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肠内(EN)肠外营养支持(PN)对胃癌术后营养和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 62例进展期胃癌,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各31例。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营养状况,功能状态,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PN组术后第5、第8天总蛋白、清蛋白和前清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水平(P<0.05)。EN组术后第8天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及前清蛋白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5 d EN组血清总蛋白前清蛋白水平高于PN组(P<0.05)。术后第8天,EN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和前清蛋白水平均高于PN组(P<0.0 5)。EN组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显著高于PN组(P<0.0 5);EN组体力状况分级为1~2级,PN组为2~3级。EN组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短于PN组(P<0.05)。结论 EN有助于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功能状态,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防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与胃肠外营养(TPN)的疗效。方法将48例因胃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TPN组与EN组,每组24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并发症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手术前后各组血清蛋白的变化、免疫功能状况指标。结果 EN组较TPN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早、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住院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及第14天,EN组的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TPN组(P<0.05);术后第7天两组CD4+T细胞、NK细胞、IgM、IgG均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早期EN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支持途径,可迅速恢复患者的免疫状态,缩短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种方式哪一种更有利于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共计接诊胃肠肿瘤患者60例,术后经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各为30例和30例,将其分别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在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概率方面比较,对照组(33.33%)高于观察组患者(13.33%),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的术后排便、肠蠕动、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对照组(50.4±8.7)d、(6.29±1.49)d、(18.25±15.32)d高于观察组(42.4±4.6)d、(5.87±1.74)d、(14.90±7.50)d,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早期肠内比肠外营养支持疗效更佳对于肠道肿瘤手术后患者,使患者身体灰度更快,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于改善急性脑卒中预后、营养状况,降低高代谢反应和维护胃肠道功能等方面的作用;为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启动肠内营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急性脑卒中病例(含出血性脑卒中及缺血性脑卒中)66例。病人均于入院后48h内给予营养支持,EEN组经营养管胃肠要素膳食;TPN组经深静脉置管滴注全胃肠外营养。并分别于入院后第1、7、14d,第28d监测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和血糖、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皮质醇、24h尿总氮和尿肌酐等指标。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可降低TPN高血糖等代谢并发症,降低高分解代谢与应激反应的发生,更可以保护胃肠道结构和功能,防止茵群移位、二重感染的发生。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对早期肠内营养有良好的耐受性,且可以显著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肠内营养,简称EN,不仅能提供人体全部营养需要和补充自然饮食及肠外营养支持的不足,还能有效的维护肠道粘膜的完整性,降低肠源性感染的发生率[1],操作简便、经济、有效,被视为疾病治疗中治疗方法之一.现将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25例胃术后病人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入院需要胃癌根治术的患者80例,随机编为肠内营养组40例和肠外营养组40例,术后分别给予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连续7天,观察营养、免疫和术后恢复情况差异。结果术后第8天时,肠内营养组的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等营养指标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同时CD3(%)、CD4(%)和CD4/CD8水平显著高于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患者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早于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病率也显著少于肠外营养组。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特点。方法 对40例经临床或CT证实为重型颅脑损伤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早期给予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feeding,EEF)与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untrition,TPN),在摄入同等热量、同等氮量的条件下,对两组有关临床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EEF组24小时排氮量明显少于TPN组,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ICr)等营养指标优于TPN组。伤后28天,EEF组体重丢失显著少于TPN组,GCS评分较TPN组显著改善。结论 EEF可维持胃肠道粘膜结构的完整性,促进消化吸收功能的恢复,减轻伤后分解代谢,促进营养和意识状态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陈光  苑树俊  袁强  于波 《人民军医》2010,(9):653-655
目的:观察胃癌手术围术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效果。方法:将胃癌4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治疗组(EN组)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PN组)各20例,EN组于术前2天开始应用肠内营养液,共9天;PN组于术后第1天起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共7~10天。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1、3、7天的PAB、ALB、TF、CD3、CD4、CD8、CD4/CD8、IgG、IgA、IgM、CRP、C3和C4水平变化,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PAB、ALB水平非常显著低于术前(P〈0.01);EN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PN组(P〈0.05),CD8水平显著低于PN组(P〈0.05);EN组IgG、IgA、IgM水平显著高于PN组(P〈0.05);EN组CRP水平显著低于PN组(P〈0.05);EN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显著早于PN组(P〈0.05);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PN组(P〈0.05)。结论:胃癌手术围术期肠内营养治疗安全,效果优于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肿瘤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65例患者,随机分成肠内营养支持组(EN组)和部分肠外营养组(PPN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4、8天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分别比较术后第1、4天EN组和PPN组红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值, 其差异无显著性(P>0.05);至术后第8天,两组患者RRCR和RTRR测定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RRICR测定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部分肠外营养支持相比,有利于改善胃肠肿瘤患者的红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对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80例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在给予抗感染、抗休克、清创换药等综合治疗的同时,观察组患者入院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入院早期行肠外营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STP)、白蛋白(ALB)、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正氮平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感染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第7天,观察组患者STP及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3.453、2.354、3.336,P=0.001、0.021、0.001);观察组患者正氮平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6.321、5.056,P均<0.