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雷尼替丁男,62岁。因上腹疼痛、反酸给予雷尼替丁胶囊0.15 g口服,2次/d,5 d后出现左侧乳房疼痛。体检左乳内上象限可触及2 cm×2 cm肿块,触痛明显,尤以夜间疼痛为甚,即停药,次日患者自觉疼痛减轻,但仍可触及肿块。钼靶摄像诊断为良性乳腺增生,给予对症治疗,10 d后左乳疼痛完全消失,但仍可触及1 cm×1 cm肿块[1]。2奥美拉唑男,49岁。因反流性食管炎每晨服奥美拉唑胶囊20 m g,用药6周后出现右侧乳房增大,有触痛,乳腺钼靶摄像诊断为右侧乳腺增生,停药2周后,乳房肿痛症状好转。间歇0.5 a后又因发酸明显再次服用本品,3周后右侧乳房增大重新出现,…  相似文献   

2.
椎间盘炎也称椎间隙感染,以原发腰痛经手术治疗缓解后,再次出现更为严重的腰痛和肌肉紧张为特征。自1987年以来共收治8例,经保守治疗和适宜的康复护理,患者痊愈出院。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8例,男7例,女1例;年龄29~53岁,平均39.7岁;发病时间最短术后第9天,最长术后第23天,平均12.4d。住院时间27~69d,平均47.6d。方法:(1)康复锻炼:患者均严格卧硬板床,以利于减轻疼痛和局部炎症的消退。早期,鼓励患者在床上逐渐进行四肢功能锻炼,腰痛减轻后即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腰痛消失后2~…  相似文献   

3.
曲马多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过敏反应 男,24岁.因右手轧伤行矫形修补术,术后伤口痛疼服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100mg,2次/d,服药5 d后,患者前胸、四肢处瘙痒难耐,有针刺感,伴皮肤发干,手抓挠后皮肤局部发红,即停药,服用扑尔敏,症状有所减轻.5 d后因术后痛疼再次服用本品,2 d后皮肤瘙痒症复现,停药后瘙痒症状逐渐消失[1].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PU)的效果。方法:71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1次/d、呋哺唑酮100mg,2次/d、阿莫西林1000mg,2次/d,饭前服用1周;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2次/d、克拉霉素500mg。2次/d、阿莫西林1000mg,2次/d,饭前服用1周;两组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83.3%、8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6.1%、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舆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阿莫西林与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相当,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药物所致呃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文献药物所致呃逆摘要如下。 1氧氟沙星 例1:男,39岁。因上感给予氧氟沙星100ml(200mg)静滴。2次/d,首次用药2h患者出现呃逆现象,第2次用药后呃逆加重。即停药,改用克林霉素,2d后呃逆减轻。例2:女。47岁。因肺部感染给予本品100ml静滴,2次/d,第2次用药1h后患者出现呃逆,无法平卧,即停药,给予对症治疗后,呃逆消失。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有相关报道剧烈运动后可出现肉眼血尿,血中肌酐轻度增高的现象,我院近日收治1例,其运动后不仅出现血尿,同时多种血清酶明显高于正常(有的甚至升高5倍),在排除相关脏器实质损伤后对症治疗,很快恢复至正常。现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31岁,军人。因剧烈运动后腰痛、血尿7 d收入院。患者入院前7 d剧烈运动(2 h内完成400 m障碍、仰卧起坐40个、俯卧撑40个引体向上8个双杠),当日又饮酒(3瓶啤酒),后出现腰痛,右侧较左侧为重,同时出现肉眼血尿,略有尿频,每夜3~4次,无尿急尿痛,自服去痛片1片。血尿共持续1.5 d后转为正常。腰痛逐渐减轻,为明确…  相似文献   

7.
1病历摘要 男,14岁。主因肉眼血尿伴腰痛1周加重2d入院。患儿与入院1周前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淡冰红茶色肉眼血尿伴阵发性腰痛,患儿未在意,近2d尿色逐渐转为洗肉水色肉眼血尿,而且腰痛加重,无水肿及少尿,无排尿困难及尿频、尿急、尿痛,  相似文献   

8.
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将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文献摘要如下。1洛汀新男,32岁。因原发性高血压给予洛汀新10mg口服,1次/d,用药前WBC6.7×109/L,中性粒细胞为4.2×109/L,用药2周后WBC2.8×109/L,中性粒细胞为1.9×109/L,遂停药,2周后复查血象提示WBC4.3×109/L,中性粒细胞为3.2×109/L,2个月后WBC5.8×109/L,中性粒细胞为4.1×109/L[1]。2奥美拉唑例1:女,45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给予奥美拉唑80mg静滴,1次/d,用药前血常规检查WBC4.5×109/L,用药8d后查WBC3.3×109/L,即停药,3d后查血常规WBC3.7×109/L。例2:女,因上消化道出血给予本品40mg静滴,2次/d…  相似文献   

9.
1病历摘要 男,5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可乐定治疗,后因无药而终止服药。因头痛、震颤、出汗及心悸1d入院。查体:T37.5℃,BP178/125mmHg,P115次/min,诊为高血压病典型的停药综合征。予以盐酸可乐定75mg,口服,3次/d和复方利血平片1片,口服,2次/d。治疗1周后患者上述症状缓解较明显。予以出院,并嘱长期服用药物,定时测量血压,即便停药也要逐渐减量。  相似文献   

