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重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本文旨在通过血管内超声进一步探讨冠状动脉 (冠脉 )粥样硬化斑块与冠脉重构间的关系。  方法 :90例住院病人 ,男 60例 ,女 3 0例 ,年龄 3 6~ 76(5 9± 11)岁。临床诊断冠心病或可疑冠心病。均详细询问病史 ,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  结果 :①冠脉狭窄与血管重构的关系 :轻 (<5 0 % )、中 (5 0 %~ 75 % )、重 (>75 % )度狭窄均可见血管重构 ,以中、重度狭窄血管重构较明显。但均无明显差异 (P均 >0 0 5 )。②斑块性质与血管重构的关系 :脂质性斑块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纤维性及钙性斑块血管重构不明显 (P >0 0 5 )。③斑块的形态与血管重构的关系 :61根血管为偏心性斑块 ,3 3根血管为同心性斑块 ,偏心性斑块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同心性斑块血管重构不明显 (P >0 0 5 )。  结论 :本文提示血管重构与斑块的性质及形态有着明显的关系 ,偏心性斑块和脂质性斑块可见明显的血管重构 ,而与血管狭窄程度无明显关系。因此 ,由于血管重构 ,血管内超声可显示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而冠脉造影可无明显狭窄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血管内超声及虚拟组织学技术检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重构与斑块成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1例冠心病患者行血管内超声及虚拟组织学检查,根据其重构指数分为正性重构组(n=19)及负性重构组(n=22),检测并比较两组的斑块负荷、血管面积、管腔面积以及斑块成分等。结果与负性重构组比较,正性重构组最小管腔处血管面积(17.95±4.25 mm~2比11.44±2.13 mm~2)、管腔面积(6.02±1.85 mm~2比4.98±1.06 mm~2)、斑块负荷(63.83%±7.89%比63.83%±7.89%)均显著增大(P0.05)。虚拟组织学显示正性重构组比负性重构组坏死成分比例增加(30.38%±9.33%比17.19%±11.31%,P=0.001)、纤维成分比例减少(44.61%±14.93%比61.08%±14.81%,P=0.002),钙化和纤维脂质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重构指数与坏死成分比例呈正相关(r=0.373,P=0.023)。结论冠状动脉的正性重构伴随着坏死核心增加,正性重构可能是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重构在冠心病发生中的作用以及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73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共2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共22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共24例。对“罪犯”病变进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测定重构指数,确定重构方向,并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正性重构在急性心肌梗死组最常见,其次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最少见。相反,负性重构在稳定性心绞痛组最常见,其次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最少见。正性重构病变有较大的外弹力膜面积、斑块面积和斑块负担。结论:正性重构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发生有关,负性重构易引起心绞痛的发生却使斑块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血管内超声(IVUS)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对冠状动脉非左主干临界病变相关参数分析,探讨IVUS和QCA在非左主干临界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入选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提示为非左主干临界病变患者102例,对所有病变部位分别行QCA及IVUS测量,测量相关参...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 (IVUS)明确了冠状动脉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对探讨冠心病 (CHD)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意义。本研究通过IVUS观察冠脉缺血相关斑块的特征 ,并探讨其与CHD临床表现的关系。一、材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12月住院患者 116例 ,男 77例 ,女 39例 ,年龄 36~ 78( 6 5 0±11 2 )岁。所有患者均详细询问病史 ,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 (CAG)及IVUS检查。根据CAG血管狭窄程度及临床表现分为Ⅰ组 (冠脉硬化组 ,CA组 ,血管狭窄 <5 0 % ) ,4 6例 ;Ⅱ组 (CHD组 ) ,血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显示的临界病变诊断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选择性冠脉造影提示临界病变的96例患者的110处病变进行IVUS检查,根据IVUS测定的最小管腔面积≤4.0 mm2作为冠脉介入治疗的标准,分为干预组和未干预组,分析病变的狭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结果:110处临界病变的平均最小管腔面积为(4.83±2.24)mm2,46处最小管腔面积≤4.0 mm2 的病变成功置入冠脉支架;IVUS显示干预组的最小管腔面积小于未干预组(3.47±0.44)mm2 比(5.69±1.57)mm2,(P<0.05);同时干预组的斑块负荷大于未干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50±5.98)%比(62.89±7.69)%,(P>0.05).两组的定性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脉造影显示的临界病变行IVUS检查可进一步明确临界病变的狭窄程度和病变的性质,指导下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7.
