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心肌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更荣  魏任雄 《浙江医学》1999,21(5):270-271
用抗人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单克隆抗体,以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烧伤,骨伤等患者及健康人血清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Hb同工酶(CK-MB)含量,比较CTnI,Mb及CK-MB对AMI的敏感度与特异性,以及三者在AMI各时相的变化,结果表明CTnI,Mb及CK-MB的敏感分别为92.0%,96.0%和88.0%,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者的特异性分  相似文献   

2.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人血清中的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AMI)CTnI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组(P<0.01),与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一MB)呈平行升高,当AMI后3天CK及cK—MB降至正常时,CTnI仍高于正常组,并可持续至AMI后8天。骨骼肌损伤CK及CK一MB明显升高,但CTnI皆未高出正常值上限。在其他各种疾病组中,CTnI值基本同正常人组,表明CTnI放免测定可用于评价特异性的心肌细胞坏死,并具有高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3.
心肌肌钙蛋白Ⅰ在非梗死性心脏病实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肌钙蛋白Ⅰ对几种非梗死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集8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62例风湿性心脏病(RHD)和64例急性心肌炎(AM)患者的同一血样本,同时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进行了组间比较,并分别对UA组和RHD组、AM组间差异作对比分析。结果:CTnI阳性率在UA组均显著高于RHD组和AM组(P〈0.01)。结论:CTnI对UA的早期诊断,降低心肌梗死或猝死的发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理想的急笥心肌梗塞标记物,对17例AMI患者用酶联免疫一步夹心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及免疫抑制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功酶并与20例无心梗患者作对照,以CTnI值〉0.2ng/ml,CK-MB值〉23U/L作国阳性标准,结果显示:AMI组CTnI均为阳性,而CK-MB16例阳性,对照组CTnI均为阴性,而CK-MB有3例阳性。  相似文献   

5.
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测定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测定在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磁微粒子化学发光技术定量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下沉脸血清心肌肌钙蛋白1(CTn1),并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比较。结果 cTn1对AMI患者敏感性98.4%,阳性率在发病后4小时内达44.4%,7天阳必有达38.4%。结论 其阳性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cTn1灵敏度及特异性明显优于CK-MB活性,是高度灵敏、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CTnI,CK-MBmass和Mb指标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诊断、后期监测及预扣判断的临床意义,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对20例AMI患者、24例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17例骨骼肌损伤(SM)患者和19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血清CTnI,CK-MBmass和Mb的测定,并对AMI患者胸痛发生3~5小时,8~14小时,20~24小时,72小时和7天共五个时段进行了测定。结果:AMI患者  相似文献   

7.
魏任雄  俞勇 《宁波医学》1998,10(3):108-109
目的 比较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与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敏感度与特异性。方法 采用微粒子免疫发光自动分析系统定量检测各类别血清中cTn-I与CK-MB含量。结果 cTn-I检出AMI的敏感度为92.0%,特异性为100%;CK-MB敏感度为96.0%,特异性为77.4%。结论 cTn-I与CK-MB诊断AMI相比具有血中出现时间早,特异性高,升高持续时间长等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CTnⅠ)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和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肌特异性肌钙蛋白I和磷酸肌酸激酶(CK-MB同功酶)活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AMI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所有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CTnⅠ均为阴性;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28例CTnⅠ阳性,25例CK-MB阳性。结论CTnⅠ是一个特异、敏感的反映心肌损伤的血清标记物。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危及人类生命的严重心肌病,心脏酶学标志物的测定是诊断AMI、监测AMI进程和评价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作为诊断AMI和判定心梗面积的方法,已被临床公认,特别是CK-MB被称为诊断A...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与肌酸激酶总酶(CK)的比值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比较非心脏病组(血清CK>400u/L和(或)CK-MB>50u/L)75例和AMI组42例患者CK-MB/CK>5%病例的阳性率,评价CK-MB/CK>5%对AMI的诊断价值。结果AMI组CK-MB/CK>5%的阳性率为78.6%,显著高于非心脏病组的22.7%(P<0.01)。CK-MB/CK>5%对AMI诊断的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8%,66.0%和86.6%。恶性肿瘤患者CK-MB/CK(41.9±29.6)显著高于AMI患者(8.9±7.4),P<0.01。结论CK-MB/CK>5%指标对AMI的诊断价值较有限,但若能排除致CK-MB假性升高的病例,则可使诊断价值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150例疑为急性心肌梗塞的门诊及住院病人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性测定心肌肌钙蛋白T(CTnT)用NAC-ACTIVAED法定量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对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6h以内,CTnT定性测定的敏感性大于CK-MB(P〈0.01);(2)发病6-48h两指标同样敏感(P〉0.25);(3)对于隐匿型心肌梗塞的诊断CTn  相似文献   

