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的精神心理特征及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方法35例CAA患者和41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了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结果CAA组治疗前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183~2.342,P均<0.05),伴有明显精神心理症状的CAA患者的近期疗效明显劣于没有明显精神心理症状的同类患者(χ2=5.293,P<0.05)。结论CAA患者常伴有异常精神心理特征,并影响到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精神心理症状,探讨其对高血压的影响,寻求可进行靶干预的针对性。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岁)进行评定,并与相同年龄和性别的健康老人1:1配对比较。结果:老年高血压组在躯体化(1.64&;#177;0.50)、强迫(1.79&;#177;0.59)、人际关系(1.80&;#177;0.61)、忧郁(1.48&;#177;0.44)、焦虑(1.30&;#177;0.46)、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t=2.082—2.316,P均&;lt;0.05)。按高血压水平分级后和按有无合并危险因素后及按危险性量化分级比较,依次先后比较,亦同上述结果(t=2.09—2.253,P均&;lt;0.05;t=2.013—2.236.P均&;lt;0.05;t=2.062~2.281,P均&;lt;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精神心理症状是明显的。其发生前位频率依次为强迫、敌对、人际关系、躯体化、抑郁和焦虑。可为靶干预所注重。  相似文献   

3.
李志坚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1):4164-4165
目的:调查心脏神经症患者精神心理特征,总结其规律性。方法:95例心脏神经症患者和101例冠心病患者入院后1周内分别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结果:心脏神经症组的SCL-90总分(155.3&;#177;52.6/例),总均分(2.0&;#177;0.6/例),阳性项目数[(42.7&;#177;10.5)项/例],阳性症状均分(2.9&;#177;0.4/例)明显高于冠心病组,但后者中的阴性项目数[(52.8&;#177;16.5)项/例]明显高于心脏神经症组(t=2.326~3.250,P&;lt;0.05~0.01)。在SCL-90各因子得分比较中,心脏神经症组的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冠心病组(t=2.266~3.214.P&;lt;0.05~0.01)。结论:心脏神经症患者常比冠心病患者有更多和更明显的精神心理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4.
轻度脑损伤后头痛的一般规律与精神心理特征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于勇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8):3899-3899
为探讨脑损伤患者头痛的一般规律与精神心理特征的相关性,观察了38例轻度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和稳定期的头痛表现,并与颅内肿瘤患者,结果脑损伤患者急性期伴有头痛症状者93%,颅内肿瘤患者治疗前有头痛症状的7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8.518,P&;lt;0.02)。对脑损伤组病例病情平稳期有头痛症状和无头痛症状患者进行SCL-90测评后发现,有头痛症状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和焦虑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无头痛症状患者,这提示对脑外伤患者头痛的干预有可能减轻后者的精神心理表现,改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调查银屑病的精神心理特征,寻找其规律性。本文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了86例银屑病患者,并与正常人常模数据对照。结果表明银屑病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人常模数据(P&;lt;0.05~0.01),提示在治疗银屑病皮损同时也应对其精神心理异常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宣泄和认知疗法对肺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影响,探讨心理干预增强免疫的可能性。方法 149例肺癌患者按相同年龄、性别、UICC-TUM分期和细胞病理分型的原则1:1配对。治疗组进行常规放、化疗的同时给予情绪宣泄和癌症知识认知疗法,1次/5~7d,计6周,治疗前后分别调查SCL,90精神卫生问卷,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结果 共配成42对。经8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接近(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缓解率分别为67.5%和524%,χ^2=2.381,P&;gt;O.05),治疗后两组的SCL-90各大项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t=2.165—2.860.P均&;lt;0.05),但治疗后治疗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等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2.013~2.257,P均&;lt;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t=1.982~2.835,P均&;lt;O.05)。但治疗后治疗组中的IgA、IgM和CD3、CD4、CD8和CD4/CD8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t=2.041~2.450,P均&;lt;O.05)。结论 心理干预治疗对肺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不明显,但对改善后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和提高免疫调节功能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7.
支持性心理治疗改善放化疗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吴莉  王世杰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7):2462-2463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治疗前后SAS及SDS测评中。支持性心理治疗对肺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 对63例肺癌患者在进行常规放疗的基础上应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并以同期行放化疗的57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心理症状改善,SAS治疗前(46&;#177;12)%,治疗1个月(32&;#177;11)%,t=6.8261,P&;lt;0.01。SDS治疗前(44&;#177;11)%,治疗1个月(31&;#177;10)%,t=6.9409,P&;lt;0.01。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有效率分别为80.9%和56.1%。x^2=9.7274,P&;lt;0.05。结论 支持性心理治疗联合放化疗能减轻心理反应。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8.
