多有症状表现与舌、脉象不相符者,亦有功能异常而症状不显著者,故于四诊之中尤其重视望诊之舌诊及切诊之脉诊。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中常有小儿高热持续数月,西医诸法治疗高热不退,全身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正常,于是辗转求治于中医。王霞芳老师应用伤寒六经,或温病卫气营血理论,细心辨证施治,辄能药到热退,取得佳效。显示了中医药治疗高热重症的优势特色。  相似文献   

20.
通过3则病案,介绍马贵同教授治疗常见胃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的辨证及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