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半夏性温味辛,为祛痰要药,温可通,辛能散,故能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不仅用于寒痰喘咳等症,且可治疗由痰所致之瘿瘤、痰核之疾。尤生半夏性猛力大,外厢治疗顽疾沉疴,收效甚捷,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生半夏外用治疗小儿腹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红 《中医杂志》2001,42(3):137
半夏性温燥,主治因寒痰、湿痰引起的胸脘痞闷,恶心呕吐。须炮制之后方可内服。笔者将生半夏研末,白酒调湿贴敷于双侧天枢穴处,治疗小儿腹泻,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半夏外用治疗产后尿潴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泉  刘卫东 《中医杂志》2001,42(2):75-75
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笔者运用生半夏外敷治疗产后尿潴留,较西医治疗,副作用小,患者无痛苦,且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笔者外用鲜半夏治疗海绵状血管瘤 1 0例均获良效 ,现介绍如下。其方法是 :用鲜半夏 ,洗净 ,去外皮 ,蘸醋涂擦患处 ,每日 2~ 4次。患者男性 ,1岁半。患儿出生后其母即发现患儿背部有一大红点 ,随年龄增长 ,红点逐渐增大 ,高出皮肤 ,呈紫蓝色 ,柔软似海绵状。经某市医院皮肤科确  相似文献   

5.
杨文山 《中医杂志》2001,42(2):75-75
半夏,味辛,性温。临床多内服用,取其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辣散结之功。笔者取生半夏研极细末,密贮,外用治外伤出血、听候打瘀肿、鸡眼胼胝、瘢痕疙瘩,其止血、生肌、祛瘀、消瘢之效卓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史晶晶  苗明三  时博 《河南中医》2011,31(9):991-993
目的:通过对半夏的外用实验研究,总结规范出其外用功能,同时揭示中药外用的特点及可能的机理,进而丰富中药外用理论,指导中药临床外用.方法:根据半夏的临床外用特点设计相应的外用药理实验,主要观察半夏酒糊外用对小鼠耳廓二甲苯致肿胀的影响、对热板法致小鼠疼痛的影响、对甲醛致小鼠疼痛模型的影响、对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7.
生半夏9克,加生姜两片,捣碎,用温开水连汁送服。能消喘化痰,常为中医治哮喘时  相似文献   

8.
生半夏生胆南星为主治疗食管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应用生半夏、生胆南星为主治疗失去手术或放疗机会的晚期食管癌25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25例均为食管癌住院病人,皆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男23例,女2例;年龄41~70岁,平均59.5岁;鳞状细胞癌21例,腺癌4例。2 治疗方法均服用中药汤剂,药物组成:生半夏、生胆南星各30g(先煎2h),茯苓15g,党参15g,黄芪20g,竹茹10g,陈皮10g,白术10g,生薏苡仁15g,山药10g,山豆根12g,莪术10g,白扁豆10g,大枣6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共服30剂。3 治疗结果3.1 近期客观疗效 按1979年WHO规定的疗效标准评定,完全缓解(CR)、部分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醋制半夏外用治疗软组织损伤4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以半夏适量与酸醋加适量面(或米)粉搅匀湿敷于患处,1次/d,5 d为1疗程。对照组以桑柏膏外敷患处,1次/d,5 d为1疗程。15 d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42例,治愈32例,显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35例,治愈14例,显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醋制半夏外用治疗软组织损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经济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所用的生半夏,系购自我市医药公司.用于煎剂内服,每剂用药约3~4钱,亦有用至1两者,用后未见不良反应.且生半夏作用较清半夏为大.半夏的功用,主要在治饮邪,治水气.《本经》在半夏主治各条中未提及"痰"字,《别录》始有"半夏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的记载,仲景用半夏各条,未见因痰而施.《伤寒论》第33条、172条,《金匮·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均因呕而加半夏.关于生半夏配伍生姜可以解半夏的毒性问  相似文献   

