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6 毫秒
1.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行神经心理学的测试和采用Newman的方法,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无明显呼吸、循环系统疾病,排除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史或服用相应药物老年患者150例,随机分硬膜外组和全麻组,硬膜外组又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腰-硬膜外麻醉两亚组;全麻组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全身-硬膜外复合麻醉、全身-腰硬膜外复合麻醉三亚组,每组30例。记录患者麻醉前、术后6h、6d的MMSE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所有组MMSE评分在术后6h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和硬膜外麻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中各亚组比较无统计学无差异(P>0.05),全麻组中各亚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h全麻组和硬膜外组POCD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中各亚组比较无统计学无差异(P>0.05),全麻组中各亚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麻和硬膜外组及其各亚组术后6d的MMSE评分和术前无差别,POCD发生率无差别(P>0.05)。结论老年患者硬外麻和全麻术后早期都可发生POCD,全麻患者较硬外麻患者术后6h的POCD发生率高和MMSE评分低,术后6d不同的麻醉方法对POCD发生的影响和MMSE评分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试验组麻醉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采用全身麻醉方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应用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的不同影响.方法:以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4月收治的98例骨科手术患者为例,将其分为全麻组合硬膜外麻醉组各49例,对比分析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应答时间、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应答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MSE评分上面,全麻组麻醉后的6、12、24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h以后与麻醉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硬膜外麻醉组患者在6、12、24、72的MMSE评分上与麻醉之间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OCD的发生率上12h后的统计中全麻组明显高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讨论:全身麻醉相对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张倩 《现代养生》2014,(22):99-99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上腹部手术中的应激反应。方法:选择2011年8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行上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行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40例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60min和拔管时,皮质醇、肾上腺素、内皮素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可对高血压老年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有效控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对老年上腹部手术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单纯全麻组及硬膜外阻滞加全麻联合组,各60例,分别进行单纯全麻及硬膜外阻滞加全麻.结果 与单纯全麻组比较硬膜外阻滞麻醉加全麻组血压变化、心率变化发生率低,芬太尼总量少,恢复自主呼吸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短(P<0.05).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是老年人上腹部手术较为适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护仪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50例择期行腹部手术老年患者,按照抽签方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手术均采取全身麻醉,对照组凭借临床经验及患者身体指征对麻醉药用量进行调整,观察组在NT麻醉深度监护仪指导下调整麻醉用量,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重症监护病房停留时间及麻醉药使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30 min后(T1)及手术结束时(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NT麻醉监护仪麻醉深度指数(NTI);比较两组手术后Ricker镇静-躁动(SAS)评分、Ramsay镇静(RSS)评分、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6,t=2.476;P<0.05);麻醉药依托咪酯和舒芬太尼的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49,t=2.158;P<0.05);两组HR、MAP的组内比较T1>T2>T0,NTI的组内比较T0>T2>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467,F=36.545,F=111.677,F=156.932,F=57.659,F=869.035;P<0.05);观察组NTI在T1、T2时组间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65,t=9.347;P<0.05);两组术后SAS评分、RSS评分、VAS评分及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92,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67%,显著低于对照组(25.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65;P<0.05)。结论:NT麻醉深度监护仪指导下调整麻醉药用量可减少老年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加快患者定向力恢复,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试验组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和麻醉情况。结果麻醉前、插管后,两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10min、30min,试验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拔管及意识恢复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麻醉效果较好,苏醒所需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全麻连系硬膜外麻醉对暮年腹部手术患者血活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老年患者接受硬膜外复合全麻,对照组老年患者行全麻。分别于麻醉前(T0),手术结束时(T1)检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麻醉前T0时两组患者SBP,DBP,HR和SpO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T1时比较SBP,DBP,HR和SpO2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全身麻醉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种朋贵 《时尚育儿》2016,(3):189-189
目的:对比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两种方式对老年人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为老年人骨科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实验以及筛选,将采用全身麻醉的36例老年骨科患者纳入全麻组;将行硬膜外麻醉的40例老年骨科患者纳入硬膜外组。对两组患者术前1天、术后12小时、7天、15天的PCOD(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以及MMSE(简易精神状况检测量表)水平的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结果:在术后12小时、7天的MMSE评分对比中,硬膜外组明显高于全麻组;术后12小时,全麻组发生PCOD率明显高于硬膜外组;全麻组术后15天MMSE下降率明显高于硬膜外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在选择麻醉方式过程中,全麻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具有较大的影响,且影响时间较长,具有早期康复条件及需要者,应当选择硬膜外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组各45例。A组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仅给予全身麻醉。记录两组麻醉前与手术结束时SBP、DBP、H,睁眼时间、术中出血量、应答时间,麻醉前及术后1、6、12 h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两组麻醉前后SBP、DBP、HR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睁眼时间(19.7±7.6)min、术中出血量(283.8±41.5)ml、应答时间(19.2±4.3)min少于B组[睁眼时间(23.6±8.2)min、术中出血量(305.3±46.9)ml、应答时间(21.5±4.9)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术后1 h认知功能评分低于麻醉前(P0.05),术后6、12 h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术后1、6 h认知功能评分低于麻醉前(均P0.05),术后12 h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骨科老年患者术中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术后认知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老年病人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可行性。方法:40例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老年病人,硬膜外麻醉组(CEA)、CSEA组,每组20例。记录两组麻醉平面满意时的时间,以改良Bromage评分法评定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的程度,于麻醉前(T0)、麻醉平面满意时(T1)、切皮后1h(T2)、术毕(T3)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两组病人辅用麻黄碱、氟芬合剂的情况,观察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k期间,CEA组有15例、CSEA组有3例病人需辅用麻黄碱(P〈0.01)。