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与血糖及血脂、脂蛋白异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酶法对50对7-10岁肥胖及健康对照儿童进行血清瘦素水平及血糖、血脂、脂蛋白水平的测定。结果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显著低于体重正常组,轻中度肥胖组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肥胖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血清瘦素水平与体重指数(BMI)、TC、TG、LDL—C、血糖(BS)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均〈0.05),与血清HDL—C呈显著负相关(P〈0.045)。结论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增高,且与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可作为筛查高危肥胖儿童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
正常人脂肪餐后血脂反应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李健斋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7,20(5):278-280
目的 研究正常人脂肪餐后的血脂反应。方法 以血清部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接近平均水平的医护人员为观察对象,男10人,女7人,平均年龄32岁,早晨空腹抽血后,给予含黄油50g的试餐,在餐后2、4、6及8小时分别取血查TG、TC、磷脂(PL)及血清浊度。结果 餐后血清TG在2小时达高峰,峰值为空腹时的1.7-3倍(平均2倍),8小时回到空腹水平,血清浊度升高幅度远大于TG,平均约空腹时的10 相似文献
3.
4.
人体成分与血脂水平及肾脏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人体成分与机体血糖、血脂及。肾脏功能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健康医学中心进行体检并接受人体成分检测的受试者924名,除外有严重心脏、肾脏、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病史者。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测定人体成分(主要包括体脂、水分、去脂肪量、蛋白质、肌肉量、无机质等),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血糖、血脂及肌酐水平。采用SPSS11.0对人体成分测定结果分别与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肌酐水平进行偏相关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建立多因素的回归方程。结果:924名受试者全部完成测试进入结果分析。①人体成分分析结果与血糖水平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②体脂、体内水分、肌肉量、蛋白质水平与总胆固醇水平、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正向相关(P〈0.05),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现负向相关(P〈0.05)。进一步剔除年龄因素的影响后,人体成分仍然与三酰甘油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密切相关(P〈0.05),并得到了3个回归方程。显示体脂水平与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正向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负向相关;蛋白质水平对于机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较大,机体水分与3种血脂成分均为正向相关关系,但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最大。③人体成分的测定结果与血肌酐水平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人体成分与血脂水平(尤其是三酰甘油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水平关系密切,具有预测性,通过纳入上述因素建立回归方程能够对于机体血脂水平、肾功能水平作出更完善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正常人脂肪餐后血脂反应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健斋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997,(5)
目的研究正常人脂肪餐后的血脂反应。方法以血清总胆固醇(TC)与甘油三酯(TG)接近平均水平的医护人员为观察对象,男10人,女7人,平均年龄32岁,早晨空腹抽血后,给予含黄油50g的试餐,在餐后2、4、6及8小时分别取血查TG、TC、磷脂(PL)及血清浊度。结果餐后血清TG在2小时达高峰,峰值为空腹时的1.7~3倍(平均2倍),8小时回到空腹水平。血清浊度升高幅度远大于TG,平均约空腹时的10倍。TC无明显变化。PL稍有升高。结论可供进一步研究餐后脂肪代谢及制定适用于我国临床的脂肪耐量试验方案时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血脂水平在长时期内的生物学变异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目的:探讨我国人血脂水平的长期个体内生物学变异情况。方法:在多年从事血脂标准化研究及参加国际血脂标准化计划基础上长期测定一相对稳定人群的血脂水平,分析其中23例1年多次及100例10-15年间每年1次血脂测定结果。结果:两组病例血脂水平的个体内总变异(包括生物学变异和分析变异)大致为,总胆固醇10%,甘油三酯2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结论:血脂指标,尤其是甘油三酯有较大生物学变异,临床上判断血脂水平高低时需考虑到生物学变异的存在,并采取适当措施减小生物学变异。 相似文献
7.
