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辅助化疗既能使肿瘤缩小,控制局部病变降低术前分期,使原来不能手术的肿瘤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还可能使潜在的微小转移得以控制,减少远处播散的可能。绝大部分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达到降期目的。本院自2004年7月-2006年1月共48例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迄今,单独外科切除或放射治疗或二者联合应用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均很差.一般来说,单纯手术切除的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30%.单独应用放疗的效果同样令人失望.因为手术和放疗只能控制局部肿瘤,而在做出食管癌诊断时,大多数已有邻近部位的扩散和远处转移.几组尸解研究证实,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或不久后,已有肿瘤播散.研究还证实食管癌是多点发生的,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在食管局部的表现.致力于研究改进手术和放疗技术来控制局部的肿瘤,疗效可能仅限于原发病灶,而对靠近食管周围组织的扩散和转移病灶则无效,其并不能使患者生存期明显提高.全身性疾病需要全身治疗,这是应用化疗的原因.这也促使了许多研究者应用局部治疗联合全身化疗,控制无临床表现的转移灶.在最近的研究中.已将化疗用于主要的局部治疗之前.这是80年代实体瘤综合治疗策略的一个新进展.这种术前首先应用化疗的方法称为新辅助化疗(Neoaujuvant Chemoethe-rapy),以与术后辅助化疗区别.1 新辅助化疗的理论基础1.1 缩小肿瘤体积以利手术切除 目前认为食管癌对化疗相当敏感,本病已成为临床化疗观察中的一个重要疾病.近年来,许多文献报告联合化疗的客观有效率可达40~60%.食管癌术前应用化疗、因肿瘤体积缩小可使外科医师能将肿瘤全部切除,并可缩小手术  相似文献   

3.
新辅助化疗是对非转移性的肿瘤在应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系统性的辅助性的细胞毒性药物治疗。目的是使肿瘤缩小(降期),从而减少切除范围,保护正常的器官功能,同时控制亚临床病变,防止复发和转移。作者对50例未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采用CTF短周期密集方案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新辅助化疗是指对实体瘤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全身性、系统性的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即术前化疗。新辅助化疗加上局部手术治疗已成为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的标准方案。本科2003年~2010年共有28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新辅助化疗是应用于局部治疗前的系统性化疗。新辅助化疗优势显著,其可使肿瘤降期,提高部分患者的手术率和保乳率;且对于部分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率(p CR)的患者,可预测并改善预后。近年新辅助化疗的研究逐步深入,其适应证随之扩大,乳腺癌分子分型理念也推动了个体化化疗方案的进展。本文对新辅助化疗的优势、适应证及化疗方案进行介绍,并从分子分型角度总结了不同亚型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8):1820-1821
选取我院60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总有效率为81.7%,毒副作用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和脱发等,没有出现死亡的患者。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提高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且毒副作用可以控制。  相似文献   

7.
局部晚期宫颈癌(local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指一组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高危宫颈癌,广义的范围包括宫颈癌ⅠB2~ⅣA期,狭义则指局部肿瘤≥4cm的早期宫颈癌。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效果不理想,ⅠB2期5年生存率只有65%~80%。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则是指在恶性肿瘤局部实施手术或放疗前应用的全身或局部化学治疗,其目的在于缩小肿瘤病灶、减轻肿瘤负荷、控制亚临床转移、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提高手术切尽率和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改善生活质量等。近年来,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受到较多关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多数学者认为,新辅助化疗能缩小宫颈癌瘤灶、提高手术切除率、减少病理危险因素,并有可能使部分  相似文献   

8.
虽然手术是肢体和躯干原发软组织肉瘤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但对于高危患者单纯手术常难以获得疾病的长期控制。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远处转移,其次为局部复发。一些局部进展期的患者可能面临无法手术切除,或仅边缘可切除,因此预后很差。围手术期的系统治疗和放疗可提高手术疗效。如何确立围手术期系统治疗的价值颇具挑战。系统治疗可以缩小肿瘤。但要证明其对局部控制的价值从而促进实施更为保守的外科手术的证据仍不充分。对于那些原发肿瘤被认定为难以或不可能切除的患者,新辅助化疗可能为疾病的局部控制提供一种选择。围手术期的系统治疗也可以避免远处转移的发生。近期的研究表明,以蒽环类药物/异环磷酰胺为基础的辅助治疗能够使患者获益,虽然证据来自于对一项大型研究的再次分析。一项新辅助化疗的随机研究提示,对某些经过选择的肉瘤组织学亚型,以蒽环类药物/异环磷酰胺为基础的系统化疗可能改善患者无病生存和总生存期。其疗效的获得主要是通过改善远处无转移生存而不是局控率的提高。这两项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尽管如此,我们相信这些结果支持在局部进展期、肢体和躯干原发的软组织肉瘤患者中进行新辅助化疗。放疗与手术结合在软组织肉瘤的治疗中有确切的疗效。虽然预后并不因放疗和手术的先后顺序而异,但不良反应却存在差异。辅助放疗较新辅助放疗有更低的围手术期伤口并发症,但相对于新辅助放疗而言,辅助放疗需要更高的放射剂量,对长期功能的预后差于新辅助放疗。因此,我们相信围手术期放疗与化疗一样,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在术前进行。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时辰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水兰  王建英  李迎迎 《护理研究》2005,19(23):2133-2134
新辅助化疗(NCT),亦称术前化疗或诱导化疗,20世纪70年代开始用于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治疗,经过临床实践已经确立其在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肯定地位,获得60%~93%的有效率[1],使保留乳房手术率上升的同时,长期生存率也有望获得改善.时辰化疗即应用抗癌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与日周期节律的关系用药,既可以提高疗效,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2].我院自2002年6月将时辰化疗引入新辅助化疗中治疗乳腺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中晚期老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24例Ⅱ、Ⅲ、Ⅳ期的乳腺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采用CEF方案,共2~4个周期,再据期别选择不同手术方式及术后CEF化疗,与同期行术前治疗而不手术及术后化疗方案相近的23例类似期别患者比较肿瘤大致消退情况,近、远期疗效和平均无病生存期等。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91.7%、5年生存率79.2%及中位无病生存期为58.3个月,均优于对照组的60.9%、47.8%及45.1个月(P均〈0.05)。结论对中晚期老年性乳腺癌患者,在常规手术切除+术后全身化疗的基础上,术前加用新辅助化疗,对提高患者近期肿瘤缓解率和5年生存率、延长无病生存期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5岁。因乳腺癌术后7年,咳嗽、憋气5个月于2008年3月收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化疗科。2001年患者诊断为乳腺癌,并接受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术后进行了辅助化疗。2003年患者诊断为乳腺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和多发骨转移,接受化疗和局部放疗后,锁骨上肿大淋巴结消失。之后患者不规律进行化疗。2007年初开始患者家中饲养鸽子。  相似文献   

