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海南省中医医疗机构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志勤 《海南医学》2000,11(1):55-56,58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中医药工作,发展中医药事业既是宪法的规定,又是当前卫生工作三大战略重点之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区域卫生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及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改革的推行,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本文针对海南中医医疗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探讨发展海南中医事业的对策,仅供同行参考。1.主要问题1.1起步晚,投入不足,规模小,办医条件简陋海南全省现有17所中医医疗机构,其中.医院16所.门诊部1所,伍水、白沙、保事三县无中医医疗机构。除省中医院和…  相似文献   

2.
选用全国统编函授教材,《清华中医》和中央级《中医函授通讯》列为重点辅导材料。学制四年,按全国中医自学考试要求设置十六门中西医课  相似文献   

3.
选用全国统编函授教材,《清华中医》和中央级《中医函授通讯》列为重点辅导材料。学制四年,按全国中医自学考试要求设置十六门中西医课程。凡具高中语文程度者,均可报名。汇报名费2元至安徽颖上清华中医学  相似文献   

4.
选用全国统编函授教材、《清华中医》和中央级《中医函授通讯》列为重点辅导材料。学制四年,按全国中医自学考试要求设置十六门中西医课程。几具高中语文程度者,均可报名。汇报名费2元至安徽颖上清华中医学校函授部即寄简章和登记表。  相似文献   

5.
选用全中统编函授教材,《清华中医》和中央级《中医函授通讯》列为重点辅导教料。学制四年,按全国中医自学考试要求设置十六门中西医课程。凡具高中语文程度  相似文献   

6.
选用全国统编函授教材,《清华中医》和中央级《中医函授通讯》列为重点辅导材料,学制四年,按全国中医自学考试要求设置十六门中西医课程.凡具高中语文程度者,均可报名,汇报名费2元至安徽颖上清华中医学校函授部即寄简章和登记表.  相似文献   

7.
从清岭南医家生平、医家医著、伤寒金匮类、岭南温病、岭南瘟疫史、中西医汇通、中医名著对清岭南医学的影响等方面概述了清代岭南医家的研究,并指出整理完善岭南医家的生平事迹,为研究岭南中医发展史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医钞类编》为清.翁藻编著的一部综合性医学类书。全书共二十四卷。原初刻板毁于大火,现流传版本为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刻本。在校勘和研究中发现《医钞类编》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可以了解翁藻及该时期中医学术的概况,对研究翁藻和鸦片战争之前中医学术状况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发展之路倍受国人关注,中医药的发展必须医、教、研三方面同时并进。中医药科研出现的问题较多,大家探讨的也多。相对来说医、教的重视不够,笔者认为目前科研成果很难运用于临床,中医临床阵地正日渐缩小,而中医药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临床疗效。故笔者认为必须立足于中医临床,医、教、研三者以医为中心。在本文中主要从医、教二个方面探讨如何发展中医临床。认为只有海纳百川,与时俱进,在继承中发展才是中医药在新世纪的出路。  相似文献   

10.
方剂学发展史作为中国医学史中专题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方剂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有着深远的影响。其研究思路主要是以现存各历史时期的中医文献资料为素材,并运用中医医史文献学研究方法就方剂学发展脉络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探讨。中医医史文献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中医医史文献学研究方法的简述,并结合方剂学发展史与中医医史文献学的关系,对如何运用中国医学史和中医文献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剂学发展史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现代方剂学的发展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1.
尊经观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尊经观的来源主要是由于儒家文化的熏陶,到了清代正式成熟。探讨了清代各医家及钱塘医派对中医学尊经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医案是对中医诊疗活动的记录,是我国历代医家临床实践经验的结晶,更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瑰宝。学习和研读医案,可以开阔视野,启迪思路,丰富理论知识,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清代是医案著作大量涌现的时期,当时著名医家几乎都有医案著作流传后世。当代医家认真研究清代医案,不但总结出了其对痹证、咳喘、脾胃病、肿瘤、中风、妇科病、儿科病等各种疾病的治疗经验,更使用出自清代医案的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养胃汤等名方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满意疗效,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明代医家张鹤腾的《伤暑全书》和清代医家叶霖的《增订伤暑全书》是两部比较重要的温病学著作。通过对两书作者与增订者、成书经过、学术渊源和版本传变等问题的探讨,发现在《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等文献的记载中,存在着关于两书的成书年代、卷数变迁、版本传变等问题的误识,应当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4.
在校勘整理《玉机辨证》中,发现《玉机辨证》是明代医家徐彦纯、刘纯《玉机微义》的节略本;《玉机辨证》承《玉机微义》之内容,以"临床辨证"为宗旨,是一部简明中医临床读本;《玉机辨证》的作者并非柯琴,属托名之作;编纂者改斋氏应为受柯琴和刘纯医学影响的清末或民国时期一位中医临床医家;成书也应在清末或民国时期;书成之后未曾刊印,只有抄本传世。  相似文献   

