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例Maze术后心律变化的分析及护理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张晓杰,杨桂英我科对2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兼关闭不全、房颤的患者施行二尖瓣置换及Maze手术,术后心律均纠正为窦性心律。但在术后不同时间内再度出现房颤,经及时治疗和护理恢复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2.
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冲洗式射频消融术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瓣膜置换手术同期冲洗式射频消融术对慢性房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1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手术同期冲洗式射频消融术,观察手术前后左房变化、术后心电图变化、术后引流量、术后血制品用量等。结果本组患者平均转机时间(105.86±20.88)min,平均阻断时间(60.71±16.57)min,与我院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例(41.9%)需临时起搏器维持心率,均于术后12h~12d恢复自主心律(房颤或窦性心律);术后随访6~21个月,平均(15.6±3.7)个月,术后1个月,14例(14/31)恢复窦性心律,术后1年,20例(20/27)恢复窦性心律。术后1个月随访恢复窦性心律的14例(转复组)与未复律的17例(房颤组)比较,两组术前左房内径、术后左房内径/术前左房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期冲洗式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患者慢性房颤的有效、安全手段。  相似文献   

3.
心脏超声对风湿性瓣膜病术后房颤自动复律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患者术后自动恢复窦性心律与不能恢复窦性心律患者的心脏超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自动恢复窦性心律的可能因素。方法选择风心病二尖瓣置换术患者515例,术前心电图检查均示有房颤,按照术后自动恢复窦性心律情况分为非自动恢复窦律对照组及自动恢复窦律组,对左房直径(LAD)、右房直径(RAD)、心脏射血分数(EF)、左室缩短率(FS)等超声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维持窦律时间较长组LAD、左房容积(LAV)明显低于非自动复律组(P〈0.01),而EF、FS则明显高于非自动复律组(P〈0.01)。结论从心脏超声指标分析,风心病瓣膜置换术后房颤自动恢复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维持时间与左房大小及心功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双心房射频消融术与单纯右心房射频消融术治疗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47例房间隔缺损合并心房颤动接受房间隔缺损修补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27例;年龄35~76岁;房颤病程3个月至15年;持续性房颤18例,长程持续性房颤29例。合并二尖瓣轻度至中度以上关闭不全10例,三尖瓣轻度至中度以上关闭不全2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47例患者分为两组,单纯右心房消融组(n=19):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单纯右心房射频消融术;双心房消融组(n=28):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双心房射频消融术。对于二尖瓣、三尖瓣存在轻一中度以上反流者,术中同期行二尖瓣、三尖瓣成形术。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均接受24h动态心电图检查,1年后间断门诊随访。结果双心房消融组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较单纯右心房消融组略长,但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及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心脏复跳时,双心房消融组25例(89.3%)直接恢复窦性心律,3例为交界心律,无房颤心律。单纯右心房消融组14例(73.7%)直接恢复窦性心律,2例为交界心律,3例为房颤心律。出院时,双心房消融组28例(100%)均维持窦性心律;单纯右心房消融组15例(78.9%)维持窦性心律,4例房颤复发(P=0.045)。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75个月,全组无死亡病例;房间隔无残余分流;2例出现二尖瓣轻一中度以上关闭不全,4例出现三尖瓣轻.中度以上关闭不全;双心房消融组术后2年累积窦性心律维持率为87.7%±6.7%,明显高于单纯右心房消融组的47.4%±11.5%(P=0.003)。结论对于成人房间隔缺损合并房颤,双心房射频消融术较单纯右心房射频消融术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不会增加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二尖瓣手术并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房颤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评价二尖瓣手术并射频消融迷宫手术(Maze Ⅲ)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2003年1月至10月行二尖瓣手术及射频消融迷宫手术66例为研究组,同期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仅行二尖瓣手术的66例为对照组。两组术前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并比较分析两组房颤的消除率、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研究组较对照组长(12.61±3.56)min,两组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即刻、出院时及术后1年以上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房颤消除率分别为100%、63.7%、76.2%与57.6%、18.2%、14.8%(P〈0.001)。研究组窦性心律恢复率明显高、脑梗发生率低、心功能恢复好。结论心内直视手术合并射频消融行迷宫手术可有效消除房颤,不增加心内手术的风险,安全、有效。而单纯二尖瓣手术未处理房颤者,术后房颤多数仍存在。  相似文献   

6.