11.
因生半夏有刺激口腔、咽喉和胃黏膜,产生咽痛、舌麻和呕吐等不良反应,被列入毒性中药品种。笔者在学习及实践中,认识到半夏生用安全效佳。  相似文献   

12.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uberi-fera,Ten.(Pinellia ternta,Baeitebch.)。本植物野生于田间及路旁——善生于黄土田间,群草中不易生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生于初夏,故名半夏。初生苗一茎(附图甲A),茎端着生三小叶呈浅绿色(附图甲B),遂渐呈暗绿色,似竹叶而光。夏秋4—8月开花,从块茎部另生花茎,具黄绿色的佛焰苞肉穗花序(附图甲D,C),雄花在肉穗上方,雌花则在其下,肉穗尖端延长呈鼠尾状。苞口上端两旁有紫蓝色的边沿(附图甲)。着叶茎的基部生黄色球形肉芽(附图甲H),如黄豆大小。待球形芽脱落入泥土后,即发生半夏的小  相似文献   

13.
生半夏用于临床已迭有报导。我使用生半夏入煎剂是在1968年经多次亲口试验,确无毒性反应才用于临床的。九年多来共用生半夏配方治疗的病例达一万人次以上。所用的生半夏系天南星科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半夏的块茎。生品洗净,切片、晒干供配方入煎剂使用。每日用量9.4~15.6克。不仅未发现不良反应,而且实践证明生半夏比老法制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1985年开始采用生半夏汤熏洗治疗痔疮27例,取得了良好疗效。兹介绍如下。临床资料:27例中,男性15例,女性12例,炎性外痔20例,嵌顿性内痔7例。采用生半夏熏洗疗7天为一疗程,1~2疗程即可收效,平  相似文献   

15.
半夏是一味非常重要的中药,临床上用途广泛,大多数医家因畏其毒性,在临床上多用其炮制品,而很少应用生半夏。本文试从古代医籍对生半夏应用的记载结合近现代医家临床上的应用体会以及现代药理研究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生半夏入汤剂应用安全有效,以期中医工作者能够重新认识生半夏的毒性,进而恰当应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生半夏临床运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生半夏临床运用的理论基础、处方剂量、煎煮方法及其在癌肿、慢性肝病、妊娠恶阻、结核性瘘管等证治疗中的具体运用 ,并对生半夏毒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徐耀 《中医杂志》2001,42(3):137
1986年夏,笔者偶遇一伤者,男,34岁。被他人用刀砍伤右前臂,伤口疼痛,流血不止。当时因在荒郊野外,无任何药物器械可用,查看伤口长约3cm,深约1cm,手指活动尚好。情急中想起一位老民间医生经验,就地取半夏根茎,捣碎后敷伤处。伤者渐觉疼痛减轻、血止。患者返回后即以此法,用生半夏3g研细末换敷伤处,伤口渐愈合无碍。  相似文献   

18.
中药汤剂当用生半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半夏有毒,入丸散剂必须经适当方法炮制。经现代药理研究;生半夏的毒性成分不耐热,不溶或难溶于水,因此生半夏入汤剂不必炮制;且有些炮制方法繁琐复杂,费工费力,并带来明显副作用。因此,笔者呼吁广大中医药临床工作者入汤剂要大胆使用生半夏,且安全无毒,疗效卓著。  相似文献   

19.
生半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半夏,辛温有毒,入肺、脾、胃三经,有燥湿化痰,和胃止呕,消痰化结之功.半夏入药始见于"内经",而"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数年来,笔者应用生半夏治疗痰疾,屡见良效,其疗效远在制半夏之上.现将个人应用生半夏的一些体会,简介如下,请予指正.功效与应用半夏入药,首见于《内经·灵枢邪客篇》中的半夏汤.文中对"半夏汤"的用水、煎法、服法均作详细介绍,但未说明需要"炮制".《武威汉代医简》中有"半夏毋父且,洎水斗六升,炊令六沸,浚去宰,温饮一小杯"的记  相似文献   

20.
生半夏中毒及其解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生半夏的毒性成分、中毒症状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中毒机理、解救方法、炮制工艺等。临床研究表明:生姜可解半夏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