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创面感染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χ2=2.813,P=0.094),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050,P=0.014)。结论 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丁红霞  张静  王胜  赵小梅 《武警医学》2018,29(4):344-346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对食管癌术后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胸外一科2016-04至2017-04收治的食管癌183例,将患者按照是否进行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分成两组,其中受试组91例和对照组92例。对受试组患者进行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对照组常规肠外营养至7 d后逐渐恢复饮食。分别在术前、术后3 d、术后7 d应用欧洲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utritional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CHristensens 法测评疲劳指数、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营养风险筛查量表、疲劳指数及营养状况对比受试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术后3 d、7 d检测发现,受试组的营养风险评估分数小于3分患者分别为24例(26.37%)、35例(38.46%),均多于对照组22例(23.91%)、24例(26.09%); 在手术后3 d及7 d,受试组的疲劳指数(6.21±0.37、3.37±0.63)均低于对照组(7.36±0.52、6.81±0.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 d,受试组前白蛋白、血浆白蛋白平均值分别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外营养可降低患者的营养风险指数和降低食管癌术后的疲劳指数。值得进一步改善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外混合营养和单纯肠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0月收治的144例老年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肠内外混合营养组(82例)和肠外营养组(62例)。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和前白蛋白(PA)、淋巴细胞总数(TLC)等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混合营养组肺部感染和咽部不适发生率低于肠外营养组(P〈0.05);而在切口感染、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上,两组数据没有显著性差别(P〉0.05)。混合营养组的TLC、TF、PA等临床指标改善明显,与肠外营养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应用肠内外混合营养支持具有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有利于减少术后肺部感染及咽部不适等并发症,对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姚雨石  王磊 《武警医学》2011,22(9):782-785
 目的 比较消化管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早期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PN)与PN联合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反应和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进行消化管恶性肿瘤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N组(30例)和PN+ EN组(30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术前、术后1周的营养相关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周BMI水平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ALB、PA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N组术后1周HGB、淋巴细胞数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而PN+ EN组HGB含量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淋巴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SOD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PN组GSH含量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而PN+ EN组GSH含量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PN组MDA含量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而PN+ EN组MDA含量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PN+ EN组患者在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和营养治疗费用均明显低于PN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但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N+ EN在提高机体抵抗术后氧化应激反应能力和改善临床结局方面优于PN,可作为消化管肿瘤患者术后首选的营养方式.  相似文献   

14.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效果.方法:45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组和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组,分别为23、22例.EN组手术后24 h内经空肠近端营养管输注液体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Nutrison Fibre),TPN组经锁骨下中心静脉静滴,共7 d.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体重均较术前略低(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淋巴细胞计数、CD4 /CD8 营养支持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蛋白、白蛋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组较TPN组肠功能恢复快,排便时间早(P<0.01),平均住院费用低.伤口愈合情况、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有利于肠功能恢复,住院费较低,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分析了重庆医科大学近年来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774例,其中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EN+PN组)256例,肠内营养支持(EN组)287例,肠外营养支持(PN组)231例。比较三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肝功能、免疫状况、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 第21天时,EN+PN组各项营养指标,IgA、IgG含量,CD4细胞和CD4/CD8比值,感染并发症发生率,NIHSS评分,总有效率等指标明显优于EN组和PN组,且EN组明显优于PN组。结论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价值高于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且肠内营养的临床价值高于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6.
刘霞  唐云  乔治  武现生  刘林 《武警医学》2014,(11):1115-1117
目的:评价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 fast track surgery ,FTS)方案在胃癌患者应用的卫生经济学效果。方法选取8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一组应用FTS方案为快速康复组,另一组应用传统方法为传统方法组。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快速康复组术后住院时间[(9.4±3.3)d vs(12.4±3.6)d]、住院总费用[(4.96±0.44)万vs(6.46±0.34)万]明显少于传统方法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32)。结论胃癌围术期应用FTS方案,可以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EN)联合肠外营养(PN)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支持效果,并与全肠外营养(TPN)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择消化道肿瘤手术病例230例,随机分为EN+PN组(119例)和PN组(111例)。EN+PN组在术中进行空肠穿刺留置营养管术。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 d、术后10 d检测临床生化指标和T淋巴细胞亚群,并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等并发症,平均肠功能恢复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白蛋白(ALB)、总蛋白(TP)、CD3+和CD4+细胞在术后第1天有所下降,术后10 d明显升高,EN+PN组较PN组升高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且EN+PN组肠功能恢复及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可改善消化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和免疫状态,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术后恢复。空肠穿刺留置营养管术可作为消化道肿瘤开腹手术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