冠状动脉重构是动脉壁对粥样硬化斑块的反应,主要有正性重构和负性重构。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血管内超声技术能对人体血管腔的直径、冠脉重构的评价和斑块的性质提供更可靠的信息。该研究旨在应用血管内超声的反向散射技术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重构血管,研究其主要斑块的特征和类型。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重构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冠状动脉重构(冠脉重构)是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冠状动脉管壁对斑决负荷的反应性变化。近年来,随着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的开展,对冠脉重构有了更深的理解。冠脉重构在粥样硬化的形成、粥样斑决的稳定性及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传统冠状动脉定量分析方法(QCA)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方法:共入选经过冠状动脉造影(至少4体位造影)证实病变狭窄处于临界病变的患者150例。将入选者分为: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组90例(QCA),血管内超声组60例(IVUS)。通过QCA和血管内超声定量分析方法分析2组最小管腔直径、参考血管直径、直径狭窄率及最小管腔面积等参数指标;将相关数据建立直线回归分析方程,分析二者之间是否具有线性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2组免于心血管事件方面差异,观察2组术后住院期间、30d、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血管内超声组分别采用QCA和IVUS分析,参考血管直径2者具有正相关性分别为(3.28±0.19)mmvs.(3.17±0.21)mm,R=0.627。最小管腔直径分别为(2.04±0.18)mmvs.(2.0±0.17)mm,R=0.782。比较2组之间的参数:QCA组通过计算得出直径狭窄率,与IVUS管腔面积狭窄率之间无相关性(R20.05,P=0.222),IVUS最小管腔面积(4.7±0.67)mm2。通过COX回归模型显示2组在免于心血管事件方面的差异,可见QCA组发生心血管事件率具有较高的趋势。结论:对于临界病变的患者,采用IVUS的方法能够检测出更严重狭窄的发生率,传统冠状动脉造影判定结果往往低估真正的病变情况。对于临界病变的患者,采用IVUS进行测量分析,具有减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广泛运用于冠心病的临床诊疗中.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冠状动脉内斑块的性质较其导致的管腔狭窄程度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针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而言,血管内超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IVUS可以对斑块进行定性分析,判断出斑块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对此,本研究结合相关的文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与定量冠状动脉造影(QCA)方法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40%~70%的临界病变患者60例,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QCA组和IVUS组,分别应用QCA和IVUS测量两组病变血管的参考管腔直径、最小管腔直径、直径狭窄率、管腔面积狭窄率及最小管腔面积并进行比较。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随访1月、6月和12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冠状动脉成形术、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 IVUS组冠状动脉的管腔直径狭窄率[(57.80%±8.18%)比(51.73%±7.91%)]及面积狭窄率[(67.01%±10.41%)比(57.07%±10.71%)]均高于QCA组(P<0.05),而最小管腔面积[(3.90±0.79) mm2比(4.14±0.60) mm2]则低于QCA组(P<0.05)。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但自随访第1月开始至12月随访结束,IVUS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QCA组(7.7%比26.7%,P<0.05)。结论 IVUS检查与QCA相比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检测出的狭窄率更显著,并能更有效地发现“不稳定性”病变并指导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支架的植入,减低心血管事件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参数与定量血流分数(QFR)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连续入选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接受QFR和IVUS检查的116例患者(117处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根据QFR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QFR≤0.80组(25处病变)和QFR>0.80组(92处病变),比较两组IVUS检查参数的差异。应用Poisson线性相关性分析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IVUS与QFR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QFR≤0.80的预测因素。