12.
CK-MB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指标,但CK-MB非心肌特异,且诊断窗口时间短。近年推出的心脏肌钙蛋白测定,对诊断AMI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心脏肌钙蛋白I(cTnI),在个体发育的各个阶段均不在骨骼肌中表达,有报导其特异性更优于心脏肌钙蛋白?..  相似文献   

13.
肌钙蛋白T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与预后判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血清酶学测定是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方法之一。肌钙蛋白T(TnT)是晚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比CK、CKMB对心肌损伤有更高灵敏度和更高特异性的分子水平检测AMI的方法[1~7]。本文通过观察AMI血清TnT浓度变化及与CK、CKMB比较,对其在AMI的诊断敏感性及预后判断方面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自1997年5月至1997年10月住院患者,依据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8]确诊AMI35例,…  相似文献   

14.
刘青  冯来会 《中原医刊》1999,26(5):56-56
随着溶栓疗法在AMI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极早期,早期,快速准确地从心源性的胸痛患者中找出AMI病人显得尤为重要。AMI生化诊断指标CK-MB活性很难在极早期(<4小时)诊断AMI,本文采用心肌肌钙蛋白T(CTnT)定性试验对心源性胸痛患者进行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5.
TnI和Mb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肌钙蛋白Ⅰ(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肌酸酶同功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塞(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1例AMI患者和40例健康人的血清作TnI,Mb,CK和CK-MB检测与分析。结果:对照组的上述四项指标均为阴性;AMI组患者在发病2小时,6小时和18小时,四项指标的阳性率分别是;TnI为0,29.03%,96.77%,Mb为16.13%,64.52%,90  相似文献   

16.
陈建林  陈展泽 《广东医学》2000,21(9):788-788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测定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固相层析免疫法测定AMI患者血清cTnI和用全自动化分析仪测定心肌酶学(CK,CK-MB,LDH)。结果 cTnI测定敏感性高于心肌酶学测定(P〈0.05)。结论 cTnI是一种特异性和敏感性具佳的心肌损伤血清标志物,诊断价值高于心肌酶学测定。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肌钙蛋白I和CK-MB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将两者加以比较来评估它们拓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性的价值,CTnT测定采用免疫放射双抗体固相夹心法,CK-MB采用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CTnT水平两组1~2天,1周、2周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CK-MB水平仅1~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CTnT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其敏感性、特异性均优于CK-MB  相似文献   

18.
一步法快速检测肌钙蛋白T及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采用一步法免疫色谱干膜层析活性卡,快速检测19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与CK-MB对照。结果TnT、TnI和CK-MB的阳性率分别为89.5%,84.2%,579%,TnT与CK-MB之间有显著差异;三者特异性分别为83.3%,88.9%,88.9%,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在非心脏疾病者CK-MB也有升高,而Tn阴性。结论Tn活性卡操作简便,灵敏性高,可用于急诊室及床旁检测。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相关酶的比较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肌酶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α0羟丁酸氢酶(α-HBDH)在急性心肌梗塞(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8例AMI患者的CK、CK-MB、α-HBDH酶活性作了长达18天的动态连续测定,并与同期24正常进行了比较,结果:CK-MB特异性高,但持续短暂;α-HBDH出现早、消失慢,经过10天,酶活力仍维持较高水平,远高于对照组;CK在这三种酶中敏感性最高,结论:联  相似文献   

20.
付军  杨清  何娜 《吉林医学》2001,22(2):107
心肌酶谱(CK、CK-MB、LDH、α-HBDH、AST)是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主要酶学检查[1.2]。其中,尤以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对脏器的特异性较高,对心肌梗塞(MI)、癌瘤、神经肌肉等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AMI后系列血清活力计算心梗范围(ISO),可发现AMI的预后与ISO密切相关[3.4]。近年来,将系列血清CK活力的改变作为监测AMI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的重要生化指标。笔者现结合70例AMI患者的检测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