12.
肿瘤的新辅助化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orprimarychemotherapy,NCorPCT)是指在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之前给予的全身化疗,也称早期化疗。目前它已成为某些肿瘤(如乳腺癌、骨肉瘤、胃肠道肿瘤、肺癌、女性生殖系肿瘤、头颈部肿瘤等)综合治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新辅助化疗的基本理论为:(1)术前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后采用CART术前定量评估肿瘤情况是否能够提高保乳手术成功率.方法 选择Port Moresby总医院33例Ⅱ期和Ⅲ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化疗前拟行乳房切除术23例,肿块切除术1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新辅助化疗.按照临床期别和审美标准决定保乳手术的适应证.根据术前情况,采用CART决策树决定手术方式,术后病理观察肿块切缘状态.结果 经过4个疗程CAP方案化疗后肿瘤径线缩小,13例行乳房切除术,肿块切除术20例,10例化疗前拟行乳房切除术者接受保乳手术,肿块切除术标本切缘阴性.结论 新辅助化疗缩小肿瘤,采用CART决策树量化评估术前肿瘤情况,能增加保乳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Ki67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缓解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50例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Ki67的表达情况,并观察化疗后肿瘤缩小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Ki67的表达率为98%,其中高表达率为64%。Ki67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缓解率无关(P>0.05)。Ki67高表达与低表达组化疗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中Ki67表达率的高低与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有关,Ki67可能是预测化疗疗效的敏感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链免疫吸附法(ELIA)检测100例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及术后的血清肝细胞因子水平,并评估其水平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与乳腺癌的分期密切相关(P=0.018);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在治疗前后的变化与新辅助化疗效果密切相关。结论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预测化疗疗效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中的意义。方法:3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术前用CTF方案化疗1疗程,化疗后1周手术。结果: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4例(占11.43%),轻度缓解20例(占57.14%),无变化11例(占31.43%),无临床进展病例。病理组织学观察20例镜下见肿瘤细胞有小点片状坏死。1例因白细胞降低推迟手术,其余患者按计划手术。全组随访1~6年,在随访期间发现5例局部复发,2例骨转移,2例有肺和脑转移。6例在随访期间因本病死亡,3例因其它合并症死亡,余均健在。结论:新辅助化疗对老年乳腺癌可缩小肿瘤,增加手术机会,提高治疗效果,并可能减少术中血行转移。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辅助化疗是指对原发实体瘤在应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系统性的辅助性细胞毒性药物治疗,亦称术前化疗或诱导化疗,可使原发癌肿缩小,体内微转移癌也可得到有效控制,将不可手术的病变转为可手术,为手术切除创造有利条件,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改善预后,我科于2002年2月~2004年9月收治的Ⅱ~Ⅲ期非炎性乳腺癌患者中,36例采用新辅助化疗,本文就其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1 名词解释(1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指对非转移性的肿瘤 ,在应用局部治疗前进行的系统性的辅助性细胞毒性药物治疗。这种肿瘤治疗的方式又曾分别被称为术前化疗、首次化疗和诱导化疗。目前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主要应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是局部晚期乳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之一。(2 )前哨淋巴结 :是指原发肿瘤淋巴引流区域中肿瘤发生转移所必经的第 1个淋巴结。2 单向选择题(1 )B   (2 )D   (3 )E   (4 )E   (5 )C(6)D   (7)A   (8)B   (9)E   (1 0 )A3 简答题(1 )标准腋窝淋巴结切除 (ALND)手术步骤答 :标准腋…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每年女性新发癌症总数的1/3,病死率占女性癌症的17%,居女性各类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由于乳腺癌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因此,化疗已成为治疗乳腺癌的一种重要手段。而新辅助化疗可缩小原发肿瘤的体积,降低分期,使无法手术切除的病灶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可减少或降低由于手术操作可能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术前化疗(又称新辅助化疗、术前诱导化疗)是指在局部治疗前先以全身化疗为第一步治疗,局部治疗(手术或加放疗)后继之完成全程化疗而言(张斌)。自从1976年由Rosen首先提出这一概念以来的20多年的实践证明,采用先化疗后手术的治疗模式明显提高了某些肿瘤术后5年生存率。辽宁省肿瘤医院张斌认为将术前化疗用于乳腺癌的意义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