结果IVUS检查发现,QFR≤0.80组最小管腔面积(MLA)[(3.1±0.8)mm2比(3.6±1.1)mm2,P=0.040]、最小管腔直径(MLD)[(1.8±0.3)mm比(2.0±0.3)mm,P=0.012]显著小于QFR>0.80组,而斑块负荷[(73.5±5.6)%比(68.0±8.4)%,P=0.002]、面积狭窄率[(69.8±8.8)%比(63.8±9.8)%,P=0.007]、斑块偏心指数[(0.83±0.12)比(0.73±0.19),P=0.008]及回声消减斑块比例(52.0%比23.9%,P=0.003)显著高于QFR>0.80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is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MLA(r=0.259,P=0.005)、MLD(r=0.300,P=0.001)与QFR正相关,而斑块负荷(r=–0.357,P<0.001)以及斑块偏心指数(r=–0.247,P=0.008)与QFR负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斑块负荷>70%(OR 4.531,95%CI 1.443~14.222,P=0.010)和斑块偏心指数(OR 1.066,95%CI 1.014~1.121,P=0.012)为QFR≤0.80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冠状动脉临界病变IVUS检查结果中斑块负荷>70%以及斑块偏心指数是QFR≤0.80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动脉不同类型的粥样硬化斑块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为早期诊断冠心病及评价冠心病病情提供一种无创而简便的方法。方法 以 16 8例怀疑或诊断为冠心病者为研究对象 ,用PHILIPSSD 80 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评价颈总动脉分叉部和颈内动脉起始段 2 .0cm范围内粥样硬化情况。将颈动脉内壁分为六种类型 :①内膜无增厚 ,内膜厚度 <1.0mm ;②内膜增厚 ,但厚度 <1.2mm ;③内膜下出现脂质条纹和脂质斑块即称为扁平斑 ;④内膜下大量脂质沉积并可见斑内出血即为软斑 ;⑤斑块钙化或纤维化即为硬斑 ;⑥复合斑。用Judkins法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管腔狭窄≥ 5 0 %为阳性标准。根据临床病情 ,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阳性者分为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两组 ,根据病情再将冠心病患者分为不稳定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和其他病情两组。用SPSS/PC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χ2 检验比较各组结果 ,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 <0 .0 5时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1)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单支病变组有 5 4例 ,多支病变组有 72例 ,阴性者 4 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发现 ,与阴性者相比 ,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的内膜增厚、扁平斑、软斑、硬斑及复合斑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表 1) ,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单支病变组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轻中度狭窄病变的血管内超声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分析病变的结构特点 ,探讨轻中度狭窄病变斑块不稳定的机制。对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轻中度狭窄(直径狭窄率 2 0 %~ 6 0 % ) 6 2例及重度狭窄 2 6例冠心病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显像检查 ,分析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其狭窄程度。结果发现 ,轻中度狭窄患者中软斑块 (6 8.2 %比 15 .4 % ,P <0 .0 1)、薄纤维帽 (6 5 .9%比 7.7% ,P <0 .0 1)显著多于重度狭窄患者 ,并且斑块破裂 (2 8.2 %比 7.7% ,P <0 .0 1)及正性重构 (5 1.8%比 0 % ,P <0 .0 1)也显著多于重度狭窄患者。轻中度狭窄患者偏心斑块检出率显著多于重度狭窄者 (84 .7%比 30 .1% ,P <0 .0 1) ,但钙化少见 (16 .5 %比 84 .6 % ,P <0 .0 1)。结果提示 ,冠状动脉造影轻中度狭窄患者多数具有不稳定性斑块的结构特点 ,这些特点导致轻中度狭窄者容易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经血管内超声 (IVUS)进一步评价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 (CAG)对轻中度冠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 10 4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 (CHD)或可疑CHD的患者 ,均详细询问病史 ,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AG及IVUS检查。数据经t检验 ,χ2 检验及相关性检验。结果 :①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变 :典型心绞痛 5 7例 ,不典型心绞痛 4 7例。心电图呈缺血性ST T改变 6 2例 ,心房颤动 8例 ,右束支传导阻滞 4例 ,室性心律失常 10例 ,正常心电图 2 0例。②IVUS及CAG结果比较 :10 4例共 113处血管病变 ,CAG示面积狭窄为 0~ 85 .12 (5 8.0 7±17.4 2 ) % ,IVUS示面积狭窄为 0~ 92 .34(74 .0 0± 14 .91) % (P <0 .0 5 )。病变长度CAG为 6~ 4 0 (14 .12±10 .0 8)mm ,IVUS为 4~ 5 5 (2 1.16± 2 5 .17)mm ,(P <0 .0 5 )。CAG示 8例钙化性斑化 ,IVUS示 4 7处钙性斑块(P <0 .0 1)。CAG示偏心性斑块 13处 ,IVUS示偏心性斑块 73处 (P <0 .0 1)。③IVUS与CAG面积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r =0 .5 2 ,P <0 .0 1)。结论 :CAG显示的血管病变程度明显轻于IVUS ,漏诊率为 8%。CAG对钙化性病变检出率亦明显低于IVUS ,低估病变的程度 ,而IVUS可弥补这一不足。但CAG仍是检测CHD较普遍的方法 ,对心绞痛和心电图有缺血性ST T改变而CAG正常者 ,  相似文献   

16.