射频消融迷宫治疗心房纤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ai Z  Sun G  Du R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19-721
作者采用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20例,其中19例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病的患者,同时行瓣膜替换术,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修得。射频消融的路线采用小板井嘉夫的手术径路。术后16例恢复窦性心律,占80%,未恢复窦性心律的4例,2例为房颤,1例为房扑,另1例为结性心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16例二尖瓣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03—2015-05间收治16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者,在瓣膜置换同时采用双极射频消融系统,用改良迷宫手术路线治疗房颤。观察和记录术前、术后当日、出院后1、3、6个月常规心电图等指标变化。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即刻恢复窦性心律16例,转窦率100%。术后当日恢复窦性心律15例(93.8%),房颤1例。术后1个月窦性心律14例(87.5%),房颤2例。术后3、6个月窦性心律均为12例(75.0%),房颤4例。结论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瓣膜病合并房颤,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对二尖瓣置换同期双心房射频消融患者实施右侧微创手术的优点及疗效。方法纳入2009月10月至2012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二尖瓣病变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8例,男4例、女4例,年龄34~67(52.4±17.5)岁。经右胸微创切口行二尖瓣置换同期双心房射频消融术,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患者无院内死亡,无术中转常规手术切口病例。置换生物瓣2例,机械瓣6例。手术时间(207.9±18.1)min,体外循环时间(81.7±23.9)min,胸腔引流量(126.7±34.5)ml。术后第3 d房颤心律1例,出院时均为窦性心律。随访时间(18.3±7.4)个月,房颤复发1例,心功能分级(NYHA)Ⅰ级7例,Ⅱ级1例。结论经右胸微创二尖瓣置换同期双心房射频消融术可以同时保证治疗效果并美容,值得在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手术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采用射频消融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20例,其中19例合并风湿性二尖瓣病的患者,同时行瓣膜替换术,1例合并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修复。射频消融的路线采用小板井嘉夫的手术径路。术后16例恢复窦性心律,占80%,未恢复窦性心律的4例,2例为房颤,1例为房扑,另1例为结性心律。射频消融迷宫术耗时短,仅增加钳闭主动脉时间平均20.5分钟,无术后出血的潜在危险。但术后7~10天之内,有18例出现过房颤、房扑、房速等室上性心律失常,可能由于射频消融不均匀,干扰心房的心电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告1997年3~12月用房顶及房间隔联合切口为14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及术后心律随访结果。方法常规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首先做右心房斜切口,继而行房间隔切口,两切口汇于隔顶后向前切开左房顶3~4cm。带扣线置于左房顶切口下缘及房间隔作牵引,行二尖瓣置换。随访时复查心电图。结果无左房顶切口出血的病例,除1例术后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外,13例患者恢复出院。随访结果:术前为窦性心律的3例患者术后仍为窦性心律,而术前为心房纤颤的10例患者中除1例术后恢复窦性心律外,余9例仍为心房纤颤。结论在常规左心房直切口或经房间隔切口显露困难时,房顶及房间隔联合切口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改良线路心房直视迷宫式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病人,在瓣膜置换同时采用改良线路经心房直视迷品式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66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病人,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经心房行迷宫式射频消融,同时行二尖瓣置换术,结果:无手术死亡,57例房颤消失,其中术后窦性心律54例(81.8%),结性心律1例(1.5%),心房扑动2例(3%),9例(13.6%)仍为房颤,随访2-60个月,总随访率89.6%,窦性心律稳定,无远期死亡,结论:经心房内视改良线路迷宫式射频消融治疗房颤,方法简捷,安全有效,远期疗效稳定,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窦性心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后新发房颤的发生率和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至2008年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术前窦性心律患者58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房颤,分为术后房颤组(AF组)和术后窦性心律组(SR组).纳入评估的危险因素共29个,根据数据类型的不同选用t检验或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中P<0.1的指标进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分析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全组中118例发生术后房颤,发生率为20.1%.