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8 毫秒
1.
于慧  杨海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661-2662
α-干扰素是国际公认的抗乙肝病毒首选药物。由于乙肝病毒存在免疫耐受,单纯应用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不满意,采用联合治疗有望提高疗效。因此,我们采用α-干扰素、病毒唑、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黄明广  陈双华 《吉林医学》2010,31(19):3080-3081
目的:观察苦参素胶囊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用苦参素胶囊及干扰素α-2b治疗;对照组仅用干扰素α-2b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乙肝病毒(HBV)-DNA阴转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苦参素胶囊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已被公认,但一般文献报道其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疗效仅为30%。为了提高疗效,我们应用美国先灵葆雅公司提供的基因工程干扰素α-2b加北京京航制药厂生产的胸腺肽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该类干扰素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药物之一。为探讨最佳剂量和疗效之间的关系,本课题观察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不同剂量IFN-α2b治疗的疗效和预后转归情况。  相似文献   

5.
李蕴铷  谢雯 《中国医刊》2007,42(1):10-12
1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机制 自1990年美国FDA正式批准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以来,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有近20年的历史,是最早用于抗病毒治疗的药物,目前认为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抗病毒作用:干扰素α的抗HBV作用是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最重要的作用,也是研究最多的一个作用;②减轻肝纤维化作用:临床中观察到干扰素α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比没有经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相对少见,但一直没有很好的循证医学证据,最近澳大利亚一项大样本的临床试验显示无论是否能获得抗病毒应答,干扰素α确实具有减轻肝纤维化,降低肝硬化的发生率的作用;③调节免疫作用:干扰素α具有广泛的调节免疫作用,这也是抗乙肝病毒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目前明确有抗乙肝病毒疗效的药物包括α干扰素及核苷(酸)类似物.相比较干扰素类药物,核苷(酸)类似物的特点是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小、适应证广泛、适合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α-2b普通干扰素治疗不同基因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1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基因型,并作治疗前临床资料及治疗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1例病例中,基因B型20例(28%),C型51例(72%),B、C基因型在ALT、HBV DNA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α-2b普通干扰素治疗中,B、C基因组完全应答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α-干扰素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B基因型效果优于C基因型患者,乙肝病毒基因型是预测干扰素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目前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有限。本文研究了乙肝病毒基因型在乙肝病毒对干扰素的反应中的作用。患者与方法:采用乙肝病毒X基因直接测序法,对165例接受常规干扰素治疗的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其中144例患者基因型为A型或D型。结果:基因型A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对常规干扰素治疗出现持久反应的比例(治疗6个月后)高于D型患者(49%vs26%,P<0.005)。在H BeAg阳性的肝炎患者(n=99)中,基因型A型患者出现持续反应的比例是46%,D型患者为24%(P<0.03)。H BeAg阴性的肝炎患者(n=45)中,A型患者出现持续反…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高发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乙肝病毒,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发展。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是其中最主要的。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患者的早期病毒学应答率较低效。笔者用苦参碱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8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肝炎大国,慢性HBsAg人群感染率10%以上,现症乙肝病毒感染者1.2亿以上,今后至少有3000万人要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疾病如肝硬化、肝癌.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阻止这种恶性发展,唯一公认对病毒有抑制作用的是干扰素,为此,我们选择对第一个全国产α-2b干扰素(安达芬)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评价和探索临床合理应用干扰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步探讨α-2b普通干扰素治疗不同基因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1例,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BV基因型,并作治疗前临床资料及治疗后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1例病例中,基因B型20例(28%),C型51例(72%),B、C基因型在ALT、HBV DNA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α-2b普通干扰素治疗中,B、C基因组完全应答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α-干扰素治疗HBeAg慢性乙型肝炎,B基因型效果优于C基因型患者,乙肝病毒基因型是预测干扰素治疗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肝炎大国,慢性HBsAg人群感染率10%以上,现症乙肝病毒感染者1.2亿以上,今后至少有3000万人要死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的疾病如肝硬化、肝癌。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阻止这种恶性发展,唯一公认对病毒有抑制作用的是干扰素,为此,我们选择对第一个全国产α-2b干扰素(安达芬)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进行评价和探索临床合理应用干扰素的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 1995~1997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等7家医院以国际公认的美国先灵葆雅公司生产的α-2b干扰素(干扰能)为对照,对安徽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7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对照组36例单纯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治疗组36例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二组临床疗效、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冬氨酸转氨酶(AST),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高乙肝病毒标志物转阴率,改善肝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应用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6例,疗程3个月。并与α-干扰素治疗112例进行比较。疗效评价包括症状、肝功能和 HBV 复制指标。结果苦参素能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对慢性乙型肝炎 HBV-DNA 及 HBeAg 阴转率苦参素组为41.07%、41.67%,α-干扰素组为41.07%、44.64%,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苦参素具有较强抗乙肝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慢性乙型肝炎由于病毒的持续存在,对肝脏也进行着渐进性的损害。干扰素是目前国内外治疗乙肝病毒的首先药物。我院自1996年9月至1998年9月用基因工程干扰素—2b(长春盖普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30例,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前主要有抗病毒治疗及护肝治疗.抗病毒药物治疗国内主要有α干扰素、拉米夫定及苦参素,但并不能完全清除乙肝病毒,很难保证病情不复发,故护肝治疗显得相当重要.我们自2003年1月~2003年9月,用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周磊  张春强 《新疆医学》2002,32(4):62-64
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发病率很高,且易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清除乙肝病毒(HBV)。干扰素是国内外公认的治疗慢性乙肝的较有效的药物之一,用药后对HBV、DNA和HBeAg阴转率达30%~50%。重组干扰素α-2α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及清除慢性病毒性肝炎病的病毒.使肝脏炎症消散的作用,我们观察了40例用干扰素α-2α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李芳玮  卫志干 《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2):1015-1015
<正>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主要治疗措施,抗病毒药物干扰素α已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近期疗效为50%左右,但停药易复发。为了进一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治愈率,我们分别单用干扰素α-2b(安福隆)抗病毒治疗以及采用干扰素α-2b(安福隆)联合胸腺肽α1(基泰)抗病毒治疗,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用干扰素α-2b对照组,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患者为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  相似文献   

19.
甄海洋  朱宁 《海南医学》2016,(6):912-914
目的:探讨干扰素-α(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病毒学应答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7例慢性乙型肝炎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IFN-α治疗,治疗48周后观察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血清乙肝病毒(HBV-DNA)转阴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血清转换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病毒学无应答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24、36、48周后,患者HBV-DNA转阴率(63.22%,71.26%,73.56%vs 33.33%)、HBeAg血清转换率(47.13%,49.43%,54.02%vs 13.79%)均高于治疗12周时(P<0.05);87例患者中应答64例(73.56%),无应答23例(26.4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LT、HBV-DNA载量与干扰素治疗后无应答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T (OR=4.334)、HBV-DNA载量(OR=7.157)是干扰素治疗后无应答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果干扰素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常规用药,且随疗程的增长其临床疗效提高;治疗前低ALT水平、高HBV-DNA载量是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无应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治疗组;常规组40例,给予干扰素-α2b(IFNα-2b)5 MU,1次/d,2周后改隔日1次,肌肉注射;治疗组47例,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肤α1 1.6 mg,2次/周,皮下注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常规组和治疗组在治疗结束及停药6个月后,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35.0%、63.8%和30.0%、55.3%(P<0.05),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40.0%、66.0%和32.5%、61.7%(P<0.05)。结论:干扰素与胸腺肽α1联合使用是临床抗乙肝病毒(HBV)治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