郭金惠  吕秀莲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3):7413-7413,7439
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精神心理状态,分析其对疗效的影响。69例COPD患者住院常规治疗结束后1周内接受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全部患者中显效15例,有效40例,无效14例。COPD患者按不同疗效分组后有效和显著患者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lt;0.01-0.05)。COPD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与疗效关系密切,对前者进行心理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精神、行为和个性特征,寻求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方法: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和婚姻状态与正常人(对照组)1:1配对,对两组对象进行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O)和A型行为问卷测试。结果:sCL-90量表评估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躯体化(1.66&;#177;0.48)、人际关系(1.89&;#177;0.56)、抑郁(1.91&;#177;0.49)、焦虑(1.83&;#177;0.46)、偏执(1.71&;#177;0.52)和精神病性(1.63&;#177;0.45)等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178~2.309,P均&;lt;0.05)。EPQ问卷测评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精神病性、神经质或情绪和人格稳定性等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137—2.232,P均&;lt;0.05)A型行为问卷调查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时间紧迫感特征、争强好胜和时间紧迫感特征+争强好胜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132~2.348,P均&;lt;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明显的精神心理、行为和个性方面的异常。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海斌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843-2843
分析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心理特征,寻找康复干预的可行性。自愿原则下对43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ympotom checklist-90,SCL-90)评估,并与国内常模比较。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SCL-90评估中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t=2.062~2.272,P均&;lt;O.05)。因此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1.
截瘫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治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截瘫患者心理特征及康复训练的同时综合性心理治疗与单纯的康复训练的差异。方法:18例符合截瘫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在实施截瘫康复治疗的同时,施加心理治疗)。Health心理健康水平检测采用王征宇引进并修订的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人格个性特征评定采用由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康复效果评定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Barthel指数)。结果:截瘫患者的人格特征为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有精神质倾向。两组患者治疗前SCL-90各因子分没有明显差异,经截瘫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后,治疗组各因子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F=10.396~40.549,P&;lt;0.01)。治疗组的患者人格特征比较稳定P维度(精神质)和N维度(情绪性)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F=18.502,18.453,P&;lt;0.01)。治疗组的Banhel指数可达85,明显高于对照组(F=19.376,P&;lt;0,01)。结论:截瘫患者的康复水平除与损伤平面、时间的长短有关外,与心理、家庭因素有明显的关系,患者的心理对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对截瘫患者的康复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心理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淑兰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889-2889
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了53例IBS患者的精神心理表现。结果证实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人常模(t=2.536—3.429.P&;lt;0,01—0.05)。提示精神心理因素与IBS发病关系密切,有必要对这些患者进行适当的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调查急症就诊的高血压患者精神心理表现,寻找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本文对63例急症就诊高血压患者的精神心理表现进行评估并与59例门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急症就诊患者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门诊就诊患者(t=0.608~2.924,P&;lt;0.01~0.05),提示急症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多伴有明显的精神心理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及其家庭心理沟通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把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从患者精神症状基本缓解开始实施家庭心理干预治疗和药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对入组患者使用BPRS、FES—CV和SDSS进行比较。结果:经9个月的家庭心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和家属FES—CV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控制性明显增加,矛盾性明显降低(t=2.00-3.68,P&;lt;0.05-0.01)。BPRS总分及自知力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t=6.52~11.70,P&;lt;0.01)。1年后随防,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和病残率均有显著差异(x^2=4.68~5.17,P均&;lt;0.05)。结论:家庭心理干预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提高疗效,改善社会功能,防止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抑郁、抗焦虑治疗对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抑郁焦虑症状的老年2型糖尿病43例。纳入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并伴有抑郁焦虑症状。排除标准:严重肝肾疾病、Ⅲ度以上心力衰竭、心脏传导功能障碍等病例及其他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将43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小剂量二盐酸氟哌噻吨与小剂量盐酸四甲蒽丙胺的合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DS,SAS)评分及血糖水平的改变。结果:①对照组:SDS,SA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gt;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BG2 h)治疗后较治疗前有较明显下降(t=2.102—2.197,P&;lt;0.05)。