单因素分析中年龄、慢性肺部疾病、左室质量分数、左心房容积、右心房容积、三尖瓣反流、心功能衰竭、瓣膜病理类型、术后人工二尖瓣有效开口面积指数、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血清镁浓度及血清钾浓度等12个危险因素对术后房颤的影响较为显著;多因素分析中年龄、左心房容积、术后人工二尖瓣有效开口面积指数和术后血清钾离子浓度在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年龄、左心房容积、术后人工二尖瓣有效开口面积指数和术后血清钾离子浓度是窦性心律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发生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进行心外膜微波消融治疗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纤颤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本院18例合并心房纤颤的心脏手术患者术中施行了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心外膜微波消融治疗,手术方式为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6例,二尖瓣成形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成型6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在切开心包后即利用微波发生器、微波探头按照Kress[1]的方法进行不停跳心外膜消融。结果本组病例均成功完成了消融,无手术死亡及与消融有关的并发症。微波消融平均时间为22±3.8分钟,所有病例术中都恢复窦性心律,其中5例72小时内房颤复发。所有患者均给予胺碘酮治疗,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3±2.17月),保持窦性心律者15例,有效率为83.3%。结论合并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可在术中接受不停跳心外膜微波消融,简单易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患者,在行瓣膜置换的同时联合进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时,在围术期各阶段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方法我科从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对8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患者,实施了心脏瓣膜置换联合双极射频消融术,其中二尖瓣置换+双极射频消融术17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双极射频消融术31例,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双极射频消融术9例,主动脉瓣置换十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双极射频消融术23例。结果本组共11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其中7例为室上速,4例口服可达龙后心率维持在100~/min左右,3例经静脉泵入后心率维持在100~120~/min,上述患者出院时心率基本正常,嘱患者出院后继续口服可达龙;另有4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60次/min,经过停用可达龙,1例心率恢复正常,2例给予异丙肾上腺素0.01—0.05斗∥(kg·min)微量泵泵入,2~7d后心率恢复正常,1例使用心表临时起搏器,2周后顺利停用,恢复正常心率。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出院时维持窦性心律。出院后随访3—12个月,均维持窦性心律,未见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结论心脏瓣膜病合并房颤的患者,在行瓣膜置换的同时联合进行双极射频消融术,具有安全、疗效显著、远期复发率低等优点。在围术期各阶段采取正确、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促进患者更快的恢复,并有效防止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慢性持续性房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03—2017-03间收治的慢性持续性房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单行二尖瓣置换术,观察组在二尖瓣置换术前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2组术后窦律恢复情况及心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3个月、6个月的窦律恢复率分别为74.36%、69.23%、61.54%,对照组分别为51.28%、46.15%、3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患者心功能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Dd、LVDs明显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尖瓣置换手术同期射频消融治疗慢性持续性房颤,可显著促进窦性心律转复,改善患者心脏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瓣膜手术同期冷冻消融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62例风湿性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心房颤动(房颤)冷冻消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4例、女38例,年龄(49.4±14.2)岁。术后追踪复查12导联心电图观察心律情况。结果术后即刻窦性心律转复率为98.4%,出院时为93.4%。术后第3、6、12、18个月的窦性心律分别为90.2%、87.3%、85.0%和83.3%。35例微创二尖瓣手术组术后1年窦性心律维持率为90.5%,术前房颤持续时间长于7年的患者术后1年房颤复发率增高(P0.05)。