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丽丽  郭澄 《中国药房》2009,(29):2309-2311
由于患者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有个体差异性,其病理生理状态也在不断变化,所以许多医院建立了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和临床药动学(试验)服务,以此评价患者对推荐剂量给药方案的反应^[1]利用TDM可以提高药物的临床效果,也可以预防药物副作用的出现,达到减少临床监护成本的目的。TDM的核心是给药个体化。  相似文献   

2.
滕雪  吴东媛  刘爽  董梅 《中国药房》2014,(48):4598-4601
目的:为临床进行紫杉醇治疗药物监测(TDM)和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文和英文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归纳和综述近年来紫杉醇药动学和血药浓度监测的研究进展。结果:紫杉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其药动学有关,药动学参数的个体化差异又与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变化和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化疗前进行细胞色素P450测定以及化疗期间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对患者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结论:对紫杉醇进行TDM有利于实现准确的个体化治疗,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龚磊  何勇  孔晶  田应彪  王承建  黎俊华 《贵州医药》2010,34(10):913-915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TDM)是医院临床药学主要的工作内容之一,应用现代先进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或其他体液中药物浓度,用于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性。在TDM工作中,血药浓度测定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个体化给药是工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李小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96-3797
护理的主要目标是以科学的严谨态度保证患者获得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治疗性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实现效量个体化、拟订最佳给药方案的有力手段,其护理的重点在于,根据医嘱正确给药(时间、剂量、途径等)、及时准确取样、严密观察用药反应和做好患者健康宣教等.TDM在我国的发展已近30年,但临床护士对其概念、方法、护理相关要求等认识仍然不深刻,因而临床常出现采样时间和(或)采样容器错误而影响监测结果的现象.为了保证TDM结果的准确性,保障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护士应该主动学习TDM相关知识,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实施护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缩短治疗药物监测(TDM)报告送达时间,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通过计划、实施、确认、处置等一系列步骤,以TDM工作为中心,在临床药理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活动1;奇、后的报告送达时间,计算达标率。结果:通过采取取标本时分开放置门诊、住院标本并优先处理门诊标本、增加1名人员辅助样本处理及结果输入工作等措施,使TDM报告送达时间由原来的3h缩短到1.58h,目标达标率为142%。结论:采取的品管圈活亏,缩短了TDM报告送达时间,对及时地调整患者个体化给药方案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祥鹏  王进涛 《齐鲁药事》2009,28(11):680-682
目的近年来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逐年增多,中药TDM成为减少中药使用中药品不良反应有效的方法,本文综述了中药治疗药物监测的使用范围,试验方法以及在中药个体化给药方案制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患者丙戊酸类药物浓度监测结果分析,评价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的意义。方法: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统计分析592例患者TDM结果。结果:我院监测的癫痫患者丙戊酸浓度在治疗范围内的比例为37.2%,完全控制发作的比例为54.8%。结论:丙戊酸类药物口服后个体差异大,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后制定合适的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8.
利奈唑胺是一种治疗多重耐药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物,目前在临床广泛使用。但其在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按说明书常规剂量给药较难获得最佳疗效。因此,有必要对利奈唑胺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并利用群体药动学(PPK)和药效学原理指导和优化其抗菌治疗方案。本文总结了利奈唑胺在各种人群中的PPK变化及个体化给药研究进展,建议临床使用利奈唑胺时,应通过TDM将患者稳态血药浓度保持在2~8 mg/mL;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适当降低利奈唑胺给药剂量,而对于肥胖、烧伤、儿童患者应适当增加利奈唑胺给药剂量,并在用药过程中提供药学监护,以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治疗药物监测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琰 《上海医药》2009,30(8):343-346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mtofing,TDM)是近20年来形成的一个新的临床药学分支,是临床药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TDM主要通过运用各种灵敏的现代分析检测手段,定量分析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并利用药代动力学原理和计算方法拟订最佳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0.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通过定量测定和解释血药浓度以优化药物治疗.TDM着眼于药代动力学的个体差异,使个体化药物治疗成为可能.在精神病学和神经病学领域中,有可能明显获益于TDM的主要患者群体包括少年儿童、孕妇、老年患者、智障患者、药物滥用者、涉法精神病患者、已知或怀...  相似文献   