与CEA组比较,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及运动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4a(P〈0.05);CSEA组Brornage评分高于CEA组(P〈0.05);CEA组有10例、CSEA组有2例病人需辅用氟芬合剂(P〈0.05)。CSEA组无并发症。结论:罗哌卡因CSEA用于老年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病人,可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8例老年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3例实施全麻,B组25例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检测诱导前即刻(T0)、切皮时(T1)、切皮后2h(T2)、切皮后4 h(T3)、停药时(T4)、拔管后5 min(T5)的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白细胞介素6(IL-6)、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变化,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结果两组切皮后Cor、E、NE、IL-6水平均高于基础值,切皮后3~5h达到最高峰,T2-T3时段B组Cor、E、NE、IL-6水平低于A组;B组术中rSO2较基础下降幅度小于A组;B组术后1d、3dMMSE评分高于A组,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科手术使老年患者应激激素升高,硬膜外麻醉对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作为老年胸科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接受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采用左步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45例,采用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间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指标的变化情况,麻醉效果及副作用.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麻醉后,0.5h时,两组患者HR、SPO2、SBP、DBP差异不明显,差异都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接受对应麻醉应用的效果,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阻滞完善性、麻醉副作用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老年下腹部手术,具有快速、镇痛、维持患者心血管稳定、降低麻醉副作用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喉罩全麻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学龄小儿手术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级拟行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和硬膜外组(C组),每组30例。观察患儿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围术期并发症。结果:在T1、T2、T3,L组SpO2显著优于C组(P〈0.05)。C组T1时HR与T0比较明显增快,并且快于L组T1时间点(P〈0.05)。 L组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L组呛咳、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喉罩可安全地用于学龄儿童的麻醉,尤其对呼吸道的管理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静脉全麻与气管插管静脉全麻联合连续硬膜外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40例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静脉全麻组(A组,n=20)和连续硬膜外联合气管插管静脉全麻组(B组,n=20);监测患者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术中(T3)和拔管时(T4)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完全清醒时间。结果:麻醉过程中B组HR、MAP比A组更平稳,且麻醉恢复更快。结论:硬膜外联合气管插管静脉全麻更适合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轻比重腰-硬联合阻滞、硬膜外阻滞及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对行下肢手术高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80~95岁择期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SE组)、连续硬膜外阻滞(E组)、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G组),监测心率(HR)、血压(MAP),并利用胸腔生物电阻抗技术监测患者每搏指数(SVI)、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全身外周血管阻力(SVR)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时点为:麻醉前(T0)、麻醉后5min(T1)、15min(T2)、30min(T3)、60min(T4)及术毕(T5)。结果与T0比,MAP、SVI、CO、CI及SVR各指标G组在T1和T2、E组在T2~T5各时点均有明显下降(P〈0.05和0.01);SE组MAP、CO及CI在各时点仅有轻微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手术阻滞范围小,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或下肢单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60例拟行下腹部或下肢单侧手术老年患者,ASA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组(S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组(C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范围、运动阻滞程度、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监测麻醉前、麻醉开始后5,10,15,20,30min各组患者MAP、HR,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需药物治疗例数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S组患者感觉阻滞范围更广,运动阻滞程度明显,但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P〈0.01)。与麻醉前相比,S组患者麻醉后各时点MAP、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麻醉后10、15minMAP、HR下降(P〈0.01)。C组患者术中需麻黄索或阿托品治疗25例,S组为4例。两组患者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倾4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老年人下腹部或下肢单侧手术,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麻醉阻滞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SA分级为Ⅱ~Ⅲ级下肢手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Ⅱ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EA)。记录两组椎管内注药前(T0)、注药后5min(T1)、10min(T2)、15min(T3)、20min(T4)、30min(T5)及术毕(T6)SBP、DBP、HR、SP02的数值,用Bromage法判定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效果、麻醉合并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组间和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比Ⅱ组明显短(P〈0.05);Ⅰ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0.01);Bromage评分Ⅰ组明显优于Ⅱ组(P〈0.01);两组间合并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A起效快,肌肉松弛好,麻醉效果确切,用于老年患者的下肢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单纯硬膜外麻醉(EA)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在基层医院剖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单胎足月初产妇7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6例,EA组连续硬膜外麻醉,CSEA组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效果、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新生儿A-pgar评分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EA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均长于CSEA组(P<0.05或P<0.01),CSEA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EA组(P<0.05),但低血压发生率较EA组高(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新生儿A-pgar评分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EA比EA起效快,效果确切,肌肉松弛良好是基层医院产妇剖宫产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周丘  刘英  许方荣 《现代保健》2014,(25):10-12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来本院接受非心脏手术治疗的24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全身麻醉静脉镇痛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组各120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6 h内的疼痛程度、神经精神功能以及术前、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的ECG、BP、HR、SpO2均在正常范围,无显著差异;术后36 h内,每隔12 h进行1次的VAS评分结果显示,全身麻醉静脉镇痛组的镇痛效果均明显优于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组(P〈0.05);通过两组手术期MMSE评分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组术后12、24、36 h的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全身麻醉静脉镇痛组(P〈0.05);两组术前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数量均为0,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组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身麻醉静脉镇痛组(P〈0.05)。结论:老年人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病机理尚不明确,还需更深入的研究不同麻药、不同麻醉方法和镇痛方法对老年人术后精神和神经方面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