中度狭窄病变中斑块分布对冠状动脉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中度狭窄病变中斑块分布对冠状动脉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2例冠状动脉造影示中度狭窄(直径狭窄40%~60%)患者行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检查,根据斑块分布分为向心型斑块组(n=50)和偏心型斑块组(n=32).测定病变血管的膨胀性指数、硬度及斑块面积的变化.结果:偏心型斑块组与向心型斑块组狭窄程度相似[(53.9±8.9)% vs(58.4±9.8)%].偏心型斑块组血管膨胀性指数显著大于向心型斑块组(2.1±0.3 vs 1.2±0.2,P<0.01),而硬度β显著低于向心型斑块组(8.1±1.3 vs 29.4±7.2,P<0.01).心动周期中偏心型斑块组斑块面积的变化程度显著大于向心型斑块组[(0.52±0.22)mm2 vs (0.24±0.19) mm2,P<0.01],偏心型斑块组正重构的比例显著多于向心型斑块组(64% vs 9%,P<0.01).结论:偏心型斑块病变的血管膨胀性及斑块膨胀性增大,这可能导致偏心型斑块易于破裂.  相似文献   

17.
血管内超声分析斑块组成与冠状动脉重构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u HY  Qian JY  Zhang F  Fan B  Liu XB  Ge L  Lu Y  Wang QB  Ge JB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10):894-898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应用血管内超声显像(IVUS)技术探讨斑块组成与冠状动脉重构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77例冠心病患者(男性53例,平均年龄58±10岁)的罪犯血管采用ClearView或Galaxy2 (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血管内超声显像仪进行IVUS检查,其中31例为稳定性心绞痛,46例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对病变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根据斑块组成回声的不同,分为软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和混合斑块,后三者统称为硬斑块.重构指数(RI)=病变处血管横截面积/平均参考血管面积.若RI>1.0为正性重构;RI<1.0为负性重构.比较不同重构形式病变的特性.结果 77处病变中,45处(58%)发生正性重构,32处(42%)发生负性重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正性重构的患者更多的表现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74%比43%, P=0.006).与负性重构相比,正性重构病变部位的斑块面积和血管面积较大,斑块组成更多为软斑块(71%比34%, P=0.001),发生钙化的较少(21%比54%, P=0.003),钙化范围也较小[(18±37)°比(40±50)°, P=0.027].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后,斑块组成和临床表现在两组患者中的差别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重构与临床表现及斑块组成有关,正性重构病变软斑块较多见且钙化较少.  相似文献   

1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动脉重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冠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迅猛发展 ,尤其是利用血管内超声 (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技术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的自然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冠脉重构 ( coronary artery remodeling)的现象重新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它在粥样病变的形成和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人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发展过程中 ,冠状动脉总的横截面积 ( CSA)增加以适应斑块的变化而不造成血管腔的任何减少 ,这一过程称之为冠状动脉的代偿性扩张。此现象最早由病理学家 Glagov等[1] 于1987年在尸体标本研究中首先发现 ,故也称之为G…  相似文献   

19.
以前认为血管中形成的斑块逐渐使管腔狭窄 ,并最终引起冠心病的临床症状 ,但这观点不正确。事实上 ,在动脉粥样硬化早期阶段 ,虽然有斑块明显聚集 ,但因冠脉“重构”(coronaryarteryremodeling)作用 ,管腔直径并未减小 ;直到疾病后期才出现可被冠状动脉造影 (CAG)检查出的管腔狭窄[1] 。随着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迅猛发展 ,尤其利用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ultrasound ,IVUS)技术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的自然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现已明确冠心病不是管腔而是管壁的疾病 ,粥样硬化早期的一个基本发病机制是冠脉重构 ,且粥样斑块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冠脉靶病变血管的重构方式,探讨靶病变血管重构指数(RI)与血清LDL-C与HDL-C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81例冠心病患者,通过IVUS对靶病变血管进行检测,测量出靶病变部位及参考段血管的外弹力膜面积并计算出重构指数,搜集患者年龄、性别、LDL-C、HDL-C等资料。结果: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对于冠心病患者吸烟及LDL-C与RI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LDL-C与RI呈正相关(R2 =0.051,P=0.043)。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现只有HDL-C与RI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HDL-C与RI呈负相关(R2 =0.236,P=0.026)。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LDL-C水平与RI呈正相关,随着LDL-C逐渐升高,RI逐渐增大,冠脉更偏向于正性重构,斑块越不稳定,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清HDL-C水平与RI呈负相关,即随着HDL-C逐渐升高,RI逐渐减小,冠脉更偏向于负性重构,斑块越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