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杭州中医养生旅游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既能完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能充分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中医养生旅游,不但是面临困境的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新途径,也是旅游需求多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立足于对中医养生旅游发展的背景分析,本文以著名旅游城市杭州为例,对杭州发展中医养生旅游的优势进行深入剖析,指出其发展过程中暴露的诸多问题,着重针对杭州中医养生旅游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本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成名中医的成才之路进行研究总结,将其基本经验归纳为:①通晓人文,博古通今;②熟读经典,博学强记;③勤于实践,博采众长;④敢于创新,无私奉献.这对深入搞好现代中医院校的教育改革,培养和造就新一代名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医心病学是一门专事研究心系病证的临床学科,是以心脏为中心,联系脏腑经络及精神活动的病证和从"心"论治而奏效的各类病证。心病学的概要应当是心系病证的病名病机、诊疗预后、护理康复、保健预防的各种措施。以"心"的生理功能来理解识神活动,既要识别心与脑的区别,又要重视心与脑的关联。心病命名学的规范和创新,有利于心病学术的发展和疗效的提升,心病诊断学的标准化既含辨证论治的原创,采用"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又要吸收现代高科技方法和手段,达到规范、精确、定性、定位、定量的要求。心病疗效的评价体系,应当由中医证候学计量评分法、心绞痛止痛率、西药停减率和各项客观指标多部分综合组成,病名学的规范化及诊疗学的标准化是中医心病学迈向现代化的要素。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国文化,其中属于自然科学的中医学,是开在祖国文化园林中一朵古老而瑰丽的奇葩。众所周知,在世界自然科学领域,随着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国际间的交往,众多学科在长期交流融汇以后已不再具有民族性和国界的意义。正如中国的四大发明早已融入了世界各国的文明,发源于古希腊的西方医学也已汇通于各国医学之中。在西方近现代医学的崛起和冲击下,同样是人类文明发源地的古埃及、古印度、巴比伦,他们的传统医学也都因此而逐渐衰落了。但是传统的中医学依然保持着民族的特色,并且越来越…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1979~2009年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关键词输入"偏头痛"和"经验",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归类整理,归纳当代名中医治疗偏头痛的经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治疗:从肝论治,从少阳胆论治,从风论治,调整脏腑,升阳祛霾法,调和营卫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979~2009年公开发表的文献进行检索,关键词输入"偏头痛"和"经验",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归类整理,归纳当代名中医治疗偏头痛的经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治疗:从肝论治,从少阳胆论治,从风论治,调整脏腑,升阳祛霾法,调和营卫法.  相似文献   

7.
中医养生的特点与中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养生的特点与中医模式黑龙江中医学院郝丽莉北京中医药大学苏晶黑龙江中医学院附院李忠爱中医整体辨证医学模式的确立,克服了人们思想上对养生的片面认识,避免了个体经验的主观性,使其自觉地走上正确道路。它在发展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说的同时,也不断地充实了自己...  相似文献   

8.
近现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中医医案的整理和研究有不同于其他时期的新特点。“十年浩劫”期间,我国中医药事业倍遭摧残,举步维艰。粉碎“四人帮”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又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一大批有真知灼见的中医药学者和临床专家,大多已至耄耋之年,有的已经故去,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亟待整理。为此,人事部、卫生部、  相似文献   

9.
杭州城市居民健康状态与中医体质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进一步了解杭州市城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中医体质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基本的原则,有效、系统化干预居民健康状态,从而更好实施"治未病"工程及实现个性化的中医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0.
王慎轩先生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毕业于丁公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后,应苏州的浙江同乡之邀,于1923年初赴苏州悬壶应诊。他早年毕业于浙江第五师范,并担任过一些学校教学工作.所以对学校教育情有独钟。尤其在苏州崭露头角之时,深受病家的爱戴,并时常有人欲拜师于先生,遂萌志办一所中医学校.以培养中医人才。在同学及同乡的支持下,先生于1931年创办了苏州国医学社.这是苏州有史以来的第一所中医学校。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国文化,其中属于自然科学的中医学,是开在祖国文化园林中一朵古老而瑰丽的奇葩。众所周知,在世界自然科学领域,随着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国际间的交往,众多学科在长期交流融汇以后已不再具有民族性和国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中医未来,本刊由今年起另辟“二○○○年的中医”专栏,研讨战略性问题。本期先刊登俞长荣同志这篇文章作为抛砖引玉。希望省内外专家、学者及关心中医事业的人士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3.
文章系统阐述了现代名中医的基本概念,培养造就名中医的重大意义,培养名中医的基本途径及创新培养造就名中医的机制。提出培养造就名中医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在个人奋斗、导师传承、单位支持、政策引导、机制保障诸多方面共同努力。但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是培养对象自身的勤奋努力,包括较高的理论素养、丰富的临床实践、强烈的敬业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体魄、长期不懈的主观努力、恰如其分的宣传推介。  相似文献   

14.
谭素娟  艾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2):1255-1256
论述中医文化里充满了儒、道、佛思想,具体表现在中医书名、中医术语、中药名、方剂名等方面,文中列举若干例子论证之。  相似文献   

15.
症状性病名是病名演变过程中的必然阶段,也是以症状为纲目编撰医籍的需要,虽然症状性病名因症病概念混淆饱受诟病,但基于症状性病名仍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当前临床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继续继承及发展症状性病名同时,综合应用中医诊断基本要素、西医病名诊断与客观检查指标,弥补症状性病名应用短板。  相似文献   

16.
《名老中医之路》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近30年来,该书一直受到广大读者和专家的好评。昔日的名老中医们,现仍健在的是极个别了,而他们的治学和临床经验却一直在教育和引导着后学者,为我们的中医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日读到该书,结合目前的中医教育状况,觉得实在有必要从这些老前辈的治学经验中学习和探索学好中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杭州某三甲专科医院待产妇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知与需求情况,为医院开展适宜中医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2年10—11月在医院住院的200例待产妇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待产妇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知与需求情况。结果:待产妇对中医适宜技术总认知率依次为针灸(92.10%)、拔罐(90.90%)和穴位贴敷(88.10%);总需求率依次为经穴按摩(70.60%)、穴位贴敷(60.50%)和针灸(44.60%);总需求率最低为刮痧(6.20%)。结论:待产妇对大部分中医适宜技术认知不足、需求较低,医院应加大中医适宜技术的宣教力度,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中医知识及适宜技术的培训,促进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医杂志》2012,(22):1947
为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精华与学术特色,挖掘和推广其临床经验,充分发挥《中医杂志》学术交流平台优势,提高中医临床水平.由中医杂志社主办,北京东方中医药培训中心协办、  相似文献   

19.
彭支莲  黄剑 《河南中医》2003,23(12):12-1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历史源远流长,理论博大精深.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所作的两大贡献之一就是中医药文化.中医学为世界医学作出了伟大贡献不必多叙.笔者谨就中医现代化与突出中医的特色的关系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中医药人才必须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借鉴中医传统教育的成功之处,发掘古代名医成功的各种因素,积极探索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家传与师承能发挥中医口授心传的特点,是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的重要途径;兴趣爱好以及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是开启中医宝库的钥匙;古代名医学医经历蕴含了丰富的中医药学术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普遍规律,对中医教育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