10.
1左氯氟沙星 女,63岁。因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4g+5%葡萄糖液250ml静滴,5min后出现头晕、恶心、口唇严重肿胀不能张嘴,双眼睑水肿不能睁眼。两侧面部水肿明显。视力模糊.即停药。给予对症治疗,3d后面部水肿减轻.5d后症状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1.
1手足奇痒甘立红等报道1例,男,8岁。因上感并左肺局限性肺炎予以5%葡萄糖 青霉素560万U静滴,1次/d,至3d后,患儿自觉手足奇痒,自抓不停,未重视。次日输液中途患儿手足奇痒难忍,并有轻度红肿。停药2h后症状逐渐缓解,次日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2.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54岁,农民,因腰痛4月余,伴双下肢不能活动5d,于2002年5月12日入院。患者于4个多月前劳动后出现腰部疼痛,呈阵发性针刺样痛,持续约10min,无放射痛及牵涉痛,改变体位可缓解,3周后转变为持续性钝痛,阵发性加重,喷嚏、排便、弯腰可加重腰痛。近1个月来伴发热、盗汗,体温在37℃~38.4℃,无咳嗽、咯血及胸痛。反复在诊所按“腰椎间盘突出”治疗后腰痛减轻。  相似文献   

13.
对近年文献报道药物所致阴道流血摘要如下。1环丙沙星女,34岁。因急性尿路感染给予盐酸环丙沙星0.5 g口服,2次/d,用药3 d后,出现阴道流血,如同月经,停药2 d后出血量明显减少,3 d后停止。提示本品有致阴道出血的不良反应[1]。2美洛昔康女,56岁。因腰痛给予美洛昔康片7.5 mg口服,1次/d,连服2 d后出现阴道小量出血,伴头晕、乏力、皮肤泛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经胃镜证实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1组)、奥美拉唑组(2组)和莫沙必利组(3组),三组分别采用:口服奥美拉唑20mg,bid,莫沙必利5mg,tid治疗;以及单独口服以上二药治疗,疗程6周,停药后复查胃镜,观察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1组、2组、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80.0%、56.0%,各组间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奥美拉唑、莫沙必利。  相似文献   

15.
奥美拉唑对人体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美拉唑是选择抑制胃壁细胞膜中H+-K+-ATP酶而产生强烈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自1989年在我国临床试用以来,证明该制剂能快速治愈消化性溃疡、迫流性食管炎及单一艾氏综合征,其疗效优于H2受体阻滞剂。但是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报道逐渐增多,现将其综合报告如下。1呼吸系统有报道[1]少数患者口服奥美拉唑后出现一过性咯血,量不多,一般为痰中带血,出血时间在服药后4~7d.可自行逐渐缓解。2消化系统2.1胃肠道反应部分患者口服奥美拉唑后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胀气、腹泻及消化不良等反应。有报告[2]每日口服20…  相似文献   

16.
1 牛黄解毒片致药疹 例1:女,24岁.因咽喉肿痛自服牛黄解毒片,4片/次,2次/d,当日服药2次后于夜间口唇及面部出现大如绿豆,小如粟米,大小不等的红斑,淡红色小脓胞,边界清楚,在面颊部对称出现,伴轻度瘙痒,稍有发热.即停药,给予抗过敏治疗,2 d后瘙痒减轻,皮疹逐渐消失[1].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43岁,农民。患者因上腹胀、呃逆10d而在家自服吗叮啉(10mg,每日3次)治疗。于用药后约半个小时即出现全身性瘙痒,继而出现全身性皮疹,约2~3h后症状逐渐减轻,当时未在意。以后接连2d在服用该药后又出现上述现象,且症状有所加重,于停药后则逐渐自行消退。在整个过程中未用其它药物,亦未出现其它症状。人院后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窦炎,予以停用吗叮啉。使用赛庚啶4mg,口服,每日3次。运用炉甘石洗剂外涂患处等治疗处理后,皮疹、瘙痒等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8.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的药物所致癫痫摘述如下。1头孢吡肟 女,84岁。因右下肺炎给予头孢吡肟1g静滴,2次/d,4d后出现精神萎靡,阵发性全身肌肉颤动,10min后症状可自行缓解,每天间断发作,并逐渐加重。停药2d后,癫痫症状消失。本例用药剂量偏大,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引起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19.
对近年来文献报道药物所致关节疼痛摘要如下。1利福平男,63岁。因肺结核给予利福平0.6 g口服,第21天出现四肢及躯干肌肉关节疼痛、无力,停药后上述症状逐渐减轻。二次用药后,再次出现上述症状,难以忍受,停药后改用吡嗪酰  相似文献   

20.
对部分药物所致月经失调摘要如下。 1 吗叮啉 女,30岁。因慢性浅表性胃炎给予吗叮啉片口服,每次10mg,3次/d,连用2周后胃部症状减轻,停药后当月月经未来潮,经给予对症治疗月经始复潮,此时距上次月经已有65d。吗叮啉致月经推迟不能排除其对中枢多巴胺受体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