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口服葡萄糖液与口服葡萄糖液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在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90例,随机分为葡萄糖组、葡萄糖加非营养性吸吮组及对照组,采用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观察各组早产儿对疼痛的反应。结果葡萄糖组、葡萄糖加非营养性吸吮组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葡萄糖加非营养性吸吮组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评分显著低于葡萄糖组。结论口服葡萄糖液或口服葡萄糖液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均能减轻早产儿足跟采血的疼痛。口服葡萄糖液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对口服葡萄糖液的止痛效果有加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非营养性吸吮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NNS)能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孕34~36周,出生后3d,体重1700~2400g早产儿100例,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静脉穿刺时30s、穿刺后30s采用早产儿PIPP评分量表来评估患儿疼痛状况。结果:实验组患儿静脉穿刺时及穿刺后疼痛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验组操作简单,成本低,在临床工作中能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时的疼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缓解新生儿静脉穿刺所致疼痛的效果。方法将入选的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在进行头皮静脉穿刺前即给予安慰奶嘴行非营养性吸吮,至穿刺结束。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应用新生儿疼痛量表(NIPS)对两组新生儿在实施头皮静脉穿刺即刻进行疼痛评分,并记录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头皮静脉穿刺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则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有效缓解新生儿静脉穿刺所致的疼痛,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对新生儿疼痛的评估,分析相关的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不作处理)、NNS组(非营养性吸吮)、NNS+GS组(非营养性吸吮加葡萄糖)。3组患儿在桡动脉处进行穿刺,并在穿刺前、中、后期使用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对患儿的心率、呼吸频率、经皮氧饱和度进行监测。使用疼痛评分简表(PIPP)对各组新生儿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低于NNS组及NNS+GS组,NNS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低于NNS+GS组(P0.05);对照组PIPP评分高于NNS组、NNS+GS组,NNS+GS组PIPP评分低于NNS组(P0.05);患儿桡动脉穿刺时的心率、呼吸均加快,Sp O2降低(P0.05),其中NNS组及NNS+GS组干预后心率、呼吸、Sp O2的变化比对照组小(P0.05),且可较快恢复至穿刺前。结论心率、呼吸频率、经皮氧饱和度可作为评估新生儿疼痛的生理性指标,PIPP评分能够简便评估疼痛。非营养性吸吮、非营养性吸吮结合葡萄糖均能缓解新生儿疼痛,但非营养性吸吮结合葡萄糖止痛效果更好,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吸吮减轻新生儿静脉穿刺时疼痛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吸吮减轻新生儿静脉穿刺时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150例住院足月新生儿按入住床号分为3组:未干预组、非营养性吸吮组和配方奶吸吮组,每组50例,选用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NIPS),头皮静脉穿刺前1 min至穿刺结束非营养性吸吮组新生儿给予安慰奶头吸吮,配方奶吸吮组新生儿给予配方奶吸吮,未干预组新生儿不给予干预,分别于头皮静脉穿刺前2 min、穿刺时进行疼痛程度评分.结果 疼痛刺激时未干预组疼痛评分与其余两组的疼痛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营养性吸吮组和配方奶吸吮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非营养性吸吮和给予配方奶吸吮均能缓解新生儿疼痛,效果近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服25%葡萄糖水联合非营养性吮吸对接受静脉穿刺的足月新生儿采血疼痛及疼痛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收治的95例接受静脉穿刺的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纳入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观察组48例联合口服25%葡萄糖水。观察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疼痛程度、疼痛应激反应以及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啼哭率。结果:穿刺不同时间两组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均发生变化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结束时以及穿刺后3 min两组新生儿呼吸频率、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发生变化但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成功率(85.41%)高于对照组(68.08%),观察组穿刺啼哭率(66.67%)低于对照组(85.11%)(P<0.05)。结论:在新生儿静脉穿刺前予以口服25%葡萄糖水联合非营养性吮吸可减轻疼痛感,缓解机体应激反应,降低啼哭率,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口服葡糖糖加非营养性吸吮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为新生儿疼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将新生儿监护中心胎龄≥30周且喂奶量≥5ml/次、日龄≥2d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新生儿在静脉穿刺及动脉采血操作前2min喂葡萄糖0.5~2ml,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新生儿在创伤性操作过程中不给予任何干预。观察两组新生儿动、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哭闹持续时间、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口服葡糖糖加非营养性吸吮组新生儿疼痛程度低,哭闹持续时间短,心率、呼吸频率及血氧饱和度变化也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口服葡萄糖加非营养性吸吮可明显减轻新生儿的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8.
张忠菊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3,(12):2911-29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留置针静脉穿刺时非营养性吸吮(NNS)对疼痛反应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监护室住院的胎龄〉37w的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留置针穿刺时给予NNS,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采用新生儿疼痛估量表(NIPS)评估新生儿在留置针静脉穿刺时的疼痛程度。绩果实验组NI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留置针静脉穿刺时进行NNS可以减轻新生儿刺激时的疼痛反应,提高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正研究~([1])发现,早产儿出生前疼痛感觉和疼痛刺激传导的解剖结构和神经内分泌物质就已经发育完全,疼痛是影响患儿病情的常见问题~([2])。疼痛行为在不同个体中的表现有差异~([3]),早产儿更易受到疼痛所产生的负面效应~([4])。系统评估早产儿的疼痛状况,找到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早产儿 相似文献
10.