15.
明清新安世医在明朝嘉靖年间形成学有所传、业有所精、各科齐全的世医群体,总体人数不少于300人,占明清新安医家总数的1/3。明清新安世医特征鲜明,呈现医而好儒、医儒兼通的文化气质和理论有渊源、临床有真授的专业素养。明清新安世医的形成是明初世医制度、明中叶徽州宗族医疗保障及明清徽州社会尊医贵儒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北京中医学社是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维持时间最长、最有影响的一个中医学术团体。其延续过程分三个时段 ,2 0世纪 2 0年代的北京中医学社 ,发起和组织者主要是北京的太医 ,编辑了清代太医史和《医统正脉》 ;2 0世纪 30年代的北京中医学社在三个时间段中成员及成就最多 ,创办了《中国医药月刊》 ,编著了大量中医文献 ,扩大了北京中医在全国的影响 ;2 0世纪 4 0年代的北京中医学社改名为中国医药研究会 ,后又加入世界科学社 ,加入该组织后举行了多次学术活动 ,在组织活动中交流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章。三个时期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北京中医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各地医学流派鹊起,对医学界影响颇著。作为岐黄之源、医圣故里的河南,历代不乏医学集大成者。商代莘(今河南开封)人,商相伊尹,调五味而创《汤液经》;东汉南阳郡涅(今河南南阳)人,长沙太守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创六经辨证,为后世尊为医圣;东晋颍阳(今河南许昌)人,东阳太守范汪精研伤寒,能于外科,著《范汪方》;隋代荥阳(今河南郑州)人,大都督刘祐,著《产乳志》两卷;唐代宰相河南洛阳人长孙无忌领衔编著《本草》《药图》《药经》;五代南唐陪戎副尉、剑州医学助教汴州(今河南开封)人陈士良,著《食性本草》十卷;明代开封人周定王朱橚领衔编纂古代最大方书《普济方》;清代乾隆帝师景日昣(河南登封人)编著《嵩厓尊生书》;河南尉氏县人、清代陕西布政使刘鸿恩的《医门八法》等。  相似文献   

18.
着重论述了台湾在郑成功时期及清代统一后二百多年间中医药学发展的状况,中医药学在台湾已取得重要进展。与此同时,台湾民俗用药经验也已得到总结提高。对巫术医疗的信赖开始动摇。台湾中医药学的发展与大陆迁居台湾的中医逐渐增多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交流也日益频繁。此期在台湾已有多位著名中医药学者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9.
《侍疾要语》是现存中医文献中最早全面论述中医护理的专著,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护理学专著。《侍疾要语》为清代钱襄所著,现存三个版本。其学术渊源溯源《黄帝内经》,撷取各家。在学术思想上钱襄强调情志护理的作用,重视患者的生活护理,注重观察患者的病情,并对用药护理进行了规范。《侍疾要语》虽有不足之处,但仍是研究清以前中医护理学的良好范本,在中医护理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学术思想影响深远,对现代中医护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八纲辨证是中医基本辨证纲领之一,是前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其源于《内经》,至晋唐时期初具规模,后经过宋元明清的完善和充实。1947年,由祝味菊在其口述之《伤寒质难》中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