战梅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2,25(5):410-412
餐后血浆脂代谢主要以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TGRLP)及其残粒升高为最明显,餐后阶段脂蛋白代谢又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动脉血栓的形成有潜在的联系。同时,血小板和血浆中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以及血栓形成的过程。本文就近年来在餐后血脂,脂蛋白与凝血相关性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珠海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血脂水平分布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建立基于该地区的血脂水平参考区间奠定实验基础。方法以珠海地区健康体检人群为调查分析对象,采集新鲜血清标本,用Be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脂6项进行检测。结果珠海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为偏态分布,故不能简单用均值和标准差去评估其参考区间,而载脂蛋白B(ApoB)则呈正态分布,可以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TC、TG、HDL-C、LDL-C、ApoA1及ApoB水平在男女之间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TC、TG、LDL-C及ApoB的血清浓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TG的血清浓度在50~59岁组为最高。而HDL-C水平则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下降趋势;ApoA1则随年龄增长变化不大,在40~49岁组为最高。结论珠海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的血脂水平在男女之间存在差异,在不同年龄段之间也存在差异,提示对体检人群进行健康评估时应区分不同性别和年龄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人体成分与机体血糖、血脂及肾脏功能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在解放军总医院健康医学中心进行体检并接受人体成分检测的受试者924名,除外有严重心脏、肾脏、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病史者。通过生物电阻抗分析测定人体成分(主要包括体脂、水分、去脂肪量、蛋白质、肌肉量、无机质等),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血糖、血脂及肌酐水平。采用SPSS11.0对人体成分测定结果分别与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肌酐水平进行偏相关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建立多因素的回归方程。结果:924名受试者全部完成测试进入结果分析。①人体成分分析结果与血糖水平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②体脂、体内水分、肌肉量、蛋白质水平与总胆固醇水平、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正向相关(P<0.05),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现负向相关(P<0.05)。进一步剔除年龄因素的影响后,人体成分仍然与三酰甘油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密切相关(P<0.05),并得到了3个回归方程,显示体脂水平与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正向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负向相关;蛋白质水平对于机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较大,机体水分与3种血脂成分均为正向相关关系,但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影响最大。③人体成分的测定结果与血肌酐水平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人体成分与血脂水平(尤其是三酰甘油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水平关系密切,具有预测性,通过纳入上述因素建立回归方程能够对于机体血脂水平、肾功能水平作出更完善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运动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脂蛋白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太极拳运动对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于2005—09/2006-01在山东临沂师范学院选取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60人进行测试。其中太极拳运动组30人,对照组30人。太极拳运动组进行为期20周的24式太极拳锻炼,在专业教练的带领下集体进行。锻炼方案如下:前6周为学习太极拳阶段,6~20周为运动干预阶段,5d/周,50min/d,准备活动时间10min,太极拳锻炼时间30min(连续打4套,每套需六七分钟),整理活动时间10min。对照组按照平时的正常生活方式保持不变。测定两组实验前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含量。结果纳入受试者60人,均进入结果分析。20周太极拳锻炼后,太极拳运动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低于实验前和对照组[分别为(1.04&;#177;0.21),(1.42&;#177;0.21),(1.41&;#177;0.22)mmol/L;(5.17&;#177;0.20),(5.90&;#177;0.20),(5.97&;#177;0.21)mm01/L;(3.21&;#177;0.19),(3.86&;#177;0.22),(3.87&;#177;0.23)mmol/L;2.23&;#177;0.39,3.14&;#177;0.54,3.15&;#177;0.28;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高于实验前和对照组[分别为(1.91&;#177;0.14),(1.47&;#177;0.16),(1.47&;#177;0.18)mmol/L,P〈0.01];载脂蛋白A显著高于实验前和对照组[分别为(1.47&;#177;0.20),(1.26&;#177;0.21),(1.26&;#177;0.22)g/L,P〈0.05],而载脂蛋白B显著低于实验前和对照组[分别为(0.80&;#177;0.25),(1.02&;#177;0.20),(1.00&;#177;0.22)g/L,P〈0.05]。结论太极拳锻炼可以降低患者的血脂,改善脂代谢,提示太极拳运动对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清尿酸、血脂水平与血压的关系。方法抽样调查湖南省湘潭市13702例2~18岁儿童,将71例肥胖自愿者及3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肥胖自愿者分为两组,分别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尿酸(U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比较两组的差异和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肥胖儿童血清UA、hs-CR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载脂蛋白B(apo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Ⅰ(apoAⅠ)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UA与SBP、DB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9和0.366(P<0.0001),BMI与SBP、DB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7和0.560(P<0.0001)。结论儿童血清UA水平、肥胖与血压密切相关,血清UA增高可能是儿童高血压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中血脂测定室间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多中心临床试验“血脂康调整血脂对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研究”中血清总胆固醇 (TC)和甘油三酯 (TG)测定室间质量控制结果。