11.
大多数抗肿瘤药具有治疗指数低、毒性大、药动学参数个体差异大的特性,临床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以达到个体化给药。但治疗药物监测最基本的条件——量效关系,对大多数肿瘤药而言只是量毒关系,基于提高临床疗效的治疗药物监测除少数药物外目前尚不可行。  相似文献   

12.
群体药动学在治序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在药物动力学原理的指导下,应用相应的分析技术,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用于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治疗药物监测的核心是个体化给药,充分考虑患者的生理、病理及环境因素,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合理、安全、有效的给药方案.随着TDM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方法应用其中,既包括浓度测定方法又包括结果分析方法.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PPK)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研究方法,在TDM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抗癫痫药物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癫痫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大多治疗窗窄,药动学个体间和个体内差异大,同时癫痫治疗需要长期用药,AEDs须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和个体化给药。现通过文献查阅和临床实践,对AEDs监测的方法和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治疗药物监测(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指在临床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定时采集患者的血液(有时采集尿液、唾液等液体),测定其中的药物浓度,探讨药物的体内代谢过程,以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药动学和药效学基础理论为指导,借助先进的分析技术与电子计算机手段,并利用药动学原理和公式,使给药方案个体化,从而达到满意的疗效并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同时也可以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和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将临床用药从传统的经验模式提高到比较科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治疗药物监测(TDM)是医院临床药学上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临床药师通过治疗药物监测,获取患者血液中药物浓度数据,结合参与临床查房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协助临床医师确定中毒药物,评估中毒程度,制定和调整给药方案,为患者治疗和及时抢救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患者处于中毒昏迷或不配合治疗,无法了解具体药物和剂量  相似文献   

16.
治疗药物监测的发展和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临床实践中 ,由于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日趋增多 ,使人们认识到要做到安全有效地使用药物 ,就必须加强对药物在体内作用规律的认识 ,治疗药物监测 (TDM)应运而生并得以迅速发展。1 传统的治疗药物监测从传统观点来看 ,TDM是指测定血液或其他体液中的药物浓度 ,在药动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 ,拟合各种数学模型 ,求出各种参数 ,来指导个体化治疗 ,以提高疗效 ,避免或减少毒性反应[1] 。在TDM出现之前 ,医师通过对患者临床表现的判断 ,根据药理效应 ,凭经验进行个体用药剂量调整 ,如应用降压药或降糖药时 ,以血压或血糖为指标增减药量。但是 ,…  相似文献   

17.
左志文  张宗林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8):103-104,106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目的是清除病原菌,以获得最大疗效并使不良反应降至最低,同时尚需避免或减少耐药菌的产生。要达此目的,就必须根据抗菌药物的特点、病原菌种类和患者的病情等设计最佳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文通过对抗菌药物给药方案进行分析,探讨利用后效应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的必要性。方法:运用后效应理论对不同抗菌药物给药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4.5%。符合抗生素后效应给药方案占当日使用抗菌药物总例数的44.4%,不符合的占55.6%。结论:后效应理论在优化给药方案,为临床合理用药方面提供了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应用个体参数制订临床给药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临床上对患者作出明确诊断,应确定使用药物后,必须拟订合理的给药方案(即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其目的是使血药浓度维持在一定的有效浓度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限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癫痫患者的药学监护方法及临床药师参与抗癫痫治疗的实践模式。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服用中药粉末致治疗失败的儿童癫痫患者的治疗过程,采用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的方法测定中药粉末中含有的化学药成分、分析治疗失败原因、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并对患儿长期用药进行指导。结果:TDM示中药粉末中含有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三种化学药成分,且三种成分均未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这是癫痫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结合儿童用药特点,制定了以拉莫三嗪逐渐替换中药粉末的治疗方案,对出院后长期用药进行宣教,随访效果良好。结论:TDM为儿童癫痫临床治疗及个体化给药提供了有效的证据,是临床药师参与抗癫痫治疗及药学监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