非营养性吸吮缓解新生儿疼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非营养吸吮(NNS)缓解新生儿疼痛的临床有效性及可行性,为NNS在新生儿病房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患儿分为NNS组40例,对照组40例。选用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评分量表(DAN)对接受足跟取血的80例新生儿进行疼痛评分。结果对照组患儿疼痛总分为8.03±1.74分,NNS组患儿疼痛总分为4.68±1.54分,NNS组患儿在面部表情、肢体活动、声音表现各方面得分均有显著下降,各方面得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P<0.01),NNS组和对照组患儿疼痛得分与其性别、胎龄、日龄及体重等均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应重视新生儿疼痛的管理,NNS操作简单,镇痛效果良好,对在临床工作中缓解新生儿疼痛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口服25%葡萄糖缓解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25%葡萄糖对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5例需足底采血测血糖两次以上的新生儿,自身对照,选取任一次给予干预,即在足底采血前2min给予口服1ml25%葡萄糖。采用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评分量表(DAN)、哭泣时长及心率变化作为疼痛评估指标。结果干预组新生儿NFCS评分在针刺和挤捏阶段分值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1);干预组新生儿DAN评分在面部表情、肢体运动、声音表现三方面分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1);干预组回复阶段哭泣时长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心率均值高于常规组,在0S、15s心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足底采血时,给予25%葡萄糖1ml可以显著降低新生儿哭吵和疼痛评分分数,但不能阻止心率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利多卡因对学龄期患儿静脉穿刺的镇痛效果。 方法 将240例初次注射的学龄期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静脉穿刺;观察组按利多卡因的浓度分为0.5%组、1.0%组、1.5%组、2.0%组各30例,各组穿刺处皮肤先用利多卡因局部喷涂、再用75% 乙醇喷涂后进行静脉穿刺。比较2组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静脉穿刺时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穿刺成功率、患儿依从性好于对照组。0.5%组与1.0%、1.5%、2.0%组疼痛程度、一次穿刺成功率、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不同浓度利多卡因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其中0.5%组与1.0%组无不良反应发生,2.0%发生不良反应4例。 结论 利多卡因局部喷涂可有效减轻患儿静脉穿刺所致疼痛,提高穿刺成功率。对学龄期患儿静脉穿刺采用有效浓度1.0%~1.5%的利多卡因为宜。 相似文献
13.
14.
护理干预对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乳房肿胀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症状,母亲常因疼痛不愿继续哺乳,限制母乳喂养的开展.近年来,许多护理学者对产后乳房胀痛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了探索.本文就此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寻求一种减轻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两种扎止血带方法进行静脉穿刺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扎止血带方法对静脉穿刺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期间行上肢静脉穿刺采血或输液的血管变异或难以穿刺且长期输液的成年病人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扎止血带后嘱病人用力握拳松拳6次,时间6s~8s,放松止血带2s~3S后重复上述操作1次,且每次扎止血带时间不超过1min。B组扎止血带1次,只嘱病人握拳1次或轻拍穿刺血管。[结果]A组静脉充盈扩张时间明显快于B组,A组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对于上肢静脉变异或难穿刺者,可采用两次扎止血带方法,既保证了穿刺成功率,缩短了操作时间,又减轻了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两种扎止血带方法对静脉穿刺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期间行上肢静脉穿刺采血或输液的血管变异或难以穿刺且长期输液的成年病人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扎止血带后嘱病人用力握拳松拳6次,时间6s~8s,放松止血带2s~3s后重复上述操作1次,且每次扎止血带时间不超过1min。B组扎止血带1次,只嘱病人握拳1次或轻拍穿刺血管。[结果]A组静脉充盈扩张时间明显快于B组,A组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结论]对于上肢静脉变异或难穿刺者,可采用两次扎止血带方法,既保证了穿刺成功率,缩短了操作时间,又减轻了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18.
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5月~2010年10月出生的4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诱导性干预组(A组)、体位干预组(B组)、非营养性吸吮组(C组)与对照组(D组)各100例进行足跟采血,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表进行疼痛评分。结果:非营养性吸吮组(C组)、抚触诱导性干预组(A组)与对照组(D组)分别进行疼痛评分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体位干预组(B组)与对照组(D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当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的疼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嗅觉安抚措施对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影响,为新生儿疼痛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2例需足跟采血测血糖两次以上的新生儿,进行自身对照,第1次足跟采血为常规组,全过程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第2次足跟采血为干预组,采血前2 h给予香兰素混合溶液熟悉气味.采用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评分量表(DAN)、哭泣时长、心率变化及回复基线心率所需时间作为疼痛评估指标.[结果]干预组新生儿NFCS评分在针刺、挤捏时、挤后1 min和挤后2 min分值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1);干预组新生儿DAN评分在面部表情、肢体运动、声音表现3方面分值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1);干预组回复阶段哭泣时长显著短于常规组(P<0.01);干预组心率均值低于常规组,在足跟采血针刺后30 s、45 s、60 s、75 s、90 s、105 s、150 s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回复基线心率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足跟采血时给予嗅觉安抚措施可以显著缩短新生儿哭闹、疼痛评分分数、心率和回复基线心率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20.
谢传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4):46-47
目的探讨热敷缓解静脉注射用阿奇霉素枸橼酸二氢钠所致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0例遵医嘱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枸橼酸二氢钠的门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及疼痛发生率。结果热敷对预防和缓解静脉注射用阿奇霉素枸橼酸二氢钠所致疼痛有较好的效果。结论热敷缓解疼痛操作简单、经济便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