方法 采用统一制备并以参考方法或标准化方法定值的质控血清 ,按统一的质量控制方案 ,对参加此项临床试验的 6 5个协作单位实验室进行定期室间质控考核。用相对偏差估计准确度 ,用变异系数估计精密度。结果 1997~ 2 0 0 0年 8次室间质量控制。报告测定值 74 6 6个。不同系列、不同浓度TC测定总偏差 - 2 6 %~ 4 0 % ,TG - 12 7%~ 6 6 % ;实验室室内CV达到本研究合格以上标准 (TC≤ 5 % ,TG≤ 7% )的百分比分别为 95 6 %和94 1% ,偏差合格以上 (TC≤± 5 % ,TG≤± 10 % )的百分比分别为 6 7 0 %和 6 4 8%。结论 TC测定总变异及总偏差都明显优于TG。大多数实验室TC、TG测定精密度良好 ,而准确度达标率尚有差距。采取有效措施改进TC、TG测定准确度是多中心临床研究血脂标准化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血浆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的关系,为有效开展儿童肥胖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147例肥胖儿童及118例健康儿童,进行腰围(WC)、腰臀比(WHR)、体脂百分比(%BF)、空腹血糖(FPG)、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瘦素水平。结果肥胖儿童的TG、LDL-C、FINS、HOMA-IR、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HDL-C明显低于健康儿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男生瘦素水平的顺序依次为BMI、FINS和%BF,影响女生瘦素水平的顺序依次为BMI和FINS。结论肥胖儿童存在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和血脂紊乱,儿童瘦素水平与胰岛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降低7至12岁单纯性肥胖儿童体重的护理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降低 7~ 1 2岁单纯性肥胖儿童体重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 ,为儿童单纯性肥胖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护理程序安排工作 ,以家庭、学校中的健康教育为基础 ,自理行为训练为核心方法 ,内容包括饮食指导、运动锻炼的综合方案 ,对1组单纯性肥胖儿童进行为期 2年的护理干预。结果 :经过 2年的观察 ,肥胖治疗组儿童肥胖度明显下降 ,身高的增长与正常对照儿童一致。结论 :以家庭、学校健康教育为基础的自理行为训练 ,并动员多方面参与的儿童减肥方案切实可行 ,收效好 相似文献
15.
综合健康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水平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综合健康干预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对来院治疗的100例单纯肥胖儿童采用综合健康干预措施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试验,并比较干预前后身高、体重、BMI、血压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肥胖患儿干预前后体重、BMI、收缩压、舒张压的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身高无明显差异(P〉0.05),肥胖患儿干预前后TC、TG、HDL-C、LDL-C的情况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健康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体重和BMI,改善单纯性肥胖儿童的血脂水平,起到调节异常内分泌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J. C. SEIDELL R. P. MENSINK MARTIJN B. KATAN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1988,18(3):243-249
The relation was investigated between body fat topology and serum lipoproteins in healthy, nonobese men and women. Twenty-four men and 24 women consumed a standardized affluent diet for 17 days. Serum was obtained after 14 and 17 days. Regression coefficients of lipids and lipoproteins with age, body mass index, measures of fat distribution, and estimates of fat areas at a cross-section of the body at the level of the umbilicus, were calculated. Waist-to-thigh circumference ratio proved to be the strongest correlate of serum lipids compared with other measures of fat distribution. Upon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waist-to-thigh ratio proved to be a stronger predictor of total cholesterol, LDL-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levels in men than either age or body mass index. In women this was only true for HDL3-cholesterol. In addition,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 were observed any more of age and body mass index with these serum lipids, with the exception of age for IDL-cholesterol in men. Estimates of intra-abdominal fat area showed in general a stronger correlation with serum lipids than estimates of subcutaneous fat area. It is concluded that, in non-obese subjects, fat distribution is a stronger determinant of serum lipids than either body mass index or age. 相似文献
18.
儿童和青少年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儿童和青少年血清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随性别、年龄和青春发育变化的规律并探讨肾上腺功能发动和青春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测定318名健康儿童和青少年(男童120名,女童198名)和152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血清DHEAS,按性别、年龄、青春发育分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岁以下的健康儿童和ICPP女童血清DHEAS均极低下,且与性别、年龄、青春发育分期均不相关.健康儿童血清DHEAS水平在两性均与年龄和青春发育呈正相关(r分别为0.69和0.71,P均<0.01).青春期后,男童血清DHEAS水平显著高于相同青春分期女童(P均<0.05).同性别健康青春期青少年,相同年龄段内,血清DHEAS水平随青春发育而增高;而相同青春发育期内则不随年龄变化,如TannerⅢ期女童在8~9岁、10~11岁和12~13岁3个年龄段,血清DHEAS均数在532.0~557.8 μg/L(F=0.21,P=0.98).6岁以上ICPP女童血清DHEAS的Z分值显著高于同年龄的健康女童组(0.97us-0.1和1.39us-0.08,P均≤0.01),而与相同青春发育分期的健康女童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1~0.18us0.00,P均>0.05).结论 血清DHEAS在6岁以后随年龄和青春发育的进展而增高,两性差别在青春发育后方显现.肾上腺功能发动和性腺功能发动间具相互联系.在青春发育后应同时结合性别、年龄和青春发育分期判断血清DHEA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