结论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房颤的冷冻消融治疗效果安全有效,短期随访房颤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二尖瓣置换同期全迷宫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心房功能的恢复情况,并探讨其与心房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0年1~8月期间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以二尖瓣病变为主的心瓣膜病合并慢性心房颤动(房颤)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21例,年龄(49.8±8.7)岁;其中单纯风湿性二尖瓣狭窄14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8例,二尖瓣脱垂10例;术前房颤持续时间(3.6±4.6)年。所有患者均行二尖瓣置换加全迷宫射频消融术。以左心耳纤维化程度的中位数10.9%为割点,将32例患者按心房纤维化的程度不同分为纤维化较重患者(纤维化程度〉10.9%)19例,纤维化较轻患者(纤维化程度〈10.9%)13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纤维化程度,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房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结果无围术期死亡。体外循环时间(84.6±22.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7.6±15.6)min;监护室停留时间(3.2±1.5)d。32例患者均随访半年以上,随访时间(1.3±0.6)年。32例患者的心房壁纤维化程度为4.8%~18.3%(10.7%±4.2%),19例纤维化较重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左心房内径(LAD)、左心房面积变化分数(LAFAC)及瓣环运动与13例纤维化较轻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房纤维化较轻患者术后6个月LAD明显缩小(P〈0.05);二尖瓣侧壁瓣环处的舒张晚期运动峰速(Am)显著提高(P〈0.05);LAFAC有一定改善(P=0.067)。32例患者中二尖瓣置换术加射频消融术后3个月时有28例患者(87.5%)恢复为窦性心律,21例可维持窦性心律6个月以上(65.6%),左心房后壁纤维化程度较轻的患者容易维持窦性心律(P=0.010)。结论二尖瓣手术同期行全迷宫射频消融术后6个月心房功能得到改善,与心房纤维化程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纤维化特点及其对外科射频消融术后窦性心律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9月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九病房心脏直视手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患者60例,均为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持续性及永久性房颤,术中射频消融前取左心耳病理标本.根据术前左心房内径(LAD)不同,分为a组(LAD≤50 mm)、b组(50 mm< LAD≤60 mm)、c组(60 mm<LAD≤70 mm)、d组(LAD >70 mm),每组各15例.标本切片染色后,比较4组心房肌纤维化程度及细胞径差异.收集患者术后即刻、出院时心电图,随访术后第3、6、12个月心电图,研究4组患者术后窦性心律恢复情况.结果 4组显微镜下测得胶原容积分数值和心肌细胞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6、12个月窦性心律恢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即刻、出院时、3、6、12个月窦性心律恢复率分别为,a组93.3%、93.3%、93.3%、100%、100%;b组80.0%、73.3%、80.0%、80.0%、80.0%;c组66.7%、66.7%、66.7%、73.3%、66.7%;d组53.3%、53.3%、53.3%、60.0%、60.0%.结论 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术前左心房内径越大、心房纤维化程度越高,心肌细胞径越大外科射频消融术后6及12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越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减少外科治疗慢性心房纤颤并发症,对COX迷宫手术进行改进—增加冷冻代替部分手术切口,并应用于临床。方法:采用改进迷宫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纤颤12例,同期行二尖瓣替换术12例,三法瓣环绕6例,左房血栓清除5例。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无术后近期并发症。术后12例均恢复窦性心律,术后3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100%(12/12),术后1年窦性心律维持率91%(11/12)。结论:改进迷宫手术治疗慢性心房纤颤手术效果确切,可有效防止并发症并简化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20.
改良迷宫手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房纤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减少外科治疗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房纤颤的并发症,对美国Cox设计的心房纤颤迷宫手术进行改良,并应用于临床。1995年9月至1997年9月采用二尖瓣置换加改良迷宫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纤颤4例。本组病人无住院死亡,术后平静稳,无近期并发症。4例病人心脏复跳后均恢复窦性心律,术后3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为100%(4/4),术后半年维持率为75.0%(3/4),术后1年维持率为75.0%(3/4),术后2年维持率为100%(1/1)。作者认为,改良迷宫手术对风湿性心脏病所致心房纤颤效果确实,精简手术操作,有效地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