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祝谌予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痰浊不化……为标"科学理论及其学生李振中提出的痰浊不化相当于西医蛋白质非酶性糖化物和仝小林的糖尿病"久病入络,络瘀脉损……络损(微血管病变),脉损(大血管病变)".提出痰浊不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在痰浊不化的基础上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致使脉络(血管)损伤,形成血管病变.故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2.
痰浊不化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董志  郭万良  张玉楝 《光明中医》2006,21(10):10-13
依据祝谌予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痰浊不化……为标"科学理论及李振中、尹翠梅提出的痰浊不化相当于西医的蛋白质非酶性糖化物,提出痰浊不化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在痰浊不化基础上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本质所在.故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基本法则.  相似文献   

3.
依据祝谌予教授提出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痰浊不化……为标"理论和林兰教授对糖尿病血管病变与中医血瘀关系的论述,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防治原则、遣方用药等详尽论述.提出本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痰浊不化,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而致脉络(血管)闭阻.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为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4.
痰浊不化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祝谌予教授提出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痰浊不化……为标”理论和林兰教授对糖尿病血管病变与中医血瘀关系的论述,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防治原则、遣方用药等详尽论述。提出本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痰浊不化,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而致脉络(血管)闭阻。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为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5.
从中医病因病机、治法两方面论述益气健脾升阳化浊法与糖尿病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脾虚"与"瘀血阻络、痰浊不化"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病机,故益气健脾升阳化浊是防治糖尿病及其血管病变的治则,从脾虚、痰瘀互结辨证的中医角度进一步探讨,旨在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和延缓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着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属于中医"脉痹"范畴,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不畅、房事不节、劳欲过度等病因导致水液代谢失常,痰浊、瘀血阻滞脉络,致使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中医的"伏邪"是指藏于体内而不立即发病的病邪,致使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病的痰浊、瘀血是伏邪的主要物质,经脉是伏邪隐匿之所,正气亏虚是伏邪致病的必要条件。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在未发病之前,痰浊、瘀血之邪已经伏于脉络,伏邪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正邪的平衡被打破,终致痰瘀痼结,损伤脉络。因此,在伏邪引而未发之时,应予以积极防治,以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谢春光教授应用具有养阴益气活血功效的参芪复方以补虚为主,化痰活血为辅,使"痰瘀"伏匿之邪消散,阻滞其对血管的持续损伤,达到防治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再论痰浊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施今墨对糖尿病的论述和祝谌予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经验 ,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 ,防治原则 ,遣方用药等作详尽论述。提出本病病机为气阴两虚 ,痰浊不化 ,痰浊瘀血互结 ,日久脉络 (血管 )闭阻。益气养阴 ,化痰散结 ,活血化瘀为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它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危及病人的身心健康,是造成病人伤残、死亡的重要原因。它是国内外关注的疑难病症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关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理机制和防治大法,李振中、尹翠梅、丁学屏等三位教授在2003年提出“在痰浊凝结不化的基础上,痰浊瘀血互结于脉络(血管)壁,形成糖尿病血管病变。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是防治本病大法“,这在糖尿病血管病变认识史上是  相似文献   