②治疗组:SDS、SA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491~2.507,P&;lt;0.05);空腹血糖、PBG2h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分别下降(4.15&;#177;2.91),(4.48&;#177;3.19)mmol/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28—2.540,P&;lt;0.05)。③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3周的SDS,SAS评分及空腹血糖、PBG2h水平均有明显降低(t=2.973~3.074,P&;lt;0.01及t=2.370—2.396。P&;lt;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抗抑郁、抗焦虑治疗,除抑郁、焦虑症状减轻外,血糖水平的控制明显优于单纯常规降血糖治疗。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肺癌患者知晓病情前后的精神心理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原发性肺癌患者知晓病情前后的精神心理表现,寻找其规律性性,探讨进行康复干预的可能性。方法:2001-05/2003-10在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肺癌患者163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肺癌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知情组(n=45)和对照组(n=44,暂不告之病情)。知情组在告之病情前、告之病情后1周内及告之病情15d后时接受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并于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中,知情组的躯体化(1.65&;#177;0.43)、强迫(2.01&;#177;0.43)、人际关系(1.97&;#177;0.60)、抑郁(2.19&;#177;0.55)、焦虑(2.06&;#177;0.51)、敌对(1.70&;#177;0.42)、恐怖(1.87&;#177;0.43)和精神病性(1.63&;#177;0.43)等症状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192~3149,P&;lt;0.05~0.01)。45例肺癌患者知情后7d内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等症状因子评分明显高于知情前的测评结果(t=2.271~3.208,P&;lt;0.05~0.01),同时肺癌患者知情15d后的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和精神病性等症状因子评分明显低于知情后7d内的评估结果(t=2.082~3.136,P&;lt;0.05~0.01)。结论:肺癌患者知晓病情后经常出现各类精神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行为干预、心理疏导、物质奖励等强化措施,对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会、生活功能的强化训练,疗程2个月;采用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康复状态量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进行训练前后的自身对照比较。结果:训练后患者在情感反应(t=5.30,P&;lt;0.01)、言语表达(t=4.32,P&;lt;0.01)和社交兴趣(t=4.36,P&;lt;0.01)等阴性症状方面较训练前有明显改善;其社会能力(t=2.62,P&;lt;0.05)、社会兴趣(t=4.12,P&;lt;0.05)及退缩行为(t=4.30,P&;lt;0.05)有较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t=6.21,P&;lt;0.01)得到明显改善,与训练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lt;0.01);总体康复效果明显(t=3.20,P&;lt;0.01)。结论:多方位的社会、生活功能训练配合正性强化措施,对提高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及精神病残留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特征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的心理特征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寻找进行干预的可能性。方法:65例AMI患者人院后7~10d内,接受了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并与他们的急性期临床表现指标(梗死面积大小和有无并发症)比较。结果:AMI患者SCL-90评估中的躯体化(1.64&;#177;0.51)、强迫(1.89&;#177;0.43)、抑郁(1.92&;#177;0.49)、焦虑(1.84&;#177;0.50)、恐怖(1.63&;#177;0.42)、偏执(1.71&;#177;0.58)和精神病性(1.63&;#177;0.43)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正常人常模(t=2.129~2.306,P均&;lt;0.05)。梗死面积大组(24例)的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CK-MB≥150 IU/L)和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梗死面积小组(41例)(CK-MB&;lt;150IU/L)(t=2.062~2.183,P均&;lt;0.05)。AMI有并发症组(43例)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22例,t=2.092~2.252,P均&;lt;0.05)。结论:AMI患者的精神心理特征与临床表现密切相关,对前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健身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邢翠珍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1):4229-4229
调查健身锻炼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使用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了53例长期进行健身锻炼的老年人心理状态,并与59例不参加健身锻炼的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健身锻炼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175—2.536;P均&;lt;0.05),提示有规律的健身锻炼可显著地改善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旨在探索治疗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状态偏头痛的有效方法,以及研究加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是否比头痛发作时单用镇痛药物疗效更佳。方法 将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偏头痛患者154例随机分为2组。即治疗组用氟哌噻吨及美利曲辛合剂(黛力新)+散立痛(对乙酰氨基酚+异丙安替比林+咖啡因),最终完成68例,对照组用散立痛,最终完成59例,进行随机单盲对照研究,同时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对其抑郁和/或焦虑情况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的评估。结果 每周头痛发作次数,治疗组在第4周(t=2.85,P&;lt;0.05)和第6周(t=3.67,P&;lt;0.01)均明显减少,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每次头痛发作持续时间,治疗组在第2,4,6周(t=6.56,12.16,15.37,P&;lt;0.01)均明显缩短,而对照组同样在第2,4,6周(分别t=5.77,5.53,7.52,P&;lt;0.01)明显缩短了头痛持续时间;治疗组在第2周(t=2.5l,P&;lt;0.05)和第4,6周(t=6.08,12.74,P&;lt;0.01)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减少,在第2,4,6周(t=2.8l,9.67,12.06,P&;lt;0.Ol]患者的HAMA评分明显减少,而对照组此两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对于伴有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偏头痛患者,除应用对症治疗外,合并应用美利曲辛合剂不但可以减少头痛发作次数,还可以明显缩短每次头痛发作的持续时间,并明显减轻患者伴有的抑郁和/或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