9.
张玉栋 《光明中医》2012,27(2):217-219
依据近代名医祝谌予教授的“气虚浊留”,“瘀血阻络,痰浊不化”学说,提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机为:脾气虚弱,健运失司,无力运化饮食精微(脂质),精微蓄积而为浊(脂浊).脂浊在脉道蓄积过量,由营养物质转为有害多余的产物而为浊邪,浊邪所致的疾病而为浊病(血浊病——高脂血症).浊邪是浊病最基本最重要的病理产物,在浊邪的基础上,痰和瘀血进一步生成和演化.浊邪蕴积体内过多可转化为浊毒,加之痰和瘀血的加重,浊毒与痰瘀混杂复合物沉积于破损的经脉壁上,浊毒与痰瘀聚集积郁日久化热,邪热与“浊毒与痰瘀聚集物”演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脉络症积)的形成.郁热致使AS斑块局部温度升高和斑块破裂,若病变部位在心脏血管(心络),导致血栓形成,心络(冠状动脉)腔闭塞,而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防治大法为益气(健脾补气),祛浊化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中医病机理论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就祝谌予老先生提出的瘀血阻络、痰浊不化与糖尿病血管病之间的关系进行阐发,认为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演变过程中,浊是最基本的病理产物,糖尿病患者机体内血液葡萄糖浓度过高,反映在中医理论中就是浊阴、浊气的转输、布散过程发生障碍,进入到脉道中的质地较为稠厚、富含高营养物质的水谷精微不能被正常输布、不能被机体有效地利用而留滞于脉道当中,成为浊邪。痰和瘀血在浊邪的基础上进一步生成和演化。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中医学病理机制在于痰浊瘀血阻滞于经脉和络脉系统,这些有形之邪在脉道蓄积留滞的过程中不断沉积,导致脉壁增厚,管腔狭窄;同时,沉积物对脉壁进行刺激,对脉壁组织产生侵蚀、灼伤等病理作用,最终导致脉壁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三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较高。早期属于"痹证""血痹"范畴,晚期则属于"痿证"范畴。其基本病机是"阴虚燥热",但也是与气阴两伤,阴阳俱虚;肝阳化风,肝风入络;瘀血痰浊,痹阻脉络分不开的。消渴病的辨证存在不同的体系,李显筑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又将其分为"皮肉脉筋骨局部分型辨证法",并研制成功了"九虫丹"活血益气,通络止痛。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1]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以肾小球硬化为主要病理特征,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肾消"、"下消"、"水肿"、"尿浊"、"肾劳"等范畴.本文就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在以往认识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基础上,多数医者认为瘀和毒亦为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病机特点.马东明等[2 ]认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机为肾络瘀阻,消渴日久,致肾之气阴两虚,肾络亏虚,络脉失养,而内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瘀滞在肾络,津凝痰聚,痰瘀郁热,胶结成毒,络毒蕴结,肾络阻滞,诸症丛生.何泽等[3]认为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为肾元亏虚,毒损肾络,病性本虚标实、气阴亏虚为本;痰湿、浊毒、瘀血等为标实之证.早期表现为气阴两虚,逐渐肾体虚损劳伤,肾用失司,气血俱伤,脉络瘀阻,湿浊瘀血内蕴化毒;毒邪是主要矛盾,贯穿消渴肾病始终.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神经病变浊毒损络病机探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赵伟  李双蕾 《新中医》2006,38(9):4-5
通过对浊毒的病理特性及其与糖尿病(消渴)关系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浊毒对糖尿病神经病变(DN)病机的影响。认为浊毒与消渴及其并发症密切相关,浊毒损络在DN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并分别从早、中、晚三期论述了DN浊毒损络可能的病机演变过程,提出了DN可能是气阴亏虚、痰湿瘀血蕴结、浊毒损络所致,其基本病理变化可能是“虚、瘀、毒”,浊毒损络则可能是DN迁延和加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血管病变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 ,是致患者残疾、死亡的主要原因。笔者根据祝谌予教授等治疗本病的经验 ,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 ,就其病因病机与防治原则作初步探讨。1 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祝谌予教授指出 ,糖尿病以气阴两虚为本 ,气虚血瘀或阴虚血滞 ,则瘀阻脉络 [1 ]。而血液瘀滞 ,郁久生热或燥热内盛 ,可炼津为痰 ;抑或脾虚失运 ,水湿内生 ,聚而为痰。瘀血与痰浊滞留于血管腔 ,日久痰浊与瘀血搏结沉积于血管壁 ,致使脉络管壁增厚 ,管腔狭窄。狭窄之管腔与滞留在脉络腔中之瘀血痰浊相互作用而造成脉络闭阻。瘀血与痰浊相互影响 ,互为因果 ,恶…  相似文献   

15.
浊病病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近代名医祝谌予教授的"气虚浊留","瘀血阻络,痰浊不化"科学理论,提出浊病病机为:脾气虚弱,运化失司,饮食精微不能正常转输布散滞留蓄积脉道而为浊.浊在脉道蓄积过量,由营养物质转变为有害的多余产物,而成为浊邪.浊邪导致的疾病而为血浊病.在浊邪的基础上,痰和瘀血进一步生成和演化,浊邪在脉道蓄积过多,不能及时有效地减少和...  相似文献   

16.
痰瘀互结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祝谌予教授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经验,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防治原则、遣方用药等作了详尽论述。提出本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痰浊瘀血互结,日久痰浊瘀血闭阻脉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为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17.
毒损肾络与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肾病(DN)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N属中医学“消渴”、“水肿”、“关格”等范畴,是目前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其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脏腑阴阳气血之虚为本,瘀血、痰浊为标。痰瘀积聚肾络,络气阻遏,络脉瘀滞,蕴邪成毒,毒损肾络^[1]。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7,(12):2498-25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本虚标实,痰浊、瘀血是糖尿病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病机转化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新的致病因素。消渴日久,痰瘀入络,形成痰瘀阻络证。雷晓琴主任医师在古方驻景丸基础上,加用理气化湿、化瘀通络之品化裁,形成通络驻景丸方,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痰瘀阻络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孙霓虹  赵昌谋 《河南中医》2013,33(5):712-713
高脂血症多由痰浊内生,阻于脉络,脉中湿浊与血相搏结,脉络阻滞而形成痰瘀相阻之证形成,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指脾肾虚损,标实是痰浊和瘀血.治疗本病应以涤痰化瘀、健脾助运为治疗大法,以达标本兼治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被称为现代疾病的第二杀手,其多种慢性并发症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甚至致死致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患病率达10%-96%不等,常与其他并发症合并。本文通过阐述伏邪理论,认为瘀血,痰浊是潜伏邪气的主旨,筋脉失于濡养而致脉痹络损,找准DPN的病因病机,寻根溯祖,同时在谢春光教授提出的通络糖泰治疗DPN的临床应用中体现出伏邪理论新切入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